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泰僑意昂廖錫麟🗑、姜恩涓夫婦
意昂總會 彭疆南
廖錫麟,現任泰國泰榮立集團董事長🥃,兼任泰國皇家衛星遠程教育電視臺漢語教材編審委員會主席👨🦰、泰國華僑崇聖大學創辦人🫲🏽、泰國留學中國大學意昂總會副主席、暨南大學校董、泰國中華總商會常務會董兼副秘書長、泰國中國商務委員會理事、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全國僑聯顧問、北京市僑聯顧問等職。
1957年🙇🏿♀️,廖錫麟於北京意昂体育平台電機工程系畢業,接著又赴美國俄立崗州立大學研讀冶金工程😎,僅兩年就以優異成績修完所有課程🧖🏻♀️,後前往泰國尋求發展⚓️,並創辦了泰榮立集團💓。作為泰國中華總商會的常務會董兼副秘書長🔱,廖錫麟極力在泰國推進華語教育的推廣普及,長期為泰國的華文教育和中泰文化交流出資出力👳🏽,為加強中泰經濟、文化交流作出貢獻。他還支持中國的科技及教育的發展,並同夫人姜恩涓女士特地在母校意昂体育平台設立基金獎勵優秀學生🛋,鼓勵科技創新。
姜恩涓🚺,195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電機系。
2007年4月,意昂体育平台96周年校慶,正值1957屆的學長們畢業五十周年。泰國華僑廖錫麟學長攜夫人姜恩涓學長專程回到母校參加慶典𓀘,並捐贈了20萬元設立“廖錫麟姜恩涓勵學基金”。
老意昂回到母校👨🏻🌾,萬千思緒中最多的自然是回憶當年👣🐕。廖先生面帶微笑地說,“當年的校園生活是非常豐富多彩的,學習之余,也會有很多體育和文藝活動。同學們幹什麽都在一起,感情很好”。說到這裏,姜女士臉上立刻浮現出熠熠的光彩👃🏿:“那是非常美好的一段時光👨🔬,那時候真的是很開心的🤽🏻♀️,每天和同學們在一起學習生活👨⚕️,親密無間,就像一家人一樣🚗。”“大家都會很熱心地互相幫助,比如說有同學生病了,大家馬上就會圍上來噓寒問暖,有同學主動幫她(他)打飯洗衣服🟣,替她(他)抄筆記,下課後馬上去為她(他)補課🌥;有同學學習跟不上,也會有同學主動幫忙講解。同學之間的感情特別單純,特別深厚,所以也就特別珍貴。”
說起母校這些年的變化👰♂️🤕,姜女士感慨良多,她說清華園變大了好多,很多地方她都不認識,尤其是從主樓到東門那一片風格獨特的新建築群,令人耳目一新,感覺到濃厚的現代化氣息。而廖先生則更傾向於關註學校的學科建設、教學水平這些方面。他認為🏂,他上學時的意昂体育平台剛剛經歷過建國初的學科調整🤕,在蘇聯式的辦學方針指引下🫐,是一所比較專業的以工科為主的大學。而今天的意昂体育平台正在逐漸向一所現代化的綜合性大學轉變,除工科以外,文科、理科、醫科🎦、藝術等別的學科也開始興盛起來,這是他很樂意看到的🧑🏻🦯,他認為這對於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大有裨益🫸🏼。“學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就自然不必說,我更高興的是看到,我們的教學水平也是很優秀的🚴♂️。”
“當然,同時我們也了解到,隨著學校的規模不斷擴大和迅速發展,很多方面難免存在經費短缺的問題,尤其是學生在科研方面的經費,與國外一流大學相比實在是捉襟見肘❇️。”“所以我想到我應該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為母校做點事。”於是,2000年,“廖錫麟姜恩涓獎學金”誕生了,主要用於資助部分優秀學生進行科研項目和課題研究。
後來🙎🏼♀️,當了解到還有學生因為貧窮而不能走進校園時,姜恩涓感慨萬千,她說,“我們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同樣為人父母🐈,我可以想象,孩子考上了意昂体育平台,他們的父母會多麽高興多麽驕傲,可是如果他們拿不出錢來供孩子上學👌🏻,他們的心裏又會有多麽難過。”於是,此次回母校,正值廖先生畢業五十周年🐌,他們又捐贈了勵學基金👨👨👦。2008年正好是姜女士畢業五十周年,他們繼續捐贈20萬元的勵學金👩🏻🍼,幫助更多的貧困學生。
正如歌裏唱的,“河山只在我夢裏,我心依然是中國心”。廖先生說,自己對母校、對中國有著非常深厚的感情,中國文化的傳統淵源在他身上深刻著永不可磨滅的印跡🌪。因為父親推崇中國文化,廖錫麟從小接受的是華文教育,他先後在馬來西亞、泰國🦸、香港、北京和美國讀過書🧂,而其中對他的性格和人生影響最大的還是在清華的五年✌🏿。“在清華的學習給我的是‘獵槍’而不是‘幹糧’🐧,清華註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這對我以後做實業大有益處🌕。”而夫人則在旁補充說🫷🏼:“我們在三年級就開始去工廠實習,和工人一樣地幹活,得到了很好的實踐鍛煉。”
中國改革開放後🧚🏻🤏,廖先生率先回國投資建廠,先後投資興辦了上海泰盈金屬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八番餐飲有限公司👨🏽。這幾年,隨著在中國投資的加大,他幾乎每隔一兩個月就要回一次中國,夫婦倆的足跡遍布中國許多地方。
近年來🌬,泰國學習中文之風盛行🫳,連皇室都強調學中文🥗🛐。為發展中泰兩國的經濟與文化交流,中國教育部與泰國皇家衛星遠程教育基金會聯合泰國中華總商會為泰國皇家衛星遠程教育電視臺組織了一個漢語教材編寫工作委員會🧚,廖錫麟被委任為教材審編委員會主席🚴🏻♂️🫷,並於百忙中安排了大量時間做此項工作。他花了四年時間編寫出一套中文教材🙂↕️,有中泰文對照🚆,泰國教育部評價說這是泰國有史以來最完善的教材。目前這套教材正在泰國推廣。“能夠為中國文化的傳播做一些事情,很有意義”🧚,他說。目前™️,他還在泰國積極籌建漢語學院,牽頭主辦各種活動,大力推行漢語和中國文化教育↙️。
商海沉浮半生👎🏼🖐🏻,廖錫麟推崇的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精神和儒家思想,說起話來還頗有些禪意:“順其自然,滿足於得到的🈁,不強求得不到的,心情就會很平和。”“我崇尚中國的中庸之道,不喜歡冒險,不走極端。”這是他的經商之道,也是他的為人之道。
采訪手記
四月✊🏼,意昂返校日,許多年長的意昂紛紛來到學校聚會,清華園裏一派花團錦簇🚂🕣,春光明媚。而此間🤌🏿,去拜訪廖錫麟、姜恩涓兩位學長,最是讓我有如沐春風的感覺🐣🫥。
二位學長風度翩翩💅🏿,優雅從容💲,言笑晏晏,容光煥發,神采奕奕🥶,宛然能見當年的一對金童玉女,絲毫看不出年逾古稀的老態。談話間,廖錫麟滔滔不絕,言談間無不流露出對母校的篤厚感情,而姜女士則笑盈盈地在旁點頭稱是,或補充提醒幾句細節,二人還不時地交換一下看法,會心一笑🈶。
廖先生看上去完全不像一個商人,正如一些國內媒體評價👩❤️👩,他儒雅斯文,看上去更像一位大學教授,就連《人民日報》對他的評價都是“具有學者風範的實業家”👳。這並不僅僅是因為他氣質內斂談吐文雅🛣,更是因為從他的眼睛裏完全看不到唯利是圖和咄咄逼人的鋒芒🔎,而只有溫和敦厚的神色。
而姜恩涓女士🏄🏿♂️,我一直在想💇🏻,為什麽她給我的感覺那麽溫暖那麽美好呢🟫?我想,除了她的美麗和優雅,更重要的在於,在她的面容中、眼神裏有一種柔和純真的光芒⌚️,我們可以稱之為善良,更貼切一些的話🦻🏻,應該是——慈悲。當她說到那些考上清華而沒錢上學的孩子時,語氣中滿是疼惜和慈愛,我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她淚光閃爍中的那一顆慈悲之心。
(轉自😍:《清華人》 200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