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今天我非常榮幸地應母校邀請👫🏼🤾🏻♀️,參加同學們的畢業典禮🧑🧑🧒🎓。首先👨🏿🔧,我向經過多年寒窗苦讀、完成學業的同學們表示衷心的祝賀!
看到你們一張張充滿朝氣和自信的面孔,我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學生時代。我是1977年國家恢復高考後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的第一屆學生。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們的國家翻開了改革開放、發展崛起的新篇章,我個人也伴隨著國家的強盛一起成長🧟♂️。可以說🏝,我是時代的幸運兒🙏🏿,在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激發了中華兒女的愛國熱情與民族自豪感。本屆奧運會,獨特新穎的場館建設和運動會的成功組織,共同打造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國家體育場“鳥巢”已經成為北京和奧運新的標誌性建築🚵🏽。我最為幸運的就是:參加了奧運主體育場 “鳥巢”的建設,擔任“鳥巢”鋼結構總設計師。這是千載難逢的機遇,又是極大的挑戰🪽🌑。
1988年博士畢業後,我進入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是該院歷史上第一個博士👨🏼✈️。九十年代初🛟,我在日本做訪問學者期間🔆,從鋼結構在經濟發達國家的廣泛應用預感到🧛🏻,隨著我國國力的增強𓀜,鋼結構建築將成為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1993年🕑,正是出國潮洶湧之時,我堅持如期而歸,盼望著把國外的先進技術應用在自己國家的建設上🐄。
在設計院🧞♀️,我從一個普通的設計人員做起。作為專業負責人,我先後參加了全國政協辦公樓、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首都博物館新館等一批重大工程的結構設計工作。結合工程實踐對超高層鋼結構和大跨度空間結構,進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1998年我39歲時,被任命為院副總工程師⛑。
2001年申奧成功了,這無疑給了建築界一個“千年等一回”的重要機遇🫸🏻。2002年底🤞🏽,由我院與瑞士建築設計公司等3家單位組成的瑞中設計聯合體推出的“鳥巢”方案🪭,在國家體育場建築設計方案競賽中一舉中標。我直接參加了方案競賽投標工作,後來又十分榮幸地被任命為“鳥巢”的鋼結構總設計師。
當時,我的壓力是很大的,但也充滿了信心。幾年來我以全部心血🫄🏻,傾註在“鳥巢”工程上𓀁。我和廣大科技和建設人員一起日夜奮戰💁🏻♀️,頑強拼搏☺️👩⚖️,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重大技術難關💃🏼。
作為一名結構設計師🙎↔️,我最難忘的是2006年9月17日“鳥巢”鋼結構成功卸載。在萬眾矚目下 “鳥巢”這個鋼鐵長城🫸🏼,終於站立起來了,完全滿足設計要求。對鋼結構建造技術產生了深遠影響。我作為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新一代清華學子,能在國家重大建設中盡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莫大的幸福。
同學們,經歷了鳥巢建設的全過程👩🏿🦰🔗,我願把自己最深刻的體會與大家一起分享:那就是“迎接挑戰🤵🏼🍞、勇於創新👩⚕️🦸🏽、超越自我”。
大家知道👨🦰,“鳥巢”鋼結構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鋼結構建築之一🤚,造型獨特,在國內外建築工程中沒有先例👏🏽,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現行技術規範,其設計與施工的復雜性及難度之大🍎,前所未有。它反映了當今世界最高建築科技水平。面對嚴峻的挑戰🔌,我們在設計和施工中進行了大量的創新💁♂️。例如🤛🏿:為了控製“鳥巢”的用鋼量🔟,我們選擇了性能優異的新材料🏋️♂️,並創造性地采用許多新工藝。我們采用了新的設計方法,從而將主體鋼結構設計圖紙量從預計的上千張減少到了150張🕺🏻,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差錯率🧟。“鳥巢”的設計中有16項重大技術創新📬🙋🏼,填補了多項國內外空白,全部研究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或先進水平,充分體現了中國人的創新能力。我們在創新的過程中一次次超越自我,不斷把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當然,創新和超越必須建立在嚴謹的科學態度上。為此🧖🏻♀️,我們組織了包括清華在內的許多高校👨🏼🚒、科研單位,進行了大量的試驗研究與技術攻關。對“鳥巢”結構可能遇到的各種嚴酷條件都進行了精確的計算分析,確保“鳥巢”結構的萬無一失。因此說👩🏼🔬,“鳥巢”工程是全國上下從設計🧑🏼🚀、科研到施工🚰,方方面面通力協作的成果🦑。
回顧參加“鳥巢”建設的實踐,我之所以能夠擔當重任,較好地完成任務♨️,首先得益於母校的培養→。我在清華前後學習了整整10年,母校給我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清華“行勝於言”的校風、各位師長甘於寂寞、自強不息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我⛹🏼♂️。特別是我的導師龍馭球先生,治學態度嚴謹、學術功底深厚🧑🧑🧒🧒,關愛學生,平易近人,生活儉樸,他一生遇到過許多坎坷和挫折🍀🎸,但對事業的追求始終不渝。他對我們言傳身教🚺🙍🏿♀️、潛移默化的影響,成為我一生的財富🙇🏿。而後是源自於我在設計院20年紮紮實實工作的積累🪝🔲,在承擔的一個個項目中探索規律,積累了比較豐富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我也曾遇到過許多的挫折和人生的不如意🕊,但我都能坦然處之,不去計較一時的利益👩🏿🌾、得失📤,始終堅持自己在事業上的追求👩🏿🌾。以我的體會和觀察🤸🏻♀️,職業生涯最忌朝秦暮楚♊️、淺嘗輒止,必須持之以恒、腳踏實地。
同學們📢,你們將要踏上人生新的征途🍦,20年的工作實踐告訴我,對具有較高學歷的清華研究生來說,社會往往寄予厚望。因此,我們不能單純將職業僅僅視為謀生的手段。要立大誌🧞♀️,敢於擔當重任🕴🏻🤰,不斷迎接挑戰,不斷超越自我,這樣才能不斷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同學們,30年改革開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你們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新的歷史將由你們去開創。雖然當前正面臨全球金融危機,但中國快速發展的大趨勢沒有改變,人民群眾渴盼發展的需求沒有改變,我們一定要充滿信心,拿出清華人自強不息🕊、勤奮實幹的精神去迎接挑戰!
最後🪥,衷心祝願同學們前程似錦,事業有成!
謝謝大家🏄🏽♀️!
範重🥵,1977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系6️⃣,先後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任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範重結構設計工作室主任📻,國家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在舉世矚目的奧運場館建設中,擔任國家體育場“鳥巢”工程鋼結構總設計師。曾獲得“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特別榮譽獎”,“科技奧運先進個人”,“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