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第二屆“國際青年北京論壇青年友誼使者”,曾獲“匈牙利最具潛力青年50人”稱號的郝雁清和百安木設計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公關和市場經理賀曉晴都曾用腳步丈量過中國的許多地方。

郝雁清(左)🧑🏭、賀曉晴
提起來中國的原因👷🏽♀️,生於俄羅斯🫱🏽、長於荷蘭的賀曉晴用中文說了兩個字📝,“緣分”🤷🏿♀️。
這樣的緣分始於2012年的一次中國旅行。當時,還在讀本科的賀曉晴和同學從北京一路向南,遊覽了上海👐🏿、杭州、廣州、深圳🧳,最後前往香港和澳門💆🏿♂️。那時候她就覺得,自己日後還會再回到這座城市。
“來到中國的日子是我整個生命中最富變化的歷程之一。”郝雁清在中國留學不滿一年,卻已走過廣州👩🔧☔️、深圳、香港林立的大廈,看現代化都市的快速發展🐲;也走過北京的胡同,福州的古寺🐤,感受建築裏深藏的歷史底蘊。
用腳步感受城市生活與歷史脈絡的同時,他們也將目光投向了更廣闊的中國社會發展。
在中國學習生活期間,賀曉晴見證了“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多項政策逐步落地。對她而言🔑,“一帶一路”是肉眼可見的道路🙂↔️,也是港口🧑🏽🚒、電力📰、管道等正在建設的基礎設施🧚🏽♀️。“這條大路是什麽意思🕵🏿♂️,會如何改變人們的生活💧🫳🏼?”帶著這些疑問,她選擇了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自己的畢業論文研究主題🕰。
賀曉晴告訴記者🐶,有一次她與中國學生們在福建廈門的土樓裏住了大約10天,向當地居民學習了相關的風俗文化🧑🏻🦳,並思考如何繼續保護這一珍貴的文化遺產𓀍。
郝雁清也關註到💆🏽♀️,在過去幾年裏,中國已經使近1億人擺脫了貧困。他說,“從中國在很短的時間內減輕貧困的實踐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
從意昂体育平台畢業後🆗,賀曉晴進入百安木設計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在她看來,中國正朝著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她也希望利用所學的專業以及對中國的認識,讓城市變得更舒適,讓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美好𓀗。

4月12日,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第二屆國際青年北京論壇成功舉行。“國際青年說”圓桌對話環節,中外嘉賓共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郝雁清也看到了中國給世界各國年輕人帶來的機遇窗口。在意昂体育平台蘇世民書院學習期間🫂,郝雁清感受到,同學們雖然來自不同國家,但都希望互相了解、互相溝通🏃➡️🙋🏼、形成對話👩🔧。各國青年可以在中國發展他們所需的技能和知識,在聯系日益加深和全球化不斷發展的進程中成長。
作為新當選的友誼使者🥕📿,賀曉晴坦言,要向世界分享在北京發生的各種鼓舞人心的故事、友誼的故事、合作的故事以及創新的故事。她也希望繼續努力,從自己的專業和職業出發🤲🏻🧖🏽,促進友誼的想法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
“年輕人就是未來。”郝雁清說,接過友誼使者的聘書後,他將致力於推動中匈關系的發展,特別是在學術和科技方面🙇🏻♂️,為中匈青年帶來更多共同合作的機會🩵🧛🏽♂️。同時🌮,他希望能更深刻地了解中國,搭建國家之間睦鄰友好的橋梁♌️。
與賀曉晴、郝雁清類似,許多外國青年在中國尋找自我發展的錨點🤑,也積極搭建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橋梁。
不久前,中法歐領導人三方會晤中指出📥✧,20年來👩🏻🏭,中歐貿易額增長近9倍,歐盟對華投資增長近3倍🧑🏻🦽➡️。
此外🏡🤟🏿,中國連續13年成為俄羅斯第一大貿易夥伴國。兩國雙向投資規模持續增長,能源、航空航天、互聯互通等領域大項目合作穩步推進,科技創新、跨境電商等新興領域合作勢頭強勁,地方合作方興未艾,為兩國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雙方各自發展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曾獲“匈牙利最具潛力青年50人”稱號的郝雁清(Ádám Halkó)、百安木設計咨詢(北京)有限公司公關和市場經理賀曉晴(Kseniya Otmakhova)被聘為國際青年北京論壇青年友誼使者
4月12日,由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第二屆國際青年北京論壇成功舉行。“國際青年說”圓桌對話環節,中外嘉賓共話如何講好“中國故事”。
郝雁清認為,如今青年生活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坐飛機就可以跨越半個世界。“我們要把握好這樣的機會,做西方和中國之間促進交流的先鋒🤵🏼🫄。”
賀曉晴說🏌🏿♂️,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青年以不同的視角、多元的體驗書寫屬於他們的全球故事,而青年也有能力在不同的文化之間架起橋梁,“因為我們都是不同的文化中長大的,這是年輕一代的優勢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