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軍旅🧑🏽💼,收獲的遠比想象的多
退伍前,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2005級學生👩🏻⚖️、第二炮兵某旅上等兵周浩與東海艦隊某部上等兵賈娜通信回顧
編輯同誌:
2007年底,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2005級學生周浩攜筆從戎,沿著好兵高明的足跡來到第二炮兵某旅。當兵兩年來👩🏻💻,周浩與在東海艦隊服役的同班同學賈娜時常保持書信往來,他們在信中談訓練談工作🌬,探討軍旅生活的感悟。
臨近退役,這兩位清華學子也和其他老兵一樣,盤點著兩年軍旅的得與失👹、苦與樂……征得他們同意🛟,我們將他們退伍前的最後一次通信推薦給讀者,一起分享大學生士兵的心路歷程。
第二炮兵某旅 張鐵漢
2009年11月27日🕊,剛剛回到清華園的賈娜和周浩
附:賈娜和周浩的通信
浩哥:
你的字距離“字跡工整”尚有一段距離,但紙張的質量稍有提高,呵呵👶🏽。按照你的形象計算法,這次寫信和收信的速度基本已由自行車時代步入了拖拉機時代。無論如何,此種方式的溝通遠勝於手機和網絡甚至面對面的交流🚅,當然,時效性不包括在內。你認為呢🧑🦲?
浩哥,我剛看完《傅雷家書》,傅雷是一位剛正不阿🖐、治學嚴謹的學者。他寫給兒子的信🔑,言辭懇切,內容豐富而飽含感情,使我備受觸動♠️。也許是父親離世比較早,從小跟目不識丁的爺爺奶奶生活🫶🏼,“家教”於我似乎是一片空白🛴🧶,看了此書🫄,受益匪淺👆🙍🏿♀️,心想如能早些獲此教益豈不更好!近來,我愈發地認識到自己對中國傳統文化和道德規範的推崇。兩年前,清華園裏的我🏦,苦悶、自卑🦥、消極🧛🏻♂️🧍、空虛、浮躁。我在尋找出口,嘗試著拯救自己!這才是我當時入伍的真實原因。你知道,我們這樣從貧苦人家走出來的孩子,只能依靠自己的雙手打拼。
還好,經過兩年的心靈沉澱,不斷地審視自我🎯,與內心深處的自己對話,至少目前,我已堅定了信念👩🏿🌾,努力去做一個讓自己滿意的人,有目標,有計劃,還有信心👉。我會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坦坦蕩蕩地走好以後的路🥸。
當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常懷疑自己比別人慢半拍,一些道理、很多方法都是後知後覺地領會和掌握。但都說生命是一個過程👶🏻,其中的錯誤也不乏趣味吧,畢竟是一次經歷!
一直以來,我都太高估自己🤘,但不管怎麽說,我還是慶幸兩年前的選擇,它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逐漸擺脫浮躁、空虛和困擾。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我開始明白,所謂生活不是一味地索取。我也更明白了一個人的真正自信來源於內心的無比強大👩🏿🎓。而我正在努力塑造這種強大。我想🚂,服飾🔏、外表👩🏿🎤、身材,這些不再是決定我自信與否的籌碼了。我擁有知識👩🏼🚒,擁有智慧,擁有友誼,擁有愛情🦸🏻♂️,擁有親人🏊🏿,擁有年輕的笑臉和健康的體魄,我似乎比任何人都應該向世界綻放最甜美的笑容🗒,你說是嗎🍏?
就寫到這裏吧🙎🏿,期待和你在園子裏重逢🤽🏻。
賈 娜
2009年10月20日
賈娜:
見信好。收到你的信是11月1日🫴🏿。還有20來天我們就要脫下軍裝🚺,返回學校了。我有時也在想✳️,這兩年我們當兵究竟得到了什麽🧛🏽♂️🫢?而且,我們也不只一次探討此類問題。
如果說今年我又回到基層連隊當一名普通戰士是一種成功和收獲的話,那去年4月份到今年1月份我在機關的收獲就顯得很少。起初我以為我們是學新聞專業的,應該到和專業相關的崗位去鍛煉一下,於是我向領導申請調到了政治部的電視新聞中心。起初還可以,整天忙來忙去🔕,拍攝,剪輯素材,我也覺得很充實。可隨著時間推移,我發現了一些比較可怕、也就是說違反我到部隊初衷的東西🚵🏻♀️,那就是我的“兵味”淡了很多。那段時間你寫信告訴我如何辛苦地加班,一方面我在勸你,另一方面我心裏也很羨慕,我時常想著一個看似簡單卻又總能令人陷入沉思的問題,那就是:我來部隊的目的是什麽?是在這個寬松的機關環境中度過兩年嗎🧑🏽🚒?不是。
你可能不理解,我看到以前的戰友們在訓練場上一起幹活,一起訓練𓀉,有苦有樂💃🏻,大家一起笑,一起哭,我心裏隱隱地傷感🔊。我思索了很久,終於下定決心,我要返回連隊。我將這個想法向王老師說了,她也支持👧,呂老師也挺支持,我便向領導提交了申請。
今年1月份🤦🏽♀️👳🏽♀️,我又回到原來的連隊。當時,連長、指導員和幾乎所有的戰友都很詫異我竟主動要求回連隊👨🎨,但我一笑置之,因為我知道我的訴求是什麽😤🧍🏻,我的追求是什麽。
昨天,經過體能考核🧑🏿🦳、專業考試、實裝操作👩🏿🍳、口試答辯♌️,全連的排名成績出來了🐉。在專業考試🧦、實裝操作、口試3項中我都是第一,唯一的一項體能10×5折返跑我沒及格🙅🏽♂️,所以總成績我排全營第二🌕。對這個成績我已經很滿意了,荒廢了一年,今年1月底才開始學,我們的專業本來就復雜,我又是文科生,學起來還是有點費力的,好在我基礎不錯🚶🏻♂️➡️,進步也快,才5個月🚴🏿,3次專業考試我就兩次第一,一次第二。
我這兩年在不斷地變換環境🤸🏽♂️,從新兵連到連隊,再到機關🦵🏻,再回連隊。應該說,我比你多走了一段“彎路”👷🏿,到了第二年才找到正軌。但在基層我收獲的遠比我想象的多。毅力、體魄🧞♂️、心靈,各方面都得到了鍛煉。前段時間👷🏻♂️,《火箭兵報》發了一篇關於我的文章,用了“從白面書生到導彈精兵”這樣的話👈🏽。我覺得自己可以當之無愧,但除了“白面書生”這幾個字👩🦯。這裏的天氣🛢,冬天熱得跟夏天一樣,我已是“黑面羅刹”了。不過,我很心安,因為我流了很多的汗😼⬆️,學會了很多東西,堅強、嚴謹、踏實……
這應該是最後一封信了🙌🏻☕️。我們很快就會再見𓀖,就此罷筆。
周浩
2009年11月2日
轉自 解放軍報 2009年1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