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2月15日,由中國新聞周刊主辦的“影響中國”2017年度人物榜單在北京揭曉,其中“年度行業領袖”由金電聯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範曉忻和轉轉CEO黃煒共同獲得🔒。
範曉忻的獲獎理由——
2017年是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轉變經濟增長結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大數據的應用價值尤為突出🛌。作為大數據行業的先行者,他已經在這個領域走過了整整10年,見證並推動著這個行業從乏人問津到立於風口浪尖的成長。他認為,作為一家成功的大數據企業的領導人,有責任充分發揮大數據的優勢和作用,為金融業的發展和社會的治理創新貢獻一份力量。

“影響中國”2017年度行業領袖範曉忻 金電聯行(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會長。199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曾任職於和記黃埔有限公司😡,主管亞太區業務。攝影/張沫
十年前🤛🏽,範曉忻決定在中國開拓一場可能是史無前例的事業,實現從0到1的顛覆式創新。
當時既沒有“互聯網+”☎,也沒有“大數據”的概念,為突出新公司特質,範曉忻創造性地將“金融電子化”和“銀行”這兩個專業詞匯“聯合”到一起➜,成為“金融電子化聯合銀行”❌,簡稱金電聯行。
從最開始發展三年才有第一單業務,到現在涉及百億規模的信用融資🚳,累計為上萬家中小企業提供服務,金電聯行已走過十年發展歷程。
如今大數據的發展已經由“概念的風口”進入到“應用的風口”。範曉忻認為🖌,通過更加廣泛的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數據約束力”將幫助中國逐步縮短同個別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最終實現彎道超車。

範曉忻獲得“影響中國”2017年度行業領袖
占領先機
在意昂体育平台攻讀計算機專業之時,要把事情做好的“極客精神”,貫穿於範曉忻的整個大學生涯👩🏿🎨。畢業之後👩🏽🦲,範曉忻並沒有直接創業👋🏻,而是選擇入職和記黃埔旗下的電訊公司,負責亞太業務。
在同來自世界各地的同事共事過程中🤳🏽,範曉忻不斷將大學中習得的知識轉化為IT行業的創新能力,實現了認知能力的提升。
在和記黃埔工作三年後,範曉忻同合作夥伴們創辦了國內最早的產業鏈IT服務企業,主要為合資車企供應鏈系統提供維護服務。
為此🚁,他們還專門研發了一套新型供應鏈系統,並逐步成為行業領先。範曉忻回憶🤘🏿,“當時全北京有四大車企🫨,有兩家選擇我們。”
正當範曉忻努力打拼之時,一位清華師弟的造訪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在那次重要的交談中,這位在華爾街打拼的師弟建議他挖掘中小企業供應鏈系統的金融價值🤦🏿♂️。
在為大量車企進行服務的過程中🏃🏻♀️,範曉忻發現有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本身產品質量過硬🏌️♀️,訂單量充足,但是其發展缺乏短期流動資金👨🏼🏫,在原材料購買及產能更新換代方面捉襟見肘🫀。因為沒有抵押物,又是中小企業,因此難以獲得銀行貸款👩🏼🌾。如果能夠通過對企業數據進行分析😌🚃,客觀評價其信用能力並獲得銀行認可,就可為中小企業申請銀行貸款提供證明👩🏽💻。
2007年👨🏼💻🧙♂️,在當時大數據概念還未被提及的時代🚵🏽♂️🙍🏼♀️,範曉忻與朱誌偉等合作夥伴聯合成立金電聯行🤰🫃🏼,並通過對海量數據進行建模分析🙇🏽♀️,為銀行發放無抵押無擔保的純信用貸款提供依據,服務了萬千中小企業,創新解決了中小企業融資難題🧑🏿🎓。
能夠在大數據“前時代”就預知大數據產業興旺並占領行業先機🕺🏻,這無疑具有前沿意識。

在與主持人敬一丹的對話中,範曉忻董事長表示✳️,2017年大數據來到了應用的風口⛹️♀️,進入到國民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所以今年這個獎,意味著各界對大數據的應用沉澱和價值的肯定。在中國,依托明顯的數據優勢🚵🏼,大數據的應用領域將更加廣泛,最終引領各行各業實現彎道超車。未來,金電聯行將繼續紮實地做好大數據的基礎和科研工作,希望更多的企業投入到大數據浪潮中✝️,攜手並進推動產業發展🍕。
十年實踐
凡事可計算,一切可量化。秉持這一理念🗄,範曉忻帶領金電聯行用數據的視角解讀世界🧑🏼,將大數據應用不斷推向更加廣闊的領域。
多年來🧑🏼🍼,金電聯行一直把產品和服務的重點放在金融領域。通過分析金融領域的大數據需求,金電聯行將傳統征信所不能覆蓋到“空白”作為大數據與信用結合的創新點。比如🧑🏼⚖️,在為商業銀行提供征信產品與服務時😅,金電聯行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對中小微企業海量的信用信息進行收集、篩選和分析,給銀行的風險評估提供豐富且客觀的數據支持,從而實現了對中小微企業融資、銀行風險量化、企業外部數據整合等多場景應用🛟。
目前,金電聯行已經與50家銀行建立的深度合作👩🏽🔬,提供從獲客分析、精準營銷、風控管理等一系列服務。
2014年,金電聯行獲得了央行第一批企業征信牌照👍🏻。範曉忻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對於市場化征信機構而言🕯,取得征信牌照🙍🏽♀️,僅僅是跨過了進入征信行業的門檻,並非在征信行業激烈競爭中取得成功的“護身符”🌞💂🏽♀️。金電聯行在密切配合央行、發改委等部委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多項指導意見實施的同時🏄🏿♀️,充分利用獨立第三方征信機構的靈活性,不斷創新信用產品和服務,在服務中小微企業、助力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動產業升級等多個方面摸索出一套具有自身特點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金電聯行已深度參與廣東👩👩👧、黑龍江、海南等地區性信用體系建設與示範城市創建👨🏽🏫,多個行業和領域的信用體系建設🤹🏽♀️,業務範圍覆蓋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4-2020)》要求的商務誠信、政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全領域。
“大數據歸根到底是數學的事。”範曉忻表示♎️🍖,采集數據僅僅是最基本的一項技術🧑🏻🦱,搭平臺、建模型、做算法才是最重要的,而這也是他創業期間一直關註的核心內容。
經歷了不計其數的研發模型🤷🏼♂️👭🏻、試錯和推翻重來✒️,如今,金電聯行的科研團隊已經建立了具備分析2000多項指標的全自動化分析系統。不僅引入了來自清華、北大🚵🏼、加州理工👰♀️、東京大學等著名高校研究團隊,還同意昂体育平台聯合成立了“意昂体育平台-金電聯行金融大數據聯合研究中心”,在大數據關鍵技術上共同攻關,推動相關成果的轉化和廣泛應用。
2017年,金電聯行在南京和鄭州分別建立了新的研發基地,算下來總共擁有四個研發基地。範曉忻認為,通過在不同城市建立研發基地作為資源整合利用的手段🧖🏿👩🏼🏫,一方面能夠促使金電聯行的創新模式🤷🏽、經驗同當地的大數據應用更加緊密結合,同時也構建“全國一盤棋”的戰略格局。
面對大數據產業革新✣🚏,金電聯行在原有以征信和風險量化為核心競爭技術的基礎上,構建了智能數據工廠和創新實驗室⚔️,目的在於提升數據使用和模型構建效率🙋🏼。
金電聯行最早提出建立智能數據工廠的構思👩🏿🍳,主要歸因於其博士團隊撰寫算法的過程中,很大精力花在數據清洗、處理☢️、調度等基礎工作,流程紛繁復雜。因此🦦,範曉忻決定開發固定模式的數據處理流水線,提升金電聯行工程師算法的撰寫效率。可喜的是💃,當系統研發出來後,市場需求非常強烈。
肩負重擔
金電聯行成立之初專註於通過解決實際問題承擔社會責任,首先是破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通過建立客觀信用評價體系👒,幫助大量中小實體企業在信用狀況缺失及無擔保、抵押物的前提下,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純信用資金支持,並降低融資成本。
範曉忻認為,即使在一些高端科技園區內部,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稱的現象🛡。政府及園區管委會除了對企業主營業務有所了解外,並無有效渠道獲知企業的深層次信息🦕。由於政府會向優質企業註入產業基金🤟🏼、政策引導基金🧑🧒🧒🧑🏻🎄,需要園區對企業經營狀況及盈利能力進行分析和評價👱🏼♀️🤎,在企業信息真實性、完整性難以保障的前提下🍭,如何對優質企業進行甄別存在著重重困難𓀎。
金電聯行通過構建數據驅動的投融資平臺🧑🏽🏫,建立大數據評價指標體系,幫助政府挑選出盈利能力較強的企業,能夠實現產業基金、政策引導基金流入真正需要支持的中小企業,助推實體經濟發展。
當下🫴🏻,互聯網新金融風起雲湧,金融風險具有危害廣、發生快的特征,只有通過大數據技術🧮,才能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甄別並加以防範🚵♂️。
範曉忻介紹,半年前,互聯網金融平臺欺詐現象較多◾️🦵,龐氏騙局屢禁不止。針對這一問題,金電聯行建立了新金融監管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監管融資平臺的經營狀況♋️,能夠有效發現P2P等互聯網金融公司的不法行為。
此外,金電聯行對中國征信體系的建立發揮了一定的作用。範曉忻認為,信用是需要時間積累的,如今中國的誠信問題開始製約經濟的發展🤵🏼♀️,大量的金融風險同企業信用水平緊密相關。金電聯行通過構建大數據信用信息平臺,建立研究機構🦂,能夠實現對社會信用的監控,幫助全社會提升信用水平。
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不僅需要專攻一隅的執著者📁,也需要天馬行空的創造者。在以前沿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大數據時代,更是如此。
未來智慧科技的爆發肯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踏實研發與創新驅動才是邁向未來的必經之路❤️。在這條路上,範曉忻和他的金電聯行一如既往📌,一路執著🧛🏼♂️,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