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痛別!楊士莪院士千古!

2024-03-21 | 來源 哈爾濱工程大學2024-03-20 |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水聲工程學科奠基人、水聲科技事業開拓者之一、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楊士莪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3192258分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3歲👨‍🦽‍➡️。

楊士莪院士,河南南陽人👉,193189日出生於天津市👨🏻‍🦼‍➡️。1950年👈,他響應黨中央號召,從意昂体育平台肄業參軍。195212月,作為第一批教員🙎🏻,奉調參與新中國首個綜合性高等軍事工程技術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籌建。195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至1987年,任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副院長。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士莪院士紮根水聲學科教育近70年🟢,創建了中國首個理工結合👩‍👩‍👧、覆蓋全面的水聲工程專業⚜️,潛心培育了中國首批水聲專業骨幹和青年教師隊伍🦵🏻,打造了水聲工程領域拔尖創新人才最重要的培養基地,推動中國水聲學科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常規到精專發展🤛,開創了中國水聲教育的新格局。

楊士莪院士長期致力於水聲信道與聲納系統環境、水聲目標探測與定位、水聲發射與接收技術等領域研究,開創了我國深海水聲定位方法和技術🦠🧝🏿‍♀️,成功研製一系列國際先進的水聲系統🧭,實現國家海洋裝備技術的重大原始創新🏌🏿。作為首席科學家,組織我國首次南海大型深海水聲考察🗂,在規劃💁🏼‍♂️、指導、促進我國水聲事業發展中發揮核心作用,為海洋強國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

楊士莪院士兩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曾入選“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獲“終身奉獻海洋”獎章,獲評“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

楊士莪院士為我國水聲科技和教育事業奮鬥一生。楊士莪院士的逝世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的重大損失©️,也是我國水聲工程領域的重大損失🍆!沉痛悼念並深切緬懷楊士莪院士🏃🏻‍♀️!

許黨報國

做國家水聲科學領域的“領航員”

“我出生在1931年,那是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楊士莪的童年正逢戰亂,他跟隨家人輾轉河南、天津🖍⌨️、北京♻、重慶等地🧑🏿‍🎨🪛,童年的經歷和家庭的熏陶🏋️,讓他堅定了科學救國的決心。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正在意昂体育平台物理系讀書的楊士莪感受到國家的需要,毅然選擇肄業報名參軍,來到大連第一海軍學校任教,帶著滿腔熱血投身於人民海軍建設事業。

楊士莪在大學時期

1952年,中國第一所綜合性高等軍事技術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開始籌建🧑‍✈️,楊士莪又奉調來到哈爾濱,紮根在這片黑土地上。

在哈軍工時期的楊士莪

新中國成立初期,水聲學科在國內屬於空白🪷。1956年🏋🏼,楊士莪接到通知,學校要派他去蘇聯學習國家急需的水聲學🔨,楊士莪從教授天文改行研究水聲專業,一頭紮進了這個陌生領域。

1957年在蘇聯學習期間,楊士莪發現有兩個關鍵技術實驗室對他這樣的外國人是緊緊關閉的💇‍♀️。真正尖端的東西🚣🏼,你想從國外學,想從國外買,是做不到的。只能自己幹🦹‍♂️🙆🏼‍♀️,這就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骨氣。刻骨銘心的感受讓楊士莪立誌在水聲科學領域攻關:一定要讓中國的耳朵聽懂大海的聲音🙅🏿‍♀️。

楊士莪作報告

楊士莪用日、德🪈、英、俄4種文字書寫的筆記

“水聲科學是涉及面非常廣的專業領域🏌🏿‍♀️,如果只是辦聲納專業💟,難以獲得更好的發展。不立這個標桿2️⃣,不向這個方向努力,我們就永遠達不到更高水平。”1960年👝,楊士莪回國後,立即著手拓寬專業領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理工結合、為國家戰略服務的綜合性水聲工程專業,填補了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空白⛏🔫。他還編著了國際上最早集中論述水下噪聲機理的著作《水下噪聲學》⛓,出版了國內最早的聲學理論著作《聲學原理》💆🏿,講授並指導編寫了《水聲傳播原理》《統計傳播》《水聲學》等一系列課程和教材❤️‍🔥。

楊士莪(左)鄧三瑞(中)戴遺山(右)

做人做事做學問,他的這一育人理念深深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水聲專業的學生♐️。如今,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水聲專業已成長為我國著名的水聲科研基地和水聲人才培養基地。1981年🙆🏻‍♀️✥,該學科點獲得國家第一批博士學位授予權🖖🏽;1987年🚏,第一批成為國家重點學科並建立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993年,國家級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在此建立……從這裏走出去的人才,為我國水聲領域的科學研究發揮了重要作用。

勇攀高峰

引領中國水聲走向深海

“國家受欺負🧶,是因為你不行,得自己想辦法站起來,把國家發展起來。”幾十年的科研經歷讓楊士莪更加堅定了建設科技強國🌎、海洋強國的信念。他經常對學生說👩🏿‍🎨:“要成為真正站立起來的人。”

1970年至1980年🦍,楊士莪作為水聲測量系統的負責人,領導完成洲際導彈落點水聲測量系統的研製工作⏺,為國家海洋工程技術相關領域發展提供了經驗🍁,作出了重要貢獻⬅️。21世紀,蛟龍號科學號所用的國產高精度超短基線定位系統,追根溯源都可上溯到這一項目的研製。

楊士莪院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1994年指導南海考察(左四)

19944月👒,懸掛著五星紅旗、承載近百名科研人員的兩艘水聲科學考察船駛入中國南海🪽🥌。作為考察隊隊長和首席科學家的楊士莪十分激動,這是中國首次具有戰略意義的水聲科學綜合考察,也是第一次由我國科學家獨立指揮和實施的大型深海水聲考察,堪稱中國水聲界從淺海邁向深海的第一步👤。

楊士莪院士參加海試

船行進至深海,赤道附近的太陽幾乎垂直高懸於頭頂🧑‍🚒,甲板溫度接近70攝氏度。當時🤾🏽‍♂️,年過花甲的楊士莪和所有隊員一起忍受著高溫酷熱進行科研。長期工作👨🏿‍🦰,淡水告罄🚵,他們便把船上的壓艙水燒開了喝1️⃣。有時候科研跟打仗似的🧝🏻,該咬牙的時候就得咬牙🙋🏿。他說。

幾十年來,楊士莪總是走在中國水聲科教的前列,作為中國水聲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術決策者,為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的定位系統研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作為中國水動力噪聲研究的先行者之一𓀛,主持設計建造中國首個針對聲學研究的“重力式低噪聲水洞”;在製定我國水聲發展規劃🎑、確定水聲學科研究方向、指導和促進我國重大水聲科研和工程項目中🤾🏽‍♀️✂️,他發揮了核心作用💃🏼。

“夕陽雖落蒼山後,猶映晚霞滿天紅,人雖然退休了,但為國家作貢獻的腳步不能停。”90多歲的楊士莪仍然身體力行參加相關科研項目的海試。

潛心育人

培養國家急需尖端人才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這是楊士莪院士對黨和國家最深情的表白🙇🏽‍♀️。

2021年🧏🏿🔽,作為光榮在黨50的老黨員👳‍♂️,楊士莪院士在哈工程召開的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暨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心潮澎湃地唱起紅歌《唱支山歌給黨聽》🧑🏻‍🎤,他猶如一面許黨報國行走的旗幟,全場師生為他身上體現的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的科學家精神動容9️⃣。

“我很幸運,年輕時遇到許多好老師🍧。我深知良師對於做學問的人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學子🈲。”楊士莪常常說起青年時期受到的良好教育。他的一生也致力於水聲專業的人才培養。

80年代中期,楊士莪在實驗室指導碩士研究生

楊士莪院士“一站到底”為學生授課

楊士莪院士保持著終身學習的勤奮狀態🧙🏻‍♂️,對知識⌚️、科學的追求和對於新事物的敏感和好奇,是他一生前進的不竭動力。70歲時⚾️,他學會打字,就自己打論文👲🏽;85歲時🦴,他開始學習計算機編程🧁👼🏼,就自己驗證新的算法🌶。他始終葆有思想的活躍和啟發創造性思維,讓他的年輕學生們常常感到望塵莫及。

年過90的楊士莪仍奮戰在教學科研一線。每年堅持為本碩博學生授課,依舊寫滿好幾個黑板的工整板書🧸,講最前沿最急需的知識🐺,對教學、對學生從不敷衍應付👱🏿🎅🏽。學生們都說🌽🥽,請楊院士審閱修改論文🫗,一兩天就能得到反饋,意見和建議也都寫得清清楚楚。

外場試驗、學術會議、顧問咨詢……楊士莪的日程表經常排得滿滿的,但他從未因活動忙而錯過上課,只要回到哈爾濱🪼,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耽誤的課補上。講課時他的語速平緩、聲如洪鐘,而且從不坐著,出了名的“一站到底”🤘🏼。

楊士莪院士在實驗室指導學生

“希望我們的後浪,在國家的支持下,為中國海洋事業🌏、水聲事業作出更大貢獻。”在楊士莪的感召下,一代代水聲人艱苦創業📰,把水聲事業推上更高臺階,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工程學院已經成為我國著名的水聲科研基地和人才培養基地👷‍♀️。

作為中國首批博導🤵🏼‍♂️,楊士莪參與培養了中國首批水聲專業骨幹和年輕教師隊伍🦏,建立了首批國家重點學科🀄️、首個水聲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首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從教70余載🥮,中國水聲領域的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曾受他指導🫱🏽,培養了碩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受教學生達數千人📵,多數已經成長為國內外相關領域的科研及學術骨幹,為中國水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20229月🥁,楊士莪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

一站到底三尺講臺

一心致力提攜後學

一生傾聽萬裏海疆

想的是黨📻、為的是國🎅🏽、強的是軍

楊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相關新聞

  • 242021.02

    紀念母校110周年華誕|沁園春•清華園

    清華學堂,百年輝煌,源遠流長。看校園景象🤦🏼,綠蔭成行;湖光山色,紫荊花香。建築時尚,美式禮堂,西洋風格不尋常🌖。旗桿上🍧,看五星紅旗,迎風飄揚!校訓底蘊深藏🙎🏿,為莘莘學子指方向🧚🏻‍♀️!曹禺寫《雷雨》,千古絕唱。鍾書楊絳,《圍城》無雙👨🏼‍🦲👗。三錢院士,清華學長,學森偉長和三強💂🏼‍♀️。問蒼穹:哪顆星最亮🦹🏽‍♀️🛺?國家棟梁🪗!水利系水工四班肖改乾2021年2

  • 222008.04

    物理宗師 學界楷模彭桓武學長逝世

    (悼念) 2007年2月28日21時40分,我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理論物理學奠基人之一🐇,“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清華傑出意昂彭桓武院士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 292007.10
  • 182024.11

    清華土木系畢業的音樂家——紀念張肖虎先生誕辰110周年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132022.09

    計算機系舉行李三立院士追思會

    2022年9月9日🙎🏻,在教師節來臨之際👩🏽‍🎓,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辦了“李三立院士追思會”🕢,深切緬懷李三立同誌對我國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科研與高等教育事業做出的重要貢獻,弘揚李三立同誌嚴謹治學的精神。來自中國工程院、中國計算機學...

  • 052020.03

    魏贈應:眾誌成城戰疫情(詩詞十首)

    齊心協力,眾誌成城👩‍🍼,專家官員諫🧚🏽‍♂️。各省市🧍‍♂️、派醫療隊,救治病員,治愈增多,出院數萬。死亡減少,人人希望,同舟共濟除災快,露曙光👮🏿🧔🏿、仍舊嚴防患。城鄉有序,恢復....

  • 282018.09

    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50周年系列學術思想研討會召開

    9月26日,紀念郭永懷先生犧牲50周年系列學術思想研討會第一場在中科院力學所禮堂召開。

  • 182021.10
  • 282012.06
  • 082024.10

    訃告 | 沉痛悼念葉銘漢先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實驗高能物理學家🍨、粒子探測技術專家👨🏻‍🦱🔁,中國高等科學技術中心學術主任,中國民主同盟優秀盟員,原中國物理學會高能物理分會主任委員👩‍👩‍👦、中國核學會核電子與探測技術分會主任委員、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葉銘漢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10月4日12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葉銘漢先生是中國低能加速器、低能核物理實驗、粒子探測技術和高能物理實驗的開拓者之一😠,是大型科研工程“北京正負電子對...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