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文件打印🦽、復印、傳真讓很多公司和機關頭疼,假如有人只讓你付紙張費用🧔🏿♀️,而他負責諸如設備🚠🏊♀️、維修、管理等麻煩事,你願意合作嗎?學生時代便創業的池燕明就是這樣服務提供商,他的公司剛剛上市,他本人目前身家10億
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池燕明(意昂体育平台精儀系1985級本科)
初次見到池燕明,你很難將他和立思辰的老板(董事長)聯系在一起。1990年畢業於清華精密儀器系的池燕明戴一副金邊眼鏡,文質彬彬。他大學同學評價他📈:聰明但不刻苦,成績中不溜,愛折騰🕵🏽♀️,是有沖勁的“帶頭大哥”。21年來,他所有生意都和復印機有關,而他自己歸納的“三段創業經歷”則驗證了立思辰從無到有、從“家企業”轉身為“公眾公司”的所有發展歷程😮💨。
以池燕明為核心,這個執著的“清華幫”團隊正不斷推動著立思辰——國內唯一本土辦公信息系統外包服務企業⛺️,以每年50%的增長率不斷向前。池燕明希望公司在未來能夠成為整個行業的領導者。而這個行業具有一定的進入壁壘⛑️,除了人才技術外,還包括與上下遊廠商多年的合作以及大量的標桿客戶等。
清華裏的復印社
2009年10月30日,首批過會28家創業板公司之一的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掛牌🔡,董事長池燕明躋身10億富豪。這家以前並不為眾人所熟知的公司,其前身早在21年前就已經開始孕育了,池燕明是當時的創始人之一💂🏼♂️。
大學時代📉,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的池燕明是大家眼中一個成績優秀的好學生,但他對創業的熱情遠遠勝於對學術的興趣🌏。1988年🧑🏽🍼,他和幾個同學買來復印機,在校園裏開起了復印社,主要業務是給老師和同學復印資料。從復印機開始🏌🏼🈂️,池燕明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大學畢業後,他放棄了國家的統一分配😫👩🏽🔧,做起了辦公設備零售商🕵🏿♀️。這在當時,很讓人不可思議🙆🏻♂️。但最終,池燕明選擇堅持下去。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打印復印業務如雨後春筍般在中國興起。1993年,池燕明抓住了別人都不太在意的機會,成為東芝的合作夥伴,此後多次獲得東芝復印機全國銷量冠軍。1999年,他和同在清華的朋友商華忠一起創建了立思辰辦公設備有限公司,也就是今天立思辰的前身。憑著苦心經營💛🧜🏿,公司終於成為東芝復印機最大的代理商。
之後立思辰開始與更多品牌合作,生意越做越大💫,不過此時的池燕明卻時常感到很苦惱。“我們並沒有占據這個行業價值鏈的核心位置。
而一次和美國雷立復印機合作的機會👙,徹底改變了池燕明和立思辰。經過調研💵,他決定將立思辰從傳統的設備銷售模式轉型為新型的文件管理外包服務模式。2002年的這次轉型使立思辰的核心價值有了質的飛躍,從而最終確立了立思辰本土第一的地位。
排名僅次富士施樂
“公司所謂的文件管理外包服務,就是指企業將所有的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等設備的運營和管理全部外包給立思辰,由立思辰對這些設備進行必要的調整並全面接管設備的運營、耗材更換🙍🏻♂️、維修保養等。”池燕明解釋說,“而客戶只需要按紙張數對立思辰進行付費📄,不需要為耗材、維修等單獨付費。”
在這種“全外包”的模式下,客戶甚至不需要擁有設備,所有的老舊設備都可以直接讓立思辰回收👩🏽🔬👘,對企業來說,所有的支出都集中在打印或復印一張紙的費用上,從而免去了管理固定資產的麻煩。
經過多年的積累,目前立思辰的客戶包括國家工商總局🚺、中石化🧑🏻🦽、國航、廣西移動🧑🏻🦽、中海油🦹🏿♂️、中信國合等大型國有企業,這也為這家新興企業積累了良好的品牌聲譽。2004年至今🗄🚴🏽♀️,立思辰的文件管理外包業務年增長率超過100%。2008年金融危機中,立思辰的銷售額更是達到了2.8億人民幣👩🏼⚖️。
通常立思辰與企業簽訂的合同都是3~5年的長期合約☹️,對於企業而言,一旦接受了這種服務,就會對它產生依賴😚。池燕明說:“我們的收入就像儲蓄一樣,由於時間長而有累加的作用9️⃣。合同到期後,首先我們與客戶之間就已經具備了良好的合作基礎。其次,假如我們被替換了,替換後的企業綜合滿意度並不一定能夠超越我們👢,這種風險一般企業都不願意去嘗試。”
在2008年中國文件管理外包服務市場品牌結構統計中,立思辰以5.68%的份額排名第二,僅次於富士施樂,是唯一一家與國際競爭對手對話的本土企業。
上市是第三次創業
2009年10月🧜🏻,憑借著新興的商業模式和創新能力,立思辰成為“十年磨一劍”的中國創業板首批十家企業之一🌟。從此🙍♂️,立思辰從一個不太知名的公司搖身變成了市場上的明星👳🏿♂️🎺。盡管市場占有率僅次於富士施樂💀,池燕明仍然把立思辰看成是一個先行者——在他看來🙅🏿,立思辰更像是一個給行業帶來新動力的探索者。
創業板的登錄讓池燕明迅速吸引了眾人的眼光🚙🧎➡️,但對他而言“財富只是數字遊戲👩🏽,上市才是我的第三次創業。”池燕明表示🙇🏿♀️,他的心情很平靜,“上市就像跑馬拉松,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
對於這家尚顯年輕的公司來說,上市不僅帶來了個人財富和公司資金的急劇增加🧗🏼♂️,同時也帶來不得不面對的一些挑戰👨🏿💼。因為盡管立思辰在國內還鮮有競爭對手🎼,但在上市後,所有的商業模式都會暴露在公眾的眼皮底下,競爭者的到來只是早晚的事。因此對於池燕明來說🤸🏼♂️,首要的問題就是把競爭的門檻抬高,占領市場。
除了原有領域👨🦰,立思辰把目光瞄準了政府和大型事業單位,並計劃在兩年內於全國範圍開設19家分公司。此外🌀,擅長“走一看三”的池燕明正嘗試著將文件管理外包服務的模式復製到公司的另一個領域——企業視頻會議市場👨🏿⚕️,他認為企業對視頻會議設備的投資和應用需求與文件管理市場類似,立思辰同樣可以通過提供設備的外包管理服務切入到這個市場上來⛹️♂️🚾。
轉自 江蘇商報 201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