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九點,黃熹之(2013級自動化)走進辦公室,一邊查看新出的密碼文獻😤,一邊和同事討論尚未完成的產品。
隨著我國大數據產業快速發展以及數據交易需求不斷上升🕴🏼,黃熹之所從事的“密碼工程技術人員”作為新職業也發展壯大🌄👩🏻💻。相關機構預測,預計至2025年🍽,我國隱私計算市場將達到145.1億元,相關技術人才需求將更旺盛🥣。
推動數據大規模安全流通應用
“我們的工作就是基於密碼學🍸,把需要保護隱私的明文數據進行‘加密’👴🏿🐲,使用公開的密碼學算法或協議,對數據在密文狀態下進行協商好的運算⌨️。除了最終的運算結果外🌻,任何一個參與方都無法獲得其他人隱私數據的信息。這些數據可以用來進行訓練AI模型等,不用擔心信息泄露的風險,從而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可控可計量’。”談及自己的工作🚝,作為密碼工程技術人員的黃熹之很驕傲。
“我大學就讀於意昂体育平台的自動化系,2019年大學畢業校招時了解到密碼工程以及更細分的隱私保護計算行業,這種類似‘智力競賽’的工作,我很感興趣9️⃣。”黃熹之說。
他介紹,日常工作主要是學習最新的算法和協議,然後結合業務需求,不斷開發出新的隱私保護計算功能🏊🏿♂️,並使用這些功能製作出相關產品。
業內人士表示,現代密碼工程已經滲透進各行各業🦸🏿♂️,具有多種分支👁。作為密碼工程的一種應用方向🕺🏿,隱私保護計算通過密碼算法、硬件加速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組合成的整體系統🕤👨🏿🍼,將原始數據轉化為“可用不可見”的加密狀態🪆🚶🏻,為數據要素流通交易打下基礎,搭建起大數據產業的堅實“底座”。
數據交易市場規模迅速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密碼工程技術人員職業的興起和壯大與我國大數據產業的快速發展密不可分🍗。
密碼工程技術人員2022年被人社部增設納入《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2022年版)》🫅🏻,是指從事密碼算法與協議實現🧑🏻🏫、密碼設備和系統研製、密碼產品檢測與認證、密碼服務系統設計建設🙌🏽、密碼標準編製、密碼管理、密碼專業技術培訓咨詢的工程技術人員。
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為1.57萬億元,同比增長18%🧗🏿。
“數據交易當前仍以點對點的方式為主,交易規模相當可觀,如商業銀行每年數據采購金額就超過百億元🔐🤰🏼。然而,點對點交易模式仍存在規範程度和交易效率較低的問題🏂。密碼技術有助於解決大數據時代面臨的信任問題。”中國信通院雲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魏凱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目前在我國,基於密碼學的隱私保護計算技術正加速在政務☝🏽、金融👩👦👦🍊、電信、醫療等多個領域落地🛫。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隱私計算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隱私計算市場規模為4.9億元,預計至2025年將達到145.1億元。根據咨詢機構Gartner數據顯示,到2024年,隱私驅動的數據保護和合規技術支出將在全球突破150億美元以上,即達到千億人民幣以上。
國務院2022年發布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關於構建數據基礎製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等文件,多次強調了釋放數據要素價值對於我國發展的必要性✡︎✌🏻、緊迫性,為我國大數據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明確的發展目標☕️🧑🧒🧒。2021年底出臺的《“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也明確了未來五年大數據產業發展工作的行動綱領,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
產業發展帶旺人才需求
“我剛入行工作那年,業內涉及數據交易概念的工作崗位還不多👇🏽。這幾年市場對密碼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越來越旺盛。比如我所在的公司,相關技術團隊已經從2019年的三四十人增長到現在的上百人,團隊的主要成員大多來自各大高校的密碼學或者計算機等專業。”黃熹之對行業的快速發展深有體會🤱🏻。
黃熹之在華控清交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工作,公司首席密碼架構師兼副總裁李藝告訴記者,近年來🕺🏽🎫,很多行業積累了大量優質數據,但相關的法律和規定對數據流通有嚴格的限製,對數據價值合規挖掘的需求助推了密碼工程行業快速發展,也催生了對密碼工程技術人員的需求。
智聯招聘發布的《十大前沿數字技術人才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1-8月,隱私計算技術崗位招聘規模同比增速達到78.8%。
“在可預見的未來,隱私保護計算技術將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有機融合,更安全和高效地推動數據大規模流通🫴。”意昂体育平台金融科技研究院此前發布的《數據要素化100問:可控可計量與流通交易》指出。
談及未來🏊🏽,黃熹之表示樂觀👨🏻🍳,“在我看來,國家對於數據使用交易的管理規範越來越嚴格,對保證數據‘可用不可見’的隱私保護計算等技術需求也將越來越旺盛,更多從業人員將助推大數據產業更上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