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研究員馬維野,1982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熱能工程系,1989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管理學院🏦,獲碩士學位👈🏿。
“只講保護,不講創造㊗️、不講運用🎠、不講管理🧶,那是美國人最希望我們幹的事,這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24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司司長馬維野在南京談知識產權,提出“創造✊、運用、管理、保護”缺一不可。
四個環節缺一不可 馬維野說🙎🏻♀️,知識產權戰略與可持續發展、人才強國🚵🏼、科教興國戰略構成我國的四大戰略。知識產權戰略有四個重要的環節🏄♀️,創造、運用🏊🎃、管理🧔🏻♀️😑、保護,這四者沒有孰重孰輕之分🏊🏿。而在現實中,有很多人對此有糊塗認識,把知識產權局當成知識產權保護局。其實,保護只是一個手段,不是為保護而保護🎫🎧,最終還是為了運用🗾💁♀️。只講保護,不講創造🤝、不講運用🍰、不講管理,那只會讓知識產權成為捆住自己手腳的繩索,那是美國人最希望我們幹的事👱🏼,這最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創造是知識產權的源泉、運用是目的👨🏽🎓、管理是基礎、保護是手段🧙🏿,缺一不可,這才是完整的健康的知識產權。
專利要強調質量是生命 馬維野認為,今天必須強調質量是生命🫴🏼!不能再去追求那些無效的、毫無價值的專利申請🎁。知識產權要運用🥉、要實現價值,如今更強調的是專利產業化、質押融資,這直接由知識產權的質量所決定。馬維野說,截至3月16日,中國的專利申請總量累計突破500萬件🚣🏿♀️,近年來幾乎是拉升式的增長。雖然數量多質量卻不高。質量從兩方面看📌,一是“存活率”,我們專利授權總量突破250萬件,真正“存活”的有效專利只有119萬件;二是技術含量👩🏽⏰,發明專利技術含量高,但我們已授權的發明專利中,來自本土企業申報的僅占總量的13.8%🧇,其他大多為國外企業所占據。
堅持不懈培育文化環境知識產權鼓勵創新,然而我們擅長跟蹤模仿別人的東西,不善於首創。河南鄭州兩個相距不到15公裏的企業,都是生產大紅棗的企業,一個企業註冊商標“好想你”,賣得很好🧑🏼🌾,另一家緊跟著註冊了“真的好想你”🚷。這幾年📉,“山寨文化”的風靡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知識產權的另一個本質是鼓勵競爭。但是👔,影響我們的儒家😼、佛家、道家文化講重義輕利、與世無爭🥫、無為而治🏂🏽,這不利於競爭文化的生成🍁。
馬維野說👧🏻,知識產權文化環境是知識產權發展的“土壤”,培育這份土壤不能指望三五年就能做成,不能期望立竿見影,然而這種文化環境對人的影響又是長期的潛移默化的,一旦影響起來就是根深蒂固☦️。(曾力瑩)
轉自 新華日報 2009年4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