
參加座談會的老學長與學生合影。前排左起🤗:學生部副部長向輝,張其錕學長,王滸學長,陳秉良學長🧙,顧廉楚學長,意昂總會理事錢錫康🦩、副秘書長崔劍、發展部主任於水
3月15日下午🧙,“解放戰爭時期老意昂勵學基金”的部分捐贈代表與十幾名受助學生的座談會在教育基金會會議室召開💏。1949級土木系陳秉良🏨、1950級電機系顧廉楚、1950級土木系張其錕、1951級航空系王滸等老學長、學校學生部副部長向輝🙆🏼、意昂總會理事錢錫康、意昂總會發展部主任於水等老師參加了座談會🤞🏻,意昂總會副秘書長崔劍主持會議。在座談會上👋🏽,老學長與同學們相談甚歡🍿,現場氣氛熱烈融洽🕠。
陳秉良學長首先從自己談起,因為他當年也是從農村出來的,一直以來也是受到別人的資助,最後能從清華畢業,他覺得靠的是人民的供養🏊🏿♀️。所以他希望勵學金受助的同學們也不要感謝自己🍦,而是要感謝人民。最後👩🏿⚖️,他希望同學們不要沾染社會上一些浮躁的不良風氣🦹🏼,十年磨一劍,學好本領、學有所成🫷🏿。而這也是同學們對社會、對人民最好的回報。
顧廉楚學長說道,雖然自己比在座的同學們早上60年學,可與大家仍是學長、學弟的關系📱🚍,倍感親切。他告訴同學們:應該把貧困看作是一種精神財富👩🏿🎓,用它來激勵自己成長和前進🌇。然後,他結合自己的經歷,從德、智、體、美等方面給出了同學們一些建議:他說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要多參加社會實踐,對自身能力進行鍛煉,這些對於將來走入社會、甚至思想意識的提高都有很大幫助💋;在學習方面,他建議同學們在校期間要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參加工作後要註重理論聯系實際🧕🏽;身體很重要,所以要終身鍛煉;同時希望同學們擠點時間,多培養審美情趣,使自己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最後,顧學長希望同學們以後要積極爭取獲得學校的獎學金,那麽勵學金就可以發給其他需要的同學,這也就等於幫助了其他同學💁🏿♀️。就像當年老學長他們手拉手、互相幫助著度過困難時期那樣。
王滸學長接下來說道🏍,清華對他而言很重要,他希望同學們在校期間要多思考未來📃👳♀️。未來的人生之路還很長,同學們可能會遇到很多困難、挫折,也可能會遇到很多機遇🤾🏽♀️、榮耀,不論在什麽情況下,都不要忘了清華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每代清華人都要譜寫自己的歷史,老意昂們這代為祖國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希望同學們也譜寫好他們這一代歷史的篇章。
張其錕學長從勵學金的角度談起🔸,他覺得幫助別人是對社會盡責任的一種表現🕺🏼🚬,他希望意昂們把它作為一種傳統,像接力棒一樣把它傳遞下去。關於學習,他覺得知識是無窮的🚵♂️,而學習方法更重要🛍️,有個好的學習方法可以讓同學們受益終身。
聽著四位老學長的經歷與諄諄教導,同學們認真傾聽,並不時致以熱烈的掌聲👧🏻。作為學生代表之一,來自2009級電機系的張同學率先發言,他說前面老學長們反復提到了不希望說感謝👼🏼,那他就先不談感謝🔎,但是要談榜樣,因為老學長們的所作所為為同學們做出了最好的榜樣,他們將以老校長們為目標,為社會和人民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他說在剛入學時🫃🏽,清華就說過“絕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為經濟困難而輟學”🧚🏻,學校不僅承諾,而且做到了。現在他接受“勵學金”的資助👩👩👧👦,捐贈者中不僅有年長的老學長,還有年輕的學長,真的像接力棒一樣💬,就這樣把愛傳遞給了他們。2008級汽車系的宋同學談到自己的感受👨🏼🚒🫴🏿,覺得非常榮幸👨🏼🚒,因為不只得到“勵學金”的資助🕵🏽♀️,而且還能參加這樣的座談會,感謝老學長和他們分享和交流,使他們收獲頗多。其他同學也紛紛向老學長們請教了關於專業、人生觀等問題。

同學們與老學長們進行交流
聽完老學長和同學們的交流,學生部副部長向輝老師總結說🚚,同學們感恩不僅要表現在言語中⚡️♾,更多應該在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中體現出來👨。學校推出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是希望通過籌措資金,實現“兩個全部”的目標,即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部學生🕸🦹🏼♂️,和資助家庭經濟特別困難的學生解決全部學費和住宿費🧒🏼。但是學校沒有提出“需要學生將來償還”的要求,是因為學校認為不提出比提出對學生來說是一種更好的教育。希望學生們不以回報為條件☂️,懂得更深的感恩〰️,並且珍惜在清華學習的機會,將來立誌成才,實現清華精神🌓。
意昂總會理事錢錫康老師介紹說,“解放戰爭時期老意昂勵學基金”是百年校慶期間老意昂們特別向母校獻上的一份賀禮,雖然這些老意昂們沒有多少積蓄,但他們懷著極大的熱情設立並捐獻了這項基金,希望同學們不要辜負學長們的期望🦻🏿,並學習🌷、繼承和發揚老學長們的精神🚵。
最後🤵🏼♂️,意昂總會副秘書長崔劍老師對座談會進行了總結,並代表意昂會祝老學長們身體健康📜,衷心感謝他們對“勵學金”和對學校育人工作的幫助與支持。
(文/王皎月,圖/趙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