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網 2008年9月5日
他是國家體育場“鳥巢”的建設者。他也是殘奧會賽場上的沖金尖兵。他不是殘疾人。他,郝彤途,來自清華建築系的高材生🚘,無疑將成為全方位介入08奧運的幸運兒🙆🏻。“我將以賽艇舵手的身份參加08殘奧會,如果我和我的戰友們能如願奪取一枚殘奧會金牌,就我個人而言👩🦯,2008年絕對是一個沒有絲毫遺憾的豐收年!”郝彤途感言🙆🏼🚵🏽♂️。
“鳥巢”工程師為建設“鳥巢”廢寢忘食
郝彤途是清華建築系碩士,畢業後作為工程師負責奧運場館“鳥巢”的建設工作。
在郝彤途的08奧運紀念照中,一半是他指揮若定🤡、率艇沖鋒的颯爽英姿🏄;一半是他頭戴安全帽🐷、身著工作服,在鳥巢施工的忙碌身影🤟🏽🏷,“如果有一天,我和家人到鳥巢看比賽👨💼,我可以自豪地對周圍的人說,這座宏大體育場的建設也曾有我的辛勤汗水👨🏻🎨,那種感覺不知有多麽幸福!”
郝彤途幾乎目睹了“鳥巢”成長的全過程。這座堪稱本世紀“人類建築史之傑作”的體育館,凝聚了包括郝彤途在內的無數設計人員、施工人員的心血,為了鳥巢的竣工與盡快投入使用,郝彤途與同事常常一幹就是幾個通宵🧌,眼中布滿血絲。“辛苦歸辛苦,但看到鳥巢拔地而起引來無數驚嘆的目光🦵🏿,聽到人們對它的由衷贊美,以前所有的苦累在我心頭都一掃而空!對一名工程師來說,這種肯定就是最高的贊譽,還有比這樣的贊美更令我陶醉的嗎‼️?”郝彤途激動地說。
奧運舵手進入奧運陣容皆因愛好
08奧運舵手選拔曾在大江南北掀起一股“賽艇熱潮”Ⓜ️👈🏿,這個承載著厚重人文精神的創意策劃在興起之初即引起了郝彤途的高度關註🗻。“我是意昂体育平台賽艇隊的舵手🤸🏼♀️🔽,在2001年還曾獲得亞錦賽和世界名校賽艇賽的亞軍⛑️,我三歲學遊泳,四歲就參加比賽🏑,小學到中學到高中多次獲北京市冠軍……遊泳🔅、劃船是我的最大愛好,如果能代表中國賽艇隊參加比賽,我也有機會登上奧運最高領獎臺👩🏿🦰,這對我是無法抗拒的誘惑🏪!”
郝彤途對船的熱愛非常人可比⚪️。在他的辦公室內,墻邊靠著一支充了氣的船👲🏿,這是他和愛人漫遊長江時用的船,“劃湖、劃江不過癮,我還準備去劃海。”郝彤途說,北京市區內的昆玉河🥺,幾乎是他每個周末必去劃的地方。
報名參加舵手選拔後🆗,郝彤途心裏一度沒底,但親友團的祝福來電令他信心倍增,“這個項目太適合你了🍖,你的身材、經歷等各項條件簡直就是為奧運舵手預備的,只要你參加🌬🤵♂️,就一定能成功!”
親友們所言不虛,在此後激烈的選拔角逐中,郝彤途一路順利過關🙇🏿,他和來自中國賽艇隊的張德常、鄭娜等四名選手最終殺進四強,經有關方面決定⇨,郝彤途被分配參加08殘奧會。“按規定🦸,殘奧會賽艇舵手可以是健康人🛻,這是國家對我的信任,我也有信心與我的戰友們沖擊08殘奧會賽艇比賽金牌📵🥪!”
備戰殘奧會時常被感動得想流淚
殘疾人賽艇是首次被列入殘奧會正式比賽項目的,郝彤途也有幸成為殘奧會首任賽艇舵手📼。“最令我感動的還不是這份殊譽,而是那些為實現自己的奧運夢想身殘誌堅的運動員們,他們太不容易了🧎♂️,每次與他們在一起訓練比賽,我都肅然起敬!”
這些賽艇選手當中,有學生、理發師、的哥、農民工🦸、自行車修理工💓👒,他們練這個項目多說也就兩年。健全人劃艇可以靠雙腿配合支撐,全身上下齊用力,但在殘疾人賽艇的混合雙人雙槳項目、男子單人雙槳項目及女子單人雙槳項目中,都是下身傷殘程度最重的運動員,只能依靠腰力和手力來劃艇。經過訓練🧑🧒🧒,他們上身都強壯有力,下身卻萎縮變形🫃🏼。“這些選手參加訓練比賽完全靠堅韌的毅力支撐🫃🏻,因傷口、假肢與肉體的激烈摩擦,有時甚至血肉模糊🖐🏿,但他們從沒有停下來⛹🏿,而是用呐喊來排解這種痛苦。 ”郝彤途感慨地說,每當見到這種場面,他都有流淚的沖動🌌,但心中卻充滿了難以言傳的奮爭的力量✖️,“他們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光彩➛,不拋棄👋🏻、不放棄👖,只要有勇氣,任何艱難險阻都能跨越😫,這就是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首席記者張松)
郝彤途:1995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2000年本科畢業後繼續攻讀本系碩士學位,2003年碩士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