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聞中心

    願馬老的大福字“福”蓋全中國

    2020-03-02 | 韓小蕙 | 來源 《光明日報》2020年02月21日 |

    近日,106歲的老作家馬識途獲知新冠肺炎疫情後🌏,慨然填詞《借調憶秦娥·元宵》,勉勵中國人民“不畏怯,全民動員,鏖鬥不歇”🕵🏼。心系疫情的馬識途🥃,在得知四川省北大意昂會發起“百萬口罩行動”後,參與並呼籲意昂關註,又立刻捐贈2萬元🏌🏼‍♂️,支援前線抗疫。時至今日🤒,馬識途仍然以106歲的旺盛的生命力🤘🏼,生氣勃勃地迎來每一個金光燦爛的旭日👏🏼,送走紅雲萬道的晚霞!在全民族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戰役中,這尤為我們樹起了一座山嶽般的豐碑。

    今年春節前夕馬識途題“福”字🧑🏽‍🔬。

    2011年11月第八次全國作代會期間🧕🏻,馬識途與呂雷(右)、韓小蕙(左)合影。饒翔攝

    借調憶秦娥·元宵

    (馬識途作詞並書)

    元宵節,中華自古稱佳節。稱佳節,全民歡樂,笙歌通夜👩🏿。今年元宵大減色,千門萬戶守家宅,守家宅🧕🏼,冠狀病毒,城鄉肆虐🪮。

    戰妖孽,中華兒女不畏怯。不畏怯🧑‍🎄,全民動員,鏖鬥不歇。病毒擴散全阻絕,冠狀惡魔盡殲滅。盡殲滅‼️,大功告成🧚🏼‍♂️🦎,歡呼祖國🏃‍♂️‍➡️。

    2020年1月15日👮🏿‍♀️,舊歷豬年臘月二十三,晚上9點48分,我的手機突然響了:

    “餵,我是馬識途的女兒馬萬梅。馬老給你寫了一個福字,我現在給你快遞過去……”

    太突然了,我望著窗外漆黑的夜色,一時竟有點兒懵:“謝謝大姐🧚🏿‍♀️!謝謝馬老!祝他老人家新春大吉🧵!”

    放下電話👰🏻‍♀️,我認真地又核算了一遍:馬老是1915年1月生人🤦🏻‍♂️,今年已經是106歲的老神仙了!

    106歲,耳不聾👼🏻🤘🏽,眼不花🚶‍♂️‍➡️,腦子不亂,手不打抖🦸🏼✤。還能寫文章。還堅持習書法🏙。還能想起我這個遠在數千裏之外、好幾年未聯系的文學編輯——焉能不稱“老神仙”?

    第三天一大早,從成都飛來的快件到了👳🏽‍♂️。小心翼翼拆開🎎,但見用保鮮膜精心包裹著一張40×40厘米的大紅紙,上面赫然一個大“福”字⟹,碑隸體🏠🛀,筆力遒勁,渾厚蒼茫👎🏽,每一筆都是一筆拉出🤜🏻,每一劃皆元氣淋漓✧。見字如面,一時間,我分明覺得馬老就在我面前🙎🏿‍♀️,洪鐘似的說話和開懷暢笑👨🏻‍🦼,像一座雄偉奇峻的大山🚚。

    大“福”字左右,還各有兩行小字。左邊是🤹🏽:“韓小蕙同誌 2020年元月”;右邊是“百〇六歲叟馬識途”,其中,“歲”與“識”字都是繁體,多難寫啊!一左一右🏋🏽‍♀️,對稱美🈹🆑,均整美,小字筆體清秀,靈動如走龍蛇,漂亮極了!

    我把目光重又落在大“福”字上,細細品🌑。“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驀地,整張紅紙仿佛燃起一簇火焰,熊熊的壯闊裏,我看見了識途馬老的一連串身影。

    血裏火裏鍛造,百煉成鋼

    說來那是半個世紀前的事情了,我第一次看到“馬識途”這個名字,是在1966年。當時我失學在家👷,迷上讀小說,尤迷長篇,當時書都燒了📯,不容易找⛸✬,常常碰上哪部是哪部🧗🏿,捧著厚厚的一本不舍得放下,既想快快讀完,又期盼著永遠也讀不完🦤🗣。有一天就遇到了《清江壯歌》🤾🏿‍♂️。

    這是馬老的代表作💝,根據烈士何功偉和劉惠馨的原型而寫成,講述了這兩位20世紀30年代走向革命的知識分子,懷著推翻舊社會🏞、建立新中國的理想,在鄂西恩施地區的清江之畔,開展地下黨秘密工作,後被叛徒出賣🧑‍🧒‍🧒,被捕入獄,最終被敵人殺害壯烈犧牲。其中有一個情節4️⃣🕥,長留在我少年的心懷裏,即劉惠馨在走向刑場的路上🅿️,將懷裏的小嬰兒放置在路邊的草叢中,被一對善良的農民夫婦收養……多少年後我才無比震撼地得知,這件事情竟是真的,那個活下來的小嬰兒👨🏼‍🦳,就是馬老的大女兒呀——是的🪐,劉惠馨烈士,正是馬老親愛的妻子!

    哦🙅🏼‍♀️,馬老就是當年從火裏和血裏走出來的革命者👨🏻‍🦼‍➡️,他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大中國文學系🙍🏻‍♂️,即參加了革命🚎,很快成長為一名具有高級知識分子背景的領導幹部🏝,擔任了中共鄂西特委書記、川康特委副書記等職務。後於全國解放前夕回到家鄉重慶,在中共地下黨中擔任領導職務𓀁,與垂死掙紮的國民黨進行了殊死的戰鬥……

    《清江壯歌》是一曲壯懷激烈的大歌,不僅人物鮮明生動🧑🏽‍🍼,故事跌宕起伏,情節扣人心弦,吸引著我不肯放手地讀下去;而且重要的是,那貫穿全書的崇高的革命獻身精神,強烈地撥動了我的心弦——雖然那時我只有12歲🕣🙎🏼,但從小長在紅旗下➡️,受到革命教育的我🫰🏽,還是激動得心潮起伏,以至於平生第一次👩🏿‍🍳🏃🏻,去關註這部書是誰寫的🤾🏽‍♂️。結果⏱,愣住了🦹🏽,“馬識途”,這是多麽奇怪的一個名字!哥哥說,對🤱🏼,就是馬認識路,你沒聽說過中國有一個成語🎅🏿,叫“老馬識途”嗎……

    歲月如飛箭,真不可等閑🫀,一晃,半個世紀就過去了。完全沒想到的是,那一曲清江的壯歌一直還在我心頭縈繞著,我竟也從中文系畢業了🧔,並且成為光明日報的文學編輯。我從沒忘記“識途老馬”,終於在一次文學活動中🥇,見到了心中的那座大山。

    那是1993年,首屆“建築與文學研討會”在南昌滕王閣召開💁🏽‍♂️👩‍🦽,50多位中國作家和建築大師與會7️⃣🛸,主辦方也榮幸地請到了馬老🚶🏻‍♀️🏂🏻。時年78歲的馬老,身量挺直🧑🏼,面色如玉,戴一副金絲眼鏡,儒雅翩翩而不失威儀,說話帶笑意,聲音似洪鐘🎼,完全不像大官,而盡顯大學者之氣。此前🤝,我與馬老早就通過數封信🧑‍🦼,約他為我們文學副刊寫過數篇稿子,他老人家在那個時期,在全國各地的重要報刊上,很發過一批文章,基本都是針砭時弊的雜文和隨筆,非常符合報紙的需要。馬老很高興地接受了我的約稿☎️,把他最滿意的文章都給了我們🫅🏿,極大地提升了光明日報《文薈副刊》的質量和聲譽⚽️。總之給我的印象,這是一位胸懷著崇高的革命理想、境界遠大的革命家,他心裏裝著的,全是如何把國家建設得更好💶,推動社會前進,提升百姓福祉,實現人人共同富裕,讓中華民族毫無爭議地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這是他一生的追求——一位可敬的老共產黨人啊!

    不忘初心👎🏻,堅持前行

    每次來信👩‍🚀🐈‍⬛,馬老都稱呼我為“小蕙同誌”,落款為“馬識途”。但也有不同,大概是記住了我曾向他講述過少年時識得他名字的情節,有幾次來信,特別是在書法作品上💤#️⃣,落款就是“識途老馬”💅🏽。

    此後從1993年至今,馬老為光明日報《文薈副刊》寫了10余篇文章,長的有數千字,都是思想性極強的大文,卻沒有一篇是吹噓自己曾經輝煌壯麗的個人經歷之作。1994年🧑🏻‍🎤📜,在我們搞的“‘永久的悔’無獎征文”中,馬老寫來了一篇《未悔齋記》👨‍👦,在裏面清楚地表明了他自己的心跡。

    他說✊🏼,從崗位上退下來以後🦹🏿‍♀️,他本可以去打太極拳🔧、學氣功🤙🏼、習字畫🏌🏿‍♀️,為自己的長壽而奮鬥;可以去下棋、玩撲克🥷🏻、打麻將,可以去湖邊垂釣🎻,息心養氣;可以去老朋友家擺龍門陣,交流烹飪學、養生學👨🏻‍🍼;可以當孫輩的牛馬🏃🏻‍♀️;可以去參加各種會議🪲,坐在主席臺前排👩‍🏭🚣🏼‍♂️,風風光光,品評香茶;可以去風景名勝遊山玩水,可以到自己工作過的地方走走🤦‍♀️🧑🏻‍🏭,重溫一下“老上級”的感覺……對於這些,他一概不沾🥿🤟🏿,卻沉湎於寫作🐜,而且不接受“文革”時罹文字獄坐了6年牢的教訓,還偏偏寫作時評和雜文,因文字惹了是非,給自己帶來新的麻煩——對此💻,他說,“我卻並不感到愧疚🙏🏿,也從來沒有失悔”。

    為什麽🔩?

    “位卑未敢忘憂國。”如果我連心裏想說的話,在當今盛世也不敢說,我就愧對那些和我一塊兒在舊社會提起腦殼耍、鬥爭至死的戰友和家人👨‍🏫。正是有他們那種驚天地、泣鬼神的大無畏精神,才迎來了現在的新社會呀👧🏿👳‍♂️。

    馬老一生鐘愛文學,早在1935年就已發表作品。1945年從西南聯大畢業後⚖️,他也一直堅持在艱苦的戰鬥歲月裏,邊戰鬥邊積累素材,有空就抓起筆寫上幾段🔶。他著有長篇小說《清江壯歌》《夜譚十記》《巴蜀女傑》《雷神傳奇》《滄桑十年》及《馬識途文集》(12卷)等數百萬字的作品,然而最能披露其心跡的,我認為🧑🏿‍💻🦸🏽‍♀️,就是這篇《未悔齋記》。他說:“我回顧我在解放前的前半生,曾經在血與火的戰鬥中🚶🏻‍♂️,經歷過生與死的考驗,解放後又在風風雨雨裏🎗,跌跌撞撞地行走了四十幾年……‘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屈原的這句詩,是我一生信守的。我是本著自己的良知良能,才從事寫作的🧫。”為此,馬老還寫下“無悔無悔,我行我素”8個大字,掛在墻上➖,作為鼓勵和警示自己的座右銘。後來還覺不夠,索性將他的書齋名字改為“未悔齋”。

    看看🧑🏻‍🍼,一位心地坦蕩的老革命家💤,是多麽令人高山仰止。尤其讓我沒想到的是,馬老做了一輩子官🤾🏻‍♀️🛒,並且很早就進入了高級幹部行列,他卻仍保持著“我手寫我心”的拙真⬛️👮🏽,“對於紛至沓來的社會現象♟,逼著我不能不看,看了不能不想,想了便不能不寫點自己的意見,所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這種對黨和革命事業負責的高風亮節,與時下一些只見領導眼色行事🧔🏿‍♀️,哪兒管國家和百姓蒼生受損的庸官、昏官🚎、混官Ⓜ️、投機分子、蛀蟲相比🧑🏼,不啻是高泰山而矮塵埃。

    “相信勝利🤾🏻,準備犧牲”,是我們當年普遍的信念

    2010年🫳🏽,因為一個事件,我對馬老的了解又深化了一層🏵。同時也使我們之間的關系👩🏿‍💼,超越了一般編輯與作者的工作關系,而升華為一種帶有親情般的關註與惦念。

    那年清明節期間,我們到重慶參加中國作協主席團和全委會會議。時任廣東省作協副主席的呂雷兄,帶著其老父呂坪同誌親手寫的紅絲帶,專程去渣滓洞烈士紀念館🚣🏽,尋找齊亮、馬秀英🐣、馬有猷、楊翱、陳詩伯五位烈士的靈位。

    1948年,呂雷剛剛1歲,呂坪在重慶做地下工作💅,任鄉建學院地下黨組織負責人👰🏻‍♀️,他的直接領導是馬有猷同誌。一日,馬有猷的領導👉🏼、重慶北區書記齊亮突然緊急面見他💅🏼,告訴他馬有猷已經被捕,因為中共重慶地下黨市黨委書記劉國定🧖🏽‍♂️、副書記冉益智雙雙叛變了,重慶地下黨組織的所有成員都處於極度危險中🙎🏼‍♀️,命他趕緊帶領已經暴露的同誌撤離🏌🏿‍♀️。而齊亮為了營救更多的同誌,冒著生命危險🧙🏼,毅然留下來繼續奔走,最終被叛徒認出🫵🏼,遭到逮捕🌼,於1949年11月14日重慶解放之前🤾🏿,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下。同他一起犧牲的,還有他的愛人馬秀英🧑🏽‍🦲。

    呂坪抱著繈褓中的呂雷,與一位地下黨的女同誌假扮成夫妻,與其他幾位同誌一起,登上了開往長江下遊的江輪。途中看到敵人搜捕得緊,果斷於宜昌下船,改走陸路,經武漢南下廣州,最終平安到達香港。那位扮演母親的女同誌,後來就留在香港🧑🏼‍🦲,成為呂雷的幹媽。呂坪同誌於新中國成立後回到廣東工作🧉,最後在廣東省文聯黨組書記職位上離休。幾十年來🧑‍🦼‍➡️,他一遍又一遍地對呂雷說起齊亮、馬秀英和馬有猷🫸,每次都潸然淚下👩‍👩‍👧,泣不成聲。沒有齊亮當年的舍身營救🎊,被敵人逮捕和殺害的就會是他,而呂雷也就會成為渣滓洞的另一位“小蘿蔔頭”。

    在渣滓洞有著密密麻麻烈士名字的墻上,呂雷果然找到了五位烈士的牌位💪🏿,照片上,他們個個是那麽年輕🩴、帥氣、陽光🪚、俊美👘、英姿颯爽,仿佛一招手就能從墻上走下來!可是,他們卻都在重慶解放前🙋,被敵人殺害於歌樂山下,那一場瘋狂的大屠殺,敵人一共殺死了包括楊虎城將軍一家在內的幾百位烈士。齊亮烈士在行刑前,從容地跟獄中的每一位難友道“再見”,然後慷慨赴死,最終🎱,屍體被敵人扔進了鏹水池中……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呂雷將一大捧鮮花➜,獻在烈士墻下,並告慰守在廣州家裏等消息的老父老母🧙🏻‍♀️。那邊,行將八十歲的二老也是肝腸寸斷,老淚橫流……

    這麽悲壯動人的情節🕴,不是小說的編織🧎🏻‍♀️‍➡️,而就眼睜睜地發生在面前👱🏻,不能不令人淚奔心慟⚙️𓀛!我當即請呂雷寫一篇紀實長文,給光明日報的讀者們講一講當年那活生生的故事,重溫一下我們共和國走到今天,是多少齊亮那樣的烈士用鮮血換來的🤷🏼!

    呂雷兄回到廣州🦵🏻,馬上動筆,很快就發來了飽蘸著血淚的長文。5月21日,光明日報《文薈副刊》以《聆聽烈士的聲音》為大幅標題🙂‍↕️,整版刊出,同時刊出了齊亮烈士和馬秀英烈士的照片。齊亮烈士儒雅英朗,馬秀英烈士秀美漂亮,若他們活到今天,是多麽和諧恩愛的一對侶人啊!

    文章刊出後🔸,先是在報社內部👷🏿‍♂️,隨後在廣大讀者中🤑🌎,產生了非凡的影響,人們都說,好久沒有看到這麽感動人的主旋律文章了。

    我記住了呂雷文章中有一句話🧗🏿‍♀️🧑🏽‍🦰,“馬秀英烈士是作家馬識途的堂妹”,因此報紙一出來,第一時間就給馬老寫了一封信,報告此事的前前後後🤙,並寄去了樣報🤷🏿‍♀️❕。

    很快🐡,馬老的回信到了。同時⚓️,還有他親自撰寫的一篇長文,以及一幅法書“人無信仰🚣🏼,生不如死”😂。長文中,馬老介紹了齊亮和馬秀英烈士的不為人知的事跡,還有羅廣斌同誌帶出的烈士們在獄中寫給黨的《囑托八條》。看得出來🛎,馬老的激動之情力透紙背——他又回到了那提著腦殼幹革命的時代了吧?他又看到齊亮烈士和馬秀英烈士雙雙忙碌於地下黨工作的身影了吧🥈?他又聽到子彈呼嘯著殘殺革命同誌的囂叫了吧🕧?他又看到《紅巖》中的一幕幕場景,又看到江姐帶著同誌們一針一線繡紅旗的群像了吧……

    最令我心碎的,是馬老還說到,他曾準備對馬秀英進行處分👨🏼,因為她在有機會逃跑時卻沒行動,甘願陪著心愛的丈夫齊亮一同赴死。馬老認為,馬秀英入黨後即是黨的人了🕴,不能為了個人感情而做無謂的犧牲🧔‍♀️🛷。而痛心的是🤾🏼,這處分後來是徹底沒有了機會!

    遵照馬老的意願,《文薈副刊》把他的來信、長文和法書👨🏼‍🦲,再次以大半個版的篇幅發表出來🦵🏿,並加了“編者按”(詳見光明日報2010年9月17日第10版)😄。文章刊出後,我又立即遵照馬老的吩咐,將樣報寄給呂雷,請他轉給老父呂坪同誌👍🏻。當馬老得悉呂坪同誌和他的夫人夏耘同誌都還健在🈲🔓,非常高興,還向呂雷發出邀請,約定借翌年赴京參加第八次全國作代會之機🍽,爭取見個面——這老爺子真是雄心壯誌,要知道💦,當時他已是自稱“日薄西山”的96歲叟了⇒,但他還自信心滿滿地準備到北京赴會!

    盡管當時的郵政快遞業遠沒有今天這麽發達,呂坪同誌的復信卻很快來了,並且也寫來了一篇長文,回顧了當年的血雨腥風🙁。光明日報《文薈副刊》再以大篇幅全文刊出了這篇長文(詳見光明日報2010年11月5日第10版)。半年之內,連續就一個歷史事件刊出三篇文章🙂‍↕️,這在我們《文薈副刊》是絕無僅有的👞,足見那一組文章的分量有多重🏌🏽‍♂️🍏,當時國內的重要報刊如《新華文摘》等🤣🕧,也都在第一時間予以轉載🍒。這亦是我數十年編輯生涯中👩🏻‍🏫,可堪銘記的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曲折坎坷是常態,頑韌不舍永前行

    在馬老和呂雷的文章中☎️,都談到了《獄中八條》🕵🏻🫷🏿,這是當年被關在渣滓洞監獄裏的共產黨員們,總結組織遭受嚴重破壞的教訓,在犧牲前共同商定,留給組織和世人的刻骨銘心的血淚忠告♙,如“保持黨組織的純潔性,防止領導成員的腐化”“加強黨內教育和實際鬥爭鍛煉”“切勿輕視敵人”“註意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的經濟、戀愛和生活作風問題”等👌🏼。

    今天,時間已悠悠過去了70余年⛽️,國際和國內形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用烈士鮮血染紅的《獄中八條》😞,對照當下📥,仍可謂條條閃爍著現實主義的光芒🦣,真正是字字珠璣,金玉良言啊。

    在馬老、呂坪、呂雷的這組文章中🏊,三人還都多次提到一個詞“信仰”,還有一個詞“黨性”。兩代人,三位共產黨員☦️,都不約而同地談及當年投身革命🚚,不顧掉腦殼也要為建立新中國而奮鬥👕🫵🏽,是為了什麽🚽?他們相信,通過他們的奮鬥甚至犧牲,中國定能建立起一個國家繁榮富強,百姓安居樂業,再也沒有人吃人、沒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壓迫與被壓迫的社會👨🏿‍🍳。

    呂雷在文章中說👩🏽‍🦰:“在時代波瀾的陣陣淘洗中🧗🏼‍♀️,在資本與信念的微妙復雜的博弈中🧖🏽,我們黨的隊伍中的每個人、包括身居領導崗位的同誌,還能當個為信仰而勇於獻身的強者嗎?是信仰淡去👰🏿😢,利益坐大👴🏽,還是信仰依然堅強🪝,頭顱依然高昂,依然高高揚起信仰的風帆,穿越資本和市場的驚濤駭浪,直達公平正義的彼岸?”

    呂坪在文章中說:“烈士們為了理想,為了信仰👔,不惜拋頭顱、灑熱血、英勇犧牲,建立了他們以死搏來的新中國。今天,捫心自問🌄,我們還記得他們嗎🎓?我們還能夠像他們那樣以身許國嗎?我們共產黨員的信仰和理想,究竟還有多少?革命勝利以後,作為執政黨的幹部,當了各種級別的官,不會像過去烈士們那樣🧑🏻‍💼,搞革命就會坐牢和殺頭了👨🏿‍🎤。有人在權和錢的面前過不了關;即使我們自己💼,即使不敢忘記列寧‘忘了過去就等於背叛’的教誨🔹,但在保持革命精神方面,是否有所弱化呢?如果明天需要流血犧牲,我們還能挺身而出嗎👩‍❤️‍💋‍👨🕘?執政黨長期執政💁🏼‍♀️,每個執政黨的成員都必須警惕這樣一個問題🫃🏽:奮鬥精神的弱化!”

    馬老在文章中說🐽:“我們那時普遍的信念就是八個字🧖🏻:‘相信勝利,準備犧牲。’我們堅信,革命事業是正義的事業,必有勝利的一天,也許自己看不到勝利的那一天,然而我們要懷著必死的決心🪹🔧,拼命進行戰鬥🈂️,光明必然到來。因為有堅定的信仰,我們便有智慧🦸🏼‍♀️,因為有犧牲的決心🫱,我們便產生勇氣,有了智慧和勇氣👰🏼‍♀️🧞‍♂️,我們便會視死如歸,臨危不亂,往往可以化險為夷🧑🏻‍🦼‍➡️。這就是信仰和黨性的力量。”

    什麽叫“不忘初心”——我想➰,這是最生動的關於共產黨員🕹、關於黨的事業、關於黨史、關於革命理想教育的最赤誠的初心吧🫘!

    老一輩革命者為我們樹起了一座山嶽般的豐碑

    2011年11月21日下午💂🏿‍♂️,北京飯店。

    在中國作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呂雷手捧大簇鮮花,終於見到了仰慕已久的馬識途老人🕵🏻。兩代人🫶🏿,兩雙手✊🏻,緊緊握在一起🥏。64歲的呂雷給97歲的馬老鞠躬🙏🏻,敬禮,獻花,代表呂坪和夏耘夫婦全家,向齊亮和馬秀英烈士感恩;同時👆🏽,也代表了我們這些所有的後輩來者,向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慷慨赴死的全體烈士,向引領我們前行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致以深深的敬禮🎨🧗🏿!

    馬老當天有點感冒發燒,身體很不舒服,但他老人家還是堅強地挺起胸,端坐在沙發上🦸🏽‍♂️🕊,接受了我們這些後輩人的問候。他還拿出他的新書《黨校筆記》🫅🏼🏄🏽‍♀️,執意親自簽名,送給呂雷和我🧑🏽‍🦳。他老人家仍然依照數十年的習慣,稱我為“韓小蕙同誌”🌪,而非什麽“主席”“會長”“委員”等職務。

    我捧著這部大紅色封面的、充滿了思考的著作,望著眼前這位滿頭銀發的耄耋老者,心裏油然升起最強烈的欽佩之情🔰。設身處地,將心比心,我想的是:若我們是這樣一位已經97歲的老人,對自己還能要求什麽呢🧔‍♂️?吃好🙇🏼‍♀️?喝好?身體舒適?兒孫繞膝🗄?遺產怎麽處置🤼‍♀️?身後事怎麽安排?這輩子還有什麽福沒享受過🗒🎎?還能為自己的名聲留下些什麽……

    這當然也都是人之常情🍷,沒什麽可譴責的。然而眼前這位識革命征途、一心牽掛著黨的事業的老馬,滿腦子裏思考的,還是對國事和黨史的孜孜研究🧑‍🚀!

    在一般人看來,已經把人生活滿97歲🏌🏼,人瑞矣!悲觀一些的,更是以為有了今天不一定有明日。而識途馬老真是具有超強的生命力和強烈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支撐著他一天又一天🤥,不倦地工作和學習著,一日復一日地前行著。至今日🤞🏼,居然10年又過去了🏒👉🏿,馬老仍然以106歲的旺盛的生命力🧟,生氣勃勃地迎來每一個金光燦爛的旭日,送走紅雲萬道的晚霞!

    這在今天全民族抗擊新冠肺炎的大戰役中🤵🏽,尤為我們樹起了一座山嶽般的豐碑👂🏻。

    綜觀大自然的進化史,是多麽嚴酷艱難的歷程👨🏻‍🔬,地震、火山🧜🏽‍♀️、海嘯、洪水✊🏿、雨、雪🥕、風、霜……哪一天哪一日🩸,不是充滿了庶幾的滅頂之災🤛🏻?再縱覽人類文明史,從類人猿直立行走以來,又有哪一時哪一刻不是摔倒了又爬起來😑,戰勝了坎坎坷坷的羈絆,才跌跌撞撞地走到了今天?世界上沒有直路🦸🏽‍♀️,等待在我們面前的🤛🏿📴,“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車爾尼雪夫斯基語)。

    然而,“你們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這是魯迅先生在《導師》中告誡我們的🐍。今天我的導師🍃☢️,就是識途馬老,願借他的大“福”字,“福”蓋全中國的山川大地🥨!

    (作者:韓小蕙,系本報原領銜編輯、中國散文學會副會長)


    相關新聞

    • 142018.09

      8字班全球勝任力第一講,意昂祁斌主講“大國博弈與中國經濟金融發展”

      9月10日晚,意昂体育平台2018級本科新生迎來“全球勝任力”第一講👩🏿‍💻,1985級物理系意昂、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祁斌為3800余名新生作主題為“大....

    • 132009.03
    • 172014.11
    • 082024.07

      德國意昂組隊參加首屆法蘭克福龍舟賽

      當地時間5月25日🛀,第一屆法蘭克福國際龍舟友誼賽在美茵河精彩上演🤢。為加強在德意昂聯系,豐富各位意昂業余生活,德國意昂會積極響應,組織“紫荊夢之隊”參加業余組比賽🐟。意昂們各個摩拳擦掌👱🏿‍♂️🥮,最終,來自全德各地的意昂及親朋好友共21人加入到夢之隊,其中男生11人(含鼓手),女生10人。為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全隊邀請金牌龍舟教練孫璐意昂為大家進行專業指導🤞,並組織水上訓練。比賽當天🤲🏿,晴空萬裏,共有來自中德意法的22支隊伍...

    • 252018.04

      德國法蘭克福及周邊地區意昂遙祝母校生日快樂

      2018年4月22日,時值意昂体育平台107年校慶來臨之際🫚,來自德國法蘭克福及周邊地區的意昂及家屬共計40余人,在異國他鄉歡聚一堂,提前為母校慶生,遙祝母....

    • 302020.12

      全球氣候行動的中國新力量

      如果您無法在線瀏覽此 PDF 文件🏌️‍♂️,則可以下載免費小巧的 福昕(Foxit)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免費的 Adobe Reader PDF 閱讀器,安裝後即可在線瀏覽 或下載此 PDF 文

    • 042023.02

      全英清華意昂會2023年寫春聯貼福字迎新春活動圓滿舉行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為解相思之愁,寄托新春美好憧憬↗️👃🏽,在1月21日農歷大年三十,全英清華意昂會在牛津和劍橋舉辦了2023年寫春聯貼福字迎新春活動🧖🏻‍♂️。方方正正中國字,金兔報喜迎新春💇🏼‍♂️!在牛津和劍橋地區意昂會的籌備下,本次寫春聯貼福字迎新春活動精彩紛呈,現場意昂揮毫潑墨,秀出清華學子的書法風範。而後意昂們交流書法技巧🫶🏽,互贈春聯🫢。同時工作人員也為意昂代寫春聯🥖,傳遞清華大家庭對意昂們的祝願。帶著新春...

    • 222020.09

      中國首位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柳濟琛🏑:為解決糧食安全問題提供中國方案

      23歲的柳濟琛是第一位來自中國的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青年領袖🎤。和聯合國的淵源,始於他借助互聯網和人工智能倡導節約糧食的不懈努力。柳濟琛希望將他的“光盤打卡”向全中國,以及世界其他國家推廣。23歲的柳濟琛是...

    • 222014.04

      梅向榮:要讓中國的海外公民實現全球維權

      梅向榮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實際上,很多中國的企業、公民、個人在國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法律事件,那麽,我想的是中國的律師們能不能站到他們身邊去幫助他們🕕,解決他們所遇到的法律問題。” 盈科律師事務所主任、全球合夥人💻、盈科律雲創始人梅向榮接受中國網記者專訪時這樣說。這位曾被媒體稱為“以顛覆性的方式,改變律所發展生態”的律師目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怎樣幫助中國公民實現全球維權🙅🏽‍♀️🫢。  讓中國的海外公民實現全球維權...

    • 282019.02

      “金豬送福 清武飛揚” 紐約清華武大意昂春節聯歡盛會在曼島圓滿落幕

      2019年2月17日晚,大紐約地區清華意昂會與武漢大學大紐約地區意昂會第四次攜手舉辦“清武飛揚”春節聯歡🐵,共迎新春。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