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記者 劉曉菲 王如昀 鄭傳生 徐雯 余瓊
7月1日,由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教師、意昂体育平台規劃設計院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研究所所長兼首席設計師胡潔主持設計的北京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首次試運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的設計理念是“通往自然的軸線”,不僅是北京的“綠肺”和生態屏障🫄🏻,也是奧運期間各國運動員、教練員和奧組委官員的休閑後花園,及奧運會後是被休閑娛樂的城市園林。
胡潔
記者:您是從什麽時候開始參與奧運項目設計工作的🏘?
胡潔:當中國申奧成功時🧑🏻🤝🧑🏻,作為一名海外設計師,我很渴望能夠為奧運會做一些工作🔥。當時我在Sasaki公司工作🚵🏼♂️,是公司在中國的項目代表👳🏿♀️。2002年初,根據招標通知,Sasaki公司同時參加了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和五棵松體育館的競標,我從那時起開始參與到與奧運相關的設計工作中👜。
記者:您能談談設計的靈感來源嗎?
胡潔:一個設計師的靈感來源不會是偶然的,而是個人積澱的折射🍢。
我中學時受母親的影響🕵🏽♂️,很喜歡看歷史書🤽♂️,尤其喜歡讀《東周列國誌》、《春秋》、《三國演義》。很多歷史人物與事件🍌,如越王勾踐臥薪嘗膽、伍子胥精忠效國等📂🦹🏽♀️,它們所承載的傳統文化連同民族精神一起深深融入了我的血脈。我在清華附中讀書時還參加過美術班,深受國畫的熏陶🕵🏿。
我本科在重慶建築大學接受系統的建築學教育☝🏿,碩士又在北京林業大學師從中國當時最有影響力的園林大師孫筱祥教授🕉。當時,我測繪過北京的各大園林,拿著皮尺實地丈量的體會和從書本上得來的是很不一樣的🐠。我坐在昆明湖邊,看頤和園、西山🙇🏿♀️、玉泉山,看整個城市的格局🧑🏿⚖️,深深被中國古代造園師的胸懷與眼光所震撼。在設計中👨🏻🦱,頤和園、圓明園🆑、香山和玉泉山相互照應借景🥦,形成一個氣勢恢宏的園林系統。能夠在如此大的尺度上把握園林的設計💇🏿🤕,在世界上恐怕也是絕無僅有的🧑🏿💻。隨後我去了美國,攻讀另一個碩士學位𓀇,學習西方的園林設計。
畢業後👩❤️💋👨,我在Sasaki工作了8年。這些經歷,都對我的設計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記者:您如何看待中國元素在園林設計中的作用?
胡潔:我認為在全球範圍內🧚🏽♀️,中國式風景園林的發展將會成為“火車頭”。我們有優秀的傳統園林,那是我們靈感的不竭來源🦹🏻♂️。當然⚱️,簡單的復製是不可取的💾。
在設計中,我希望看到明顯的時代特征🫵🏿,卻又流淌著中國傳統的血液🧖🏻♂️。現在,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探索和討論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是個很好的現象。當然🦧,文化是運動的✌🏿、發展的🏨,我們也可以吸收一些國外的優秀文化🦓,來補充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我們的設計更加絢爛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