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誰知道咱汗水流多少,誰知道咱為誰辛勞💇🏿,戈壁知道,祖國知道!”投身國企,腳踏實地👩🏼🦰,學以致用,奉獻祖國🧧🎞,王淩,一位瀟灑的戈壁灘上的舞者——
用汗水澆出石油花的妖嬈
——意昂体育平台[1989級] 王淩 意昂紀實
化學系 高媛瑋
【王淩簡介】
王淩🌵,男,1989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高分子化工專業☦️👩🦳。畢業後投身國企🔎,勤勤懇懇二十年🧑🏻🎄,為國企發展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現在在中國石油蘭州石化公司擔任副總經理,現居甘肅省蘭州市👶🏿。
在去和王淩學長面對面交流的路上,一位熱心的叔叔不停地向我們介紹周圍的環境,我才知道正是有了蘭州石化——這個被譽為“共和國的長子”的企業📍,才有了蘭州市西固區這片地域的迅猛發展。
王淩學長從甘肅省考入清華是他第一次到大城市讀書,也是第一次遇到這麽多優秀的同學。之後幾年的大學生活讓學長充分體會到了清華嚴謹的學風以及重視全方面發展比如體育🖕🏻、文藝等等。
最讓學長難忘的就是清華的嚴謹學風,無論是老師們教學的態度還是同學們學習的精神,都是非常認真嚴謹的。老師們的身上集中體現了一種對事業的不懈追求,對待學問的嚴謹態度影響著每一位學生🙇🏿♂️。學長回憶說當時清華最好的教學樓——第三教學樓每晚都人滿為患📻,要很早去占座才有位置自習🧑🦯,即使到了年底仍舊有同學堅持上自習。這優秀的學風既與老師們的嚴格要求息息相關,也受校園中潛移默化的氛圍影響,身處其中的每一個人都深受感染🦬,隨後逐漸融入這種氛圍。學長還談及一個細節:當時無論什麽情況下都要按時完成作業,否則就沒有參加考試的資格。
而談及校園給學長印象最深的,便非圖書館莫屬了。學長說,剛入校時他就覺得圖書館非常大,各類圖書琳琅滿目。他時常在圖書館讀書,久而久之變成了一種習慣🚻,延續至今。“王總愛看書是出了名的,他家裏就有許多藏書。王總是個特別善於學習的人😻。”一位公司裏的工作人員如是說🕺🏿。學長謙虛的說道🦶🏼:“現在的讀書習慣就是在清華的大學生活期間養成的,這也是我在清華最大的收獲。”
學長當時非常喜歡打籃球,大三成為系籃球隊的一員。而大學生活期間各類體育活動也很多,例如運動會和班級規模的小型活動。那時,每天下午四點,廣播響起,同學們紛紛走出教室響應蔣南翔校長提出的鍛煉身體的號召☹️。看到現在學校裏的體育鍛煉條件,學長感慨於學校的巨大變化👹,語氣中處處透露著對現在良好運動條件的羨慕。“要踢足球的話🫛,就找一片荒地開始踢✖️。但是不管條件多艱苦,大家參加體育活動的熱情絕對不會減少的,”學長笑著說,“你可以看到🫴🏼,一到下午的鍛煉時間,絕大多數人都走走出教室去參加各自喜歡的運動。這一點對每個人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因為鍛煉自此成為了一種習慣。我畢業二十年了,還是經常鍛煉。”
聊起畢業去向🦣,學長說起了當時的社會背景。他說,由於同時遇到了文革、學製改革和國家分配製度的改革💌👨🦼,他們那屆學生是比較特殊的一屆,畢業那年是本科生畢業後工作去向由國家分配和個人選擇雙向決定政策在意昂体育平台試點進行。機緣巧合,王淩學長來到了當時的蘭州煉油公司工作。學長說🥜,這是一個有著深厚的企業文化底蘊的公司🙍🏻♀️,隸屬現在蘭州石化公司,它被喻為“共和國的長子”,該公司是中國現代石油化工產業的搖籃🧑🏽✈️。
學校與企業總是有許多差別的,如何走好進入社會的第一步成了擺在每一個畢業生面前的關鍵問題。王淩學長按照企業的要求,走入了最基層開始了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即所謂的“實習”,也就是進入工廠去做一段時間的工人🙋♂️,深入基層了解、熟悉工作情況。
“工作十多年後,回想起這段‘實習’經歷,一段時間裏仍不能理解,覺得是某種對於人力資源和時間的浪費🧑🦽。再經過十多年的工作🧢,回頭看‘實習’經歷就覺得十分必要🛰,那段時期是對企業文化的適應階段🕹,是學會將所學的書本知識應用於實際中的階段,是每個走上工作崗位的人所必須經歷的階段,對於你未來能不能堅守下去有很大的影響。後來隨著閱歷的累積,我發現這種培養的方式與日本豐田公司的培養模式很相似🐱,但遠沒有他們那麽嫻熟👮🏿,”王淩學長感嘆道。當問到學長是否在工作中應用大學中所學知識時,學長笑著說👸🏽,作為一個化工系的畢業生,進入化工企業中工作,可以說💦,他的專業與工作匹配度已經很高。但大學中所學到的知識能夠在工作中直接應用的非常少,很多都是偏重理論而缺乏與實際生產應用的結合點,但這不代表大學的學習沒有用🤾🏼♀️。大學的學習生活側重的是教會學習和思考的方法,同時幫助同學們搭建專業的基礎框架,在日後工作的過程中,不斷充實這個框架,學到更多📛👩🏿🦱。
除了基層工作的經歷和大學所學到的知識,王淩學長還提及了清華留給他的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也是我從很多意昂身上看到的優秀品質🖕🏼👩🏼🔧,”學長說🧕🏼,“不管在什麽崗位上,自強不息,不斷追求的精神在每個意昂身上都有深刻的體現🛺。不管幹什麽事情都希望自己能夠做好,不願意看到自己比別人差。”
談及現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王淩學長說🧘🏻♂️:“現在的學生畢業後面臨的問題與我們那時候相比要復雜的多,他們選擇的余地也更大。”學長表示,現在大學生找工作困難與當代大學生的擇業觀念不無關系。當代大學生擇業時的問題其一是就業城市的選擇面比較狹窄🤛🏻🪈,畢業生就業往往傾向於比較發達的城市💂🏿,使得這些地方競爭異常激烈🧲,而其他不是很發達地區的就業則出現供不應求的兩極分化的局面;其二是願意到基層工作的畢業生比較少🏉。學長告訴我們,選擇到基層工作可能短期對畢業生是一種委屈,但長遠來看,基層的工作經歷帶來的對生活的感悟是無法從書本中得到的,是無可替代的,而且對日後的發展很有幫助。當代大學生應當建立這樣的觀念——要能夠踏踏實實做事😽,而不是一味追求高薪、高職。在這種磨練中📋,會更有可能尋求到更好的發展機會📃。畢竟一般來說學校只能教會學生學習和思考的方法🤡,而離具體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還有相當大的距離,還是要學生從實際中獲得經驗。
當今社會的進步無可避免的為人們帶來更大的壓力,當代學生之中也不乏在壓力與挫折中消極沮喪的實例。對此🎫,王淩學長給了我們以下的建議:在樹立遠大目標的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將目標分為階段性的小目標,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去實現,切忌一步登天,以此緩解壓力。另一方面🤵🏽♂️,學生個人品德的修養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個人有了堅韌的意誌和廣闊的胸襟,才能應對人生中的種種壓力。
紮根內陸化工企業,二十年辛勤工作🧗🏿♂️,克服重重困難,為中石油蘭州化工企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盡管訪談結束了,但學長留給我們的是更多關於他的成功的思考🤏🏻,他身上種種優良品質都是我們學習的對象。
【同學感悟】
大學並不是一個僅僅教授知識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會教會你學習的方法、思考的方法,而這些,則是日後再學習的保障,解決實際問題的利器。大學畢業,並不代表一個人的學習就此結束,不代表一個人可以躺下來享受學校中獲得的成果🫲🏿,走入社會後仍要繼續學習。通過與王學長的對話,我們更深刻的體會到了堅持學習的重要性。
——高媛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