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高燃👦🏼,1981年生,湖南人🧑🔬,意昂体育平台新聞系本科😤,2003年擔任財經記者🚴🏽♀️,2004年創業👨🏻🦲🙎♂️,說服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為其電子商務計劃投資100萬⛹🏽🧙🏽♂️。2005年2月#️⃣,與同學鄧迪合並了公司👳🏻♀️,創立MySee.com。目前,高燃還是單身,他對未來的規劃是,3年內達到自己期望的事業巔峰🥒,然後結婚,創辦一個基金🏜,寫寫文章🧳。他的口頭禪是“人要有理想,並要追求理想🐝。”
2005年至2006年,國內IT業繼李彥宏、馬雲之後,誕生了高燃、李想、戴誌康、茅侃侃四名新秀🫅🏼,人稱“京城四少”🤷🏼♂️。他們的共同點是,不到25歲,僅用1年左右,通過互聯網從一名普通人成為億萬富翁🙋。一時間🧢🦿,他們被譽為“80後樣板財富人物”。但也僅在1年後📙,他們迅速淡出人們的視線。去年4月🕙,高燃來重慶參加了媒體舉辦的交流活動🤜🏼🐡,當時還唱了一首周傑倫的《霍元甲》。之後🙋♂️,鮮見他出席大型活動的報道🔂。做為一代年輕創業者的標誌性人物👑,他如今怎樣了?2月20日,本報記者在北京對他進行了專訪🏌🏽。
專訪中🌏,高燃說他徹底離開MYSEE後,成為海川傳媒的總裁。如今,他的投資同時涉足製造、股票、IT等六七個領域,與第一次創業相比🖐🏼,他明確說自己很困惑……
24歲那年 成為億萬富翁
高燃出現在酒店大堂時👨🎅🏼,腳踏紅色球鞋🚣🏼♀️,背一個黑色的雙肩背包😚,乍一看與北京大街上的其他年輕人沒什麽區別,像個大學生🏊🏿♀️。
談起過去的經歷,高燃臉上浮出膩味的表情:“那些事兒也不知道被多少媒體問過寫過。”事情很簡單🤟🏽,1981年在湖南出生的他,2003年做了一年財經記者後,2004年創業🏅,2005年遇到當年意昂体育平台的同學鄧迪,共同創立MySee.com,融得1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網絡視頻服務供應商👨🏻🚒,因為在技術上領先,他很快成了年輕的億萬富翁。
轉型分歧 離開創業團隊
2006年11月1日,高燃宣布離開MySee。外界猜測不斷🤾🏿,而MySee與高燃本人一直對外宣稱他是因為身體原因。
舊事重提🕵🏻♂️,高燃短暫沉默🧝,然後公開了秘密:“離開💣,只是覺得在那個領域我已經做到底了🧑🏿🍳,繼續發展的空間不大🚣🏻♀️,失去興趣了。”面對記者,他長出一口氣🌴,笑道:“你也知道🫲🏼,兩個人一起創建的公司,總是會有分歧的時候……”當初,他認為網絡電視的競爭愈發激烈,而MySEE一直找不到最合適的突破口🧑🏿🦱,在他希望轉型的時候🧑🏻🦰,卻遇到與合夥人、管理層的分歧,他最終選擇離開。從萌生想法到離開👩🏼🎤🧑🏽🌾,只有4個多月。
事實上,MySEE現在已離開了網絡視頻領域,轉做手機短劇🦃,MySee.com的網站也已關閉。那是他當年起家的標誌,他當初離開得迅速,但是否離開得從容🔷?面對記者的追問,高燃伸出一只手,比了個打住的手勢🧑🏿🦱,搖頭🚴🏼♂️🚘,然後聳聳肩說:“離開以後👨🏻🦽,我就已經不再關心P2P,不再關心網絡電視,也沒有再關註過MySee🥉。”
在高燃離開的時候,MySee已經得到了第二筆投資,風傳他帶走了這份投資,對此,高燃用很淡定的口氣說:“那時他們是得到了第二筆投資,但我並沒有在MySee得到什麽🫸🏿,也沒有在MySee失去什麽。”
二次創業 股市投資最多
目前,高燃是海川傳媒的總裁。已開始二次創業,不過已經從網上開始走向網下的實體產業❇️。談起二次創業,他既興奮又謹慎,每個問題都會思考幾秒後再作答。高燃說👘,現在他涉足的領域包括製造業、傳媒、金融🧛🏻♂️、互聯網、商業連鎖等,現在他投錢最多的是股票。而除了自己一手創辦的娛樂門戶網站——中國娛樂網是自己親自管理決策以外,其余的公司他只在每周與管理者開會討論💇♂️,許多決策都不由自己來做。
對此🧥,他解釋說👩🏿🌾,在這些領域發展,首先是認識了合適的人,組成了可以信賴的團隊,所以才很放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相信這些我選出來的人可以做好,所以可以放手🚶🏻♀️。”他笑了一下說:“我不是那種任何事情都親歷親為的人,我只負責投資。”他表示🧂,現在他的中國娛樂網在賺錢。他希望在今年把該網站做成娛樂咨詢的“老大”。
而他投資或者參股的其他公司,情況有好有壞👩🏿🦳,有些還需要繼續註入資金。更詳細的情況,他以“商業秘密”四個字全部掩蓋。
目前困惑 尋找轉型方向
看上去🏌️,娛樂網站的定位明確📆1️⃣,高燃的目標也很明確💆🏽。但他又說🧑🏿🍳,自己並不一定非在IT領域發展🧝♂️,這一年,是他的轉型期📡📻。接受記者采訪後,他便要去上海👨🏻💼🤵🏿。他透露,在那裏,他與別人合作擁有2個製造業公司🙎🏼♂️,目前這兩個公司在行業中屬國內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但對涉及的具體信息他只是搖頭:商業機密。只說不出意外今年會在A股上市。之後,記者多方打聽,但沒人知道高燃在上海的“秘密基地”到底是做什麽的。
談到這些的時候,他說👰🏻♂️:“現在我也很困惑,因為涉足的領域太多,也許是好事🏊♀️,也許並不好,我仍然想只專註一兩個領域……”他告訴記者🤽🏻♀️,今後他最有可能專註的領域是金融。
做著網站🤚🏿,開著製造業公司,投錢最多的地方又是股票🥚。哪裏是高燃真正專註的地方?哪裏是他可以重回巔峰的起點👮🏽♀️🤾🏼♀️?他表示不是特別清楚🎻。“這兩三年之內,我會找準目標👩👩👧🛌🏼,把涉足的領域縮小到2到3個,然後真正的專註。”
“不想做馬雲想做默多克”
財富面對面
記者:在第二次創業中,為什麽除了互聯網,還同時涉足這麽多領域?
高燃🎈🕴:現在🤳🏽,互聯網的兩極趨勢也像其他行業一樣,越來越明顯🥕,做得大的做得越來越大,而小網站卻舉步維艱,每天都有小網站死去,大網站也每天都在賺錢。來見你之前,我剛好去看了一個正在IT界打拼的朋友,他剛起步🚴🏽♀️,3個月內從130多斤長到180多斤,你知道為什麽嗎?競爭太激烈,他緊張得天天坐在電腦前,吃喝都不離開🔵,也缺乏走動……所以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並不一定非要在IT行業發展📠,況且現在我更希望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記者:第二次創業與第一次有什麽不同✊?
高燃👨🏭:現在的風投公司比過去更中意傳統產業,因為互聯網的風險太大了↩️🧑🏻🌾,說不準哪天就一下成功了,也說不準投資就白投🪥,不過二次創業者更容易拿到投資,相比較起來,風投公司相對比較信賴二次創業者,因為有經驗,有基礎,風險評估也會相對較低。
記者:你自己的投資方向是如何選擇的呢?
高燃👨🏼🦱🤸🏽:我會大量收集關於這個行業的信息,也會和這個行業最牛的人見面、聊天💂♀️,跟他們交流可以得到非常多的有用的信息🤦🏼♂️✨,可以得到很多資訊,這就可以讓自己有個判斷,知道怎麽做風險最低🤦🏽。我目前處在資本🤷🏼、人才、知識的積累階段,希望在3年之內有比較大的突破📀。
記者:你到底有多少財富🍮?
高燃📕:媒體的報道多少有水分。我現在擁有的資產🤾🏼♂️,夠我投資,夠我做我想做的事情🤏🏽。
記者✌🏼🤦🏽♀️:想沒有想過成為80後的財富領袖😾🏄🏿♀️,比如李彥宏👂🏻↔️、馬雲那樣🔚?
高燃🔛:我從來沒有想過成為第二個李彥宏🦔、馬雲❣️,即使成為了又怎樣呢8️⃣?那不是我想要的,我只想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希望自己成為默多克那樣的商人☮️,可以在兩三個領域內做到最好🏌🏿♂️。
80後的跳躍方向在哪裏
記者手記
高燃是80後的創業代表人物之一😥👐🏽,以神話的方式開始,而今後的路,則以80後跳躍的典型思維在探索,這是他給記者留下的框架印象☞。
采訪中,記者註意到,高燃離開他一手創辦也是讓他成名的MYSEE🙅🏼♀️,是因為在公司面臨新的競爭的時候🧜🏽,在創新上發生分歧,他無法說服團隊走向新裏程而徹底放棄的。這樣的放棄,是因為缺少老一代財富英雄們的耐力,還是因為管理上缺少方法?高燃沒有給記者證實🧝🏿♀️。不過,這卻給財富新人們提出了一個面臨生死的課題:如何帶領團隊?對此專家評價說👩🏽🦱,這批財富新人,他們的思維有互聯網的寬度🧍🏻♂️,卻缺少深度🧑🦼➡️,而這就是他們的致命弱點,克服這個弱點🤾,他們才可以真的將財富神話打造成真正意義上的財富現實📗。
同時我們還看到高燃身上跳躍的財富思維,而這種跳躍對於創業來說🤦🏼♂️,毋庸置疑是需要的🧙🏿♀️,但是,我們也仿佛在他身上看見了上世紀90年代那些一夜暴富後死於多元化的身影——他進軍了六七個領域👠。當然,今天的高燃已經有前人的經驗,他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新人✏️,除了時間可以證明他的跳躍是什麽性質的標本外,目前還無從判斷。但是他自己的困惑已經是一個證據:找準方向,才是真的可以縱身跳躍的新起點。
來源🫲🏼:2008.02.25 重慶商報 記者 劉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