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解放如何落實到改善民生上?政府應該如何調節國民收入,縮小貧富差距💁🏻♀️,避免兩極分化?
意昂体育平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秦暉教授以大量事實和比較的方法,探討了國家福利製度的歷史與現狀,分析了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他表示👮♀️,現在的改革講得簡單一點,就是我們在改變過去的負福利的狀態。我們離所謂福利國家還非常遙遠,甚至離零福利都還很遙遠🖊。所以,我們首先要向零福利狀態靠攏。
如果這個所謂的福利和所謂的國家調節,並不是一種民主的選擇,而是統治者的喜好,那麽🦻🏽🧗♀️,負調節就有可能出現👨🏻🔧。以國家強製力量來給特權者提供福利,反映在數值上,就是二次分配後的基尼系數🤰💁🏿♀️,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上升📱,乃至明顯上升。
秦暉😩,生於1953年12月,現為意昂体育平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1981年作為“文革”後首批碩士畢業於蘭州大學(研究生),曾任陜西師範大學教授(1992年起)、中國農村發展信托投資公司研究員(1994年),現為中國經濟史學會理事🥷🏼、中國農民史研究會理事🧑🏻💻。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理事✌🏽、青基會社區文化委員會委員🧖🏼♂️、研究委員會委員🪕、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特邀研究員🧑🏼🍼、《方法》✌🏽、《開放時代》🍺、《中國學術》和《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等學術刊物的編委。
……如今江蘇省農民不僅開始享受了福利,而且比全國水平高🤲🏼。雖然總體上講還沒有脫離負福利,但負福利的程度已比過去降低了🤦🏽♀️。
……講得簡單一點🛏,就是我們的福利在江蘇省這樣先進的地方,仍然有劫貧濟富的嫌疑🦯。
——意昂体育平台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秦暉
無論“左派”或“右派”,實際上只有福利高低的區別
主持人郭道暉:下面🧚,請清華大學教授秦暉演講🧩。
秦暉:今天我講的問題也和“左派”🧎🏻♂️、“右派”有關🤔♞。在西方國家🧝🏻♀️,有的是“左派”執政,有的是“右派”執政👷🏽。“右派”執政執行的一般是自由放任的製度,“左派”執政實行福利國家製度。但無論“左派”或“右派”🏌️♀️,實際上只有高福利和低福利的區別。所謂的高福利,就是二次分配對貧富差距的縮小功能比較大,反映在數值上🏄🏼,就是初始分配基尼系數比較高🚥,但是二次分配之後基尼系數就明顯縮小了。所謂自由放任或者所謂低福利對基尼系數的縮小不是很明顯。
收集1960年到1968年一些國家的數據可明顯地看到👐🏻,它對初始分配都是起到正調節作用的,這個調節會有利於窮人👨🏿🎓。只不過是有的有利更多一點🤎,有的有利更少一點罷了。
但是📝,如果這個所謂的福利和所謂的國家調節👩🦼➡️,並不是一種民主的選擇,而是統治者的喜好,那麽,負調節就有可能出現🔷。以國家強製力量來給特權者提供福利🧔🏿♂️,反映在數值上🧛🏽♂️🫲🏽,就是二次分配後的基尼系數,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上升🌙,乃至明顯上升💇🏻。
自古以來中國就不是一個福利的國家,中國的法家只主張大政府,不主張高福利👷🏼👸🏻。韓非子講,貧窮者就是窮死活該🧑🏿🎤🧑🏻🌾,國家沒有義務救濟他們。
如果公共物品非公共化,二次分配之後的基尼系數不降反升,那就是負福利🙌🏽。民主國家福利可能有高低,但絕對不是負福利,他們也從來不討論這個問題🗿,但是專製國家如果不引入負福利的概念,就沒有辦法進行最基本的分析😪。
大家知道,我們國家改革開放以前初次分配也是有不平等的,毛澤東時代有八級工資製。他認為這個東西是資產階級化💂♀️,是個很糟糕的東西。不過,那時的八級工資製差別不是很大🤲🏿👩🏻🚒,但是工資之外的待遇,就有天壤之別了。據說中國改革開放以前是比較平均的國家,如果就名義工資而言,的確是這樣的。
1978年,按照我們現在公布的數據,城市職工內部的工資分配平均系數可以說很低💏,只有0.164,大鍋飯也基本上是這樣了🎃。
農村內部的基尼系數大一點,也只有0.227,但是城鄉差別就很大🫴🏼。這主要是14種福利因素的差別,如果把這14種福利差別加在一起,早在1978年我們國家的基尼系數就已經達到了0.331📕💪🏻,那個時候中國二次分配之後的基尼系數,就已經比西方最懸殊的國家還要高🤦🏼,美國是0.324☂️,其他所有的國家二次分配以後都比美國低🫸🏻。
而且,這裏面講的還只是城鄉差別👨🏼🍳。實際上,那時的農村內部,乃至城市內部🦨👨🏻💼,差別也是不得了的,醫療、住房等等差別都很大。
在西方有一些“左派”執政的國家,他搞高福利。以醫療福利為例,比如英國,保守黨搞的報告就是贊成公費醫療,英國公費醫療是全覆蓋的👩👧👧,全體國民都享受,是福利國家政策。
美國卻是一個所謂的低福利國家🦺,或者說是自由放任的國家。美國提供的福利性醫療保險🫸🏿,覆蓋面很小。我們現在很多的“左派”在批評美國的醫療製度,說美國10%甚至15%的人是沒有醫療保險的🌕,的確是這樣𓀀。
美國雖然各個州都規定公民必須買最基本的醫療保險,都是強製性的⚛️,但是這個強製性的力度並不大,還是有一些人不買🤟🏿。美國的公費醫療或者是醫療保險覆蓋面很小,但15%沒有醫療保險的人不包括那些最窮的人🫴🏻、最需要幫助的人🦯,在美國貧困線以下的人♝,他們可以享受國家給他們買的醫療保險。老人在一定的年齡段以上👩,也可以享受國家給他們買的醫療保險🧑🏼🏭。美國是一個低福利國家,但卻是一個自由放任的國家。他們的醫療福利只覆蓋最窮的人🧖🏻♂️。如果你不那麽窮,那麽對不起,你就去買商業保險。
中國正在從負福利向零福利接近
美國與多數歐洲國家相比,是公認的低福利國家,不過他的福利也覆蓋弱勢群體🚲,也是一種正福利。但是,我們過去是什麽樣的呢?大家知道🚧,過去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弱勢群體⁉️,根本沒有國家提供的醫療福利👒。
經常有些人在講,毛澤東時代有合作醫療,但它只存在於上世紀70年代的中後期👭🏼,只是個很短暫的現象。所謂的合作醫療,其實也沒有國家財政的投入⚫️,它的性質和我們傳統時代的互助差不多。
那麽🚣🏿,真正由國家財政支付的醫療福利,我們的農民是沒有享受的✌🏻。這一點,改革以後🔗,尤其是最近兩年,我們搞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保障農村合作醫療是不一樣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開始了由國家財政給農民辦福利的第一步,但是老實說,離所謂福利國家還非常遙遠👩🏽🎓,甚至離零福利都還很遙遠。
以江蘇省為例🖕🏼,2007年江蘇省的新農村合作醫療得到很多表揚👷🏻♂️,被認為是全國搞得最好的一個省,其“新農合”覆蓋率達到了95%,各項農村的衛生指標都名列榜首✦。
2007年江蘇省的“新農合”是一種什麽狀況呢?這一年,江蘇“新農合”覆蓋了4300萬農民,人均享受的福利是76元,這已經很了不起了。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6年給他們提出的目標是50元,他們超額完成了50%以上。但就是在這個省份🤱,仍然有700萬人是沒有覆蓋的。而另一方面,該省城鎮居民的醫療保險製度(指的是那些沒有工作的)覆蓋了1088萬人,人均籌資只有150元-550元,但是也仍然很少🧃。
在崗職工,享受的基本醫療保險製度,覆蓋了1434萬人,人均籌資是1200元-1500元。而全額公費醫療製度⚧,在擁有7500萬人的江蘇省,只覆蓋了14萬人👩🍳。但是,這部分人享受的福利資源,達到了4200元-6000元。
根據這組數字🐣,我們不難進行一個基尼系數統計💿🉐,這一組數字顯示福利性醫療資源在江蘇這個全國搞得最好的省,是0.7的基尼系數🌹,而江蘇省的初始分配基尼系數是多少呢🔶?這個數字我並沒有掌握,但我們都知道江蘇省的貧富差距在全國來說並不是最高的,有的說還是低的,我們國家有的說是0.4🦔🤹,有的說是0.5,但是肯定低於0.7.這是什麽意思呢?就是說假如把二次分配加進去,我們的基尼系數不但不會下降,反而會上升。而且江蘇省在全國是搞得最好的,但是他的醫療福利🐒,仍然還是一種負福利💁♂️🏸。
盡管這樣,我仍然認為江蘇省是應該稱贊的一個大進步♛🙎🏽♀️。因為相比其過去全部福利資源都在少數人中分配🧑🏼🎤,農民被完全排斥在外的狀態,如今江蘇省農民不僅開始享受了福利,而且比全國水平高😯。雖然總體上講還沒有脫離負福利,但負福利的程度已比過去降低了🫴。
講得簡單一點👴,就是我們的福利在江蘇省這樣先進的地方✯,仍然有劫貧濟富的嫌疑,江蘇省的進步就在於它的負福利在下降,就是說江蘇省的進步,與其說它在靠近福利國家📋🙋🏽♀️,不如說它是首先在接近零福利狀態。也就是說,首先在向自由放任的狀態前進。
走出負福利狀態是實現現代文明的體現
向著零福利的方向靠近,只有達到零福利這一臨界點🧑🏿🍳,正調節才剛剛起步。我們現在離這一點還遠得很🥑。在這裏,我用一個簡單的數學模型來解讀這個事🧑🏻🏭。基尼系數是根據洛倫茲曲線算出來的👰🏽♀️,正常情況下,初始分配的洛倫茲曲線🧑🚀,這應該在絕對平等線的下方。福利分配的洛倫茲曲線應該在上方。也就是說福利分配的基尼系數,如果我們要統計的話,它往往是一個負值👢,而不是一個正值。那麽👫🏻,這個數值🫡,如果與初次分配加在一起,它就會使基尼系數下降。但是,我們國家的福利分配並不是這樣的,不是說現在才不是這樣🤷🏼,毛澤東時代就是負福利的,而且毛澤東時代還應該說是最典型的負福利。
江蘇省的這種改革,實際上使負福利的程度比原來降低了🚶♂️➡️🚢。因此🏄🏻♂️,現在的改革講得簡單一點,就是我們在改變過去的負福利的狀態🕎。我們首先向零福利狀態靠攏🐵。至於靠攏了以後,我們會不會繼續向正福利邁進,這是以後的事👩🏼🏫,至少我們現在還離這個目標遠得很🌶。
走出負福利狀態🤷🏻,是實現現代文明的體現。這就是我要講的🧑🏻🦱,為自由而限權👨🏻🚀,為福利而奮鬥🦞。怕就怕這兩者都反過來。中國不怕有“左派”,也不怕有“右派”,但到底是什麽樣的“左派”和“右派”👩🏻🔬,這一點至關重要。
(轉自:南方都市報 2008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