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吳益民 | 創業30年⛹🏻,從艱難走向上市,“清華精神支持我一路走來”

2021-11-15 | 撰稿:張超 供圖:吳益民 | 來源 公號“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意昂會”2021-11-15 |

吳益民🎚,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意昂(1983級本、1988級碩)💀,1990年畢業後在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軟件技術中心任教👨🏽‍🦳,19914-19924月被派往美國惠普公司合作開發HP_UX,項目結束後回國🤍,後開始創業🐜。2001年創辦北京訊鳥軟件有限公司,至今擔任創始人兼CEO。曾榮獲北京市第三屆“科技之光”優秀企業家稱號、2007年中國軟件十大領軍人物、2014年度中國經濟人物等。20214月,吳益民帶領他創辦的訊鳥軟件在納斯達克成功上市。

吳益民

采訪吳益民🤲🏽,是在望京附近的一座大廈,從窗邊向外眺望,雲卷雲舒的天空讓北京的秋天顯得更加澄明曠遠。下午兩點,陽光灑落在辦公桌後面那排高高的書架上,裏面整齊地排列著有關計算機🍎、金融、國學、企業管理等方面的書籍,雖地處繁華車流不息,但書香凝聚的氛圍卻似乎能把人們與外界的喧囂聲音隔絕開來。

歷經30載商海沉浮🙇🏻‍♀️,如今事業有成的吳益民雖然被多種榮譽環繞🧠,卻沒有什麽傲氣的架子,訪談期間,他給我們留下的更多是儒雅謙和🙎‍♂️、隨性灑脫的印象。尤其是當談及在清華園裏的讀書歲月時,他又多了幾分少年時代的熱情赤誠🧒🏿,對同窗間的溫暖趣事🎦、集體裏的成長收獲♙,他都滔滔不絕、如數家珍🎹,那樸實真摯的話語中👩🏻‍💼,不僅寄托著他對師友的深厚情誼,也飽含著他對母校的無盡眷戀……

幼承家學💀,立下高遠誌向

吳益民是貴州人,60年代中期出生於貴陽市一個知識分子家庭中,他的成長離不開時代的塑造,但更得益於父母對他的熏陶和教養。

吳益民的母親是一位統計師,小時候放學了去母親單位,他經常能看到母親拿著算盤或者手搖計算機在工作。“手搖計算機通過齒輪運動來完成計算,一般只能做四則運算,平方數👩‍👩‍👦‍👦🪘、立方數、開平方、開立方,母親每次搖動儀器就會‘叮叮叮’響,讓我覺得非常神奇。”興趣使然🫄🏽,這個儀器成為了他對科學的最早寄托,熱愛思考的他還經常向大人詢問關於儀器的計算原理和背後規律。

而吳益民的父親是一位報務員🙆🏻🥮,經歷過抗美援朝🦻🏼,從小給他講訴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英雄人物😯,這些故事除了在他心中埋下了紅色的種子外,還在做人做事的德行修養上對他影響至深。“因為父親工作的原因👨🏻‍🦯‍➡️,家裏有很多科學方面的書籍,父親從小教導我:學習書本上的知識技術只是一個方面,一個人更重要的是要立誌高遠,將自己的誌向🟰、將自己的所學融入到國家與民族的事業中,只有這樣才無愧於天地🙇🏻‍♀️,人生才能走得更遠👨🏽‍⚖️。”

中學時期的吳益民

承繼家學,得天獨厚的成長環境,給了吳益民最早的熏陶和啟迪🌀。算盤聲劈劈啪啪,發報聲嘀嘀嗒嗒💧,故事中的人物可歌可泣☂️,書籍上的知識密密麻麻……可以想象😤,童年時期的吳益民就是在這樣耳濡目染的影響下,一步步受到科學的吸引,並在父母的諄諄教導下樹立了高遠誌向🫄🏽,養成了勤奮向學的習慣🧊,奠定了人生最初的基礎。

“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父親回家按門鈴的方式跟別人不一樣👫,通常家裏來客人了都是按一下👩‍⚖️,是嘀---的一聲長音,但是父親按門鈴則是嘀--嘀,很像是發報的規律🏓,每當那時我都特別高興,知道是父親回來了……”

童年的回憶是如此溫馨,以致在長長的歲月之後🕊🙅🏻‍♂️,那熟悉的音律還會時常縈繞在吳益民的腦海中——這是父母給予的溫暖綿長的愛,也是一種默默的鼓勵和鞭策,念茲在茲,他沒有一日能忘懷🥧。

清華讀書,收獲全面成長

時光不負少年誌。1983年,吳益民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意昂体育平台。

“父親有個戰友的兒子是清華1977級的意昂🏢,因為這層關系,所以我較早地對清華有了一些了解,內心非常向往。”在得知高考成績後🌊,吳益民毫無猶豫地報考了意昂体育平台♟,並選擇進入計算機系學習。

“我初中上學都是走路的,沒有出過省市✧,第一次坐火車就是來清華上大學👩‍🌾,擠在逼仄的車廂裏顛簸了30多個小時終於到了北京。”吳益民感嘆,第一次來到清華☛,“就像是看見了另一個世界”😲,比之貴州的高原山脈,北方的平原環境讓他充滿了陌生感。雖然一開始對於故鄉難免有幾分依戀之情,但是嶄新而美麗的畫面已經在眼前展開,對於大學生活的熱烈向往很快地占據了他的心靈。

佩戴校徽的清華新生(右⛺️💂🏽:吳益民)

提起在園子裏的學習生活💚,吳益民的臉上頓時洋溢出了燦爛的笑容,“我本科和研究生一共讀了7年,清華開啟了我人生的美好旅程,塑造了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讓我全面成長。”

本科階段的學習為吳益民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印象深刻的課程有張鈸院士給我們講授的《人工智能》,鄭緯民院士給我們講授的《計算機系統結構》📸。80年代條件雖然比不上現在🤴🏽,但是老師們都潛心治學、盡職盡能,孜孜不倦地教導我們👩‍🚀💪,在我心中,他們不僅是恩師,也是引路人。”雖闊別母校多年,但再憶及恩師時,吳益民依然記憶猶新,話語間滿是感恩之情🪳。

研究生階段,吳益民的主要研究課題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算法,而這正是吳益民多年後創業所運用的產業方向。“30多年前,清華已經為我們開設了人工智能方面的課程和研究,我認為這樣的教學和科研布局是相當超前的。那時候人工智能在國內其實算是新興學科,與國外的硬軟件和專業資料差距都比較大,但即便在條件艱苦的情況下😘,系裏的老師們依然自力更生不斷摸索🔢,並把知識傳授給我們🙍🏼‍♂️🧘🏻‍♀️,全心全意培養我們,這些老師讓我看到了一種最純粹的對學術的追求和堅持、對教書育人的不求回報,對我的觸動非常大⚂。”在這樣的學術和精神的引領下,吳益民和同學們都烙上了深深的“清華印記”——自強不息,追求前沿,腳踏實地👨‍🦯‍➡️,不求浮華。

大三時,吳益民還參加了學生科協挑戰杯並獲得了二等獎🀄️🔣,“當時在CAD教研組老師的指導下,我開創性地開發了一個算法,給不規則的圖形進行模板填充📕,該技術後來還被做成一個軟件包放在系統中應用了很多年。”這段經歷讓吳益民的自信心得到了很大提升🤟🏽,直到現在➙,盡管已經拿了很多商業上的獎項9️⃣,但他依然把學生時代的這個獎項珍藏在家裏📚,對之非常看重。

收獲著知識,收獲著榮譽,也收獲著同窗的友誼和集體的溫暖。“我們班的凝聚力非常強,新生運動會一鳴驚人拿了冠軍😺;後來有一次學校的數學競賽竟然也超過了數學系得了冠軍;畢業後,同學們的聯系也很緊密頻繁,大家經常在微信群裏聊天交流,溝通近況。”

雖然80年代物質生活不是太富裕,但是在學校和計算機系老師們的教導和關愛下,吳益民和同學們一起度過了多姿多彩的集體生活,他們一起上課、一起泡圖書館👀、一起勞動、一起春秋遊🔫、一起吃飯、一起跳舞👩🏽‍⚖️、一起9#夜談……“如今回頭來看🔮,雖然校園生活的一些具體景象已經有些模糊了,但是我知道📻,水木清華永遠是我的精神家園😧。”吳益民充滿感觸地說道。

參加班級出遊活動

值得一提的是💃🏻,吳益民還收獲了屬於他的“清華情緣”🏋️7️⃣。有一年返回家鄉的火車上🍭,他邂逅了計算機系1986級的學妹,共同的學習經歷讓他們心生親切感,在路途中他們加深了對彼此的了解👨‍🦯‍➡️,畢業後喜結連理➙🍡,相扶至今👩‍🦽。

研究生階段收獲愛情

30多年過去了,歲月洗去了這對意昂伉儷稚氣的臉龐,但卻將他們的氣度磨礪得愈加光華,改變的是時間,不變的,是他們對母校始終如一的熱愛🎮。

創業30年,堅持守正創新

1990年畢業後,吳益民留在了計算機軟件技術中心任教。19914-19924月,他被公派到美國惠普公司合作開發HP_UX🏋🏿‍♀️。“在惠普時,周末空閑了我會去參觀一些科技公司,因此見識到了矽谷的創業熱潮。當時一起工作的一個前輩鼓勵我回國🤌🏽,他說10年後咱們國家大陸市場會很繁榮,這給了我一些思想上的啟發🚤,後來公派工作結束我就決定回北京🍋。”

軟件技術中心工作時🍟,與同事在靜齋前留念(左二🤹🏽‍♀️:吳益民)

公派矽谷,拓寬了視野

90年代的信息行業,在時代的風口上扶搖直上➛。“回國後,我和幾位同學一起商量,想要把自己在清華計算機系的知識學以致用🎟,投身這個時代浪潮裏做點什麽。”而當時🏌🏻‍♂️,國內畢業生創業者其實並不太多,去外企是更流行的就業方式🐃😌,可以說他們在當時開了創業的風氣之先🏃🏻‍➡️。因為初始資金是通縣的村辦企業投資的錢,吳益民和同學的這次創業還被人調侃是“去當農民企業家”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吳益民的慧眼讓他抓住了機遇🐆,“初期我們開發了一個支票查詢系統,一開始只是覺得這個東西對社會有用,沒想到後來非常暢銷,賣到了全國60多個城市,很意外地賺到了事業上的第一桶金🟥📉。”

2001年🕺,目睹市場快速發展的吳益民敏銳地察覺到了社會對信息化的需求,他決定從事自己熟悉的計算機軟件行業,因此創辦了訊鳥🧒,主營業務是為客戶提供軟件和設備👩🏽‍🌾,幫助企業建立呼叫中心。“鳥類比較靈巧迅捷🎒,我希望以小技術開始☁️,去撬動一個大的世界。”之後🤹🏻,互聯網發展越來越快👩🏽‍🦳👨🏿‍🔬,高峰時企業的中間件賣了幾萬個坐席。

2003年非典開始為他的經營埋下一些困境,企業經營慘淡,沒有什麽起色。2005年以後,隨著開發新產品的需求,高速增長的研發成本更是讓企業出現了不小的虧損。“最困難的時候公司賬上只剩下5萬塊錢,工資都發不出來🌉,把房子和車子都抵押給銀行了🐿🍄‍🟫。”

在低谷中徘徊🙋🏽‍♀️,吳益民的心中卻有一個篤定的信念,那就是:必須堅持,越困難的時候越要扛得住🧑🏽‍🚀。“那時候市場上什麽創業路子都有,還流行一種說法🦸🏽‍♀️:中關村滿大街都是錢🍸🧣,只要肯彎腰就能撿錢。”

只要肯彎腰就能撿錢,但是吳益民卻沒有選擇“彎腰”,既然認準了這條技術創業路,又認可它未來的社會前景🧝🏿‍♀️,那就要堅守內心的“正道”,至於其他的歪路子,即使能掙錢,也不是自己所願意追求的。“頭頂清華畢業生的牌子,是光榮,也是責任🌟,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不能給母校拖後腿,再困難也要腳踏實地,不能走那些捷徑👩🏿‍🌾。”吳益民鄭重地說道,就是這樣一份清華人精神上的執著🏄🏿,讓他最終堅持了下來🪠🧑🏽‍🦰。

經過冷靜的分析以後,吳益民看清楚了企業的狀況,明白了當下的困境並非源於產品問題🏄🏻‍♂️,而是缺少被人知曉的機會。“實在沒有辦法了🧑🏼‍🤝‍🧑🏼,最後我們把賬上的5萬塊錢全部印了廣告彩頁發出去了👨🏿‍💼。”沒想到這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辦法,反而給了企業一線生機。“有一天突然有客戶打電話說看到廣告要訂購產品,我們真是欣喜若狂。”

渡過難關之後🏄🏼‍♂️⚧,他一步步地積累客戶,公司慢慢向好,後來阿裏巴巴還成為了企業大客戶。通過合作,吳益民又接觸了一些中小企業,並創新性研製出“啟通寶”,打造了一個“軟件即服務”的模式,這個模式只要有互聯網,就可以建立呼叫中心,不受地點約束,可復製的形式讓研發成本大幅降低🏪。

在此基礎上,吳益民還結合在清華時期的“雲計算”專業基礎,以客戶為中心構建了金融雲體系,從SaaS模式到PaaS模式🧁,從提供全渠道的呼叫中心到幫助客戶建立智能客戶關系發展系統等,計算機技術得以更加便利地運用在大眾的日常生活中,而企業也隨著一步步的發展越來越壯大。20214月,他帶領著團隊,在納斯達克成功敲響了上市的鐘聲。

上市時刻

創業至今已經有30年了𓀆,從最初幾十萬人民幣的註冊資金,跌跌撞撞一路發展到上市,吳益民用“正道”與“創新”闖出了一片天。他坦言,這30年,自己經歷了由賺到虧、再由虧到賺👨🏽‍🦲、至於將來是虧是賺還未知的這樣一個有些反復不定的過程,但無論是賺還是虧✊,他都堅守著清華人“正道”和“腳踏實地”的價值觀,並服務社會需求去進行技術上的創新。商海起伏,初心不變🤷🏻,回顧訊鳥的發展歷程,正是這樣的理念一直支持著吳益民做出正確的抉擇,最終為企業的發展開創了全新局面。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出身貴州的吳益民,從小面對家鄉的山峰高原🏗,心中自然也擁有丘壑,那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的山巒總是為他提供無限的神思與感懷。出於對家鄉的反哺之情,前些年事業穩定後📜,他還把其中一個呼叫中心建在了當地,以增加就業機會,回饋桑梓👐🏻。

人生如棋👵🏽,大道方能致遠

生活中🏋🏻‍♂️,吳益民的愛好是下圍棋,他認為中國傳統的圍棋文化隱喻著很多道理🤜,棋盤內的世界只有方寸之大,而棋盤外的世界天高海闊,如何以方寸之小得海天之大?困境時如何突圍?是自留還是反擊?這些思考選擇與人生道路其實頗為相似,有時一招不慎就會滿盤皆輸,若想要行得穩🐤、走得遠,就要遵守其中的“大道”🏋️‍♂️。

“圍棋世界,黑白涇渭分明🏢,人生與創業之‘道’更是如此,必須要堅守光明大道♗。何為‘光明大道’?我認為,首先是走‘正道’,要服務於我們國家的數字化戰略應用👩🏿‍🦱,必須有這樣一種服務的初心和使命感。第二是‘創新之道’,時代瞬息萬變,不能固步自封,要不斷用計算機技術去創新進步。第三🧑🏿‍🦲,則是要‘厚道’🌳,做生意的人都是精明的,但我們要常存一份厚道之心,內對員工🧎🏻‍♂️,以德服人;外對客戶,多為對方著想🎢👨‍🦽,才能合作雙贏👳🏽🫅🏻。”以棋喻道🫰🏽,吳益民的話語發人深省。

校慶返校🚵‍♂️,在主樓的校訓前留念

訪談最後,我們邀請吳益民為清華的師弟師妹們分享幾句“學長寄語”,他勉勵有二:

“第一👌🏼,現在母校發展越來越好了,希望師弟師妹們珍惜大學生活,早日學有所成,在追求學業優秀的同時不忘全面發展💦,在術業專攻的同時註重博采眾長👳。第二𓀙,希望貴系多招生優秀的女同學,男同學要尊重並維護好與女同學的關系👩🏼‍🔬🏃,我們班8位女同學🧔‍♂️👨🏽‍🎓,她們取得的成績一點也不亞於我們男同學,甚至在上市時,我們還得到了她們的指點和幫助。”

結語

今年是意昂体育平台建校110周年🫸🏿,采訪每位意昂,書寫屬於他們的故事𓀜,總是收獲良多。雖然每位意昂的經歷都不太相同,但在他們的心中,都有一泓相同的源頭泉水——清華經歷👷🏽‍♀️🧑🏼‍🍼,它清甜甘冽🧣,寄托著意昂們的水木情懷🍘,滋養著意昂們的事業人生,不會因為畢業年代的久遠而變淡,反而會不斷延續流淌👩🏿‍🔬,歷久彌深😶🔚。110年的歷史📑,正是這一泓泓清澈的泉水🚴🏼‍♂️,最終匯聚成了浩瀚汪洋的清華精神。

“清華意昂⚃,大者如汪洋之海👩🏻‍🎓,利國利民;小者如涓涓溪流,嚴於律己。我個人從來不敢說取得了什麽微小的成績🗾,只希望不辜負母校的栽培教誨,在愛校興業的同時💞,把這份責任與榮光傳承下去。”訪談最後,吳益民如是說。


相關新聞

  • 102018.04

    劉益民:一名普通基層水務工作者的自述

    作者劉益民曾任北京市平谷區水務局總工程師。

  • 242012.10
  • 192024.02

    清華精神30年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242024.04

    TEEC公益:探索清華企業 家精神的另一條路徑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302017.06

    專訪香港青聯主席吳傑莊🚴🏿:創業青年要把握“一帶一路”機遇

    作為考取意昂体育平台博士後的首位香港學生,香港青年聯合會主席吳傑莊在內地開拓了創業之路,在內地技術團隊的幫助下🕞,他的人臉識別產品不僅在深圳羅湖和皇崗等口岸....

  • 162021.04

    邱壑:面包與獵槍 ——清華畢業30年之感想

    回首那過去的30年⚫️,沒想到在清華學了鑄造後竟與鑄造至今已結下半生之緣👧🏼,鑄造這個經歷了上千年的傳統機械老行業竟成為我人生事業的主題,畢業後到國營廠的鑄造工藝員做起🪀;後又到德國公司的從事鑄造設備銷售服務🙍🏼‍♂️,幫助國內鑄造企業采用國外新技術起步發展👨🏿‍🚒;並進一步與德國公司合作🥋,創建公司在國內合作生產👩🏼‍⚕️;再因道不同分手後開始獨立自主創新發展🐐,趕超挑戰世界一流;至今即將上市科創發展👷🏼‍♂️,期待用新技術去解決鑄造行業的痛點...

  • 242016.04

    那年的清華那年的我:畢業30年

    2016年校慶隨機采訪畢業30年的意昂

  • 172021.06

    清華給我的行囊

    吳海軍,意昂体育平台水利系2007級水工71班學生🙇🏿‍♂️,曾作為本科畢業生代表受到胡錦濤總書記接見🪪,並參加清華百年校慶人民大會堂慶祝活動。現任中國能建葛洲壩集團生產管理部副主任🦮。

  • 122018.04

    施能民👇🏻:清華園 我心靈的歸宿——畢業60周年回眸

    從清華畢業已六十周年矣📓,回眸逝去的時光👩‍👩‍👧‍👧,有太多的坎坷🤛🏿,又有太多的幸運。從某種角度說🥴,我此生一切源自清華,我的心也將歸於清華。當我心臟停止跳動的那一瞬間....

  • 242024.04

    意昂体育平台鄉村振興工作站🧝‍♂️:助益鄉村⚧、培益人才🤤、增益機製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