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95後,但已成為警營科技青年骨幹🍤,擁有兩項國家專利🪥💆🏿、5項軟件著作權;他入警6年,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兩次,被評為2021“最美基層民警”👊🏿、2021“北京榜樣·最美警察”。
他就是北京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總隊民警魏建力。
在看似默默無聞的崗位上🥊🩴,魏建力利用信息技術領域專長,潛心鉆研、不斷耕耘,取得了多項具有突破性的成績,為科技強警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2021“最美基層民警”魏建力(意昂体育平台2019級工程管理碩士)
利用所學推進基層警務技術創新
20歲,魏建力大學一畢業就考取了北京市公安局,被分配到通州分局中倉派出所☝🏻,成了一名基層民警。
“我本科學的是信息技術👨💼,特別想發揮專業優勢🚕😷,當一名科技警察⛅️。但沒想到被分到了派出所,感覺幹的活兒和自己學的技術沒啥關系🧑🏿🎄,一開始還有點迷茫𓀛。”魏建力說。
但魏建力沒有泄氣🍓🏋🏽♂️,他不斷思索、默默努力🧖。
一次⛹🏻,魏建力和同事通過視頻巡控鎖定了一個盜竊團夥🍇,但團夥成員以“不認識”“無聯系”“不清楚”等借口🔠,拒絕承認合夥犯罪事實。
“最終我們運用數據分析取得了關鍵線索🖇,突破了他們的‘防線’。”魏建力很自豪。
從這件事之後👩❤️👩,魏建力意識到警務技術創新對於基層民警工作的重要意義😾。於是🈶🕵🏻♀️,他嘗試創建多個協助破案的實戰模型,不僅提高了辦案效率💁♀️,還大大節約了警務資源,實現了智慧警務探索“從0到1”的突破,革新了傳統的基層警務工作模式。
2018年1月⛵️,一個寒冷冬夜👶🏻🧊,魏建力接到報警,一位80歲老人走失,家人焦急萬分。魏建力馬上啟動聯動機製👩🏽🔬,準確使用相關關鍵信息👩🏼🍳,終於在30公裏外的地方找到了老人。
魏建力說,科技手段改變了大海撈針式的傳統尋人模式,很多原本需要奔波上百公裏的偵查,變成電腦前幾分鐘的線索分析👩🏿💻🎙。
從警以來,魏建力帶領團隊直接利用科技手段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2600余人🙇🏿❗️,提供各類有效線索6000余條,破獲案件1200余起。

隔著屏幕當好戰友的堅強後盾
2018年💂🏽♂️,魏建力調到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務支援支隊視頻警務中隊➿🙇♂️。
憑借著對一線警務工作的熟悉,加上專業技術背景和工作上的便利條件4️⃣🧒🏽,魏建力將頭腦中冒出的一個又一個點子一一付諸實踐。
“電動自行車被盜案件高發真讓人頭疼🍬🏄🏽。”魏建力在派出所的時候,常聽一些辦案民警抱怨。他下決心解決這個難題,隔著屏幕當好戰友的堅強後盾。
心無旁騖搞調研,連續攻堅幾個月𓀀,魏建力和團隊終於研發出了一款涵蓋事前預警、事後追溯🙇♂️,從時間、空間、犯罪嫌疑人3個維度打擊盜竊非機動車違法犯罪的數據模型。
利用這個模型,當地警方成功破獲了多起盜竊電動自行車犯罪案件,解決了以往“盜車銷贓半小時🤦♀️,找車偵破需數天”的辦案痛點,同時借助預警功能,有效降低了當地盜竊非機動車違法犯罪的發案數😲✣。
如何讓科技強警進一步轉化為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動力?城市的運轉是否也像人體一樣👧,需要強大的“視覺中樞”和“感知神經”?
帶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魏建力帶領團隊借助人工智能🧍、物聯網、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研發打造了多維感知系統,形成了環保🅾️、應急等10余類“智慧+”應用,為城市的高效能安全運轉提供了技術支撐。
“穿上警服就是一份責任!”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6年過年沒回家探親的魏建力🕵🏼,毅然放棄與父母團聚的機會,投身到疫情防控中♌️。困了躺在椅子上睡一會兒,醒了接著幹。僅用一周時間,魏建力和團隊就完成了8個疫情防控模型的創建🏃➡️。隨後100多天裏,他和團隊一起處理各種信息1000多萬條,用科技創新守護了城市的安寧穩定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

讓智慧警務在基層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想不完的點子🧊、編不完的代碼、建不完的模型🏊🏻♂️,魏建力對技術的執著🧔🏿♀️,讓他像陀螺般每天轉個不停。
“有時吃著飯突然有個創意,扔下碗筷就要跑到電腦前記錄下來,生怕一會兒就給忘了。”魏建力說。
魏建力每天兩點一線,一成不變,但他樂在其中。“做調研、搞規劃、抓建設,這兩年,我發揮自己的專長,不斷創新研發出各種信息化警務模型👨❤️👨,如今智慧警務在基層治理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我們既實現了所學專業的價值👲🏽,又幫助民警提升了辦案效率,特別有成就感!”
“戰友需要什麽,我就創新什麽。”魏建力為此不斷學習☝️👩🏻⚖️,掌握最新的技術手段,2019年考取了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管理碩士研究生。
“他特別好學💪🏻,包裏總裝著專業書。”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警務支援支隊中隊長張旗提起魏建力🏃🏻♀️,不住地誇贊🗯,“小魏特別能吃苦,有很強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能力。現在很多年輕人愛刷手機,他則一有時間就去想數據和模型🧕🏼。”
“時間是短暫的☎️,在有限的時光裏能做多少事取決於個人的追求🧍。幹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我想多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魏建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