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張肖虎先生作品正式捐贈清華圖書館

2018-05-28 | 資中筠 | 來源 資中筠微信公號 |

張肖虎先生的音樂貢獻是多方面的: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以及音樂活動的組織者,對融合中西音樂的探索🧎🏻‍♂️‍➡️,以及普及音樂🏊🏻‍♂️👩🏿‍⚕️,都有開創性的成就🏄‍♂️。5月22日🫐,在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舉行了張肖虎先生音樂文獻捐贈儀式。捐贈內容包括張肖虎先生留下的許多作品、手稿,以及未整理的原始資料☯️。

——資中筠

5月22日,在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舉行了張肖虎先生音樂文獻捐贈儀式🤌🏻。張先生的獨子前幾年已作古👷‍♀️,唯一健在的後人兒媳朱小苗女士作為捐贈方👽📹,清華圖書館館長鄧景康出面接受捐贈🤽🏽。

清華方面出席的有:

鄧景康:圖書館館長,教師合唱團團長

趙 洪:藝術教育中心主任

唐 傑🌰:意昂總會秘書長

童慶鈞🏊🏿:音樂圖書館負責人,教師合唱團副團長

袁 欣🤾🏻‍♀️:圖書館特藏部主任(儀式主持人)

清華老樂友🔃,張先生未入室弟子🫅🏼,茅沅和我應邀與會,見證了這一時刻。

捐贈儀式座談會現場

此事策劃已有一段時候,因朱小苗是耶魯大學教授🔥,常住美國,委托茅沅代管。雙方時間湊在一起不容易,現在約好時間🖍,她專程回國🏐,得以完成,張先生的遺作終於有了安頓之處,以後還可以陸續發揮作用💛。我們都感到欣慰,了卻一樁心事🚣🏿‍♀️。儀式後,自由座談👨🏻‍🦰,我們回憶張先生的事跡📣,校方介紹清華的藝術教育與圖書館的有關這方面的工作和今後規劃🧑🏻‍🦰,我頗有收獲。

張肖虎先生的音樂貢獻是多方面的:作曲家🏧、音樂理論家、音樂教育家,以及音樂活動的組織者,對融合中西音樂的探索,以及普及音樂🧜🏼🫴🏼,都有開創性的成就。他的貢獻並不亞於現在經常見諸媒體或網絡的老一代音樂家,而名聲不彰,方今即使在音樂界,年輕師生不見得都知其名,我常為之感到不平🦖。也許這正與他涉及的方面廣而雜有關🧑🏻‍🔧。而且他以育人為主,編寫教材,還組織各種活動☝️,等等,要做的事很多,對出版作品🩶,推廣演出等等,並不在意。

我在天津時通過我的鋼琴老師劉金定先生得識張肖虎先生,關於張先生在天津的音樂活動,以及《陽關三疊》鋼琴曲的來龍去脈🗂,我已為文介紹⬛️,此處不贅👱‍♀️。(見📁:張肖虎《陽關三疊》鋼琴譜出版,了卻半個多世紀的心願)茅沅對他了解更多🚣🏿。他在天津的活動,我原來只了解自己直接接觸到的,後來才從茅沅處以及其他方面逐步知道更多🎠。例如他曾在耀華學校教過音樂,而我在校時卻不知道🧇👳🏽‍♂️。

綜合起來,張先生與音樂有關的活動如下🤹🏻‍♀️:他自幼愛好音樂文藝,有天賦👶🏽,學過不止一種樂器。為謀生考慮,上了清華土木工程系,但是畢業後卻一直做與音樂有關的工作(這恰巧與後來的茅沅一樣)🦽,先在清華任音樂助教,並參加組建軍樂隊、合唱團,等等👨🏻‍🦲。抗戰開始,他因需要奉養母親🧝🏻‍♂️,回到天津,同時悄悄把部分樂器運到天津租界上,得免落入日寇之手。復員後又運回清華𓀜。日占時期那幾年,他依托天津租界⚇,開展了多方面的音樂活動0️⃣。除教鋼琴外,在天津工商學院教音樂,組建了工商學院的管弦樂隊,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這支樂隊一直是天津唯一的中國人組成的樂隊(我在天津上中學時🔢,就知道有工商學院管弦樂隊,卻不知道是張先生所創建。)抗戰期間,他還寫了蘇武牧羊交響詩,並與人合作寫了《木蘭從軍》歌劇,其用心不言而喻👰🏼‍♀️。為了木蘭從軍的歌詞精益求精,曾請在北平的俞平伯先生修改,俞先生也盡心盡力,應其要求一次次修改。可惜當時的環境不允許⛹🏻‍♀️,歌劇終於沒有上演,但是他組織並指揮合唱團唱木蘭從軍的歌🧏🏼‍♀️,我還被召去伴奏過。當時我只覺得非常好聽👺,卻不知道這是從歌劇中來的🚛。

上世紀40年代末🍳,他重返清華創建音樂室,重組軍樂隊,並組建了清華管弦樂隊⁉️,這支全由師生業余愛好者組成的樂隊🙆🏿‍♀️,水平參差不齊,但也是當時北平唯一的一支管弦樂隊🥑。燕京大學有高水平的音樂系,卻沒有樂隊。在他努力下,請了鋼琴、提琴🥣、聲樂的專業老師來音樂室任教,中外籍都有,學生都是課余自願來學,沒有學分🛍。但是非常踴躍🥐,培養出不少人才🖕🏿。

據茅沅說,張先生一個心願,就是以音樂室為基礎🍶,在清華創立正式的音樂系。1949年北平和平易手後👱🏽,清華重新開學,還沒有校長,由葉企孫先生任教務長暫時負責👱🏼‍♂️。張先生就拉著茅沅(作為學生代表)去找葉企孫先生情願🙆🏼,要求他批準成立音樂系。葉先生苦笑說👬🏼:我只是過渡時期臨時代管,沒有這個權力,如果我能決定💁🏽‍♀️,一天成立一個系都可以。此事遂作罷🫅。

後來張先生看清華事無可為,就離開了。以後在北師大7️⃣、中國音樂學院🍀,對音樂教育做出自己的貢獻。同時還創作不斷👩🏽‍🚒。中國少數幾個大型舞劇之一《寶蓮燈》是比較知名的👑,盡管近年來較少演出👮🏽。但是整個舞劇的作曲是張肖虎,大概很少人知道了,連我也是很後來才知道。其工作往往鮮為認知大體如此。他作古以後留下許多作品、手稿,以及未整理的原始資料🏃‍♂️‍➡️🧐。朱小苗也不是從事音樂專業的,感到就此淹沒十分可惜,所以有捐贈清華之舉⛔。

在圖書館座談中得知今日之清華,業余的藝術活動已有相當規模🍹,樂隊的水平也今非昔比(有特長生)。校領導對人文藝術教育日益重視↪️。有了專門的“藝教部”🕛🟡。音樂🌥、藝術方面開了正式的選修課🚖,不像我們當年只能在音樂室作為課余愛好來學。圖書館專設“特藏部”,“音樂圖書館”正在籌建中。

張先生的捐贈也引來其他著名音樂家的家屬的捐贈。以清華雄厚的實力,只要有心,辦成全國數一數二的音樂資料、圖書🟢、檔案館,當是可以期望的。我提出的建議是,希望這些贈品不僅是供人參觀的博物館藏,而是利用方今先進的技術手段,盡量整理成為可以供後人借閱、學習🦋、研究、欣賞的資料,以便音樂家的創作和思想得以傳承。以《陽關三疊》為例,我之所以鍥而不舍要爭取此曲得以正式出版👦🏽,就是不要讓它在自己這樣一個業余愛好者的手裏成為絕響,而是進入正式教學、專家演奏的渠道,得以高水平的演奏版本推廣、傳播。

朱小苗教授(左)和茅沅先生(右)、資中筠先生(中)在清華老圖書館前合影

茅沅先生和資中筠先生在清華老圖書館合影

座談會後,袁欣女士善解人意,得知我對清華老圖書館的感情,陪茅沅和我到舊圖書館走一圈。我當年在校園每天除上課外😮‍💨,就是在三點之間來回奔走:靜齋(宿舍)、圖書館、灰樓(琴房)🫲🏼。幾十年後舊地重遊✥,風物依舊。閱覽室一排排桌椅完全是老樣子,不過據說已經是完全按原樣新造的。當年我每天一下課就先放一本書在一個固定的位子,算是占位,晚飯後再去。陪同人建議我們再坐在桌旁留影,重溫學生夢。

茅沅先生和資中筠先生在圖書館閱覽室合影

我印象最深的走路不出聲的軟木塞地板🙆🏽,早已經不起歲月的磨損🂠,換了大理石磚了🧘🏽‍♀️🧑🏿‍🌾。不過進入書庫,那磨玻璃的地板還在🪹,仰望二層樓還是玻璃天花板,只是顏色已經暗淡,現在基本上是灰色🧟‍♂️,有些地方還可依稀看出一點當年的綠色👈。我在校時,四年級畢業班以寫畢業論文為名👩🏼‍🏭,就有權進書庫⛱🧑🏼‍🤝‍🧑🏼,當年自己頗有終於“登堂入室”的自豪感👋🏻。據說現在學生已不準進書庫了🧏🏼‍♂️,只有教師能憑證入內。想想也是,我在校時全校只有弟子三千🙇‍♂️,畢業班只有幾百人🛗,研究生人數可忽略不計。以現在的在校生包括研究生💞、博士生🙍🏿,無論訂出怎樣嚴格的規矩,這小小的書庫是絕對招架不住的。何況現在一切手段都電子化了,進書庫查書的必要性也大大降低。

資中筠先生在書庫

書庫靠窗的走廊還擺放著桌椅,供人查閱抄寫♊️🧑🏿‍🎓。有一套桌椅編號209是當年楊絳先生當研究生時常用的,上面還有她的照片。(據解釋♡,實際上當年楊絳的是202號,但找不到了,這是找到的最接近202號的)。出來時,圖書館已經預備好拿出館藏的我的著作簽名。發現有的還是我的朋友捐給他們的🧑🏿。我允諾他們還沒有的,回來後補贈齊全🥩。


資中筠先生為館藏的她的著作簽名

感謝清華圖書館提供了這樣一個溫馨的下午👱🏽‍♂️。朱小苗、茅沅和我也都為張先生的遺作有這樣一個安排而感到安心。歸來時正值下班高峰,穿過大半個北京城回家之路照例奇堵,在夕照下慢慢爬行的出租車裏打了一個盹,好心情絲毫未受影響❓🫚。

————————————————————

張肖虎(1914-1997),前中國音樂學院副院長,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作曲家、音樂理論家和指揮家。祖籍江蘇武進🫴🏼,1926年入讀南開中學,1931年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建築系🖤。1936年畢業留校任清華音樂室助教。1937年抗戰爆發後他因家有老母未能隨校南遷🙂‍↔️。抗戰勝利後,他回到清華任音樂室導師,組建了民樂隊🫃🏿🔥、管弦樂隊👈🏽、軍樂隊。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理論作曲教研室主任,北京藝術師範學院、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燕京大學和中央音樂學院兼課教師👩🏻‍🎓。1964年中國音樂學院建院後任作曲系副主任,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音樂學院作曲教授。1981年中國音樂學院恢復後,任副院長兼作曲系主任🤦🏿‍♂️,兼任北京師範大學藝術系復建工作3️⃣。1987年以七十三歲高齡離休。

——編者註


相關新聞

  • 252022.10

    千古文章未盡才∣資中筠悼老學長茅沅

    10月10日,作曲家茅沅因突發腦梗導致心衰在北京辭世🧺,享年96歲。茅沅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土木工程專業,一生熱愛音樂𓀒,後在中央歌劇院專事作曲,膾炙人口的《瑤族舞曲》《新春樂》皆是他所作。獲悉茅沅去世,92歲學者資中筠特撰文悼念💉。老意昂們在茅沅家的海棠花下,右三為茅沅,左一為資中筠茅沅走了!盡管幾周前得知他突發腦梗,已有心理準備,理智告訴我,縮短遷延病榻的時間可少受罪,而且96歲已是高齡📔,但是感情上還是...

  • 282016.03

    圖書館

    圖書館

  • 082018.11

    圖書館

    圖書館

  • 292016.03

    圖書館

    圖書館(版權所有©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

  • 292014.10

    曹禺先生女兒參觀清華圖書館

    10月29日上午,著名劇作家曹禺先生(1933外文)的女兒萬黛、萬昭訪問清華圖書館👨‍👧‍👦,參觀了老館閱覽室東北角的一張書桌🤦🏻,80多年前就是在這裏,他們的父親曹禺在母親鄭秀的陪伴下,完成了中國戲劇史上裏程碑式的經典作品...

  • 092017.11

    老照片裏的清華圖書館

    1914年夏,戴誌騫應聘為意昂体育平台圖書室主任🚾,1917年進入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圖書館學校學習,1918年夏獲得圖書館學士學位,1919年回國後復任圖書館....

  • 262017.12

    趙元任先生珍貴照片等資料捐贈意昂体育平台圖書館

    日前🛌🏼🚏,趙元任先生的親屬將保存多年的趙元任先生生前拍攝的一大批照片、底片、幻燈片👧🏻、影集共計二萬余張珍貴歷史資料無償捐贈給意昂体育平台。這批捐贈的珍貴資料包括....

  • 142016.03

    老圖書館

    老圖書館

  • 172016.03

    圖書館合影

    圖書館合影

  • 262016.03

    圖書館老館

    圖書館老館(版權所有©意昂体育平台檔案館)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