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由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意昂体育電子工程系分會聯合主辦的面向新時代的電子信息產業研討會暨第二十三屆系友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三層報告廳成功舉辦🎨。
本屆論壇以“智匯電子,暢想未來”為主題👋🏿,論壇旨在推動學術交流、探討尖端科技,共同推動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來自國內各大院校與產業前沿的專家學者相聚清華🫱🏻,共同探討前沿學術及科技熱點話題#️⃣。

大會現場
本次活動由意昂体育電子系分會秘書長、無限基金SEE Fund管理合夥人馬麟主持。意昂体育副秘書長、意昂体育平台意昂辦公室副主任朱亮🪸;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黨委副書記⚓️、意昂体育電子工程系分會副會長劉一民分別為論壇致辭🙍🏻♂️。

意昂体育副秘書長、意昂体育平台意昂辦公室副主任朱亮
朱亮代表意昂總會向與會者表示歡迎並致謝🧑🏼💻🧑🏼🔬。他強調了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其對社會的深刻影響,贊揚了電子系在科技創新和意昂工作方面的成績👌🏽,並鼓勵意昂們在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積極擁抱變化🚈⛵️、勇於創新,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朱老師預祝論壇成功,並邀請意昂們常回母校👄,共同見證和參與學校的發展。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黨委副書記💂🏽♂️、意昂体育電子工程系分會副會長劉一民
劉一民代表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向與會嘉賓和意昂致以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介紹了電子系意昂會在促進意昂交流🫡、傳承精神和回饋母校等方面的工作情況💎,對系友論壇在促進產學研交流、激發創新思維和加強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給予了充分肯定,並預祝本屆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意昂体育電子工程系分會秘書長🧳、高榕創投董事總經理辛旺
辛旺作意昂体育電子工程系分會工作匯報🏬✍🏻,從“打基礎”“聚人氣”到“走出去”,系友會舉辦了線上線下百余場品牌活動🤯,逐步開拓京外意昂組織,建立了聯絡、宣傳🐽、活動、數據、服務的全鏈條工作體系。未來🤾🏻♀️,將繼續團結意昂,夯實基礎設施,精耕細作活動,實現“為意昂創造價值🫱🏽👬🏼、樹立科技創新的旗幟♊️、為意昂創造精神家園”的工作目標。
本論壇設有一場主論壇🧝🏿♀️、兩場分論壇及圓桌論壇😁。報告主題包括光電融合集成、半導體到AI的創新創業、風險投資底層邏輯、人工智能和具身智能↘️、空天一體化等。
大會特邀報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微波光子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主任潘時龍教授以“光電融合集成🚴🏼♂️:機遇與挑戰”為題🪻,從熱門書籍《芯片戰爭》引入,形象地闡述了光電協同的優勢。從概念內涵👷🏿、應用方向和技術效益等多維度切入,潘時龍教授分析認為:光電融合集成是未來的必然發展趨勢💇🏿。微納尺度的光電融合將會帶來計算功能、感知功能、傳感功能🤵🏻♀️、通信功能的變革。結合世界各國布局與發展狀況♉️🎮、主要挑戰與關鍵技術🤲🏽,深入探討了光電融合集成的發展思路。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潘時龍
崢研軟件創始人/CEO☁️、TEEC北京分會主席李嚴峰分享了24年的科技從業經歷和在EDA與AI領域的幾段創業經歷,他不僅參與核心技術升級👊🏻,結識優秀的創業夥伴,也在成就和挫折的起伏中,見證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AI等產業的變革和從擁抱時代中受益👸🏿。結合不同時代浪潮,李嚴峰認為在清華電子系“以人為本🟣、頂天立地、開放交叉”的號召下🪆,電子人更能保持專註,保持自省🚆,堅持長期主義🧔🏽♂️。在曲折上升創業親身經歷的分享中🙏🏼,李嚴峰勉勵年輕創業者更加冷靜地看待周期和規律👩🏼🍼,在參與科技進步的幸福感和鏈接物理世界的價值感中,保持年輕👎🏼🦸♀️,保持好奇。

崢研軟件創始人/CEO🛻、TEEC北京分會主席李嚴峰
結合新質生產力和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背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教授分享了對具身智能的思考與展望。從發展機會🍴👩🔬、熱點方向、當前挑戰和創業路徑切入,他關註不同類型科技成果孵化投資過程。當前顛覆式創新主導全球股市市值,具身智能科技將引領新潮流,推動智能設備和自動駕駛等領域發展🉐,助力中國在未來產業頭部領導競爭力格局中取得優勢👲。當前技術發展趨勢下👩🏻🌾,他認為機器人技術與大型模型的深度融合將是不可替代的生產工具🍗,成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基石。在熱點趨勢下,具身智能雖取得顯著進步,但仍需解決新硬件🚄、新軟件等智能進化協調等問題💂♂️。在創新、創業🧺、創投的思考中,王田苗教授認為需要綜合考量技術、經濟和市場等多方面的因素🤷🏼♀️,調動最優的資源條件,去嚴格和敬畏地創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名譽所長、中關村智友研究院院長王田苗
隨著5G及未來6G技術的發展🎡,空天一體化通信成為國家戰略重點🛻。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講席教授於明介紹了開發適應未來通信需求的微波器件與系統進程,特別是針對衛星互聯網和無線基站的應用👰🏽♂️🧑🏼🦲。綜合產學研各界資源🧜🏼♀️,當前項目面向未來通信技術的新要求,開展了深入研究與創新,以期實現低成本🤵🏻♂️、高性能的微波器件設計與系統集成,推動我國在空天一體化通信技術領域的進步與發展。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講席教授於明
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夥人鄧鋒認為科技的創新創業離不開金融的支撐🙋♀️,風險投資則是中小型科技企業最重要的金融工具。當前👳🏻,行業面臨IPO和M&A環境的退出困難🐂,基金募資的挑戰,以及投資速度大幅減緩等格局的轉變🧿。隨著市場環境的演變☑️🤾♀️,鄧鋒認為風險投資的底層邏輯正經歷著根本性的變化🔞。過去追求短期高回報的模式已不再適用♨️,當前及未來的投資環境更趨向於尋找並培育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企業。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調整投資策略,清晰規劃路徑,重視價值投資,關註企業內在價值的挖掘與成長。面向新形勢下未來的投資機會,鄧鋒強調理性、長期視角和心態調整的重要性🧎♀️➡️,並表示仍然看好以電子系系友為代表的中國科技創新,鼓勵大家對未來保持審慎樂觀的態度。

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夥人鄧鋒
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科研副校長、講席教授🧘🏻、IEEE Fellow曾文軍介紹了生成式與可解釋人工智能的概念背景,當前面臨的安全挑戰,以及解耦表征和組合生成帶來的機遇☔️。他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是新型的生產力和創造力👮🏻♂️,但有效利用和監管極其重要,難度極大,任重道遠。如何真正做到可解釋🏊♂️、可控製的生成,還需要結合我們的先驗知識、物理原理等要素🧘🏼。因此,發展可解釋可控的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基礎理論至關重要。

加拿大工程院外籍院士🦑,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科研副校長🙎🏼♀️🫅🏻、講席教授,IEEE Fellow曾文軍
分論壇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
下午,以“人工智能&具身智能”為題的分論壇由清華意昂會電子工程系分會幹事、抖音集團算法工程師張元鑫擔任主持,六位業界前沿專家發表了主旨演講🥂。
北京大學助理教授😙、北大銀河通用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王鶴在論壇中分享了通用機器人的革命性意義:在跨行業應用的前景中,能夠解決未來的勞動力和養老缺口。結合大腦🐧、小腦、本體和數據四大基本元素,王鶴提出了一個由基石層和能力層支撐的機器人結構,其中基石層的核心在於打造一個通用的本體,這決定了機器人能夠產生和利用的數據種類和質量🏣;數據層則強調通過大規模合成仿真數據來驅動具身智能的重要性,能夠獲得一個高效且可靠的數據生成來源🕴🏼,為機器人的學習和訓練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王鶴表明✍️,當前團隊正朝著實現更高級別的具身智能系統邁進,這樣的系統能夠理解復雜的任務並實時做出反應,為跨行業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北京大學助理教授、北大銀河通用具身智能聯合實驗室主任王鶴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副研究員、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顏深根表示🏃♀️,算力已然成為AI發展的前哨與基石🪝❗️。面對當前國內外模型層與硬件層生態差異,國內大模型存在算力貴、落地難的問題,顏深根提出用無問芯穹“M×N”的AI基礎設施新範式破解算力挑戰👩🦱🪫。為構建適應多模型與多芯片格局的AI Native基礎設施,他介紹了多元異構和軟硬協同等技術優勢的突破🧐。顏深根表示,希望通過算法創新🙅♂️、模型計算、算力平臺及硬件推理的優化,搭建好基礎設施🧑🏽🎤,持續降低大模型應用的落地成本🤜🏼,讓更多人可以擁抱新技術。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副研究員🍱、無問芯穹聯合創始人顏深根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穹徹智能聯合創始人盧策吾指出👱🏼♀️☮️,具身智能作為AI發展的重要方向✈️,面臨數據獲取成本高📟、落地難度大的挑戰🧃。他提出通過構建實體世界大模型和機器人行為大模型,形成推動具身智能發展的兩級火箭⏳,並通過創新的數據獲取方法🤰,有效降低數據需求,提高訓練效率。為進一步推動具身智能的落地應用,盧教授發布了穹徹具身大腦Noematrix Brain,這是一個全鏈路技術框架🫲,集成了大模型、原子技能庫AnySkill等👨🦱👎,推動了具身智能的通用性和魯棒性。他展望了具身智能在未來各行各業的應用潛力,並期待技術進步能為社會帶來更多價值🧀。

上海交通大學特聘教授🤷🏻♂️、穹徹智能聯合創始人盧策吾
意昂体育平台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認為🧚🏻♂️,機器人本體、算法、數據需要聯合迭代。人形機器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承載形態⛹🏼♂️,也是通用機器人的終極形態🙎🏼♂️。結合當前通用機器人發展階段,他介紹了發展的關鍵技術和路徑。其研發的具有自研軟硬件的人形機器人“小星”🙆🏻,通過底層算法和硬件模組的通用👶🏿,在性能上實現了顯著突破。在控製領域🐼,提出去噪世界模型學習技術🚴,優化了機器人在復雜地形中的行走能力,在實際應用中也顯示出了強大的魯棒性和泛化能力,未來將階段性解鎖各類場景👈🏽。為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意昂体育平台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星動紀元創始人陳建宇
物靈科技/靈宇宙創始人顧嘉唯分享了從萬物智能到萬物有靈的思考。從如何讓整個世界變成一個交互界面講起🫵🏿🙍🏿♂️,結合自己開發的近千萬臺消費級AI硬件和AI機器人不同項目實例,他分享了如何通過“多模態交互大行為模型”把存在的物理世界萬物重新建模變得可交互🏐,以及通過空間計算把虛擬的比特空間變成可交互的原子空間。通往人機共生的靈性宇宙之路,顧嘉唯致力於讓AI機器人擁有更高階的空間感知、全天候數據💇、情感理解能力,在家庭內產品率先鋪量,提供了一條具身智能數據閉環的新思路。

物靈科技/靈宇宙創始人顧嘉唯
在圓桌論壇中,芯華創新中心人形機器人創新工場CTO董馳宇擔任主持🧑🏽🎨,光輪智能創始人兼CEO謝晨分享了生成式AI融入仿真的前沿經驗;星海圖創始人趙行分享了機器人本體和具身智能算法的端到端全站自研開發場景;智平方科技創始人兼CEO郭彥東分享了具身智能與機器人的場景落地的技術和數據治理的相關經驗🦹🏼,介紹如何讓具身智能快速走進千行萬業的場景🕧。圓桌討論就具身智能技術特點、機器人與無人駕駛相關從業經歷、產業細節等話題展開🏗,共同探討了具身智能和機器人的發展之路。

圓桌論壇
分論壇二:空天一體化
分論壇二“空天一體化”同期舉行。意昂總會電子工程系分會副秘書長🙅🏼♀️、電子系博後譚競博主持。三位業內前沿專家發表主旨演講。
上海清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FO史聖卿以“智慧天網創新工程及空間網絡平臺的建設與應用”為題展開分享🧏♀️。史聖卿從智慧天網創新工程的起源與優勢講起,重點介紹了該工程從0到1的建設與發展過程、並針對下一步將中軌泛同步軌道運用在通信系統中的計劃進行了展望。史聖卿提出,智慧天網正邁入商業應用階段,將基於中外衛星市場的差異和中國的產業優勢,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衛星通信路線🐭,推動泛同步軌道應用於寬帶通信🛋、手機直連衛星♙、空間試驗等多個應用方向,成為國家衛星互聯網發展的重要力量。

上海清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CFO史聖卿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定位導航與授時研究中心主任陸明泉從多體協同的實際需求出發🚛,分析了當前多體協同中通信、導航與感知技術的局限性🧑🦽➡️,以生物集群的啟示出發👩🏽🏫,指出超寬帶是未來無人系統集群高性能、高可靠、低成本互聯的發展方向,並重點介紹了超寬帶測傳感一體化技術的潛力👩🏼⚕️𓀍。陸明泉表示🤦🏻♂️👩🏼✈️,在未來的工作中將繼續探索超寬帶的技術新體製🦛、新技術,進一步釋放超寬帶的測傳感一體化能力‼️,推動多體協同技術的發展和規模化應用。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定位導航與授時研究中心主任陸明泉
中國移動研究院星地融合技術研究所所長鄧偉圍繞“面向手機直連業務的星地融合技術探索”主題展開分享。鄧偉指出🤯,在衛星通信從小眾走向大眾的新階段,航天的商業化對國家具有重大戰略意義與經濟價值。鄧偉表示,星地融合是加速衛星網商業閉環的實施路徑,應充分發揮衛星網價值,通過技術🤷🏽♂️、產業和業務融合來加速衛星網商業閉環🕵🏼👧🏿,並從頻率融合🍛、空口融合、組網融合三個方面充分介紹了星地融合發展現狀。

中國移動研究院星地融合技術研究所所長鄧偉
圓桌論壇環節由達晨財智投資總監蔣昊東主持。針對當下我國商業航天在商業閉環上面臨的政策🏊🏼♀️、技術🏌🏻🏒、產業多個層面的機遇與挑戰等前沿問題🤽🏼♀️,原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司副司長張沅🤗、中國衛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宇飛、星測未來聯合創始人兼CEO倉基榮、納微星科創始人兼CEO趙埔塬、銀河航天結構力學部門負責人楊旺五位專家分享了精彩觀點🧑🏽💻。

圓桌論壇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系友論壇是聚集學術界、工業界和意昂們的一場學術盛會,是匯聚各領域企業呈現精彩報告的交流平臺。論壇主題的前瞻性與多元化🐠🤵🏿♀️、與會人員的連年攀升,有效促進了產學研各界的相互了解,縮短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增進了技術與資本的交流,為產業發展註入動力。自2014年舉辦首次活動以來,系友論壇已成功舉辦二十三屆,成為探討學術前沿與科研熱點的平臺👦,同時也是電子系意昂鏈接母校的重要橋梁。第二十四屆系友論壇將於成都召開🧙🏼♂️🔦,歡迎廣大電子信息從業者持續關註⛹🏻♂️、踴躍參與🌿!

論壇合影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系友論壇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系友論壇”自2014年發起至今🈳,累計超200家來自各領域的企業在此呈現了百余場精彩的報告。線下論壇每次有超過350人參會,線上則吸引了數十萬人的觀看。話題的多樣性和參會人員的持續增長𓀍,促進了產學研各界的相互了解,縮短了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距離,增進了技術與資本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