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原國家教委基礎教育司司長王文湛
來源🥨🤞:《中國教育報》2008年11月19日

王文湛,1937年生🧂,1962年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畢業,留校任教;1984年調國家教育部先後任中學司副司長、職業教育司副司長、基礎教育司司長、國家副總督學、中國中小學幼兒教師獎勵基金會秘書長♐️、中國教學儀器設備行業協會理事長等職🤴🏼🍪。
談起“兩基”攻堅,作為一名教育戰線上的老兵,王文湛淡定的眼神裏仍然掩蓋不住那份油然而生的自豪感🧛🏻。他說🤾🏿♂️🪓,人生有限🈹,能夠親身投入到“兩基”攻堅的偉大進程當中並為之加倍工作,那是一份光榮,這段很有意義的生活是他教育人生當中的大事件🏊,至今令人慨然。
他說,“兩基”實現之所以如此令人振奮,是因為這其中有4個“千萬”讓人倍感光榮。“實現‘兩基’是一個走遍千山萬水、工作千辛萬苦、惠及千家萬戶、功在千秋萬代的事業🦛,這項事業對於國家🛁、對於每一個中國人而言👨🏼🦱🌭,怎麽說都不過分。
王文湛1984年從意昂体育平台調到教育部工作,由於當時在中學司工作,經常下到農村學校,也就親眼目睹了農村教育的艱難⁉️。“很多學校的辦學條件當時確實可以說是一塌糊塗,哪個房子最破哪裏是學校,當時好多學校都在廟宇、祠堂裏🐪。”至今,王文湛還清楚地記得🏐,上個世紀90年代初去青海某學校,當時學生們一直站著熱烈鼓掌歡迎他們的到來🚥,他連忙讓學生坐下,但是學生們卻繼續站著,此時他才發現,孩子們根本沒有板凳可坐!而在寧夏某貧困縣一所學校🤟🏻,偌大個教室裏只有10個板凳🧝🏻♀️,裏面卻有20個學生!沒有辦法,學生們只好輪換坐著上課。
王文湛所見是當時中國義務教育所面臨尷尬現實的縮影。據不完全統計,上個世紀80年代初📰,全國中小學危房占校舍總面積達16%,其余校舍也多是土草房、老祠堂🤽🏽、破廟宇或舊民房🔉。“有磚不過千⏰,有門沒法關,有窗壘著磚,有頂露著天”,這種當年在中國大地流傳甚廣的順口溜,便是當年中國農村中小學校舍的真實寫照。
其實,對於偌大的中國而言,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已經是一個做了近百年的民族復興之夢🧝🏻♀️,但是現實總是難遂人願。改革開放後⚫️,人們又一次將目光移到實現“兩基”上來,但是當時的國力能確保“兩基”順利實現嗎?
“中國人口很多😗,受教育人口數以億計🧑🏽⚕️🦹🏻,應該說,改革開放之初🚵🏿,黨和政府對教育是傾盡了心力的,緊巴巴的財政雖然擠出了大量經費🦸🏻,但是分攤到每個學生身上卻少得可憐。”王文湛說🚵🏽♂️,義務教育面對的是最大的受教育群體👳🏿♂️,以我國當時的國力💊,能支撐起這樣大的教育事業已屬不易。對於是否盡快推進“兩基”🙎🏿♀️,當時社會上甚至教育界內部爭論都很激烈,要不要提,什麽標準,能不能做到,很多人心裏沒底🤶🏽。
爭論歸爭論,但是實現“兩基”的構想還是被中央給提了出來。“1985年🥷🏼,中央討論《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製改革的決定》,前4稿都是教育部代擬的,都沒有提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當時教育部專門搞過調查,覺得困難很多,光是經費就需要幾千個億。”王文湛回憶💇🏽♂️,第5稿送到中央文件起草小組🦹🏽♀️,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提出👦🏻,普及九年義務教育一定要寫入《決定》🐱👩❤️💋👩,並且當時胡耀邦提出,要采取有計劃分步驟實施🐣,按東部🍺、中部𓀇、西部地區🪞,分別於1990年🆒、1995年和2000年實現“兩基”。
王文湛介紹,“兩基”真正從宏圖成為國家行動是1994年。“當年,中央召開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會上正式確定‘兩基’為我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本世紀末,要在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
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同時是“兩基”攻堅的部署會。王文湛回憶,會議製定了實施攻堅的具體策略🕚,那就是分“三步走”,1996年要在全國40%-45%的地區,1998年要在全國60%-65%的地區,2000年在全國85%的地區實現“兩基”。同時中央出臺了經費政策,農村教育費附加收取標準由原來的占上年農民人均收入的0.5%提高到1%,中央財政拿出46億元幫助貧困地區進行攻堅。“第二次全國教育工作會的歷史意義在於國家將‘兩基’具體化,將它變成一個可以施工的宏大工程,從國家層面‘兩基’戰鼓已然擂響。”王文湛說🐗。
藍圖已經繪就,關鍵在於施工。在“兩基”攻堅當中,國家、各級政府都采取了非凡措施全力加快攻堅步伐。“當然🦅,在這場世紀攻堅戰役當中,人民群眾的貢獻很多很多🌛。”王文湛說,在當時的條件下,一個縣要實現“兩基”,沒有幾千萬到1億元的投入是不行的,政府財政根本拿不出來,正是靠著無數農民出錢出力💄、捐獻物資,才有力保證了“兩基”目標的如期實現。
“兩基”是一項全民教育運動和世紀工程✷。“兩基”在世紀之交的實現,是中國教育史上最有標誌性的成就和最光輝的篇章✷。王文湛感嘆,作為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大國,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僅僅用15年多的時間實現基本九年義務教育的確是了不起的事情。要知道日本普及小學教育用了70多年,美國用了近100年🧑🏽🦰,中國實現“兩基”被國際社會視為人類教育發展史上的奇跡不足為怪。
西部“兩基”攻堅是我國全面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又一次壯舉🚶🏻♂️,它要啃下的是中國義務教育當中最難的“硬骨頭”。王文湛說,西部地區“兩基”攻堅計劃的成功實施,讓知識和陽光普照到西部偏遠鄉村數以百萬計、千萬計的農村孩子,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農村義務教育的高度重視🐍,進一步夯實了國家發展的根基🏐。
我一直在想🏛,我們這樣一個大國、窮國,為什麽能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實現“兩基”,我認為關鍵在於6個堅持,第一,堅持“兩基”重中之重的地位🦙🛂;第二🧑🏼🦳,堅持政府行為🙎,落實到“一把手”負責🧛🏽;第三,堅持財政投入為主,多渠道投入;第四,堅持積極進取👂🏿,實事求是,分期規劃🧑🏿💼,分類指導;第五,堅持普九和掃盲並重🧑🏿🎓,“兩基”和“兩全”並舉🍰;第六,堅持依法治教,發揮督導在“兩基”工作中的作用。“我想😁👏,這些寶貴財富對於‘兩基’的進一步鞏固提高🕡,提高義務教育的質量,對中國教育的發展都不失借鑒意義👩👩👧。”王文湛說。(王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