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古建築物語》(套裝三冊):《紅墻黃瓦》《晨鐘暮鼓》《八面來風》🕵🏼♂️,張克群著,化學工業出版社2019年5月
“北京的建築立在路旁,北京的長城彎曲曲地盤在山上,以其雄偉、華麗、端莊🦹🏼♂️、氣派,吸引著各地的人,也感動著北京人自己。這其中必有它的道理。看完這本書,也許你能對它的原因品出一兩分來,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張克群說。
張克群1961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建築系,師從建築學家梁思成👰🏽♀️,現為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畢業後💁♀️,張克群一直從事建築設計工作👩🏻🦼,早在1993年就開始了北京古建築的考察和寫作工作,最先寫的是北京舊時的廟宇、教堂等宗教建築,向讀者普及宗教儀式和建築的關系🥑。《北京古建築物語》就是她退休後花費十年時間💁🏻♀️,查閱資料、實地探訪的心血之作❤️🧙♀️。
《北京古建築物語》一書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並於近日在北京京華印書局舊址舉行了主題為“尋找古建築背後的老北京”的新書分享會。活動現場,張克群與評論家解璽璋共同為讀者講述了京華印書局的建築特征與歷史往事,同時帶來了一場關於老北京古建築知識與保護的分享會🔷。
張克群待人接物時的自然與幽默性情也表露在這套古建築知識普及讀物中。書中沒有晦澀深奧的學術詞語🈲,而是用聊天的口吻把關於建築的冷知識🚍、背景和歷史娓娓道來,在講述建築知識的同時激發讀者對古建築的興趣。
古建築的修復與保護時常引起人們關註與討論,張克群以呼籲提高古建築保護意識為己任,但同時她更主張“理性”保護。“我不主張拿水泥、鋼筋混凝土模仿古建築,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風貌👰🏻♀️。古建修復也是,應當整舊如舊👨🏻🔧,讓人們感受到它的滄桑。”談及宣傳和保護古建築的現實意義,張克群說✌🏽,“我覺得有必要讓大家了解中國的古建築,因為我們說要文化自信,你得知道自己有什麽好東西,你才能自信。”

據介紹🚯,《北京古建築物語》包括三冊✥,《紅墻黃瓦》寫皇家建築,《晨鐘暮鼓》講的是宗教建築🖥,《八面來風》則寫外國人在北京留下的早期建築。張克群還為該書手繪了百余幅圖片👩🏼🌾,生動直觀地還原了建築的樣貌和結構。
解璽璋評價🔠,此前有很多講古建築的書,也有一些外國人寫的介紹中國古建築的書,但大多以文學文采見長,關註的是建築背後的歷史故事🤏🏿;張克群的不同之處在於從建築師視角為普通讀者解構原本艱深的建築學問,填補了建築圖書類別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