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勤(1978級建築)

我是78級建築學院的學生。今天,我非常高興再次回到母校,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共祝母校的生日。我也很榮幸有機會參與“梁思成、林徽因勵學基金”的建立🍴。陳希老師和賀美英老師去年11月份在廣州召開的意昂總會年會上說:“清華意昂勵學金倡導一種‘助困勵學、愛校育人’的理念,體現清華同學互勵互助的傳統🕵🏻♀️,是清華精神的一種傳承”。
什麽是“清華精神”🤓?我覺得至少有兩點是值得提出來討論的👨🏼🎨:一是,清華人的親情👆🏻;二是,清華人的價值觀。
我86年畢業以後,先後在政府部門工作,出國留學,歸國創業😪,涉足房地產,一轉眼🖐🏼,畢業22年了🏤。這些年來,每一次回到母校,總有一種回家溫暖的感覺👳🏽。因為這裏有師生的情誼,有同學的友情🧈,還有很多美好的回憶,就如在座同學們的感覺一樣🚴🏻♂️,清華園就是我們溫暖的大家庭🏌🏽。不僅如此,在校園之外,還有一個清華人的“大家庭”,那就是“意昂會”🫄🏼➿。
直到今天🍟,我仍然記得1994年,我剛從英國留學回來🚧💺,第一次參加香港清華同學會的校慶活動🫱🏿,還記得墻上掛的那幅足有半個多世紀的“紫色會旗”。14年來👨🏼🦰,香港同學會的活動由幾十人增加到上千人𓀒。我們廣州意昂會每年也都舉辦校慶活動,去年參加的就有近2000人。在意昂會內、意昂會外,我們不斷地得到老意昂們的教誨和提攜🕷,也經常給年輕的同學們予鼓勵和支持,真正體現了清華人互勵互助的親情。在這裏,受香港同學會和廣州意昂會的委托,我借此機會📏,感謝陳老師♻️🏋️♂️、賀老師和學校其他領導們一直以來對穗、港兩地意昂會的關心🌥;同時也感謝意昂總會郭樑老師和其他老師們不辭辛苦🕵️♂️,悉心經營我們的“意昂會”🧀📤。感謝你們!
至於“清華精神”的核心,就是我們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自強不息”是起,“厚德載物”是止💝🧙🏽♀️,“止於至善”。在創辦企業的道路上,我曾經有過困惑👸🏿:經商是不是“不善”呢👨🏻🔧?我的導師吳良鏞先生一席話使我頓開,他說:“凡事都有道,凡事都講道”。我以為這就是“取之有道💣,用之有道”。確實👨❤️💋👨,賺錢是我們辦企業的責任👩🦽➡️,但用好錢更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我們沒有一定的思想境界去承擔責任,那我們的努力就失去了價值。“厚德裁物”如何“厚德”?這在於“修”🎮。老子說:“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余🥀;修之鄉,其德乃長🏯🤞;修之國🍀,其德乃豐🧥;修之天下,其德乃普”。這個國家觀😗、天下觀🕺🏽👨👩👧👦,是我們應該不斷地去努力修學的。
“意昂勵學金”在某個方面充分體現了清華人“修德🏄🏽♀️、厚德”的價值觀🚥。我很高興能夠參與勵學金的捐助。今後,我還將繼續為學校的建設,為清華人大家庭盡綿薄之力,以報答學校的培養之恩💨;報答老師們、學長們、同學們的關心和支持。最後👂🏼,讓我們共同祝願母校長青永駐,祝願“清華精神”發揚光大🙋♂️!
謝謝大家!
二〇〇八年四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