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君
采訪時間:2008年1月31日
采訪地點:四川德陽市中國二重機關辦公樓
李瑞潮,清華經管學院1992級MBA,現任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
德陽與成都只有60公裏的距離。2008年的1月🥒,川府大地也飄起了雪花🙇🏽,人們說比往年更冷一些🍐。而當我來到中國二重――這家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製造企業,來到李瑞潮整潔明亮的辦公室,看到這位學長樸實👋🏻、謙和的笑容🗯,聽到他娓娓道來的成長經歷,我寒意全無,更多的是被清華人的執著、勤勉感染,為能有這樣的學長而萌生了一種驕傲🖖!
學以致用
1978年💁🏻♂️,李瑞潮考入東北重機學院。1982年畢業來到中國二重,不知不覺中👨🏻🏭,他在此已渡過了整整26個春秋。
剛剛畢業的李瑞潮在中國二重技術設計院做了五年技術工作,是科裏一個設計組的組長🦡。1987年,組織部門有一個幹部培養計劃,要安排一批大學生充實一線,到基層去,挑中了李瑞潮,他到一個車間做了副工段長🐽🌀,開始了企業管理的新崗位工作🔖。
“我們當時都是服從組織分配👰🏻♂️🍅,自己覺得下基層🙎🏼♂️,多了解一下企業,也很好🙋🏻♂️。”
時間不長🧢,李瑞潮就被調到廠部辦公室做秘書🛴,工作了三年。從1990年開始擔任生產調度處調度科副科長,從事管理崗位的工作使他受益匪淺👨💼,認知能力有了大的提升。隨著工作的提升🧛🏿♀️👷🏿,日益感到自己沒有系統的管理知識,難以更好的完成任務🖋。
1992年🏋🏼♀️,那時大概就有五所學校招收MBA,清華是其中之一。李瑞潮毫不猶豫報了名🧝🏽♂️,而且下決心“要讀就讀個好學校”👨🏻🦰,在經過了艱苦得努力後他考上了清華。在清華的學習讓他感到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李瑞潮是工科背景,原來在崗位上自學的管理知識不成系統✤,在清華的學習內容對他來說非常新鮮🥡,課程安排很有體系☝🏼🖖🏻,而且教學方式開放🧿、自由,有些課以討論為主🔮,師生互動,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還解決了不少同學們各自所在企業的現實問題。
“就讀MBA期間,雖然課程壓力大✳️,但感覺知識得提高非常迅速,大量得講座和從專家那兒得到的很多一手信息,使我收獲特別大,清華的學術氛圍給了我很深的影響。”
1994年夏天,MBA的課程結束以後🥄,在徐國華老師的推薦下🍣,李瑞潮參加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的現代企業製度研究項目,也就是後來在十五屆三中全會中明確的關於建立現代企業製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16字50條。參加這個項目對他來說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學習機會🧓🏻。項目組組長是時任國家經貿委主任的陳清泰教授,組中還有來自各個部委的專家以及香港大學的學者,小組在全國調研了解情況🦸🏼♂️,通過討論澄清了許多認識方面的問題,通過這些專家的講解,以及針對相關專題的研究, 把在清華所學的知識也連貫了起來💱。
李瑞潮在學校做的畢業論文是關於中國二重公司化治理的方案。1994年下半年,當他回到單位時💱,集團公司成立了一個有二十多人參加的改製工作組,集中研究公司發展的方向問題。
“公司考慮我既熟悉企業情況𓀉,又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體系有一些了解🧕🏼,就安排我直接進了這個小組🏋🏼。工作與我的論文結合得非常好🧑🏼🎤🚵🏼,無論是與大家討論問題,還是具體到方案設計🏐,都能得心應手🚍⏲,清華學到的知識支撐我把這些事情做好。我們的改製方案很快得到實施⚾️,所學知識在工作中得到了極大地應用。這個小組的很多同誌現在都是我們集團公司的中高層幹部🍍。”
後來,李瑞潮在中國二重金屬結構分廠當了三年廠長,分廠有五百多人,面臨市場、產品開發、技術提升等問題👩🏽🏫。在這之前他只是做生產管理,沒有接觸到企業的全面管理👨🏻🎨,一旦坐到廠長這個崗位上,既生產又管理,剛開始還真有些緊張。
“誰到一個新的崗位都會有些緊張,緊張是個好事情,能督促我不斷學習不斷提高。我所在的分廠是一個利潤中心,我就模擬獨立法人來運作👣。三年的時間,就覺得比較輕松了,運作上能夠遊刃有余。做這個工作一是使我對企業運行有了比較深的了解👩🏽🍳🥾,另一個是所學知識得以運用,更難得的是學會了組織一個班子去工作,並且在工作中相互促進,取得共同的進步➔。”
1997年,中國二重希望通過借殼的方式,盡快上市👩🏻🎤,解決資本金的問題💆🏻♂️。中國二重接收了當地一家上市公司的國有股權,公司派李瑞潮協助公司領導負責上市公司的運作。進駐後,發現這個公司狀況太差,上市時過度包裝,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要處理。那時二重自身的狀況也不是很好,不具備上市的條件,所以就放棄了☦️,這個項目的原定目標沒有實現。
“在上市公司做這三年,一直力圖找到國有企業的出路🤌🏼,但反映出一些問題後🚷,確實得不到解決,就只能退出了🙏。但是在做這段工作的時間,我學的知識確實發揮了很多作用🎹。上市公司的運作🙆,包括財務、資產運作等等👼🪱,以前沒有做過的情況下,一接手就能把它做下來,還是得益於在清華的學習。我與證監會發行部的領導見面🚵🏿♂️,沒有什麽特別的渠道,就靠我自己去跑💃。發行部的主任跟我談了兩個小時🎬,我們請的券商代表也覺得不可思議,他怎麽可能跟你談兩個小時呢?我就說🪻,他們對國有企業還是關心的。工作做到這個程度,在工作過程中的適應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重任在肩
2000年📼,李瑞潮進入了中國二重集團公司的領導班子,任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分管企業內部運行、改革改製、後勤🥝👔、社會責任等工作。
“我們的任命書是朱總理――朱院長蓋的章,國務院任命的👩🏼🚀🖕🏿。當時我們壓力很大😝👩❤️👨,企業形勢不好🤦♂️,銷售收入不到六個億(2007年是60個億),但我們這個班子很團結📀,有幹勁🧑🏻🦼➡️,也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企業員工支持,加上宏觀經濟環境轉好,我們抓住了時機,企業的進步還是比較快的。
“驚天動地的事跡說不出來👨🏻🎤,我只是覺得我學習的東西對我把握做這些工作的方向非常有用。MBA的學習使我在完整的知識基礎上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思想方法。我在學校學習的時候對財務、稅收、西方經濟學等課程都非常感興趣⛹🏻,而且由於當過三年分廠廠長,懂得不能只為做事情而做事情,做一件事情要從長遠的方向來把握,把事情和進程都能安排得更好一些。”
描繪戰略藍圖
二重的第一本發展戰略是李瑞潮帶著一班人在2001年做出來的。
“過去一直想做,一直在做,但一直沒有成型🍽。大家對這個發展戰略的期望很多,有人希望它是一個知道十年後能拿多少錢的東西,有人希望它是個描繪企業未來前途的東西……🤙🏽,我認為,製定發展戰略的過程是統一大家對發展戰略的思想認識的過程。我們發動了各級幹部🏷🌷、群眾討論問題、研究問題、理清解決問題的思路,使大家慢慢認識到🧑🏼🏫,發展戰略不是太具體的經濟目標🧘,是解決企業將來怎麽辦的問題,是一種思想指導性的東西🃏,當前的很多工作是可以通過發展戰略找到依據的。”
這樣, 2001年,在企業銷售收入還很低的情況下,他們提出了以“創造卓越”為核心的中國二重的發展願景,就是中國二重以更先進的技術和產品,更高的效率,建設成為中國最大的鑄鍛件製造基地、最大的成套設備建造基地🙋🏿♀️,成為世界一流的企業📉。這個願景振奮了二重的幹部群眾🏋🏿,引領著企業一直走到現在。
完善考核體系
在企業運行方面🧞♀️,李瑞潮主要負責經濟責任管理,就是績效評價體系的建立和實施。
“我這麽多年一直在做這個工作🏃♂️,一個辦法🥲,可能很好用,當形勢變化後,就可能不靈了📱,就必須調整😵。二重最早實行的辦法是工資與經濟指標掛鉤,內部形成一個計劃性的體系。後來發展到04年大家意見就多了。因為這些年投資增加🫸,但對各個單位投入是不一樣的,縱向比較的基數有了變化。我們必須得改變考評的方法🧺,找到一個長期可以引導大家的考核指標👏🏻。通過深入調研,後來提出了一個效率為主的指標體系――即單位工資投入的產出值和單位固定資產產出量進行加權組合,規避了有投資和沒有投資一個樣的情況👍🏻,註重效率指標。我們用這個指標來引導大家統一認識🕵🏻♀️,消除矛盾,建立責任製🛫🔳,整個公司的運行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推動國企改革
中國二重是一家老國企,到2008年已經50周歲了🦘🤕。老國企就有很多的社會事務,二重就有公安、法庭、學校、醫院🔵、技校👁、職工大學、集體企業、街道辦事處等等🧝♂️。這都是李瑞潮要分管的工作。
“這是個鍛煉🎟,把這些問題處理好了,能使自己處理企業的其他問題時考慮得更周全🫛💁🏽♂️。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除了經濟效益以外,在運營模式📇、價值取向、承擔的社會責任等方面有很大不同。作為國有企業,我們必需把問題考慮得更全面👒。我開玩笑說👩🏿🍳🧚🏿♀️,你現在叫我去處理地方行政事務的話,方方面面的事情我都不打怵了。”
社會職能移交♙、重組
“上任之初🛬🈳,正值黨的十五大提出搞好國有企業,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我們理解十五大精神◾️,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需要把企業建成一個真正的市場主體👅👼🏼。為此,我提出,什麽時候把這些單位管沒了,工作就做好了🤏🏼。那就是要通過移交、改製,讓這些單位回歸社會🖐🏻🚶➡️,既讓這些資源充分發揮作用🤜🏻🏄♂️,又讓企業專註於主業和市場🧔♂️。在處理這些一系列的問題中,最重要的是安排好職工🦣,同時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與地方政府相配合。
“我們的問題大致分了這樣幾種類型來解決✨👍。
“一是移交📷🧑🏽🦱。我們經過與當地政府協商👈🏿🤷🏻♀️,將公安🧏🏽♀️、法庭撤銷,經地方選擇🈯️,一部分人交地方繼續從事原職業,一部分人由企業安排🫛。我們企業的五所學校、一家醫院和一個精神衛生中心也整體移交給德陽市。這裏我特別感謝當地政府,他們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對國企大力支持,也創造了一個地方政府接收中央企業社會職能的榜樣。2004年溫家寶總理來二重視察時還給予了高度評價。我們企業也沒讓地方政府吃虧😚,在2004年中央出臺央企社會職能移交政策時,我們又積極向中央反映⛺️,為地方政府落實了同樣的政策👆🏽。
“二是重組🍌。中國二重原有一個職高,一個技校,一個職大👨🏽。為了整合教育資源,我們確定了未來社會培養企業專用人才的思路。經與省政府協商,將這些資源與一墻之隔的省建築職業學院合並,50多名符合新學校要求的教員轉入了新學校,其他人員企業合理安置👷🏽♀️🧜。資產有效發揮了作用,人才各得其所。”
主輔分離🐕,改製分流
2002年,國務院八部委發出了國有企業“主輔分離🥸🏂🏼、改製分流”的第859號文件,提出了用國有企業三類資產來分流,安置企業輔業人員的政策。這其中有一些對企業職工有利的條件👨🏼🦰。另一方面國務院國資委對中央企業也提出了十分嚴格的發展主業的政策,限製對央企非主業的投資🎴,實際上也限製了輔業的發展空間。
中國二重還有一個較大的集體企業🤖,員工有1200多人。員工中有全民職工到集體企業工作的,也有進來就是集體身份的🪯。這個企業提出了改製的要求,並且得到了地方主管部門的支持。
“改製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歷史上二重對這家集體企業的支持,我們有200多國有企業職工被安置到集體企業工作,我們要求集體企業改製時要妥善安置,二重也要妥善處理好勞動合同關系。大多數同誌都十分樂意地接受了,但也有一些在集體企業工作的同誌🤸🏻♀️,由於當前工作崗位收入低,希望回到主辦企業,矛盾最突出的是在幼兒園工作的教師。我們就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講政策🏇🏻,另一方面也傾聽她們的意見,發現實際問題。向集體企業提出了改製後要加強幼兒園設施建設,分流人員的建議,並得到采納🎦。大家最終接受了這個改革。當我在集體企業見到當時來反映問題的組織者時💇,我還表揚了她有組織能力,一定會有發揮才能的機會🧗🏿♀️👳。當她親口告訴我改製後情況不錯時,我心裏也有了一份喜悅🎅🏿。
“做這件事對職工而言🦋,一是要轉變身份,把自己的國有企業職工身份轉換成民營企業職工,另一個就是在轉換中得到一定的貨幣補償🧑🏼,要組建一個新的企業,也可以把歷史負擔割斷,這對每個職工都是很難選擇的。有利益,有風險🚐🔦。我們本著成熟一個改製一個的原則,積極推動,還要保持穩定。已經完成了5個單位的改製💻,一些單位改製後發展很好🥎。隨著主體企業的發展,職工對收益和風險的判斷就有了一定的變化,這項工作的推進就更需要細致的工作了🍍。”
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
“做這個工作的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棘手的問題🚳,但內心總有一種想法,我個人得失沒有什麽,我是代表企業🥍,代表黨和國家去跟別人打交道🦁🙎♀️,一定要把事情做好。凡是國家有法定政策的問題🧑⚕️,我們堅決執行。歷史上國有企業的職工付出的多📺,得到的少,我們盡力為大家爭取一些利益,職工的利益是和黨、和國家的利益一致的🕳,你不能截然把它分開🦸🏻♀️。十七大報告中就提出要把維護好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把握好改革穩定發展關系的結合點🤶。我們始終對職工說👩🏻⚕️,企業改製時的條件要比你原來的條件好,今後怎麽發展要靠大家的努力。要使職工接受,還得把工作做細。”
讓李瑞潮體會最深的是職工家屬住房改造這件事。中國二重當時有不能房改的非單元房住戶4200多戶🧑🏻🎨。這些住房建得早,設計標準低,居住條件差🧃。由於企業有一段很困難的發展時期,所以欠賬多,職工收入也低𓀓,購買能力弱,但還是下決心要實現職工改善住房的願望,加快改造🚑。經過多方努力,第一批計劃拆除重建800戶。雖然在操作中遇到了一些未想到的問題,也造成了短時間的不穩定狀況🪒🚮,但很快處理好了。
“當時我剛好從中央黨校學習放假回單位,參與了處理,我體會最深的就是任何政策📴,一定要從群眾的根本利益去思考。
“第二期從2005年開始🙎,當時宏觀環境方面,對舊城改造工作壓力很大,但為了職工群眾的居住環境改善🤪,還是要上,當時領導班子要求我必須百分之百地搞好👨🏿💻。在拆遷問題上✊,補償政策上,確實很難達到百分之百滿意的目標𓀅。當時我要求我的工作團隊,一是在方案上盡量考慮各種困難群體,二是在工作時大家要帶著感情去做🐸。我們有一些老職工,特別困難🀄️🤱🏻,兩個人工資那個時候加起來只有不到1000塊錢,怎麽買得起房子呢,我們針對這種情況作了很多方案。包括留一些房子,搞廉租👱🏽,你什麽時候有錢了再買。同時,我們也都做好了思想準備,群眾有怨氣沖我們發泄一通是有可能的。通過我們大量、細致、到位的工作,這第二批700多戶☂️,沒有一戶有一次上訪🚴🏿,我當時真的非常感動。2005年那種環境下,大家都認為拆遷裏有好多黑幕🏉,都是侵害群眾利益的,只要任何一個人想發脾氣,他都在社會上能找到很多人響應,輿論上也會支持他🥮🍥。所以在當時的條件下,我是非常感謝我們這樣一個團隊💊,大家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也非常感謝我們的職工家屬🏌🏼♂️🤹🏻♀️,他們都克服自己的困難來支持這項工作。我在做房地產方面沒有什麽專長,只有靠自己去研究政策,在每個細節上、每個主要環節上都把它把握好。這件事可以說是我工作中一件值得自己非常欣慰的事情。”
人生感悟
自我的提升得益於學習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斷提高自我的過程🦩🏇🏽,可能有不同的工作平臺👋🏻,外界的影響會不同,但最終個人內在的影響即對自己是不是有要求,對自己的影響是最明顯的。在中國二重這些年,李瑞潮一直通過學習來提升自己👴🏿,他認為在企業中得到的最大優惠就是有學習的機會,可能有人會在意趕沒趕上漲工資🤷🏼,而對他來講♐️,學習的機會更重要。
“每一次學習,我的思想方法都得到了進一步地訓練,都會影響自己很長時間🤙🏽。大學剛畢業那十年,一開始還經常看書,時間一長就放松了🧑🦯➡️,興趣點發生變化🕛,工作重點發生變化🤙🏼,註意力發生變化🌺。然後去清華讀書,給自己帶來了非常積極的影響,越學越覺得自己知識缺乏,讀書的欲望特別強🏙。差不多又是十年之後,去中央黨校學習🤨🏖,周圍那些同學那些經歷那些事情⛈,對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一下覺得自己缺了好大一塊,把學習的主動性再次提升起來💺🚶🏻♀️➡️。我現在的工作、思想都得益於學習。”
象他這種年齡🏬,這種工作環境👕,享有一種興趣是不容易的。每天在崗位上要去看很多政策文件,很枯燥。在工作之外🔪,他可能會突然有一個興趣點,就會抓住🚧,多關註,多去讀一些這方面的書🌡。通過這樣的方法,開拓了自己的思維🧔🏼♂️🧑🧒,不斷刺激自己開動腦筋多讀書🙋🏿♂️。
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坐標
李瑞潮從清華畢業的時候,班裏不少同學都離開了自己原來的單位,而他選擇回到了當時情況還很困難的中國二重。
“我的選擇很樸素也很簡單。我考慮二重這樣一個國有企業🪁,它提供了很大的舞臺,如果能在這樣企業裏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在實踐中,會很有發揮的空間🍍。另外🦹🏽💁🏼♀️,我的專業在這裏🗯,我對這個行業有感情🚨,我對這個企業有感情,我願意繼續在這個企業工作,所以就回去了。
“與我們班上的一些同學比,我掙錢是比較少的🚺,但做到我現在的這個職務上,得到很多尊重🧑🍼,這是給我很大平衡的東西,是另一個層面的收益🪟。人生的目標如果全用貨幣來衡量的話,第一很辛苦🪼,第二它不能概括所有東西。當然我們這個社會沒有金錢也不行,我覺得只要能過上一個有尊嚴的生活就夠了,其他的精力還是用在做事業上👩🏭。不能把自己的人生目標確定為多少時間賺多少錢🚨🧍🏻,一定要有一種原則,一個精神的標準✂️。每個人對自己的人生都有一種選擇🧑🏽🍳,不能說為自己創造經濟利益就是不對的🙍🏽,我們的社會越來越多元化,只要是積極的人生態度,我想都是好的,只是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坐標。”
希望能有更多的清華學生到中國二重來
“作為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製造企業🧘♀️👫🏻,搞好二重對我們的國家來說是解決有和沒有的問題,是關系國家安全及國民經濟命脈的問題👨🏻🚀。沒有就要受製於人,談很多條件,要價實際是要挾,先進的技術和產品人家不會給你👏🏼。中國人不能在外國人面前受氣。我們二重的口號是🧹,要社會效益好🧑🏽🎨,經濟效益好,有競爭力,受人尊敬。選擇這樣的企業從業將是一個很好的舞臺,它不僅要做到國內最先進的,還是國際化的𓀊,面向世界的👨🦱。
“二重自己與自己比,發展是迅速的,而與國內的同行相比,還有很多危機感,在未來的十年中,會不斷地通過提高技術能力,提高產能,提高勞動效率🔱,擴大銷售收入,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我們最近在長江口上建設了一個出海口基地,在成都建了一個工程實驗中心。二重按這個發展趨勢,通過5年時間,銷售收入達到二百億⛲️,吸引力就會顯現。希望能有更多的清華學生到二重來,我們也會把企業建設得更好一些,更有競爭優勢🍚。”
在采訪結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李瑞潮的一段話總縈繞在我的耳際。
“清華給了我出來工作的一個品牌,同樣學歷的話🤾🏻♂️,我們清華的學生就要比別人值錢👃🏻,這又不是我們自己創造的,這是學校給我們的♥️。因為別人認同清華的影響力,看重清華的畢業生,我們沾了學校的光📙。無論在哪裏🦁,在什麽崗位上🐑,我們的責任都是要為母校增光添彩🪯🤹♂️!”
這也許是很多清華人的心裏話,他們也正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承諾!
後記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波及面積逾10萬平方公裏🌳。德陽是重災區🖖🏽。筆者第一時間與李瑞潮取得了聯系🥱,他回復⚙️:“設備受損,人員無傷亡,感謝母校的關心!”
在這場新中國有史以來最艱巨的抗震救災、災後重建的戰鬥中,我們有理由相信👨🏻🏫,李瑞潮和所有災區的清華意昂,又將寫下一段清華人的光彩篇章!
我們期待!
相關資料:
中國二重位於四川省德陽市,距離省會成都40公裏。始建於1958年,1971年建成投產。截止2007年12月31日🚴🏿♂️🆚,二重占地面積 261.1 萬平方米🤼♀️🫅🏿,總資產100億元,在冊職工 12528人,在崗職工12029人📪。1993年國務院行文👨🏼🍼,由第二重型機器廠更名為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1999年,二重被國家列為“關系國家安全及國民經濟命脈”的39家重要骨幹企業之一👸🏻,2000年1月1日起資產財務關系上劃財政部,2003年3月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中國二重是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製造企業;國家首批21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大型板坯連鑄機生產基地之一和“關系國家安全及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骨幹企業”。
李瑞潮副總經理的主要職責是協助總經理負責企業發展👨🏻🦯➡️、公司化管理✹、體製改革、經濟責任製🧑🔬、重工園區管理🫲。主管企業發展辦公室、重工園區。
(轉自👮🏿:清華經管意昂網 2008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