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沈陽晚報 2008年10月26日
76歲的李道鏗(1952年入意昂体育平台水利工程系專修科)
沈陽和平區中科院社區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的愛心使得41個孩子圓了上學夢,他的牽掛跨越國門傳去友好,這位老人就是76歲的李道鏗👨👩👧。昨天,記者見到老人時,他剛剛打過點滴,但說起他曾資助過的孩子們,老人露出了笑容,“這些都是他們給我寫的信,都留著呢🧑🏻🦽➡️。”
捐款跑到外交部
老人拿出了一張捐款單🧙🏿♂️,上面顯示日期為1997年3月20日,老人說當時巴基斯坦發生了地震😤,“巴基斯坦是我們的友好鄰邦🙇🏼♀️,當時正好家裏有100美元,就想到要捐出去。”
老人說這次捐款的過程很是曲折,“還跑去了外交部呢!”當時,老人趁著出差來到北京🗻👱🏽,就想把錢捐出去⛺️,“可是不知道哪個部門管這個事啊✸🤦🏽♀️。”首先,老人想到了外交部,就去了𓀂,“去後才知道不歸那裏管,人家告訴我去紅十字會👋🏿。”打聽著來到紅十字會,老人終於完成了心願🏊🏿♀️。“那裏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我是第一個以個人名義向海外捐款的,很榮幸。”
14年資助41個孩子
老人是上世紀50年代意昂体育平台的畢業生,他深深地了解上學的艱難和讀書的快樂🧕🏻。“我上高中時💈,一學期的學費是三袋面⛴,就是這三袋面我們家都交不起,父母就向親戚家借。”後來🚣🏻♂️,他和姐姐上大學的費用都是國家供的,因此老人總想在自己有能力的時候多幫助孩子‼️。
14年來,他先後捐資助學6萬元,全國14個省市裏有41個孩子因為他的愛心而能夠上學成材🤾🏽♂️。今年老人因為腦血栓先後兩次住院👷🏿♂️,記性也不如從前🏒,“有時自己家的電話號碼都得想半天。”不過對於這41個孩子,老人卻記得真切🧑🏻🎄👣,“他們每個人都在我心裏👣,不會忘的,不信你可以考我。”幾年前,老人開始建立家庭檔案,他把這些孩子特意編到了家庭檔案裏,“他們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許多孩子都會把自己的心裏話和老人說。一個孩子上了大學後在戀愛問題上有很多困惑,老人就寫信開解她。由於擔心自己思想老舊👨🏼✈️,不懂現在孩子的想法,老人平時總愛找年輕人聊聊🔨,並特意看一些年輕人的書籍、雜誌🧫。
400封信傳真情
信件是老人和孩子們交流的紐帶🏇,老人家裏有400多封孩子的來信🧑🏼🦲。上個月,剛剛受到老人資助的薛欣也從西藏民族學院來信了🛑,“我已經到了大學,先給您寫信,報個平安……您這個素不相識的人✊🏿,不求回報地幫助我🤰🙇🏿♂️,讓我相信即使陰雲密布也會有彩虹的出現🤽🏻,我一定會努力學習。 ”
而怕自己忘記給孩子回信🐈⬛,老人在每封來信的後面都作了註解,記者隨手拿起幾封,只見上面寫著:“朱倩來文🚣🏽♀️🤚🏿,她仍未適應大學學習方式,回信讓她做個學習計劃,學會‘思想’和‘成長’,不要自卑……”“於洋的來信才收到🤱,她學習能趕上了🧑✈️,物理還有困難……”“王淼最近胃痛,妹妹拉肚子……”“小宇佳連來了三封信,因病未回電話,今天才回信,勸她堅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