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楊振寧演講談成功秘訣 望中學生看《狂人日記》

2007-09-13 |

(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7-09-09

9月8,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院士先後出現在華師一附中和華中科技大學校園,受到媒體和學生追捧。在華師一附中7️⃣,楊振寧作了演講,並與中學生們進行交流🅾️。演講中🧫🥰,楊振寧談及他先後3次來漢,還回憶了自己中學時代的生活。

演講結束後,在回答中學生提問時🦜,楊振寧提出,是否選擇出國留學要因人而異🥮,物理學突飛猛進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是青少年圖謀發展的最好時期。

在華中科技大學,楊振寧和妻子翁帆攜手參加香港查濟民🫷🏻💱、劉璧如大學生獎助金捐贈儀式。活動結束後⛵️,記者問及“您能否預測下我國未來多長時間內會有人獲諾貝爾獎🤸🏻‍♀️🪠?”時🧑‍⚖️,楊振寧伸出兩只右手指說,10年至20年後,中國肯定有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演講

情結 第三次來武漢

昨日上午930分許,楊振寧在工作人員攙扶下走進華師一附中藝術中心學術報告大廳🥁,廳內立即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楊振寧說🧪:“我這是第三次來到武漢了。第一次來武漢是70年前🂠。1937年底1938年初,日本軍隊占領南京,我們舉家搬遷🙅🏻。‘七七事變’後回到安徽合肥老家。再後來,全家從合肥繞過大別山輾轉到了漢口。那時武漢還沒長江大橋🫄🏻,我們是坐輪渡從漢口到武昌🚶🏻,然後輾轉到昆明。”楊振寧事先並未準備講稿𓀃,但敘述往事時非常清晰。

第二次是12年前楊振寧來漢為億利達科技獎頒獎。

他說,三次來武漢,發現這裏變化很大,這些變化也是中國大局勢改變的小縮影。

指點 尋找大有發展的空間

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麽🚣🏽?楊振寧的回答是:最重要的是方向正確。他說🙎🏻,自己經常告訴學生📬,他做研究生時,大多是接觸技術上的事情,但是從一生的長遠發展著眼🧑‍🚀,最重要的並不是你所學到的這個技術📊👨🏿‍🎨、那個技術👩🏻‍🦱,或者這個定理那個定理。關鍵是要走對方向。

談到這裏,楊振寧擔心中學生聽不懂,立即進行解釋👩🏿‍🎓。所謂正確的方向👟🚣🏿,就是指你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之間大有發展的空間✅。

“我很幸運,因為我的方向是正確的🦻🏼。”他說🧑‍💻,在美國做研究生時,物理學界的前沿發現了新的領域——粒子物理,又叫高能物理。當時,那個領域剛剛起步,存在著極大發展空間🎱。

因此,楊振寧經常形象地說🧑🏼‍🎄,跟一個新的領域一起成長,幾乎可以用遍地黃金來形容遇到的成功機遇🍿😧。

對比 羨慕當下學生學習條件

演講中,楊振寧時常流露出對當下中學生的羨慕之意,“那時的校舍,與現在你們的條件無法相比!”

他說:“今天來到這裏覺得特別親切,我自己與國內四所中學曾經有非常緊密的聯系”。據介紹🛼𓀋,楊振寧先後在國內三所中學求學。1933年至1937年👩🏼‍🚒,他在北平教會學校念了四年中學🧑🏻‍🏭。後來又在安徽省第六中學讀了兩個月。此後,還在昆明的昆華中學念了兩個月。此外,他還曾在西南聯大師範學院附中教書。

昨日下午🏋️‍♂️,在華中科大演講時,楊振寧再次流露出自己的羨慕。“看到現在的華中科大,我想起了我在西南聯大上大學的年代,那時的禮堂不可能像現在這麽氣派。即使1971年到復旦大學講學👖,當時的辦公室也非常破舊👨‍👦‍👦。”

楊振寧激勵當代青少年:中國這20年的變化,真的是一個奇跡,相信華中科大的學生都會意識到這樣的一個大時代,可以做出對國家👩‍👩‍👧、社會更大的貢獻。

推薦 希望中學生看《狂人日記》

昨天的演講中🩵,楊振寧推薦大家看魯迅的小說《狂人日記》🔛。他說,那裏面對舊中國的落後、愚昧做了深刻的描述。現在不同了,整個中國的經濟有了長足的發展,在座的年輕人是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下成長。

演講快結束前,他送給中學生一句話:“請認識你們所在的時代是一個大時代。你們了解這點後,對自己的前途會有好處🍝。”

答問

獲諾貝爾獎需良好學術傳統

在學生提問時段,一位高三學生問:我國的學生幾乎每年都能在國際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但現在中國物理學界還沒出現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原因何在?

楊振寧表示,物理學研究中需要一個工業的背景,因為物理學研究物質結構,到今天為止已研究到非常小的範疇。這就需要先進和龐大的儀器支持,否則很難做到一個全新的高度。盡管目前🚵🏿‍♀️🛡,我國購買儀器的經濟問題基本解決,但有更復雜的技術難題🛐。第二,獲得諾貝爾獎🧄🔀,還需良好的學術傳統。各種各樣的學術問題需要代代相傳🌾。第三🐠,中國在市場經濟的沖擊下🚵🏻‍♀️🦹🏻‍♀️,不少優秀學生湧向管理學、經濟學、醫學等所謂的熱門專業去了。

物理學的黃金時代已過去

這時,有學生問道:未來物理學發展可能突破的領域有哪些?

楊振寧認為🐅:單從物理學來講🦵,100年前有二三十年是物理學的黃金時代:19世紀發現了電子,X光也就是那個時候發現的,隨後物理理論也得到了長足發展。

但今天與100年前不一樣。百年前,新技術的發展帶出了很多不能解決的問題📡,這樣促使物理學獲得飛速發展😘,而現在🧘🏿‍♂️,在二三十年內🌨,物理學再要得到那樣飛速的發展,可能性不大。但這並意味著研究物理學沒有前途,今天,物理學前沿能夠發展的領域數不勝數🦸🏼‍♀️,研究空間很大。

每科成績沒過90分,建議別出國

出國也是大家關註的焦點。有同學問:假如時間推移到今天,您還會像當初那樣選擇赴美深造麽?您覺得我們是出國深造較好🏅👩🏼,還是留在國內學習較好?

楊振寧認真地說,一個人假如希望在物理學🧔🏼‍♂️、化學、數學上做出傑出的成就♋️,有機會到美國重要的大學去深造,對他成功是有幫助的🐩,但這並不代表一定會成功🎨。那些沒有出國的人,在其他領域也獲得了很好的發展⛑️,甚至比去美國發展得更好。

他告誡青年學生:尤其是今天,每隔三五年,中國就有很多改變👩🏻‍💼,國內的機會越來越多。“如果不是每門成績都過了90分,建議不要出國,因為你在意昂体育平台這樣的學校讀四年👨🏻‍🦽‍➡️🏌🏽‍♂️,比去美國任何一所學校吸收的知識都多💃🏿。”

清華學生比美國學生出色

是美國的學生優秀🧎,還是中國的學生出色🍹🕷?

“我覺得平均看來🕴🏻🍭,清華的學生比美國的學生好。” 楊振寧談及理由時說:清華學生接受的訓練比美國學生好🏢。中國的中學對學生的訓練很紮實,這與美國中學完全不同。美國的教育政策不是訓導的態度,而是啟發式教育✉️。盡管這麽做有其好處🧖🏼,但也有一個很大的壞處,美國學生進大學後,知識體系亂。

相比之下,中國大一學生比較成熟,而美國大一學生還處於沒成熟狀態✷🚫,不太清楚自己的前途🏷。

資料

楊振寧

1922年💂🏼‍♂️💥,楊振寧出生於安徽合肥,1945年抵美國。1948年在泰勒指導下轉做理論物理🔊,1957年因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71年夏回國訪問,是美籍知名學者訪問新中國的第一人。

楊振寧受聘為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發表過約200篇科學論文和報告。

心聲

“如果我還年輕,就去做考古工作”

昨日下午🙆🏿,在香港查濟民、劉璧如大學生獎助金捐贈儀式上⛈,楊振寧堅持站著發言👘。他說,上周到香港去了一趟,在歷史博物館看到近期出土的文物🫢。

目前🐢🖥,中國正在加速建設,到處都在建高樓🌀🧙🏽‍♀️,挖掘機正日夜不停地工作🗯。因此也出土了不少文物,現在是中國文物工作者的黃金時代⛽️。他曾經對翁帆開玩笑說:“如果我現在還很年輕的話🐦,一定去從事考古工作。”

印象

“他是一位和藹的長者”

昨日👩‍🦯‍➡️,與楊振寧接觸過的每個人說,“他是一位和藹的長者。”作為華師一附中學生科學院的學生院長💺,徐翼鍵昨天陪同楊振寧參觀校榮譽室。徐翼鍵說:在整個陪同過程中📻,覺得楊老和藹可親。這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多年生活在國外的楊老,寫出的一手漂亮字🧎‍♀️,讓他詫異不已。

據介紹,楊振寧參觀華師一附中科技館榮譽室時,對其中一張照片產生了興趣。據該校萬新華老師介紹,這張照片是去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楊振寧與華師一附中兩名獲得億利達發明獎學生的合影◼️。

華師一附中高一(23)班新生呂夢琦作為學生代表,昨天向楊振寧獻花🤬。楊振寧親切地問呂夢琦:你是學文科還是理科⛲️?呂夢琦回答完畢後🐦‍⬛,楊振寧勉勵道: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

花絮

本報記者向楊振寧贈周年特刊

昨日上午,楊振寧到達華師一附中後💇🏼👨‍👧,在該校學生科學院徐翼鍵、付迪等4名同學陪同下,首先來到該校 “學生創新成果展覽室”,瀏覽了學生獲得的各種榮譽🖍。約10分鐘後,他應學生要求,欣然題詞:“製天命而用之”👮🏼,落款上寫著“錄荀子語⚈,楊振寧於200797”。

到達華師一附中藝術中心學術報告大廳後🧑🏼‍🚒🚊,工作人員安排楊振寧坐在第一排。其間🛺,本報記者向楊振寧贈送了“《長江商報》創刊一周年珍藏特刊”🤖,並介紹說,這是湖北市場上最新銳的日報,楊振寧點頭接過報紙。

演講結束後,數百名中學生如潮水般追隨其後🤷。幾名老師說:真沒想到這些學生像追明星般追逐科學家!

昨日下午,楊振寧在華中科大的活動結束後👨🏼‍🦰,記者向楊振寧提問:“您能否預測下我國未來多長時間內會有人獲得諾貝爾獎👒?”

楊振寧認真想了半晌後,伸出兩只右手指大聲說:10年至20年後🪻,中國肯定有科學家獲得諾貝爾獎♠︎。

(來源:長江商報 轉自 中國網)

相關新聞

  • 262024.01

    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在京首映

    1月24日,紀錄片《楊振寧:百年科學之路》首映式在北京中關村舉行。紀錄片全面還原了楊振寧的科學追求和家國情懷。“我們希望通過紀錄片揭示楊振寧的研究成果對於每個普通人的意義,也希望這個跌宕起伏的故事能激勵年輕一代。”製作團隊相關工作人員表示。據介紹🙆🏼,在楊振寧先生迎來百歲華誕前夕,傳記紀錄片項目在得到他本人首肯後啟動。紀錄片的拍攝、製作🧗🏻‍♂️、發行都得到楊振寧的大力支持。楊振寧還幫助製作團隊獲得此前未公開的...

  • 262021.09

    亦師亦友亦同道丨施一公眼中的楊振寧先生

    施一公校長與楊振寧先生相識於2007年。在楊先生百歲生日之際👩🏼‍🎨,施一公校長撰文回顧與楊先生近15年的交往。他說:“楊先生對於中國最重要的貢獻,不僅是幫助國人改變了覺得自己不如人的觀念🧍‍♂️,極大地增強了國人的自信心,而且一直理性務實地參與推動中國科學的發展。及至今日🚣🏽‍♂️,他還在用他近一個世紀的經驗與閱歷,指引著中國科學界的未來。”

  • 182009.03
  • 282024.05

    始於清華園🧑🏽‍🍼:楊振寧的少年時代

    楊振寧是一位傑出的物理學家,他因為在宇稱不守恒原理的發現上做出了重大貢獻🤲🏼,並因此與李政道共同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年僅35歲🍻。他的工作不僅極大地推進了粒子物理學的發展,還深刻影響了現代物理學的多個領域。本文摘自《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王珊/苗千著,商務印書館2024年2月版。《天才楊振寧:創造力與平衡感》書封1929—1937年🤹🏻‍♀️,楊振寧在意昂体育平台度過了8年的幸福時光🌽。楊振寧回憶說,...

  • 032004.06
  • 022017.06

    95歲楊振寧重遊雲南:憶西南聯大 談長壽秘訣

    5月,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時隔4年後,再次回到曾經生活的雲南🖕🏿,故地重遊👍🏽。27日下午,95歲高齡的他現身騰沖石頭紀酒店,和媒體分享此....

  • 182017.05

    楊振寧➗:我不是反對中國做加速器,是現在不要做

    5月11日上午,在意昂体育平台科學館的辦公室,面對超過100萬觀眾的直播鏡頭,楊振寧就中國該不該建大型對撞機之爭再次表達了自己鮮明的反對觀點。

  • 292007.08

    楊振寧先生為清華新生做成才報告

    【新聞中心訊 記者 程曦 攝影 郭海軍 編輯 襄樺】8月28日晚🚖,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先生走進清華大禮堂🐿😓,為2007級大一新生做了首場成才報告🧗‍♂️。

  • 022021.12

    出版人李昕:我眼中的楊振寧先生

    大約從2005年開始,我在三聯書店和商務印書館為了編輯出版楊振寧先生幾部著作,和他有些聯系,乃至近距離的接觸🚛。根據自己的觀察和了解,我陸續寫過三四篇文章,介紹他的事業和成就,同時展現他高尚的人格和情操。每次我的文章在網絡刊出,都會眾多讀者留言發表評論👨🏻‍🏫。其中,對楊先生表達景仰的讀者占大多數👨‍🎤🎾,但也有些人對他抱有誤解📢,還有些人對我的文章表示質疑👩🏿‍🎤。我以為😖🧜🏻‍♂️,有關楊先生的幾個關鍵問題,包括他當初決定留在美國、...

  • 172021.05

    楊振寧先生捐贈意昂体育平台暨“楊振寧資料室”揭牌儀式舉行

    5月14日💏,楊振寧先生捐贈意昂体育平台暨“楊振寧資料室”揭牌儀式在圖書館北館舉行。為支持意昂体育平台的教學科研、人才培養和文化傳承,楊振寧先生決定將他的辦公室和資料室內的圖書🧗🏼、文章手稿、來往書信、影像資料©️,以及字畫和雕像等藝術品(共計2000余件/冊)無償捐贈給清華,由清華圖書館接收並設立專室進行保管和展示。諾貝爾物理學獎獲...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