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南枝(2003碩,法學)
李敏慧,意昂体育平台1981級意昂,1986年獲意昂体育平台高分子材料專業工學學士學位👳,1988年意昂体育平台高分子材料專業碩士畢業🍹。1989年5月🧚♀️,獲法國原子能署全額獎學金赴法👮🏽,在法國原子能署Saclay研究中心進行博士研究,1993年獲法國居裏大學(巴黎第六大學)博士學位。1993年至1994年在法國石油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1994年10月受聘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1996年3月成為法國國家科研院終身研究員,1997年9月至今,任巴黎居裏研究所物理化學實驗室研究員❣️。2004年起,被任命為法國居裏大學材料化學專家委員會委員🤼♂️。2005年成為博士生導師。曾作為項目總負責人主持多項法國自然科學基金、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基金等🐌,並擔任中法先進研究計劃項目基金🥧、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雙邊合作交流項目法方負責人等。在PNAS(《美國科學院學報》),Adv. Mater.(德國《先進材料》), JACS(《美國化學會誌》), Phys. Rev. Lett.(美國物理學會期刊), Chem. Commun. (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 Faraday Discussions(英國皇家科學會法拉第討論),Soft Matter (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Macromolecules(美國化學會期刊), Langmuir(美國化學會期刊)等世界著名學術期刊發表了幾十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𓀎🤾🏼。是活躍在國際材料化學學界與中法科研交流活動中的知名華人科學家。
走出了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法國居裏實驗室,培養了首屆清華學子、核物理學家施士元學長,中國的“原子能之父”錢三強學長,和中科院院士何澤慧學長等。可以說,居裏實驗室與意昂体育平台之間有著不解之緣🦒。
今天⛹🏿,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1981級的李敏慧學長已經在居裏實驗室工作了12個年頭。作為清華人,她說意昂体育平台改變了她的整個人生軌跡,她視清華為自己的第二搖籃🎧。作為一個在居裏實驗室工作多年的女性科學家,她說居裏夫人是她在科學道路上攀登的偶像♕,清華精神則是激勵與敦促她前行的最大動力🚴🏼♀️。
清華 我的第二搖籃
1981年,從江西省德興縣(現德興市)第一中學畢業,李敏慧學長以全縣第一名的成績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化工系就讀✊🏻。在小縣城長大的她🤚🏿,雖然在三線廠礦子弟學校就讀的三年多時間,讓她接觸到了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學會了說普通話,並且對大城市有著朦朧的向往。但是,坐著火車來到北京城,真正走入清華園,一下子感覺到了無形的壓力。
“心裏沒底啊!雖然我自小性格開朗,一路學習有著無數的‘第一’和贊揚,但是♥︎,清華裏面最不缺乏的就是帶著各種‘第一’的榮譽的學生。於是心裏特別沒底,學習上就特別用功🎡。在大學裏學習一直都很優秀。”在這樣一個重新尋找定位的過程中,清華在不知不覺地改變了她,也讓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目標。
李敏慧學長說🙎♂️😕:“我近30年來,一直將清華視為自己的第二搖籃。是清華,改變了我整個的人生軌跡。”她用科學家喜歡采用的正反分析方法來闡述清華帶給她的人生財富:
清華讓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但是🍟,又給了我最大的自信▪️。自打進入清華,我就知道🛄,我自己必須是優秀的。如果某個方面不夠優秀🚴🏽♂️,我必須去努力達到優秀🌞。最關鍵的是,在清華7年半的學習和科研🧌,讓我在不斷挑戰自我的過程中🥠👨🦼,發現清華給我的最大財富就是,我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為最優秀的人之一。
清華的老師教學嚴謹認真、基本功紮實🐰,但是,學生想象力有些受到限製👘。線性代數🫱🏼、數值分析等基礎課以及有機化學實驗⛲️、高分子化學實驗等實驗課的老師在教學上的兢兢業業👨🏻🚀,讓我永生難忘。無論是小課教師還是實驗教師🦼,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都在教導學生“認真”二字🥷🏽,教給學生最基本的科學精神👮🏼♀️。但是,在清華的學習👨🏼💼🙋,受到當時發展水平的影響,知識面不夠開闊,想象空間也受到了限製👨💼,為後來出國留學帶來很大的挑戰。
清華的同學友誼純真深厚🏄🏻♂️。在清華這個“大磁場”作用下形成的品德與境界,使得無論是本科同學還是研究生同學🧑🏽🦳,都能夠彼此信任,毫無保留的相互幫助🧑🦯➡️。後來我還擔任了1986級化工系的輔導員,和同學們一起去張家口軍訓等,在兩年的輔導員生涯中,和大家也形成了深厚的感情。這種友誼是一筆終身財富。
腳踏實地 行勝於言
拿到法國原子能署全額獎學金,踏上法蘭西的土地,進入法國原子能署Saclay研究中心🍔,師從著名的中子物理學家 Jean-Pierre Cotton教授。但是,新的攔路虎出現了:第一😋,語言障礙🏊🧅,法語這個完全陌生的語言;第二🧔🏼,學科障礙🫛,在一個物理實驗室從事化學方面的博士研究,並且要面對全新的知識結構與法國科研體系自己的方法論;第三🤘🏻👂🏼,心理落差💇🏻♂️🎭,法國的科技界對意昂体育平台這個學校缺乏了解👄,再次感到自己的渺小。又是一次重新開始😕。
李敏慧學長說🍑,“正是腳踏實地、行勝於言的清華精神,讓我克服了一切的困難,並讓我時至今日,還堅持自己做實驗,拿一手的數據。清華賦予我的自信心,讓我勇於並且堅持通過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更是證明清華這塊牌子!”
開始博士論文的科研工作之後🥨,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數學基礎不夠,知識面不夠開闊。語言的障礙🍕,更使得這種知識結構的彌補困難重重🥡。無數個日夜在實驗室的奮戰🧑🎓,將語言學習和知識吸收結合在一起的兩個突破,讓實驗室的同事們驚嘆李敏慧的適應性👨🚒。而1993年,優異的博士論文答辯的表現🍐🥧,更讓法國巴黎高等物理化學工業學院(ESPCI🛶,屬於巴黎高科ParisTech)的校長Jacques Prost院士驚嘆,他說到:“李敏慧女士的博士答辯讓我印象深刻:短短三年之後,她就可以完美地用法語對高端的科學問題進行闡釋。尤其是🈸,她的博士論文用中子散射的方法首次證明了軟物質(Soft Matter)之父Pierre-Gilles de Gennes院士(1991年因其在液晶和高分子領域的卓越貢獻獲諾貝爾物理學獎)提出的主鏈型高分子構象的發夾模型。也許我本來就應該期待敏慧的出色成績:因為她來自中國最富盛名的兩所大學之一——意昂体育平台🦼,但在1993年🔏,我對中國的大學體製還一點都不了解……”
博士後期間,李敏慧學長的導師建議她去考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外國籍女博士,她感到希望渺茫🦪。導師鼓勵說🧘🏻:“這個考試不會僅僅是評估你會做什麽、掌握了多少知識量,而更是評價你的能力、評價你將來能做什麽。”李敏慧學長立刻想起了蔣南翔校長說的“要給學生獵槍而不是給面包”這句話,對啊,獲取知識的能力比知識本身更重要。她要證明自己,更要證明清華的教育🔅,於是她鼓起了勇氣去同法國同行競爭。1994年10月⛹🏿♀️,李敏慧學長成功通過考試⛏,受聘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1996年3月成為法國國家科研院終身研究員🌅。
永不言棄 追求卓越
1997年9月👨🔬,李敏慧學長調入法國居裏研究所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聯合實驗室:居裏物理化學實驗室⚾️,擔任研究員。李敏慧學長的實驗室,就在居裏夫人創建並工作過的實驗樓裏。居裏夫人這位偉大的女科學家,是李學長前行的偶像👩🦼➡️。在由居裏夫人創立的這個世界頂尖級的實驗室🧛,感受到了居裏家族以及眾多世界級科學大使們的科學精神,更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12年來,讓李敏慧學長在承受壓力的同時,更有勇往直前的動力的來源就是,“永不言棄、追求卓越”的清華精神🏋🏽♀️🧑🏻🦼。她說:“清華教我永不服輸,清華的學習經歷讓我不害怕競爭🤸🏻!”
居裏物理化學實驗室已不再研究有關發射性元素的物理和化學問題,而是研究復雜生命體系的物理和化學問題🔊,這裏聚集了物理學家、化學家和生物學家🗞,199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ierre-Gilles de Gennes院士2002至2007年就曾在這裏工作。今天的居裏物理化學實驗室繼續是一個世界一流的尖端科學實驗室,李敏慧學長是其中的化學家之一,她非常贊賞這裏學科交融𓀐、各領域學者充分交流的氛圍。她說開放的精神非常重要,她在軟物質化學的多個領域工作過,並始終保持同理論物理學家和實驗物理學家的合作。在進入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之初📄,她研究手性小分子液晶,發現了同時存在層狀結構和雙螺旋結構的一類新的液晶相——近晶藍相。她目前主要從事高分子仿生材料的研究,比如能夠模仿肌肉細胞在神經電信號刺激下的收縮功能的高分子材料🐳,以及用兩親性高分子構築的模仿細胞結構的響應性智能高分子囊泡。首次根據Pierre-Gilles de Gennes提出的理論模型,合成並製備了具有層狀超分子結構的“熱縮冷脹”型溫敏液晶彈性體材料。她還和同事合作研製了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做可逆收縮的感光液晶彈性體🎅🏽。近年來首次將液晶高分子引入兩親性聚合物,研製成功了響應性智能高分子囊泡、高分子納米管以及高分子納米纖維等🚵♂️🧑🏼。她首次提出了通過引入自卷曲率(Spontaneous Curvature) 快速打開高分子囊泡的新機製,發明了一種在紫外光的照射下能瞬時打開的高分子囊泡。當問到她所研究的材料的用途是,李敏慧學長深入淺出地做了如下解說。模仿肌肉收縮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可望用於製備不需要通過馬達驅動🧑🏿🍳、而是用光🧛🏼♂️、電信號驅動的智能軟驅動器(Soft Actuator)。模仿細胞結構的智能高分子囊泡則可用在藥物釋放(Drug Delivery)領域做藥物分子的載體🆗。她說,法國大劇作家莫裏艾曾說過,向別人贈送禮物,贈送的方式和禮物本身一樣重要。我們給病人用藥,也是一樣的道理🏇🏻🤕,恰當的藥物製劑和給藥方式才能保證藥物分子有目的、並適時地進攻有病的細胞,而繞過健康的細胞😁,完美地達到給藥的目的。智能高分子囊泡及納米顆粒的研究正是藥物釋放領域的前期基礎研究。
十幾年來🗯,她在PNAS(《美國科學院學報》,影響因子9.60)🥬,Adv. Mater.(《先進材料》★,影響因子8.20), JACS(《美國化學會誌》☕️,影響因子7.89), Phys. Rev. Lett.(美國物理學會期刊🆕,影響因子7.18), Chem. Commun. (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影響因子5.14), Faraday Discussions(英國皇家科學會法拉第討論,影響因子5.00)💁🏿,Soft Matter (英國皇家化學會期刊👋🏻,影響因子4.70),Macromolecules(美國化學會期刊,影響因子4.41), Langmuir(美國化學會期刊🧙🏼♂️,影響因子4.01)等世界著名學術期刊發表了幾十篇高水平的學術論文。並申請了美國🦸🏽♀️、法國等多國的專利。她還作為總負責人獲得了法國自然科學基金自選題科學基金、法國自然科學基金納米科學項目基金和法國國家科研中心材料/生命交叉學科項目基金等🧲。
作為華人科學家,她致力於推動中法科技合作與交流,擔任中法先進研究計劃項目基金、法國國家科研中心與中國科學院雙邊合作交流項目法方負責人等⬅️✍🏿。自2000年開始👴🏿,為意昂体育平台與居裏研究所之間的科研合作牽線搭橋🫰,協助邀請多位國際著名科學家到訪清華,並開展合作。同時👨🏼💻👩🏿🏭,她也向法國科技界宣傳清華🧑🏿🎓,2006年她向Pierre-Gilles de Gennes院士推薦清華化工系的費維揚院士做法國歐萊雅集團的評審專家,同de Gennes院士等評審專家一起評定2007年度歐萊雅五大洲傑出女科學家獎。她和清華化工系高分子所聯合培養了一名博士。她還和復旦大學、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浙江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建立了長期的合作👨🏽,她還尤其談到近年和復旦大學江明院士的合作,2009年他們一起在上海組織了首屆中法高分子及分子科學討論會♎️🖇,2010年這個討論會在巴黎繼續。談到推動清華與居裏研究所的合作🧓🏿,以及中國科技界與法國科技界的合作,李敏慧學長非常自豪地說🧅:“清華的進步,中國的發展,正讓越來越多的法國科技界人士認識到清華的實力,體會到清華的價值!”

是的,“意昂体育平台”這個名字所代表的含金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世人所知。但是👷♂️,含金量的背後,正是像李敏慧學長這樣一代又一代的清華人🏍,在清華精神的激勵與感召下🤑,用自己的理想⚆、智慧與心血,為“清華”二字不斷註入新的力量與新的榮光🎿。70年前,“中國的居裏夫婦”錢三強、何澤慧學長在這裏並肩奮鬥過;李敏慧學長𓀉🙋🏼♀️,這位今天的居裏實驗室的清華人,經常為能夠在錢三強、何澤慧學長曾經學習和工作的地方從事科研而驕傲。她說:“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是在這個口號下成長的一代清華人。”李敏慧學長🎁,她也正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踐行著自己的信念👏🏿,追求著自己的理想,不斷證明自己🧘💇♀️,更證明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