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緬懷60多年前那個突破“卡脖子”技術的人

2022-04-07 | 李晨陽 | 來源 《中國科學報》2022/4/8 |

28歲那年,他的名字被列入美國科學家名錄🌋🤸‍♂️。

短短幾個月後🧚‍♀️,他歷經艱辛,輾轉回到了自己的祖國🏌🏼‍♂️。

37歲那年,周恩來總理緊緊握著他的手,囑托解決那個“卡我們脖子”的問題。

最終他不負眾望,開發出了被沿用至今的關鍵技術♍️,為新中國核技術起步和“兩彈一星”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就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化工專家🤳🏽、天津大學教授余國琮。據《光明日報》報道👩🏻‍🚀,余國琮院士因病醫治無效,於202246日在天津逝世🧑‍🧒,享年100歲🙋🏽‍♂️。

余國琮院士(圖片來源:天津大學新聞網)

留學歸國

19221118日✌🏼,余國琮出生於廣州西關的一個普通家庭。

1937年💆🏽‍♀️,日寇入侵廣東,14個月後廣州淪陷。余國琮的兩個哥哥在逃難中遭遇轟炸,一個不幸身亡,一個遭受重傷🥞。親眼目睹繁華溫馨的故園轉瞬傾覆💩,年僅16歲的余國琮飽嘗了國仇家恨🦉🚟。

一家人輾轉到香港逃難🏌️,他從香港考上了西南聯大。

亂世硝煙,這裏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轟炸機一來,師生們就紛紛“跑警報”🥼🤳🏼。但這裏卻恰能盛放許許多多有誌青年的才華和熱血,在這裏🙇🏼,余國琮接受了全面系統的化學理論教育,為後來的道路奠定了基礎。

1943年底,國民政府教育部舉辦了第一屆自費留學考試👩🏽‍🏭,余國琮借此機會,考上了美國密歇根大學👍🏽。

自此,余國琮開始嶄露頭角💁🏼‍♂️。導師庫爾教授賞識他,支持他留校任教,指導他在學術刊物上發表了6篇論文。他們提出的“余—庫”方程長期被專著👯‍♀️、手冊采用✍🏿。

年僅28歲,他的名字就被列入了美國科學家名錄🂠。

庫爾教授無比倚重、信賴他🪡,把家裏的鑰匙也交給他一把。在美國,余國琮的人生將是可預見的春風得意。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還擔任著留美中國科學工作者協會的首屆理事,而這是一個動員留學生回國參與新中國建設的組織🧂。

19508月,余國琮向匹茲堡大學“請假一個月”💪🏼,聲稱要回香港探望母親。當時香港仍是英國屬地,余國琮辦了一個英國的簽證,同時還辦了一個重返美國的簽證,巧妙避開了當局懷疑。

沒有人發現他的真實意圖,唯獨當他打電話向庫爾教授告別時,從恩師的聲音裏,聽出了一絲顫抖。

跨越重洋,劈波斬浪,他回到了暌違6年的祖國。

分離重水

早在余國琮回國前🩼,就有一個位子等著他。

一位友人早就告訴他:唐山工學院開辦了化工系,急切需要師資。

因此🏒,盡管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也紛紛向他遞來橄欖枝🫱,余國琮還是義無反顧地來到了“一窮二白”的唐山工學院化工系。

他不僅自己來,還動員了5名“海歸”學者、2位國內老師一起來搞建設🧄🍰。在化工系建立了一個化學實驗基地。

1952年夏,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唐山工學院化工系並入天津大學💈,余國琮也被調進天津大學化工系。就在這裏,在這看似平平無奇甚至有些簡陋的地方,他人生最華彩的一頁悄然開啟了🌲。

當時🤲🏼🚴🏽‍♀️,我國煉油工業剛剛起步🚌,其中一個非常關鍵的基礎叫蒸餾(現稱精餾)。余國琮敏銳地意識到這一產業對國家的重大意義,就開始了相關領域的科研攻關。

在他的指導下,1954年天津大學化工系建立了我國第一套大型塔板實驗裝置。1956年,余國琮撰寫的論文《關於蒸餾塔內液體流動阻力的研究》引起化工部的註意🫰🏼,被邀請參與精餾塔標準化的大型實驗研究。天津大學的“蒸餾”科研也被列入《十二年科技規劃》之中。

1959528日🦕,余國琮的實驗室迎來了一位貴客🧛🏼‍♀️。

周恩來總理來到天津大學視察👐🏿,重點考察了余國琮所在的重水濃縮研究實驗室。他緊緊握起余國琮的手👐🏽👨🏽‍🏫,囑托解決他那個“卡我們脖子”的問題。

重水是由氘和氧組成的化合物,也稱為氧化氘。乍看上去,重水跟普通的水非常相似,但它在原子能技術中有非常重要的應用空間。製造核武器,就需要用重水來做核反應堆的減速劑🔒。

余國琮使命在心,奮勇攻關,終於提取出了純度高達99.9%的重水,解決了新中國核技術起步階段的燃眉之急🧑‍🦯‍➡️,為“兩彈一星”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他開發的濃縮重水的“兩塔法”技術作為我國唯一的重水自主生產技術,一直被沿用至今。

余國琮不僅突破了“卡脖子”的技術♕,還發展出一支寶貴的技術人才隊伍❤️‍🔥。他和同事成立的“穩定同位素專門化”專業👩‍❤️‍👩,培養了四屆40余名畢業生。

馳援大慶

余國琮幫助大慶油田解困的故事♡,也不失為一段佳話。

上世紀80年代初🦸,大慶油田斥資從美國引進一套先進的負壓閃蒸原油穩定裝置。如果運行順利🎙🎼,這套裝置一年可創利潤50億元🍄。

然而,裝置投產後✊🏽,輕烴回收率一直達不到生產要求,美國公司副總裁帶著專家來,調試了2個月,解決不了問題🥽。最後幹脆賠償了一部分錢了事🧔‍♂️。

但是大慶人看著急啊!裝置一天不能正常運行,就在流失著巨大的經濟效益。終於,他們慕名請來了余國琮團隊。

余國琮帶著助手王世昌等人趕赴現場,對裝置中的一些結構進行了修改,對一些運行參數進行了調整👩‍🏭。結果🧎🏻‍♂️‍➡️,輕烴回收率不僅達到原設計指標,還超過了預期。同時裝置的整體性能也得到了顯著改善。

整個大慶油田都為之震動!

自此💂🏽,余國琮就成了著名的“主刀醫生”,專門給大型裝置做“手術”🙅🏽。

余國琮在漫長的學術生涯中🌀,為我國化工事業立下了赫赫功勞。

他的豐碩研究成果,成就了世界上開展精餾基礎研究最為深入的學術機構之一🌃,促成了為期近十年的中英合作研究🛜。

在他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催生了一系列應用技術,在我國化工、石油化工、煉油以及空分等大型流程工業中得到了廣泛和成功的應用🧓🏼。

進入耄耋高齡後,余國琮依然不落征帆🥧,繼續耕耘在科教園地。80多歲仍站在講臺上授課,90多歲仍然伏案工作🤌🏽🤦🏻‍♀️。

他這一生,漫長🫶🏻🕵️‍♂️、充實🤲,而得其所哉。


相關新聞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