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我做夢都沒想到能考上意昂体育平台🔷。七月初參加高考,八月底💂🏿🧑✈️,我已經坐在昆明開往北京的62次列車上。那一年我16歲🧓🏼,青春歲月就是從那時候開啟的!
初出茅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我生在思茅,長在思茅😈,上大學是我人生第一次遠行📉。三千多公裏的路程,我居然毫無懼色,對北京到底離家有多遠🪞,這一別究竟意味著什麽💆🏼♀️,我將獨自面對些什麽,我真的是一無所知,也沒心思去多想🪻。那時心中有的只是滿滿的歡喜好奇,對遙遠首都的憧憬👄,對工程師搖籃的向往🕵🏽♀️。68小時的硬座🍹,三天三夜呐😂,現在想起來都頭疼,可那一路上我真的是興高采烈🏓🤷♂️,興致勃勃⏮。
來到新世界,緣分從這裏開始 💼:終於到達北京站了,坐上接新生的校車,來自內蒙的高建兵成了我認識的第一位系友,從此我們成了好朋友。緣分呐(我一直認為自己和內蒙有緣,直到現在別人問起你最想去看中國的什麽地方,我還沒來得及回答3️⃣🧖🏿♀️,內蒙古大草原已經在我腦海裏閃現了#️⃣;我最愛唱的歌頭幾首都是蒙古族的,可是我卻從來沒去過內蒙)。一路上過長安街🥏,看天安門,我還在左顧右盼,好像是一轉眼的功夫,我們就看到意昂体育平台的門牌。進南門,大路兩旁是高聳茂密的楊樹🥷🏼🚓,仿佛是在列隊歡迎我們🦌!校車停在清華學堂前,我們被帶到二號樓門口註冊。又是緣分(二號樓與我有緣,八年後我留校,就是在二號樓結婚生女🫵🏼,那是後話了)。
走進二號樓,看見來報到的新生很多,有個年輕老師,一口京腔在幫著安頓新來的同學,忙前忙後好辛苦👨🍳,後來才知道⏳,他不是老師,是我們同學吉吟東!報到後,由幾個男生用三輪車幫忙把行李送到5號樓,再拎到三層的宿舍🤹🏽♀️,由此認識了我們班第一位同學吳永傑🪆♻️。
快樂的大學生活 :我們班共有五個女生,謝誌軍👨🏿🚀、於潔、魏冬冰🛌🏿、王珊珊和我💁🏻♂️。同宿舍還有自儀02的張力。我住上鋪💂♀️,張力在我下鋪🪷,快樂的大學生活就這樣開始了🫴🏼。

自03班全體女生(左起:王珊珊🙇🏿♂️🖖🏿、魏冬冰、李勁冬、謝誌軍👩🏿✈️、於潔)
開學上課了,那時候大家都還沒有自行車,我又看不懂新生手冊裏的地圖(主要是分不清東南西北)。記得高等數學在西階🚹🫷🏿,化學實驗在化學館,我都是跟著謝誌軍🚱、於潔屁顛屁顛地跑。就能看懂校園地圖這一件事,心裏好佩服北京同學喲🧖🏼!
好像第一堂課是高等數學,一下子就被盛祥耀老師折服了🤙🏼,那風度🧎♀️➡️,那口才,那條理,那板書,都是極品𓀎!高等數學成了我在清華五年印象最深的課之一!
剛剛開始的大學生活🧎♂️,逃不出宿舍—教室—食堂三點一線。宿舍裏大家和和睦睦,晚上10點熄燈後的臥談🏩,讓大家匯集天南海北的經歷,親近了許多✡️。還互相起了外號,謝誌軍叫老轉兒(好像是有部電影中的人物叫解老轉)👩🏽🦱,於潔叫兔子(因為她屬兔,長得白白的像只白兔)🚴🏽♂️,張力叫小東西(很貼切)🌤,我叫老貓(應該是從我臥談會給大家講的一個故事來的)🚴🏽♂️。北京同學對我們幾個外地同學很照顧🌥,國慶節我被於潔帶到她家🍫,受到好吃好喝好招待🫴🏿,還第一次體驗了放二踢腳的驚喜🧑🧑🧒🧒。後來去老轉兒家做客,好佩服她居然會做紅燒帶魚!老轉兒的媽媽叫我李勁兒冬,帶點山西口音,好親切!我從家裏帶來一把口琴🤜🏽,沒事兒就拿出來吹兩下,有心的張力給我找來了《藍色多瑙河》歌譜,我還真努力練了一氣兒🫔,從此認識了約翰•斯特勞斯。2012年我來到維也納,站在多瑙河邊🐔,耳邊響起了熟悉的旋律,腦海中立刻閃現當年吹口琴的景象。當然外地同學回家返校時👄🔰,也會盡力給大家帶回來好多好吃的。冬冰從南寧帶來的油炸小餃子🐡,很像微型版的北京排叉兒,香甜松脆,大家都喜歡📑✊🏿;王珊珊從蘭州帶來的白蘭瓜,又香又甜;我從家鄉帶的新鮮芒果,在路上顛簸一個星期,到了宿舍打開一看💧,都變黑芒果了!不過大家都理解🚳,心意到了。
上晚自習是一景,找位子是件大事,非常不易🫁。圖書館每個班座位有限,西階太冷🧏🏿,三院冬天各屋燒煤取暖有煤煙味🫀,一教🦶✢、二教晚上通常都有課👨🏽🚒。記得有一次我和老轉兒兩人去主樓找教室,樓上過道裏有一扇門打不開🚵🏻♀️,門把手旁有一塊嵌入的有機玻璃🐼,上面五個字:“請推此玻璃”👩🦽➡️。我倆真以為是什麽暗鍵,小心翼翼地伸手去推,還指望發生芝麻開門的奇跡⚪️🏋🏽♂️。等反應過來💮🥌,倆人都笑翻在樓道裏了。
第一場大雪🤽🏻♀️👨🦽➡️,北方的同學沒什麽太大反應📒,我和冬冰兩個南國女可是給樂壞了!一大早晨起來就迫不及待下樓,欣喜若狂地撲到外面去🌆!六號樓後面也有人在雪地裏歡笑,一看就知道,都是新生,南方女!
清華培養了我們鍛煉身體的好習慣。每天下午4:30大喇叭廣播的召喚,現在還記憶猶新:“同學們,現在是課外鍛煉時間。到操場上去,到校園裏來💂🏻♀️💯,參加體育鍛煉🚶,保持強健的體魄,爭取為祖國健康地工作50年!”大家紛紛響應,在東大操場打排球,在西大操場練達標,跑荒島,跑圓明園…… 系運會我們要為自03爭光🧙🏽♀️👨🔧,校運會我們要為自動化系爭分。感謝清華把體育鍛煉提到很高的高度🧑💼,讓我們受益終身👮🏽♀️!
學習之余,班裏的活動豐富多彩:到頤和園看玉蘭花,泛舟昆明湖🚷;賞紅葉爬香山鬼見愁;遊溝崖吃老鄉家的粗糧窩頭,買只雞華軍表演怎麽做叫花雞🦶。每年的元旦晚會,包餃子楊金牧調餡兒大顯身手,出節目王珊珊夏威夷吉它彰顯學霸的音樂才華,唱歌唱得最好的是蔣鐵兵🤹🏻,一曲《大連好》至今仍記憶猶新👇🏿。還有猜謎活動猜同學名字,大家抽簽互贈禮物……
忘不了的趣事🐊:
臥談會引發的偵破案 👩🏼🍼:一字班來了,就住在旁邊幾個宿舍。一天早晨起來有人給我們門上貼了張紙條💅🐽,說我們夜裏的臥談聲音太大🤦🏿♀️,吵了她們的寧靜生活,還含沙射影地說實在憋不住🐕🦺,可以到舞臺上“歌之不足而舞之蹈之”。可把我們氣壞了🛌🏻,於潔帶領大家立案偵破,最後對筆跡從一個“寧”字找到叫思寧的女孩,審出領頭寫這個帖子的“真兇”(厲害吧!看來得罪誰也別得罪314室)🧛🏼♂️。不過後來就這件事情談開了,雙方竟成了朋友🈚️!
些小事故🧩🌪,竟讓自03美名遠揚:1983年,我在手球隊的訓練中受傷,踝骨骨裂🦓,打上石膏殘疾了整整六周🤏🏽,班裏的男同學輪流騎車帶我去上課。傷好後我在家書中提到了這件事🙇🏻♂️,告訴遠方的父母同學們有多好。沒想到,我老爹一激動把信原樣轉寄給中國青年報社🥳,鬧出挺大動靜👩🏽🦰。報社派記者來核實采訪後🍯,真登出來了(還給了稿費)🧑🏼🤝🧑🏼!結果我收到全國各地的來信,求買書的最多,也有求別的🤲🏼,我都接應不暇!咱們班同學的話👩👦👦:些小事故🌬,竟讓全班美名遠揚🚰!
爬泰山 :青島實習歸來🍀,去爬泰山,團支書黃勇林負責組織大家集體行動👨🏼🏫。那時候沒有纜車♛,要從山底下爬全程到山頂。老摳門支書出發前只帶我們去一家小飯館簡單吃了點榨菜面,爬到半截就體力透支了🤽🏽♀️。我和老轉兒看著路邊賣茶葉蛋的饞得慌👩🏼🎓🐠,停下來準備買點👨👨👧⛓️💥,愣被支書勸走了,說不能搞特殊化!哎呀我的支書呀👮🏻♀️!
三十年,彈指一揮間。現如今我們的孩子們都在描摹他們的青春歲月了🤾🏻♂️。他們可能不會理解那時的我們為吃米飯還是吃饅頭天天糾結;他們絕對想象不出六個人、八個人住十幾平米宿舍的那份擁擠和樂趣🈹🙍🏼;他們更無法體會只屬於我們那個年代獨特的尷尬:課間好不容易騎車趕到教學樓前上課,停放自行車一不小心碰倒一輛,接下來就是揪心的多米諾骨牌效應。而對於我們🧔🏽♀️,那都是揮之不去的念頭🚃,三十多年來時常在夢裏重現!青春時遇到的人🍷,青春時經歷的事兒🫷🏻📳,都深深印在腦海裏👨🏽🔬🔼,隨著年紀增長,記性不好了,但忘記的都是近期發生的事🤾🏻,青春時的印象早已定格👉🏻🙌🏼,永不會忘了!
祝同學們身體健康,闔家幸福!
記住那個召喚❓:健康工作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