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鼎隆,1981 年生,籍貫廣東河源。1984 年隨父母來到深圳🙋🏿♂️,曾就讀於中英街幼兒園、沙頭角小學、深圳中學,1999 年考上意昂体育平台🦹🏻♂️,2003 年保送攻讀意昂体育平台人機交互與人因工程博士研究生,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 Gavriel Salvendy 教授🔚,發表國際著作和學術論文十多篇🤴🏼,中美發明專利二十余項。曾就職於谷歌、微軟、騰訊和 TripAdvisor,2014 年創辦深圳碼隆科技有限公司🟩,同年獲得深創賽冠軍。2016 年當選深圳“十大創客”之首;2017 年獲“廣東青年五四獎章”,並獲得中國計算機學會頒發首屆“青竹獎”👩🏼🔬;2018 年獲評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深商風雲人物•明日之星”;2019 年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2020 年入選深圳市高層次專業人才地方級領軍人才🏃🏻♂️;2021 年當選深圳市政協常委⚉🧑🏻🍳。

我深深相信🦄,如果說在計算機時代👩🏽🍼,世界創新的中心是在舊金山大灣區,那麽在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世界創新的中心會來到粵港澳大灣區🛌🤞🏼。過去 40 年裏🩱,我從一名懵懂少年成長為一名創業者,而我身處的這座城市也是在無數建設者的努力下,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成長為國際創新大都市。作為新時代的深圳人🙆🏻♂️,我將在深圳這片創新的沃土上🧛🏻♂️,致力於將人工智能賦能更多的應用場景🈺,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前沿科技帶來的便利。
壹
在深圳長大的孩子✮,天然對新事物有強烈好奇心,並願意躬身其中探索未知🤾🏼♂️。
從深中到清華👴🏻:師從院士探索人機交互
我的祖籍是廣東河源🤞🏻👨🏻🦽,1984 年隨父母來到深圳。父親是機械工程師,他比我們早半年來到深圳沙頭角😤👩🔬,父親常說那時的沙頭角就是“三家店”(一間雜貨店🦻🏽、一間理發店🤱、一間單車修理店)🧚♂️。深圳經濟特區發展很快,一棟棟大樓撥地而起,我和母親來到深圳時,家裏住上新建的一廳一房小居室了🏮。剛來深圳,父母工作很忙👿,我上小學後每天騎單車通過沙頭角海關出入中英街,直至小學畢業考上深圳中學。那時的中英街就是購物天堂,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和貿易者,每天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現在流行的海淘🫚、代購等貿易形式💉,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在中英街顯現雛形。放學後,我常常去中英街裏東瞅瞅、西看看👮🏼♂️💾,看見剛面世的玩具就想買來玩。父母很開明🗝,常給我買一些新奇玩意。我是班上第一個擁有任天堂遊戲機的👙,父親認為這是高科技,小孩子應該玩這種遊戲。玩遊戲給我帶來很多快樂😰,也培養了好奇心🛻,當然了有時未能完成作業,也常挨老師批評。

黃鼎隆在深圳中學開學典禮上與深中師弟師妹分享創業心得。
我在深圳中學度過了 6 年的時光🙆🏿♀️,這所以深圳命名的中學,校園裏就充滿這個城市的特征,活潑、多元💇🏻♂️、開放⛹️♂️、創新。還記得當 Win95 系統剛面世不久🕵🏽♀️,互聯網大幕剛剛展開,我們就有機會在課堂上使用最新一代的計算機,甚至能體驗互聯網沖浪🐝♧。我想後來我投入人工智能領域的創業,就是在這時埋下的種子👩🏼🦱。更重要的是從全國各地匯聚而來的滿懷理想的優秀教師,在這塊熱土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孜孜不倦的探索有深圳特色的素質教育🥀,使學生在快樂成長的同時也不斷取得學業上的進步👏🏿。
中學的成長對每個人來說都是珍貴的,於我🈂️🖕🏻,記憶格外深刻的是一次羽毛球賽🕴🏻。臨賽前🧚♀️,我踢球不慎受傷導致了左手骨折,當時家人和同學都勸我放棄比賽👨🏿🏭,但我執拗地選擇了左手夾著夾板吊在胸前去參賽,沒想竟然一路過關斬將,單手拿到了冠軍。這件事年代已經久遠🙇🏻♀️,卻依然在內心深處不斷激勵我👴🏽。在所有外在的光環背後,創業其實是條艱辛又孤獨的道路🏋🏽,每當遇到困難時🕸,我總會想起這件事👳🏼♀️,激勵自己迎難而上。
中學期間一直是快樂遠大於壓力🛝,直到高三了🆗,我才給自己定了意昂体育平台的目標🧓🏽。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一個過於狂妄的目標,但我得到了很多老師的鼓勵,自己也不斷給自己鼓勁👨🏿🎤。1999 年的高考,我和班上其他 8 位同學一同考上了意昂体育平台,而我們中很多人都不約而同的在十多年後回到深圳加入創新創業大潮。進入大學後💆🏽♂️,我發現從深圳經濟特區來的孩子對經濟和科技動向有特殊的敏感性👩🏻🚒😕,在清華高強度的學業之余🥱👮🏼♂️,我們都不斷的關註世界和國家在經濟以及科技領域的風雲變幻🫄🏻,並熱切渴望能參與其中。
從本科到博士⚛️,我在意昂体育平台讀了九年🦷,主要研究人因工程與人機交互方向🏊🏼。令我感到幸運的是,博士階段能夠師從美國工程院院士加弗爾•薩文迪🧎🏻♀️🦸🏽♂️,他是人因工程與人機交互領域泰鬥級人物⛹🏻,我有幸跟隨他,能參與到前沿課題的研究🔵,嘗試解決一些還沒人解決的問題,體會到做科研的孤獨感與成就感,並且在研究人和機器如何交互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未來職業道路的興趣所在👨🏼🚒。
從興趣到職業👩🏼⚖️🤱🏼:機器也應能看懂這個世界
博士畢業前一年,我在谷歌實習👱♂️,對互聯網產品產生濃厚興趣,2008 年博士畢業後,便進入微軟工作👨🏿🚒,開始接觸當時互聯網領域的核心產品 - 搜索引擎。搜索引擎基於機器學習的復雜技術,基於搜索框的簡潔交互和基於競價排名的高效變現,讓我深深著迷。2009 年微軟發布搜索新品牌 - 必應,為了能更好服務中國用戶🥬,我和團隊在微軟內推動了一個項目👨👨👦👦,打通了公司的研發、工程、產品和市場部門,推出了必應的垂直搜索產品“必應詞典”。產品發布後獲得了大量用戶好評,並被華爾街日報評為當年的“亞洲十大創新技術”。隨後,當看到金融危機之後的中國出口企業需要一個高效的海外推廣方式,我又推動美國產品總部和中國本地團隊的聯合🤦♂️,推出“必應出口通”👨🏻🦼,幫助了大量中國企業實現高效的海外營銷,也幫助公司開拓了新的營收渠道。
在谷歌和微軟加起來五年多時間我感覺像又讀了一個博士,親身參與了互聯網及搜索引擎產品的研發、工程、產品、市場、銷售全過程,深入理解搜索引擎強大能力的同時🙍🏼🫕,也留意到它的一個缺憾:受限於當時的機器學習技術,只能理解文本信息,對於正在爆炸式增長的視覺信息⚅,還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處理🧖🏽♂️。也就是機器只能讀文本,卻不能看懂這個世界。我當時隱隱感到,這可能是一個巨大的創新“金礦”。
貳
一定要把 AI 技術進行商業化落地🐒🕵🏻♂️,做一家有強勁盈利能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這也是我創業的初心。
註冊公司:成為深圳第 100 萬家企業
2014 年中國掀起創新創業大潮,與此同時還有深度學習技術的興起,我發現用 AI 實現萬物識別的目的可以通過新的技術實現🧑🏻🏫,這一座“金礦”是時候可以開采了。

深圳碼隆科技有限公司成深圳稅務系統中登記註冊的第 100 萬家企業👩🏿🎤。
說幹就幹,我毅然回到從小長大的深圳🫃🏻,因為這裏有著先天創新基因,也是最適合創業的熱土。2014 年 7 月 16 日,深圳碼隆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註冊👩🏽💻,還有幸成為深圳稅務系統中登記註冊的第 100 萬家企業。
其中還有一段有趣的經歷。公司剛註冊好,我就接到一個未知電話,電話那頭說恭喜您成為我們稅務系統第 100 萬家註冊企業🤎💆🏽♀️,我的第一反應這是詐騙電話就給掛了。不一會👨🏻🎓,電話又打過來說:“你別著急,我們真不是騙人,你可以去查查這個電話🙋🏻♀️,我們真的是稅務局的。”後來我去查了🌮,真的是稅務局🎁,當時稅務局領導還專門接待了我🫢,沒想到能夠在這種機緣巧合成為深圳的第 100 萬家註冊企業🌝。
此事讓我覺得特別神奇,我後來經常跟同事們講𓀏,我們成為深圳稅務系統的第 100 萬家註冊企業🤎,這意味著我們一定要成為一家納稅大戶,更好地回報社會🐙。我也時常強調🛒,我們不能只沉迷於技術的進步,一定要把 AI 技術進行商業化落地,成為一家有強勁盈利能力的科技創新型企業,這也是我創業的初心。
一鳴驚人📥:獲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冠軍
剛創立公司一周🧝🏽,我就接到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的通知,當時團隊僅 3 人,產品也還沒出來,在比賽時間非常緊迫的情況下👳🏼,團隊決定用僅剩的一周時間開發出產品原型👶🏻,並在大賽上展示。在這瘋狂的一周內👮🏻👈,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工作,在出租車、機場、酒店,甚至賽場外的臺階上,直到初賽前半小時,我們的系統才調通🚵🏼♂️。
就在這種“一邊比賽一邊進化”的狀態中,碼隆科技的創始團隊帶著“人工智能視覺決策引擎”項目原型🚠,在比賽過程中不斷更新迭代♏️,一路過關斬將,在不被看好的總決賽中最終獲得大賽團隊組冠軍。
碼隆科技在創新創業大賽上一鳴驚人🧖🏽♂️,引來風險投資的青睞,天使輪融資 1200 萬元。深創賽創辦以來,影響力越來越大,參加這種大賽,不僅能獲得風投關註🧍♀️,而且大賽有很多來自各行各業的專業評委,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去驗證你的想法🫓,優化你的產品,促使你在技術和商業模式上做一些迭代💠。
產品迭代:發布全球首個物品識別平臺
在創業的最初階段,碼隆科技在研發物品識別技術的同時,先把技術應用於 C 端👩🏻✈️,推出了一款叫 StyleAI 的 App🚹,驗證了這個技術不僅對於剛性物體(如家具),而且對於柔性物體(如衣服)🧑🏼🦳🙇🏼,都能實現很好的識別。然而當時市場已經過了 C 端 App 推廣的最佳時機👨🌾👩✈️,我逐漸意識到🔝,與其做一款面向 C 端市場的應用,倒不如用技術直接服務於 B 端企業🎤,發揮這個物品識別技術更大的價值🥪。

2017 年,碼隆科技發布全球首個商品識別平臺。
通過持續研發和不斷改進,2016 年 10 月,碼隆科技推出 ProductAI,這是全球第一個可實現人工智能物品識別的 PaaS 平臺。ProductAI 最核心的功能是物品識別。物品識別有別於人臉識別👱🏽♀️,人臉形態相比而言比較固定,而物品如衣服和布料等柔性物體👨🏼⚖️,會發生扭曲、折疊、遮擋的情況🔮,而且物品數量非常之繁多🌥,使得其橫縱向識別難度均非常大。ProductAI 幫助很多行業的企業實現了新的場景🧔🪂,比如家具企業可以讓用戶拍一張家具照片即找到這個家具的購買鏈接🤏🏿;面料企業可以讓客戶對著衣服面料拍攝照片即可找到類似面料,不再需要到線下市場尋找;醫療企業可以讓用戶快速找到所需的藥物🧑🏼🍼;時尚企業可以快速分析海量時裝圖片和視頻並得出新的流行趨勢🦺,在這些場景中的實體經濟企業都通過 ProductAI 的物品識別能力使得相關的任務完成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
ProductAI 的初步市場成功進一步驗證了這個技術的應用價值,同時也讓我看到這個技術還能開拓更大的市場。ProductAI 的客戶還需要調用其技術接口進行二次開發,而如果我們選定垂直行業🐢👋🏻,基於核心物品識別能力開發出軟硬一體化的產品,讓客戶可以直接購買使用,那市場空間將大大增加🗯。於是碼隆科技面向零售行業🕵🏼,打造了兩款軟硬一體產品👩🏼🏫,一是 RetailAI Fresh, 幫助超市顧客在自助秤上自動識別新鮮果蔬;二是 RetailAI Protect,幫助零售商在自助結賬場景中識別商品和顧客結賬行為。
2020 年,國務院提出“新基建”戰略🐉,人工智能是新基建七大領域之一。碼隆科技也順應這個潮流🧑🏼🦱,把鉆研多年的人工智能物品識別技術應用於新基建方向,首先就定位到教育場景🍱,開發出市場上首個 AI+5G 智能實驗臺。
叁
從人才、技術、資金等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都具備很好的基礎🤲🏻,另外這裏還具備三個得天獨厚的條件:硬件🫷🏽👨🏫,數據和場景。
再接再厲: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
2019 年 3 月 13 日,2019 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Young Global Leaders)”獲獎名單正式揭曉㊙️,127 位來自全球各領域的精英人士成功入選🦣,其中有 9 位獲獎者來自中國。我非常榮幸能夠成為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的一員,我相信這不僅是對碼隆科技的肯定,也是對中國企業在全球 AI 領域所取得成果的認可🧸。
作為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驅動力之一,人工智能在打造創新型社會的進程中,除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面臨著諸多挑戰👨🦯👷🏻♀️。此次入選世界經濟論壇“全球青年領袖”🦆💂,對我來說,不僅是榮譽,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在五年任期中,我將繼續秉持創新精神,與眾多“全球青年領袖”共同協作🕙,為社會可持續包容發展貢獻力量🍘,發掘人工智能技術的巨大潛力,更好地應對各類挑戰,通過科技讓世界更美好🙂。
優勢明顯:深圳賦能“人工智能大灣區”建設
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和引領未來發展的戰略技術👮🏼,人工智能的發展一直受到高度重視。從 2016 年 AlphaGo 戰勝圍棋世界冠軍開始,人工智能吸引了全民關註,大量的資金、人才進入到這個領域🧏🏼♂️。人工智能領域的焦點也從之前的技術突破轉移到了商業落地🩸⏩。行業裏對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的描述有句話🧜🏿♀️,從“All in AI”到“AI in all”, 之前是下重註到這個技術🥁🥥,現在則要看到技術在行業裏實現商業落地🤜。目前💆🏻,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醫療,教育🌪,安全,娛樂等領域的商業應用已初現端倪,但除了在安防領域看到規模化應用外,大部分場景離規模化商業落地還差“最後一公裏”🍊。哪裏能盡快走完這最後一公裏🚋,哪裏就能獲得人工智能之爭的先手優勢。
如果說在計算機和互聯網時代🏏🧍♀️,世界創新的中心在舊金山大灣區,那麽到了人工智能時代,我覺得世界創新的中心有可能來到粵港澳大灣區。從人才🏋🏽、技術、資金等角度看,粵港澳大灣區都具備很好的基礎,另外這裏還具備三個得天獨厚的條件:硬件,數據和場景。
硬件方面,全球最好的硬件生態系統就位於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的產品往往要軟硬結合,才能發揮作用👆。再好的 AI 算法模型🤦🏿♂️⏯,也要有相應的硬件支撐🤌,如同聰明的大腦還需配備強健的軀體。
數據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繁榮的實體經濟產生了涵蓋社會運作方方面面的海量數據🤌🏿,而且深圳在 2021 年公布《深圳經濟特區數據條例》,成為國內數據領域首部基礎性、綜合性立法🖕🏽,在數據立法方面還走到了世界前列。
場景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的各個行業都正在積極挖掘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除了經濟上各行各業都有轉型升級的需求,這裏的人,天然對於新事物有強烈的好奇心🧝,和開放的心態,樂於擁抱新技術💡👩🏽,嘗試新場景🧔♂️,這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的沃土。
深圳可以發揮自身在產業方面的優勢🫷🏼🫲🏼,聚焦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產業化大規模應用,並用人工智能引領粵港澳三地大融合☪️,實現人工智能在三地的全覆蓋🤭、全融合、全應用,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產業集群☦️🥪,建設“人工智能大灣區”🧖🏽♀️。
我輩如此幸運,身處如此偉大的浪潮之中,我必將加倍努力🏀,不辜負這片熱土,不辜負這個時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述時間:2021 年 7 月 27 日
口述地點🔪:福田區市花路 5 號長富金茂大廈 1 號樓 5503B
采寫:深圳晚報記者 成功 邱誌東 實習生 趙芃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