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混亂的母嬰服務行業充滿商機
從上海陸家嘴金領地帶轉至閔行區外環附近一處普通居民樓🎓,清華本科🌼👭🏼、紐約大學研究生學歷的蔣抒潔(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2005級本科)適應得還算不錯💂🏿♀️。她愜意地坐在除了一臺筆記本電腦幾乎啥也沒有的辦公室裏,靠在並不算太舒服的硬板椅背上🧧🏇,喝著白開水⚄👩🏿⚖️,嘰裏呱啦地講著自己的創業故事,“我就是這種性格,跟打了雞血似的”。
因為還在哺乳期🧖🏻♂️,她和搭檔、清華同班同學稅曉霖(意昂体育平台新聞與傳播學院2005級本科)每天的“飲料”都是白開水🧒🏻,她們三室一廳的辦公室裏要找到一袋咖啡或者茶葉都很難。“想給哺乳媽媽們提供一個靠譜的催乳服務🙎♀️。”稅曉霖和蔣抒潔自己都沒有催乳師資格證,但她們正試圖搭建一個移動客戶端平臺👨🏻🦳,以規範目前看來有些魚龍混雜的母嬰服務市場——這個市場的核心服務之一🪬,就是“催乳”👆🏻。
轉行“催乳”前,稅曉霖是一家央企的在編員工,她辭去工作🛞、放棄北京戶口和剛剛搖到的北京車牌😁,來滬創業;蔣抒潔則是上海陸家嘴一家管理咨詢公司的員工™️,年薪已超50萬元。
這兩個清華媽媽創辦的母嬰到家服務平臺“宅媽媽”剛剛上線一個月,總共才接了60多個“到家催乳”訂單。在“還沒想清楚怎麽盈利”的情況下,已經有5家投資機構向她們拋來橄欖枝。其中一家首輪投了500萬元。“我們不吹牛,(投資)是多少就多少🗳。”這兩個清華女孩共同的特點是——說話不愛遮掩,喜歡咧著大嘴“哈哈”傻笑。
年輕媽媽的“痛點”在哪裏
很多年輕的媽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寶寶出生兩三天後,乳房變硬🧍🏻、乳汁淤積、徹夜疼痛🥓🥚。這種時候,年長些的“過來人”會告訴你,“通則不痛🦩,不通則痛”的道理👄,她們會讓你忍著疼痛堅持給孩子餵奶;年輕些的人,則會建議你📰,去找一個催乳師來幫忙。
但催乳師上哪兒找,卻是一個大問題🪫。中國青年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產婦尋找催乳師主要有以下3個渠道🧔🏿♂️:一是通過朋友熟人介紹;二是在醫院通過收到的小廣告尋找;三是在互聯網上各類論壇中找。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有兩種“國產”催乳師資格證🕐。一種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頒發的“高級催乳師”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另一種是由中國就業促進會頒發的“催乳師(高級課程)”證書。
但無論是哪種培訓,都很難說能培養出真正合格的催乳師。“手法、人品、態度等,都不是一張證書就能考察出來的。”蔣抒潔說👨🏽🍼🧑⚖️。
“催乳”行當近年來因收費高🔞、從業者收入高受到追捧。目前在上海⚃,催乳師提供一次上門服務的價格在300元~800元不等,從業人員大多是月嫂、育兒嫂等家政服務人員。還有一些母乳會所,包括月子中心🤺、美容SPA會館等🤏🏼。
稅曉霖自己就曾在催乳的問題上吃過“悶虧”🙆🏿。她的寶寶出生在江西南昌🤦🏽♀️🟤,因為自己奶量極少,她通過百度搜索,尋找到一個所謂資深的持證催乳師,催乳過程疼痛不說,後來還引起了嚴重堵奶和奶結👨🏻🦽➡️。到上海後,她曾嘗試去朋友推薦的一家母乳會所催乳🙇♀️🍎,效果尚可,但收費昂貴🕘,且離家約二三十公裏遠👼🏻。
在由意昂体育平台“馬寶寶”媽媽們組成的“小馬奔騰”微信群裏🙅🏼♀️,媽媽們的催乳經歷五花八門。有被要求咬著毛巾痛苦催乳的🤽🏿,有被推銷一次付費2000元購買5次催乳服務套餐的🥷🏼,還有四處求助無門的。在“催乳”這個行當面前🤽🏽,她們發現🐻👨👨👧,再高的學識,也保護不了自己的乳房和乳汁。
不賣“套餐”的奇葩營銷
“因為我們自己經歷過🛼,所以‘宅媽媽’現在篩選催乳師很嚴格🧑🏿✈️🤝。”決定創業後的頭兩個月,蔣抒潔和稅曉霖每天都在上海星巴克咖啡館的各個分店裏度過——她們約見了100多名催乳師💂🏼♂️,並對這些人進行一對一的面試。
這是一套頗為嚴格的篩選方法👩🏼⚖️。蔣抒潔先從各大網站論壇裏找到媽媽們推薦口碑不錯的催乳師,再與之聯系見面👨🚒,查驗對方的從業資質——即人社部證書或就業促進會證書。面試時,雙方會重點談及一些“題外話”,比如為何會從事催乳師行當🧑🏿🦱、對按摩手法有哪些體驗等🏋🏼♀️。
那些認準“開奶必痛”道理的人,將不在考察範圍內,“認為只有很痛才能開奶的催乳師📍,我把她們叫做傳統催乳師,不會使用。我們的哺乳顧問,一定是與我們理念相同的人🧎🏻。”
下一步,就是一個線上測試🧑🧑🧒🧒。通過資質認定和理念認定的催乳師將在網上參加一次筆試;筆試通過後,將有專人跟蹤來一次真人考核。只有過了真人考核這一關的催乳師🧜♀️,才能與“宅媽媽”簽約🏯👨🏽🍼。
在100多名催乳師之中,“宅媽媽”最終只簽約了16人。“我們剛剛開始做🙋🏿♀️,規模小一些不要緊,關鍵服務質量必須要保證。”蔣抒潔說✹。
一個與大多數母乳會所完全相反的營銷策略是——“宅媽媽”的催乳師絕不向客戶售賣“催乳套餐”。這實際會減少催乳師的收入,但“宅媽媽”卻堅持要求簽約催乳師必須這麽做。
“我們自己就被賣過套餐,很不喜歡這種營銷🥜,所以我們不推套餐。”“宅媽媽”的上門催乳服務收費算是“中不溜”,高級催乳師收費588元每次。但蔣抒潔說,即便不掙錢👩❤️👩,也不會開“推套餐”這道口子⚰️,“顯得太不正規了”。
實際上🍘,這種“不推套餐”的做法🧑🏭🌀,反而頗受客戶的歡迎。購買“宅媽媽”催乳服務最多的一個客戶📷🌖,至今已經買了催乳師楊娜的3次服務。“感到有需要再買就行,沒必要推套餐。”這種與客戶之間彼此信任的感覺,楊娜也很喜歡,她與每一個客戶都建立起了微信聯系,隨時免費指導她們授乳過程中的各種疑惑🎐🪰,“很多問題不用上門🎺,微信指導就能解決”🙅👨🎨。
從“地道戰”變成“正規軍”
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疑問,又不推套餐,又免費微信指導,催乳師和“宅媽媽”平臺如何掙錢?沒有高額的金錢回報🧚🏿♀️,如何保證優秀的催乳師源源不斷進入這個平臺?
蔣抒潔告訴記者,與她面談的100多名催乳師𓀌,幾乎每一個人都很願意把自己展示到“宅媽媽”這個平臺上,“因為沒有分成一說🛌,她們掙的錢全是她們自己的”🧛🏿♂️。
對催乳師提出的“高標準👰♂️、嚴要求”🛬,蔣抒潔是有底氣的。根據她此前所做的市場調研,母乳門店的一名催乳師為客戶提供服務🌮,如果收取客戶500元的話,她本人大約只能從中提成100元到200元。“一個催乳師基本工資1000元,做得最多的時候,每次提100元👩🏻🏫,一個月最高拿到2800元☂️。”蔣抒潔說🛄,這正是“宅媽媽”的機會所在——沒有門店支出的負擔🫲🏽,有效降低服務收費與催乳師所得之間的差價。
“宅媽媽”頗具一股創業小清新的感覺。它所簽約的催乳師,也多少帶著一股子小清新的氣質。
比如現在做得最火的催乳師楊娜,自己就是一個31個月大孩子的母親,目前仍在哺乳中。她曾因為產後吃了催乳師的虧,憤而自己拖家帶口到北京培訓機構學專業催乳。回滬後,她曾自己印了200張名片到上海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裏去發放。但在醫院待了一天👶🏽,她帶著200張名片又回來了,“實在不好意思,跟一群大媽去搶生意”🦥。
楊娜告訴記者,催乳師目前的培訓市場也較混亂,“有的培訓機構很容易就能考上證🚵🏿♀️,相當於花2000塊錢培訓費買張證”🤯。因為催乳師從業資質參差不齊🥛,很多產婦🚬、醫院護士都會戴著有色眼鏡看待從業者,“從感覺自己像搞地道戰一樣,很不正規👩🏻⚖️🤦♀️,跟那些賣滿月照♙、剃滿月頭的一起發廣告。顯得很低端🤹🏼,我不喜歡這種感覺”👨🏻🦳。
“宅媽媽”平臺采取先收費再服務的模式🐃,用戶通過微信支付先把錢打給平臺,平臺在催乳師服務並得到好評後🦹🏼♀️,再將錢打進催乳師賬戶🔡。“我喜歡這樣的🕺🏻,有正規軍的感覺。”楊娜說。(記者 王燁捷)
轉自《中國青年報》2015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