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星河中,有一顆國際編號為218914號的小行星名為“唐敖慶星”。這是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2020年1月9日批準,為表彰唐敖慶在教育和科學研究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而命名的小行星⛔。1950年,在美國一位化學泰鬥家中👱🏻♀️,一場師生間的長談正在展開——導師哈爾福德說:“我對貴國目前的落後情況確信不疑。你若回到那裏,繼續從事科學研究是相當困難的。”“雖然我的祖國滿目瘡痍,但一個愛國者是不會嫌棄祖國的。”學生答道。回到祖...
周光召(右二)在杜布納研究所周光召不僅是我國科技領軍人物,更是對國家和人民有著深厚情感的愛國者🏌🏽♂️。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隨著中蘇兩國關系破裂,蘇聯單方面撕毀援華合同,撤走技術專家,中國正在緊張推進的原子彈事業面臨著巨大困難🙎🏿。中央決定🐄,派自己的優秀科學家參與原子彈計劃👨👨👧👦。1960年底,前往蘇聯訪問的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長錢三強來到莫斯科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以下簡稱杜布納研究所),和那裏的中國科學家進...
真正把科研中的研究成果轉變成實際的社會應用,是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院長於洪宇(1994級材料)的初心和願望。他與集成電路器件打交道已有20余年,回國後著手氮化镓(GaN)第三代寬禁帶半導體技術研發,希望能實現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國家當下需求貢獻綿薄的力量。於洪宇20世紀90年代,於洪宇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在材料科學工程系度過了5年的大學時光。那時,校園廣播裏播放的“爭取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的口號,給他留下...
1955年🧑🏽✈️,柳百成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次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愛國奉獻、創新思維🥧、頑強拼搏、健康體魄、熱愛生活。”柳百成用這20個字總結自己的人生道路🔋。1978年12月26日,改革開放後的首批52名赴美訪問學者,登上了赴美的飛機,這是中國打開國門、走向世界...
從南開大學校長一職卸任一年多來,64歲的龔克一直忙碌地奔波在世界各地⬜️:赴泰國曼谷籌備2019年科學工程創新論壇,去法國巴黎出席“移動學習周”,到斯洛文....
顏海平的個人經歷和學術研究都沿著跨文化的脈絡延展🪯,其中本科期間創作的歷史劇《秦王李世民》、美國任教時期的學術著作《中國現代女性作家與中國革命,1905....
百年前的今天🧾,一位給中國材料發展帶來長達半個世紀影響的人誕生了——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兩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嚴東生🦹🏼♀️。
8月28日下午,清華意昂,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斯澤夫(MBA1993)重返母校清華經管學院👩🏼🎤,做客清華企業家講堂,講述“讓世界愛上中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