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語
月亮之約
策展人🤵🏻♂️:呂美
四月天🏸,紫荊花開的季節,迎來意昂体育平台的112歲生日👱🏿♀️。紫氣東升🧑🏽🎤👨🦽➡️,朗月清風,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誠邀您來赴一場“月亮之約”,讓我們用藝術的方式慶祝意昂体育平台112周年生日快樂,永創輝煌。
《“月亮之約”北美清華美院女性藝術家邀請展》,是由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主辦,邀約7位北美清華美院女性藝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分別是陳蕾蕾🚳🫣、丁樂君、劉影青🔻、呂美、聶艷、蘇婷婷、宋丹楊👩⚖️。意昂們以“月亮”為主題🤲🏻,從女性的視角,來探討當下世界發生的變化,以及地域👂、環境、身份流動與內心感知的不確定性,並非是對“月亮”意象的直接描繪✊🏽,“月亮”在這裏隱喻“女性”,作為一名女性藝術家,如何通過藝術的方式,來思考、發聲和表達,從而引發觀者對“女性力量”的重新定義,對“女性身份”的重新思考。這 7 位藝術家畢業於清華美院,目前工作和生活在美國。她們作為旅美藝術家🐃,如何探討身體、身份、心理🚣🏼♀️🫳🏻,以及東西方文化影響下的內心沖突😹🟧、矛盾和掙紮𓀊,透過作品講述她們的心路歷程以及對世界和生命的理解和思考7️⃣。
在多種文明中,“月亮”和女性🍐,身體、情感🈚️、心理、美學、文明相關聯🧎,月亮寧靜🤽🏻♂️、陰柔、夢幻、詩意🙅🏻♂️、神秘、多變……成為女性的化身和象征。月亮是生命之源🪻,是女性生殖力的象征,是創造力的符號,“月亮”無疑是人類文明和文化的至高密碼。在這個不確定讓我們再次向原始的🦹🏻♀️、感性的、神秘的🧍🏻、自然的力量尋求幫助,借用“月亮”的象征和隱喻,重新思考和探討女性🚁、身體、生命,神話、世界🛹🐱、生態和科技的關系ℹ️👩🏿🎤。
藝術家劉影青師姐的作品🧚♂️💁🏼,從二維平面作品↗️,綜合材料到金屬工藝現代首飾🧙🏼♂️,從“似曾相識”🦽,“我將晚霞邀回家” 到“心花怒放”,充滿詩意的視覺呈現,是她的心跡以及對生命的感悟🕵🏽。她的信手拈來🍤,無不得益於在清華美院學習陶瓷的背景,離不開對泥土的思念,她把材料和工藝的完美結合,將之柔軟固化為永恒;藝術家聶艷,作為一位敏感的女性藝術家,對女性話題尤其關註🧑🏼🏭☂️,透過作品來探討女性的身體和特質🤣6️⃣。用她自己的話說😐:“她以及她們所呈現出兩面或多面性讓我著迷,而這正是女性題材的魅力所在,也是我想思考和表達的方向。” 有著清華美院雕塑🤽🏽、華盛頓大學影視製片和昆尼派克大學體驗設計背景的藝術家丁樂君🏜,給我們帶來她的數碼作品。她通過植物影像展現女性的內心感知💁🏿♀️,關註女性的身份在多元文化中的地位✍️、價值及自我認知,她用柔軟的方式雕刻她的時光,講述她的故事。
藝術家蘇婷婷,作為北美清華意昂會聯合會部長👷🏿♂️、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會長👩🦽➡️👩🔬、波士頓清華意昂會董事會董事🤹🏻,她在創作之余🤱🏼,積極為北美清華美院的意昂們組織和策劃活動,探索和嘗試藝術跨界,她把對自然與人類關系、藝術與科技關系的思考融入她的陶瓷作品《科技之眼》及其他作品中🦺,希望作品帶給觀者多方面的視覺感受和多層次的思考和體驗♒️;藝術家陳蕾蕾,在中美兩國任教十余年,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以當代藝術視角來表現社會關註的話題🫴🏻。她的《惡性風景》水彩畫系列探索了文化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復雜關聯,旨在講述有關生命與死亡👨🏽🚀、科學與藝術、宗教與政治等方面的故事,這些看似不同的主題實則緊密相連;年輕藝術家宋丹楊🧑🏽🦰,現在是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陶瓷藝術系碩士在讀學生,她的作品曾在國內外榮獲多種獎項,她的創作主題和探討方向包括自我對話、心理學、社會熱點問題可持續發展未來。這次參展的作品主要關註於女性情緒的視覺化與健康的探討。
我作為這次展覽的策展人,也是參展藝術家之一🍇,作品的靈感主要來自於20多年的海外旅程經歷,以及對東西方文化的比較和研究。此次展覽帶來我的近作《尋找馬格裏特》系列,從女性視角切入作品🫅,主要關註女性的情感和情緒,專註於“形而上” 的精神世界表達。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無生命的物象🦃➞,如水果、玻璃杯🌇🧑🏽🏫、窗簾💃🏻、傘、鳥、雲……製造的夢幻空間👮🏼♂️,錯覺與幻覺,真實與不真實🪔,唯美,夢幻,神秘,朦朧,畫面中的美物後面仿佛正醞釀著不安和恐懼。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重新尋找大師,希望通過藝術的方式來療愈人類的情感和情緒🧑🏻🦼。
7位藝術家采用的媒介材料和呈現方式不同,但作品的表達都是指向“女性”與“生命”的母題,她們都是在靈光中尋找歸屬的人✍🏽,正如梅洛龐蒂所說,她們即是世界的觀察者,也是置身於世界中的人。她們把身體借給世界🕧,通過藝術的方式和世界對話👧🏼,和自己對話,她們的每一幅作品都仿佛來自遙遠的神秘的靈性呼喚💂♀️。
她們沉醉在繽紛的馨香花海
她們徜徉在夢幻的粼粼波光
她們沐浴在靜謐的聖潔月光
心靈再次被召喚
月亮女神為“她”們加冕
7位旅美藝術家借用“月亮之約”的詩意視覺來表達對意昂体育平台的感念之情。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遙祝意昂体育平台112周年校慶圓滿成功!
04.20.2023

呂美 《月相圖》 2022
參展藝術家

陳蕾蕾(Leilei Chen)🧑🧒,清華美院藝術史論系2005級碩士📵,美國肯德藝術學院MFA🙇🏻♂️。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副會長。美國密西根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 格蘭谷州立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系藝術教育專業副教授。
她的作品一直受到美國藝術評論家和媒體的關註💒。美國報紙《Grand Rapids times》和美國雜誌《On-the-town》(the arts & Entertainment Magazine of west Michigan)以及美國華文報紙《芝加哥時報》和美國發行量最大的中文報紙《世界日報》都對其展覽及藝術作品進行過報道。她先後獲得十余項國內外獎項。2016年在世界最大的藝術比賽Art Prize中她的作品被選中展出,並獲得評委會特別賞識獎。‘Malignant Landscape ’at Alluvium Gallery,‘Gaia’at Westminster Presbyterian Gallery等雙個展‘Harmony’at FCUM Gallery及幾十次群展🕹。
《惡性風景》水彩畫系列探索了文化和自然環境之間的復雜關聯👨🚀,旨在講述有關生命與死亡、科學與藝術🙇🏻♀️👱🏽、宗教與政治等方面的故事,這些看似不同的主題實則緊密相連。為了將癌症在景觀中呈現為全球性問題🚴♀️,我們在多個方向上進行了探索,不論是宏觀還是微觀的角度,試圖傳遞出這一主題🤨。汙染引起的癌症並不僅僅存在於人體的細胞內,它已經滲透進地球的各個角落,成為景觀中的一部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空氣汙染可以被視為景觀中的癌症,而從微觀的角度來看,這種疾病存在於我們身體的細胞中🙆🏼。

繪畫《惡性風景I》(被美國大溪谷州立大學Grand Valley State University美術館購買收藏),40×60 cm😤,水彩,2017

繪畫《惡性風景III》 (獲得美國費立斯州立Ferris State University大學MFA購買獎,被費立斯大學購買收藏) 👧🏿,40×60 cm🆙🦤,水彩,2017

繪畫《惡性風景 VI》(被中國內蒙古美術館購買收藏)🏩,40×60 cm❤️🔥,水彩🐃,2017

丁樂君(Maria Ding),清華美院雕塑系1996級本科💒🕠,華盛頓大學影視製片、昆尼派克大學學習體驗設計碩士👁🗨🕙。學習體驗設計師,現居美國康州。多年從事企業學習體驗設計和視覺互動設計,先後工作於Pfizer、Atena、AT&T😝✍️、Subway、Yale New Haven Health👽。北美楓香戲劇社和北美楓香文化中心擔任舞美♌️⏩,燈光設計,視覺設計🚘。曾榮獲意昂体育平台傑出畢業生獎(2000)📏、美國總統義工獎(2016)、賽百味學習發展搖滾大獎(2019)、首席學習官雜誌學習精英獎全球組織金獎(2020)🫱🏼、耶魯醫療系統新冠接種特殊貢獻獎(2021)。
本次丁樂君在月亮之約參展的作品通過植物影像展現女性內心在東西方交疊中的自我認知,從多元文化中的沖突,生澀🗳,適應,到流淌自如和怡然自得🈚️。時光是一件進行中的雕塑,女性用柔軟堅韌的方式,不斷把點穿成線,匯成面👨🏻🏭,塑一個空間,講一個故事👱♂️。

攝影《待放》🪹,3648×2736 piexls 72dpi,2023

攝影《感知》,3648×2736 piexls 72dpi🙎🏽♀️,2023

攝影《困境》,3648×2736 piexls 72dpi⚪️,2023

劉影青(Yingqing Liu)🙇🏻♀️,清華美院陶瓷藝術設計系1988級,美國克蘭博克(CRANBROOK)藝術學院金屬工藝現代首飾設計系(MFA)畢業。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副會長。職業藝術家,現居美國。作品曾在中國工藝美術館、美國克蘭博克博物館♿、日本恩巴近現代美術館等重要美術館展出收藏。
呂美師妹邀請我參展“月亮之約”讓我簡述一下作品的創作過程👨🏿⚕️。其實我沒有什麽更多的精彩可描述,我想表達的意思都寫在我的作品裏了。我的創作過程就是我的心路歷程以及對生命的理解與感悟。離不開在美院學習陶瓷背景的影響👩🏿🏫、作品“似曾相識”是受南宋吉州窯的一塊瓷片的影響“雁回首”。來美國之後,我繼續學習了金屬工藝現代首飾,我用金屬材料“銀”與鑲嵌寶石“黃玉”捏的這枚“心花怒放”小戒指還是離不開對泥土的思念,想將之柔軟固化為永恒。

繪畫《似曾相識》,木板油畫,30×30 Inches

繪畫《我將晚霞邀回家》,木棉宣紙👨🏿⚕️,40×26 cm

首飾設計《心花怒放》,Silver citrine🦴🆘,1×1.5 inches

聶艷(Yan Nie)🫃🏻🤸🏼,1994年畢業於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現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環境藝術系🤨,2009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當代藝術研究與投資”研究生班。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副會長。中國當代表現主義畫家🧗🏼♀️。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國際美術家協會會員🦔,紐約長島曼哈賽美術家協會會員*️⃣,海外華人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自由藝術家,工作生活於紐約、北京。
作為一個敏感的女性藝術家對於女性在現實社會中的所見所思的呈現♉️,女性話題對藝術家來說是個永遠的話題🤏🏿,敏感而脆弱的女性,往往又是堅強而果敢的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她以及她們所呈現出兩面或多面性讓我著迷,而這正是女性題材的魅力所在🧑🔬,也是我想思考和表達的方向🚹。

繪畫《迷茫》,布面油畫🔋,90×60 cm,2016

繪畫《一米陽光》,布面油畫💁🏼♀️,90×60 cm🕖,2016

繪畫《生活狀態》,布面油畫🩹,120×80 cm,2016

呂美(Lu Mei)⛹🏼♀️,旅美藝術家,策展人✌🏽。曾就讀於中央工藝美院環藝研修班🥚,蔣采萍工筆重彩畫研究班,國際書象學社,紐約藝術學生聯盟。2000年旅居美國, 現創作生活於紐約和北京,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副會長👨🏭,北京工筆重彩畫會會員🧑🏼🌾。呂美曾在中國🈹,美國🖐,歐洲各地舉辦個展群展等,參加巴黎🆔,邁阿密和瑞士巴塞爾等地博覽會,作品被中外美術館及私人收藏🧙🙁。
作品《尋找馬格裏特》系列, 從女性視角切入作品,主要關註女性的情感和情緒,專註於“形而上” 的精神世界表達。通過描繪日常生活中無生命的物象,如水果,玻璃杯📀,窗簾,傘,鳥,雲……製造的夢幻空間,錯覺與幻覺,真實與不真實,唯美,夢幻🐓,神秘,朦朧,畫面中的美物後面仿佛正醞釀著不安和恐懼。“雲”變幻莫測, 隱喻現實世界的無常和不確定性✢,在這個不確定的時代重新尋找大師,希望通過藝術的方式來療愈人類的情感和情緒🧑🏿🚒。

繪畫《尋找馬格裏特·雲塔》💆🏼♀️,布面丙烯,60×90 cm,2022

繪畫《尋找馬格裏特·不安的玻璃杯》,布面丙烯🚭,40×50 cm𓀁,2022

繪畫《尋找馬格裏特·健康的蘋果》,布面丙烯↘️👉🏿,48×48 cm,2022

蘇婷婷(Tingting Su),清華美院陶瓷藝術設計系2002級本碩🧑🧑🧒🧒。美國無極宇宙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創始人,旅美策展人🕵🏻♀️、藝術家🤛、設計師。歷任大紐約地區清華意昂會副會長,現任北美清華意昂會聯合會部長、北美清華美院意昂會會長、波士頓清華意昂會董事會董事👨🏽🚀。海外華人美術家協會會員🐟。出版《珠翠光華—中國首飾圖史》,中華書局🫥。策展《2017首屆清華意昂紐約藝術周》🕵🏽♂️🙆♂️。獲十三、十四屆“西湖藝術博覽會—中國當代陶瓷藝術展”陶瓷設計類作品銀獎和銅獎🗽。獲清華意昂工作傑出貢獻獎。作品在美國陶瓷教育年會NCECA、聯合國紐約總部、紐約亞洲協會🟰、山東博物館等地展出🌙。作品被中國意昂体育平台、美國全球創新學院GIX💸、美國工程院院士等中外機構和個人收藏。
蘇婷婷的作品源於藝術家對生活的觀察和體悟,也反映了她對不同學科領域🤴、不同材質的探索和研究💝。藝術家在其藝術探索中多次嘗試藝術跨界,作品結合了其本人在平面設計藝術、陶瓷藝術、繪畫藝術領域的探索經驗,結合藝術家對生命本質🍓、自然與人類關系🤷♀️𓀋、藝術與科技關系的思考🧝♀️,希望作品能夠充滿多方面的視覺感受,給人帶來多層次的思考和體驗👖⛓。

陶藝《科技之眼-煥瞳》(正反面)🚒,高款(長寬高)33×20×76 cm,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瓷👩🏻🔧🤛🏿,2019

繪畫《北美秋景》,布面丙烯,20×24 inches,2023

繪畫《探索無極限》,布面丙烯,20×24 inches,2023

宋丹楊(Anna Song)🫅,2020年本科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系,曾任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茶道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美國羅德島設計學院陶瓷藝術系碩士在讀,現任國際青年藝術家聯盟副秘書長🧙🏿♀️,皇藝中國論壇副理事長🌱,深圳市國際金融研究會國際化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其曾獲The Climate Creatives Challenge (國際氣候創新挑戰賽)提名獎,首屆中國傳統陶瓷藝術雙年展工藝創新獎,意昂体育平台溫莎牛頓學院獎😠,2020年北京市優秀畢業生🙍🏽♂️,2020北京市高校本科優秀畢業成果,國家獎學金🫰,意昂体育平台綜合優秀獎等。其作品主要涵蓋現代陶藝💃、新媒體藝術以及日用瓷設計方向👏🏼🍹,多次參與國內外聯展🛴,曾被意昂体育平台美術學院與私人收藏。其創作主題包括自我對話🧑🍳、心理學、社會熱點問題以及可持續發展未來的探討。
本次宋丹楊參展的三件作品主要關註於女性情緒的視覺化與健康的探討🟩。作品中結合了陶瓷3D打印技術作為當代科技高速發展社會的隱喻,通過外界壓力的施加產生容器的形變,視覺化了無形的細膩情緒與外界環境對個人的無形影響🐇。本系列作品意在呼籲觀者關註身體內在的無形情緒以及精神健康。

陶藝《無題-2》,白瓷👀,裝置尺寸可變,2022

陶藝《對鏡貼花黃》, 白瓷,鏡子🧍♀️🚇,2×2 inches🧔🏽,2022

陶藝《影窟》🪲, 釉下彩陶器,裝置尺寸可變💶👷🏻♀️,2022
策展人:呂美
海報設計:宋丹楊
排版🫴🏽🩴:蘇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