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一批批高校學子懷著報國之誌走進軍營,成為綠色方陣的生力軍,賀霖就是其中的優秀代表。他放棄都市安逸生活,紮根基層建功立業,在軍事鬥爭準備的大舞臺上自覺磨礪自己,增長才幹,書寫了人生的精彩篇章。他的事跡充分說明:軍事鬥爭準備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事業,需要大批優秀大學生,軍營也是他們充分展示才華、實現理想抱負的廣闊舞臺。
連隊組織五公裏武裝越野,賀霖沖在最前面(穆瑞林 攝)
6月的清華園,樹木蔥蘢,花香飄溢。
望著熟悉的草木樓舍,應邀回母校作報告的南京軍區某裝甲團裝步連連長賀霖感慨萬千。
4年前,他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校訓的激勵,懷著從軍報國的壯誌,從這裏走向軍營。經過部隊這個大熔爐千余天的歷練,他已從一介書生成長為“管理教育模範連”(即裝步連)連長,先後被南京軍區評為“東線尖兵”,被集團軍表彰為“優秀共產黨員”,並榮立三等功。
不管碩士學士,先要當好戰士
體能素質差,軍事技能差,不了解兵情,管理缺經驗,兵之初,賀霖就遇到了這4道坎。
2005年9月,他和20多所高校的100多名大學生,匯集在南昌陸軍學院接受崗前培訓。第一次體能測試,他僅做了6個引體向上,就從單杠上掉了下來;隊列集訓,他因先天的“O型腿”,定型訓練時兩腿總也並不攏;自認為不錯的越野跑,居然連及格都沒達到……
月明星稀,跨進軍營的第一個周末晚上,賀霖獨自坐在操場,滿是失落和沮喪。
悄然間,教員來到了身旁,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沒關系,沒有過不去的河!大學生入伍初期大都會遇到幾道坎,咬咬牙,堅持練,要不了多久你就能跨越過去!”
那晚回到宿舍,賀霖一遍又一遍地在筆記本上書寫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
打那以後,練兵場上的賀霖不斷自我加壓。
為了強化體能,他主動加大訓練量,練長跑時沙背心、沙綁腿不離身,別人跑5公裏,他要再加跑幾百米,別人做100個俯臥撐,他要再追加100個,每天早晚還要完成200個俯臥撐和200個仰臥起坐;為了增強臂力和意誌,他每天中午都堅持練15分鐘的“吊杠”;每逢軍姿定型訓練,他都讓班長用背包帶把自己的兩腿緊緊地綁在一起……
轉眼間到了坦克專業訓練時間。8月的南方驕陽似火,酷熱難耐,坦克內的溫度高達50多攝氏度,頭戴工作帽、腳穿作戰靴的賀霖鉆進去剛練了一會兒,就已汗流浹背。按規定,每個學員跟車練一趟就可以下車休息片刻,可賀霖練完一炮手(射擊手)又練二炮手(裝彈手),練完二炮手又練通信專業,首次登車就連續練了十幾趟,長達兩個多小時。爬出坦克時,全身濕透的賀霖累得癱坐在地上。4個月下來,他的身上被碰得青一塊紫一塊,體重下降了十幾斤。在南京軍區司令員前來檢閱學員隊坦克實彈射擊時,他以白天射擊4發3中、夜間射擊4發2中的優良成績,贏得了將軍的贊揚。
正是憑著這股拼勁和韌勁,賀霖終於闖過了體能和技能訓練中的一道道難關。南昌陸軍學院結業考評時,包括坦克通信、射擊、五公裏武裝越野、器械體操在內的42個課目,他取得了36項優秀、6項良好,獲得了軍事學學士學位,並成為當年學員大隊中唯一榮立三等功的學員。
猛將發於卒伍,先從基層幹起
“不管碩士學士,先要當好戰士”,賀霖自覺“歸零”的心態和追求,贏得了南昌陸院師生的贊賞,院領導對他更是青睞有加:雖為清華碩士,卻絲毫不顯清高,雖是獨生子女,卻特能吃苦耐勞,而且在上海交通大學讀大學二年級時就入了黨。他們一心想留下這棵好苗子。
賀霖婉言謝絕了院領導的美意,他的理由很簡單,高樓起於平地,猛將起於卒伍,我要先從基層幹起。
躊躇滿誌的賀霖,終於如願以償被分到南京軍區某裝甲團即“濟南第二團”裝步一連任排長。上任之初,酷愛學習的他一有空閑就悶在房間埋頭看書,戰士們則對他敬而遠之。
有天連長故作漫不經心地問賀霖:“排裏有幾個戰士想選取士官?有幾個想入黨當骨幹,有幾個想考軍校?有幾個家裏比較困難?”他一個也沒答上來。
“帶兵就要知兵,知兵就不能擺大學生的譜,就要和他們經常交流,真心交友。要不,平時官兵離心,戰時誰跟你沖鋒陷陣?”
一語驚醒夢中人。從此,種菜地,他和戰士們一起挑大糞;出公差,他和戰士們一起拉板車;清魚塘,他第一個跳進冰冷的淤泥裏。戰士王榮標患感冒,他把病號飯端到床前;戰士周龍雲在遊泳訓練時被礁石刮破了腿,他背著周龍雲將其送到衛生所療傷;野外駐訓期間得知新戰士鄧小誌的母親病危,他幫著請假買機票,帶頭捐款獻愛心。時隔不久,戰士們親切地稱賀霖為知心大哥,學習、訓練遇到困難總愛向他請教,心裏事、家裏事都願意跟他聊聊,全排人心齊勁足,多項工作走在了團隊的前列。
深厚淵博的文化底蘊,超前敏捷的思維方式,強烈執著的事業心責任感,尤其是他為全團幹部上的那幾堂軍兵種知識課,更令大家眼界大開。賀霖很快聲名鵲起,司令部領導愛才心切,想把他調到機關鍛煉培養。人生轉折處,繼續留在基層鍛煉摔打,再次成為賀霖的無悔選擇。
群雁高飛靠頭雁,帶好兵就先要做標桿。為了這個追求,賀霖瞄準自己軍事體能技能方面尚存的“短板”,再次發起了頑強的沖刺。當排長後第一次學坦克駕駛,他搗鼓了半天才將機器發動,行駛不到100米,就熄了3次火。“你知不知道,這樣對車的損傷很大?你還是先到駕駛模擬器上去練吧!”在教練員的嚴厲批評聲中,賀霖無奈地跳下了坦克。他並沒有泄氣,他堅信世上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虛心拜師學藝,晝夜勤學苦練,不到一周,他就能熟練地駕駛坦克,贏得考官的稱贊。
去年8月,賀霖擔任裝步三連連長剛一周,就趕上師裏組織營戰術綜合演練考核。連隊奉命擔任模擬“藍軍”任務,他帶領官兵突擊兩晝夜,構築了32個模擬地堡工事、5道障礙,誰知由於指揮不當,不到半小時就敗下陣來。知恥而後勇。從此他有空就纏著營長討教,經常挑燈夜戰苦練,很快掌握了模擬“藍軍”的指揮方法和製勝技巧。在後來的演習中,三連由於戰術多變、作風頑強、指揮靈活,成為集團軍有名的“藍軍連”。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去年9月,連隊在組織40火箭筒實彈射擊時出現了一枚啞彈。火箭彈發射後,引信保險已經解除,任何強震動和碰撞都可能引發爆炸,能將直徑15米範圍內的人炸個粉碎。
危難時刻,賀霖挺身而出,欲去排除啞彈。指導員余遠炎一把將他拉住:“你是意昂体育平台碩士生,不能讓你去冒這個險。我是老兵,比你有經驗,還是我去吧!”
“不行!我是一連之長,又是軍事幹部,應該我去!”賀霖的口氣沒有一點商量余地。
就這樣,這對好主官帶領排爆小組趕到落彈區,逐尺逐寸地仔細搜尋,終於找到了啞彈,並成功將其引爆!這件事在全連引起強烈反響,幾個班長由衷地對賀霖說:“過去只知道你的學歷牌子硬,沒想到你的骨頭更硬!好樣的,清華碩士!”
聚焦信息化建設,創新戰法訓法
隨著部隊現代化信息化建設的強勢推進,賀霖的心中湧動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機遇感。
為緩解危機,他如饑似渴地認真研讀了《信息化知識讀本》、《面向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理論》、《美軍作戰理論前沿問題聚焦》等30余本軍事理論書籍,寫下了10多萬字的讀書筆記。
為抓住機遇,他千方百計為團隊現代化信息化建設貢獻聰明才智。某新型自行榴炮裝備團隊時,沒有資料、沒有教材、沒有教員,他主動請纓成立攻關小組,趕寫出了操作指南和組訓教案,使新裝備列裝3個月就取得了實彈射擊優秀的好成績。
數字化指揮信息系統即將列裝部隊前,團裏了解到此型裝備沒有規範教材,賀霖再次牽頭組建課題組,收集整理數據參數,研究編寫操作流程,擬製規範訓練手段,提前培養各類人才,為該系統列裝後盡快形成戰鬥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今年4月,賀霖在參加軍官編組作業戰法研練時發現,由於受習慣思維影響,許多基層指揮員在定下作戰決心時,隨意性比較大,定性分析多,定量計算少,缺乏嚴密的論證,沒有科學依據。
“打仗不是兒戲,研究戰法豈能概略瞄準!一定要想出個好辦法!”賀霖經過連續幾天深思,終於想到了對策。他運用運籌學和對策論原理,根據“紅軍”、“藍軍”各種決心方案建立數學模型,為雙方選擇最優決策提供量化依據。團裏經過研究論證,認為這一辦法有利於培養指揮員定量思維、科學決策能力,實在管用,遂將其命名為“賀霖優化決心法”,在全團推廣。
近兩年,賀霖還先後探索出了營連軍官編組作業兵棋推演法,革新完成了簡易激光對抗系統、坦克射擊瞄準小孔成像儀、激光筆模擬彈道檢驗儀,有效地提升了部隊的訓練效益。
為了提高戰士的文化素養和信息化建設能力,賀霖跟支部“一班人”商議後,騰出連隊最大的庫房建成網絡室,並擔任電腦培訓班的教員,不僅教戰士學習多媒體課件製作,還教他們網頁設計、動漫製作、視頻編輯和簡易軟件編寫。在此基礎上,他又集中連隊大學生士兵和網絡骨幹,為各排創辦了“電子板報”,板報上既有連隊標兵事跡、軍事訓練龍虎榜、身邊之星、訓練心得,還有連隊參加重大演習和重要活動的視頻,成為吸引全連官兵眼球的一道亮麗風景。
賀霖勤學善鉆的模範舉動,也攪活了連隊一池春水,愛學習、愛鉆研的官兵與日俱增。去年以來,全連已有3人考取軍校,56人通過國家計算機等級考試,23人取得法律、行政管理等專業自考大專文憑。
轉自 解放軍報 2009年9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