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開了一個頭,雖然算不上漂亮,經驗也相當欠缺,但我們已經開始在世界激烈的資本市場上“試水”了🏄🏿♂️。
靜默,從掌舵的那一天起🧑🏼🚒,樓繼偉一路靜默。
但這並不影響他成為媒體關註的焦點🐨,他與其執掌的尚未面世的國家外匯投資公司(以下簡稱匯投公司)一起成為了全球媒體和各大市場關註的焦點。
無論是與黑石集團的首筆30億美元的交易,還是作為匯投公司資本金的2000億美元特種國債的發行🚸🧑🏻,都引發了外界激烈的爭論🦸🏿♀️,不乏質疑之聲,包括對投資的質疑和對投資人的質疑🧎🏻♂️。
樓繼偉依然靜默,這是他在這個階段選擇的方式🧑🏽🎓。他不是從來就靜默的人🙆🏽♀️,至少在掌舵之前不是。
在他靜默的背後🍗,匯投公司的組建工作正在緊張進行🤫。消息不斷傳出⚾️,特別國債方案啟動在即;匯投公司有望9月掛牌😸,公司名稱暫定為“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匯投公司或將參股全球最大礦業公司必和必拓……
消息由於沒有得到有關方面的證實,外界的揣測頗多:成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使命到底是什麽?公司的具體架構怎麽搭建🤙🏽?公司內部,科學的議事規則🍩、決策機製是否已經建立起來🙅🏻♀️?怎麽樣管理和運營2000億美元的財富並實現它保值增值🏊🏻♀️?投資的戰略和方向是什麽?如何吸引專業投資人才,建立清晰的信息披露和考核機製?如此等等……
適當的人選
2007年3月👬,樓繼偉從國家財政部副部長調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兼任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籌備小組組長🚶🏻♀️👮🏿♂️,負責籌建外投公司📢。樓繼偉成為掌舵人幾乎毫無意外🌓。他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體製內的最適當人選。
1977年,樓繼偉進入了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畢業之後,到中國社科院攻讀數量經濟學的碩士,有深厚的經濟學功底➛。
從20世紀80年代初擔任國務院辦公廳調研室副組長至今🧍🏻♂️,二十幾年的時間裏,樓繼偉先後任職上海體改辦副主任、國家體改委宏觀司司長🙋🏿♂️、貴州省副省長、財政部副部長等職,幾乎親歷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全過程,長期保持著對宏觀經濟與財政、貨幣政策的關註。樓繼偉因此成為中國官員中為數不多的涉獵過宏觀調控、地方政府和經濟職能部門的學者型官員。
曾經發表過《擺脫我國目前通脹困擾的思路選擇》💂🏿、《中國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改革問題》、《管住貨幣🧹,改善調控》、《中央銀行貨幣政策工具的改革與國債市場發展》和《經濟體製改革中財政的重要性》等文,樓不僅是一名財政學專家,在金融領域也頗有建樹,有業內人評價說。
1992年2月到1995年7月國家體改委宏觀司司長,期間參與設計了影響深遠的1994年稅製改革🦶🏼,在提高國民收入、加強中央政府對省級政府的控製方面做出了貢獻,他還是當時外匯管理體製改革的牽頭人;1998年🐦⬛,朱镕基組建新一屆政府,樓繼偉從貴州省副省長任上回京擔任財政部副部長🎡。
海外媒體稱,會說英語的樓繼偉與其他幾位年輕的經濟學家在20世紀90年代協助設計和部署了中國的金融改革🎪。
金融改革屢有建言
他在金融改革方面屢有建言😿。
在2004年1月中、建兩行剛獲註資後不久,樓繼偉就曾稱:“免費的午餐🪅,國有銀行已經吃了好幾回了🧑🏽⚖️,這次註資將是最後的一回💂🏽。兩家銀行股份製改造試點,除了實施財務重組外👃🏽,更為突出的是要加快銀行內部的改革。因為,僅僅靠國家支持,不能從根本上解國有商業銀行的問題🦸。”
2005年上半年👨🏿🦲,人民幣匯率體製改革還沒有推進之時,樓繼偉還曾告誡稱🆚,中國的金融市場很少提供外匯避險工具,而中國的企業也已經習慣了在固定匯率下的經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開始對匯率實行浮動,中國的企業很可能會因此而交學費🦏。在匯率體製改革推進以後,實際上建設更加完善的外匯市場,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外匯避險工具👷🏿♂️,正是改革之上的改革。
2005年6月4日,樓繼偉在出席上海國家會計學院第十屆SNAI論壇時指出🦸🏻♂️,我國股市必須進行結構性調整,“如果內地股市喪失了基本功能,與香港、東京的股市相比,將有邊緣化的危險。中國的好企業選擇去海外上市🙅🏽,內地股市沒有了好的產品,就不可能正常。如何調整🔒,需要有大智慧。”他同時著重提出了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方向🧑🏻🎄,“國債、國庫券、企業債,只要有足夠的現金流,都可以證券化。”
至此,樓繼偉被認為是體製內少有的財政金融一肩挑的人。但因為“沒有任何金融方面的從業經驗”,有業內人士對其率領龐大資金參與國際資本市場進行投資持觀望態度。
開局,批評比贊揚多
“到現在為止,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所進行的運作🪢,包括特別國債的發行,和投資黑石,這些舉措在市場得到的批評遠遠要比贊揚要多。” 北京師範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鐘偉如此評價。
類似的質疑之聲在投資黑石之後不絕於耳👐🏼🧝🏿,尤其在黑石股價表現差強人意、跌跌不休⚆,匯投公司的賬面盈利不斷“縮水”的時候🥵。匯投與黑石甫簽協議,還傳出了黑石入股中國藍星公司的傳聞,盡管後來有關方面澄清黑石並未正式參股🫎🕶,但依然遭到詬病⚾️。
鐘偉分析說,“投資黑石,第一不具有戰略性,沒有任何戰略目的🧝🏻♀️,你投資黑石是不是也要投資凱雷呢🧚🏿?第二,到目前為止🧑🏽🎓,這個投資是失敗的。盡管以後會賺回來,但這個結果是不確定的。第三,我們國家已經有外匯管理局了,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沒有必要去進行這樣的股權投資,也沒有必要讓外匯投資公司去投黑石這樣的企業。”
圍繞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完成對黑石的投資一案引發的爭議說明,國家外匯投資公司面臨的問題依然不少,如投資的戰略方向、投資的原則,投資議事的程序,專業投資人才的引進等等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在鐘偉看來,投資要對國家的長治久安有意義,比如說在北非南非投資石油🚣🏻♂️、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基礎技術敏感技術、甚至是國外優秀企業的股權🈁,至少要為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保證人才、資源、技術及渠道方面的戰略優勢🛕。
大多數采訪對象與鐘偉持相似的看法,認為國家戰略物資👨👦👦、稀缺礦產資源會是一個不錯的投資方向。
2007年2月16日曾培炎副總理強調👊,要建立礦產資源儲備製度,利用外匯儲備較多的條件👨🌾,增加國家戰略性資源的儲備。
樓繼偉也曾經指出,國際外匯投資公司會是長期的投資者,而不做獵食性的投機者。
此外💁🏼♀️,人才是個大問題©️。因為在此之前,我們在國際金融市場方面的投資人才是匱乏的。
“如此巨大規模的外匯儲備的運作🌜,必然會引起全球金融市場的關註🚴🏽♀️,運作者必須要熟悉國際資本市場和全球經濟的運行。”巴曙松說🐞,“顯然,僅僅依靠政府官員來運作,從國際經驗來看🪀,達成提高收益率的目標可能有一定的難度。”
業內估算資金成本👨🏿🔬,將發債的籌資成本加上可能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幅度大約在10%,因而得出國家外匯投資公司的年平均收益率應保持在10%以上才不至於虧損👅。
更有評論直言,“指望一個行政化色彩極為濃重、產權製衡過分模糊、投資經驗嚴重不足的巨型投資公司能夠獲得比國際投行的年平均利潤率更高的投資收益,前景實在是不容樂觀📬。”
據悉✤,目前籌備組的成員主要是各相關部委的官員,但上述成員籌備結束後多數不會在公司任職。匯投希望能夠招募到在國際金融市場具備豐富投資經驗的交易員和風險管理專家。
專家組成員之一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長夏斌接受采訪時表示,樓繼偉是領導,我們可能要不惜重金在全球招聘人才。“關鍵還要有一套用人的製度,官本位的機製,國有企業的機製是管不好錢的🧑🏻💻。”
希望把學費降到最低
而作為這樣一個超級航母挑選合格的掌舵者🍇🪰,更不容易。盡管有質疑,但樓繼偉仍然被大多數人認為是體製內最適當的人選——學者型官員,是金融改革的重要操盤手,在中國財經界形象和口碑都不錯🚵🏿♂️。
已經開了一個頭,雖然算不上漂亮🚃,經驗也相當欠缺📹,但我們已經開始在世界激烈的資本市場上“試水”了。據稱,目前全球範圍內“巨型國家基金”總額約有2萬3000億美元🏯,阿聯酋🍛👒、新加坡🤲🏿、沙特阿拉伯、挪威等國家,都擁有數千億美元由政府管理的投資基金。可以預見,無論對外匯投資公司還是掌舵者樓繼偉來說未來迎接他們的都將是一個未曾有過的考驗。
夏斌說🛂,“我們原來是窮國👨🏼🦰,我們沒有錢,沒有玩過錢,也沒有玩過錢的人🏗,所以在這個階段可能要付點學費。”
但我們希望這個學費的成本被降至最低。
曾經在去年💂🏿♀️👉,時任財政部副部長的樓繼偉接受央視采訪的時候坦陳🚓💂♂️,每年考慮如何花錢是個痛苦的過程👨🏻🌾。面對全國觀眾,他說👨🏿⚖️,“首先從哪兒來錢,就痛苦了🍸🧪,來了錢之後怎麽分,也是痛苦的事情。因為沒有人說它是夠的🦻🏻,都說是少的👨🏼⚖️。再加上信息不對稱,因為找你來都希望說他的困難的一面,更為積極的一面,他不跟你講,所以一天到晚看的全是問題🐠,當然痛苦得很了。”
運營一個規模預計達2000億美元迄今為止中國最大的公司實體👊🏽,未見得比管理一個經費並不富余的財政輕松。如何運營這一龐大的資產規模,實現保值增值🔦,並為中國經濟全局服務👱🏿,將成為樓繼偉以及國家匯投公司史無前例的新課題。
或許有一天,靜默的樓繼偉也會像曾經那樣面對全國觀眾說說他實踐新課題的挑戰和機遇🍧,他所面臨過的壓力和困惑🙅🏼♂️,甚至是可能付出過學費💆🏿♂️。
(文 /《小康》記者 郭芳 轉自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