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劉誌輝,199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後,保送至電信科技研究院讀碩,在工信部通信計量中心完成了通信協議分析相關碩士論文和科研項目的研發。2001年碩士畢業後進入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計量中心(泰爾實驗室)工作,在碩士論文基礎上研製了“MPT200通信協議分析儀”。2002年進入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公司工作,六年間經歷了儀表研發、項目管理、設備采購、方案設計等多種工作崗位。2008年任同耀通信總經理,帶領同耀通信拿下了Wifi、FCC、NFC等若幹重要資質,成為國內排名前五的通信行業第三方認證測試機構。
“多去嘗試,多去創造,做得更精彩,活得更精彩。”
——劉誌輝,1993級工程物理系
一、探訪同耀初印象
一個冬日的晚上,我們來到位於唐鎮的同耀通信,訪談了劉誌輝學長。
唐鎮與張江一樣是新興產業科技園區集中的新區,白天這裏活躍著IT和生物醫藥兩大產業無數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夜晚降臨人潮退去後很安靜。
同耀通信的辦公樓就這樣低調隱居在唐鎮某個僻靜的所在,已經成為國內一流的通信產品第三方檢測機構,其OTA實驗室、SAR實驗室、RF實驗室、Wi-Fi實驗室、EMC實驗室等技術實力已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
夜幕籠罩下的辦公樓靜悄悄,我們一行人來到了二樓的總經理辦公室。與想象中西裝革履坐著辦公桌後蹙眉深思的形象大為不同,一身運動裝的劉誌輝學長年輕帥氣,恍若剛剛從操場上跑步歸來準備去晚自習的學生,渾身上下洋溢著年輕人特有的蓬勃朝氣,很難讓人聯想到他已經是一家國內領先通信檢測公司的掌舵人。他略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釋到,今天剛好是他每周羽毛球活動的日子,這是他剛從球場歸來的形象。
劉誌輝學長熱情地帶領我們參觀了整個辦公區和各個重點實驗室,興致勃勃地講解走廊上掛滿半面墻的資質證書,實驗室中的高端設備,公司團隊活動和文體活動中獲得的獎項,如數家珍,神采飛揚。
二、充滿活力的處女座
我們參觀完畢坐下來聊天的時候,劉誌輝學長又恢復了一個處女座的特點,講話深思熟慮而謹慎。他笑言自己應該算是比較典型的處女座,註重細節,這也體現在了公司管理風格的嚴謹細致上。不過,處女座的特質在他身上更多體現為對完美的追求,而不是對熟悉範圍舒適圈的固守。相反,他始終保持著一顆熱忱的心,總是充滿活力地去探索多姿多彩的生活。
大學時代的劉誌輝並不是傳說中學霸的一員。正應了“十名效應”的特點,他在保持學習成績中上遊的同時,擴展愛好,開拓視野,擔任學生幹部,參與社團活動,積極組織了很多系裏的學術活動和文體活動。這些課外活動極好地鍛煉了他的組織能力,對今後的事業發展和公司管理都大有裨益。
體育運動是他從學生時期就有的一大愛好。作為系排球隊的成員,4年的排球經歷使他受益匪淺。劉誌輝學長說,排球的一個特點是是需要接扣球,這很鍛煉一個人勇敢的品質,在排球運動中人會變得更加自信,更具備競爭精神。每件事都認真專註力求做到最好的他,還考取了國家排球三級裁判員資質。
讀研之後,他愛上了羽毛球運動,他很喜歡這項運動對意誌力、拼搏品質和耐力的磨練,這個愛好一直延續至今,也成為了同耀通信公司文化中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公司每周都會組織羽毛球活動,平日裏的勤練兵讓他們在今年10月唐鎮工會第一屆羽毛球賽上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31支參賽隊伍中,同耀的兩支隊伍分別獲得第三名和第八名。
他對生活的熱愛還體現在廣泛的愛好上,例如他有上海紅十字會簽發的現場救護資格,還做過業余消防隊隊員,這些可以幫助別人的事情他都很有興趣。
回首清華學習經歷,劉誌輝學長認為對他來說最重要的影響有三點:1)清華人高標準要求自己的品性,給予他能成事的自信心;2)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給他打上深深烙印,如今他還把這種精神擴展成了公司文化的根基;3)清華人的使命感和上進心,讓他具備勇於拼搏,不斷挑戰自我的精神。
三、從技術到管理的轉型
清華精神的影響,體現在他執著的事業追求上。
本科專業是工程物理,然而他逐漸意識到物理並非他興趣所在,於是放棄了在物理領域繼續出國深造的路徑,轉而保送了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的研究生,將方向轉向了通信領域。這次成功轉型奠定了他今後事業發展的基礎,很快體現出他在通信技術領域的得心應手。
劉誌輝學長在工業與信息化部通信計量中心完成了學士學位論文《V5接口監測系統硬件平臺》,後來該項目被科技部列為國家火炬推廣項目。
研究生期間,他主持了科研項目“新型NO.7信令協議分析儀”的研發,製定了軟硬件實現方案,並完成碩士論文《協議分析儀2Mbit/s高速信令處理模塊的研製》。
2001年碩士畢業後,他首先進入工信部電信研究院通信計量中心(中國泰爾實驗室)擔任工程師。在近一年的時間中他繼續從事通信設備入網檢測研究、通信測試規範的製定、通信測試技術的研究和通信儀表研發等工作,這期間他在碩士論文的基礎上研製了“MPT200通信協議分析儀”。
因為對外企工作環境和先進技術的向往,2002年初劉誌輝學長加入了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公司從事項目管理。這一呆就是六年,他從事過項目管理、設備采購、儀表研發、客戶解決方案的提供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對通信領域有了更深入全面的理解,同時外企的規範和條理性也為他今後的公司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這段經歷讓他快速成長,也讓他逐漸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意昂的激勵也給了他不少啟發。作為羽毛球活動的積極參與者和組織者,劉誌輝學長接觸了很多成功創業的意昂,讓他的思路更為開闊,也受到鼓舞,於是在2008年初接受導師的邀請來到同耀通信擔任總經理,再次轉型成為職業經理人。
四、馬不停蹄的征程——同耀通信的昨天/今天/明天
昨天
2002-2007年是同耀通信厚積薄發進行技術儲備的階段:2002年成立於宜山路,建成SAR檢測實驗室,適用歐盟2.0標準,技術經驗國內領先;2003年建成EMC檢測實驗室;2005年通過CNAS認證,達到ISO/IEC標準;2006年遷址到張江,建立OTA檢測實驗室,成為CTIA認證實驗室;2007年OTA實驗室獲得Vodafone認證。
2008年初劉誌輝學長就任同耀通信總經理的時候,同耀通信正處在完成初步技術積累,但市場銷路始終沒有打開的境況。當時公司團隊規模在20人左右,幾乎沒有銷售市場團隊。於是,他接手同耀的第一件事就是背著包親自跑市場,同時逐步培養市場團隊。其實他之前並沒有做過正式的銷售工作,但憑著在學校社團外聯部跑活動贊助的底子,加上堅韌執著的精神和強大的學習能力,他硬是帶領同耀在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
當時拿下的最重量級的客戶就是華為,其過程的艱辛也只有經歷過才能體會。前後用了大概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邀請客戶來公司參觀了三四次,不斷改進,直到最終打動客戶,獲得了一年數百萬元的業務,簽訂了授權框架協議,為華為出口歐美的手機提供CE & FCC認證等檢測服務。過去華為、中興的此類業務都是由外資機構進行檢測服務,而同耀通信憑借成熟的經驗與技術實力、優質的服務與合理的價格成功實現了外資替代。
劉誌輝學長接手同耀以來實現了不少裏程碑式的跨越發展:2008年建立Wi-Fi實驗室,成為中國大陸唯一非官方Wi-Fi聯盟授權實驗室;2009年公司規模再次擴大,遷址到唐鎮。成為美國FCC授權認證成員實驗室;2010年成為GCF成員實驗室,2011年成為NFC論壇授權實驗室,每年公司業務都有新發展。
他認為公司在這個領域可以有所建樹拿下眾多認證資質的原因,一是具備先發優勢,很早就認識到通信檢測領域大有可為,並且國內處於半空白狀態;二是公司作為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有沖勁,敢想敢做,有種光腳不怕穿鞋的勇氣。認證資質的獲得,其實過程都付出很多努力,例如FCC授權認證,從申請到通過就花了一年時間,經過多次現場審核整改,而整個準備過程跨度達兩三年時間。領先的技術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是同耀通信始終走在行業前列的秘訣。
在劉誌輝學長看來,他加入同耀通信後,主要帶來了四個方面的新變化:
1)製度化規範化
製度化和規範化是他在阿爾卡特這幾年很大的收獲,到同耀之初他就清醒地意識到即使只有二三十人的規模,也需要製度,於是牽頭製定各種規範,從而使公司內部管理水平有了大幅提升。
2)營銷突圍與團隊培養
鍥而不舍的執著和真誠的態度是他信奉的營銷準則。他在親力親為開拓市場的同時,從零開始培養公司市場團隊。當時市場部幾乎全是新人,通過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逐漸培養團隊,並且經常在團隊內部組織模擬演練。
3)培養公司文化
劉誌輝學長把清華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引入同耀通信作為公司精神,在各種文體活動中培養團隊精神,增強員工向心力凝聚力,充滿正能量的向日葵成為了司花。
4)保持競爭力
他深深明白不斷創新進取的精神是科技類企業保持競爭力的不二法門,於是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和形成公司內部良好的學習氛圍。
他將公司組織結構劃分為市場部、項目部和測試實驗室三大部門,形成實驗室考核機製;建立起學習製度,每周二晚上這些年輕人都聚在一起學習討論思維碰撞;設立檢測技術研究中心,不斷研究最新技術,支持員工參加國際會議,積極加入更多國際標準組織。
今天
同耀通信已經在通信檢測實驗室領域積澱了11年,具備諸多領域的領先技術,已經形成良好的口碑和品牌效應,在市場開拓上已經步入正軌。公司英文名TA的含義是Test in A-class,優勢領域包括:1)通信電子產品國際認證/多國認證;2)通信電子產品研發測試。
如今的同耀通信團隊規模達到70多人,其中技術與項目人員約50人,銷售團隊約20人。公司占地3500平方米,擁有OTA實驗室、SAR實驗室、RF實驗室、Wi-Fi實驗室、EMC實驗室、NFC實驗室等眾多技術能力、環境條件均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實驗室。以Wi-Fi實驗室為例,同耀是全球12家具備資質的檢測機構之一,目前國內只有4家,其他3家都是官方檢測機構,同耀是唯一的民營第三方檢測機構。同耀在檢測技術上始終保持與國外先進水平同步,並參與測試標準的起草製定,是中國通訊標準化協會全球會員。
對於同耀來說,通信電子產品廠家從品牌到OEM都屬於客戶範圍。據劉誌輝學長粗略估計,目前主流通信檢測國內市場規模在5億元左右,而同耀通信目前年收入2000萬元規模在國內通信檢測行業可以排進前五。
除同耀之外,前五還有2家官方機構,2家外資機構(分別來自臺灣和歐洲)。這4家檢測機構市場份額合計達到1億元,其中2家官方機構占據60%-70%的份額。
同耀通信的相對優勢在於領先技術和極致服務,目前略顯弱勢的是國際網絡布局,而這一點也正在逐漸得到改善。如今同耀的海外客戶收入可以占到1/4左右,已經實現了365天*24小時對外服務。
在業務上積極進取之外,同耀通信也十分註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公司已經與上海電視臺合作開展了多期大眾科普類節目,就手機輻射等群眾關心的問題提供專業分析。此外,公司簽約參加中小企業創新服務聯盟,作為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的專業技術服務平臺,積極參與上海市科委組織的初創企業扶持計劃,為科技初創企業提供檢測減免優惠,提供檢測公益培訓等。
同耀通信目前已經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公司文化,員工在各種團隊活動中體現出頑強拼搏的精神,每周二晚上的學習討論熱火朝天。劉誌輝學長說,公司很重視企業文化對員工的激勵,希望員工可以具有與企業共成長的價值觀,所以很願意培養新人。
明天
談到公司願景和未來暢想,劉誌輝學長說,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是進一步擴大公司業務門類,加入更多國際認證體系和聯盟,在技術服務上力爭保持國內水平領先一年左右。未來公司將市場定位立足於國內中外資企業,首先建設網絡,目前已有的上海、西安和北京實驗室布點之外,下一步可能先考慮在武漢、深圳設點,未來將進一步擴展到亞洲其他區域。
從通信檢測已有成熟業務的發展趨勢上來看,劉誌輝學長認為公司年收入15%-20%的穩健增長的可能性更大。而如果未來4G等熱點機會能夠抓住,再加上物聯網、智能設備等領域檢測業務的可能性,未來就可能存在爆發性增長的機會。
談到對未來子行業可能出現爆發性增長的領域判斷,以及目前情況分析,他認為:1)手機產業是最有可能出現新機會的,而公司目前已經具備4G檢測技術;2)移動支付、NFC等領域也是未來熱點,兩年前公司已經拿到檢測資質,2014年有可能迎來行業快速發展;3)IPTV也是一大熱點,但行業檢測市場被官方機構占據的可能性更大。

劉誌輝學長說,前幾年的想法就是希望公司可以發展壯大運營好,如今公司已經走上正軌,現在的個人目標更多的是希望可以讓員工也跟公司一起成長,過上更好的生活,他覺得有一種家長式的責任感在驅動著他繼續努力。
馬年即將到來,劉誌輝學長辦公室裏的一幅駿馬圖正好可以代表我們的祝願,願劉誌輝學長和同耀通信都在馬不停蹄的征程上繼續精彩!
供稿:意昂体育平台上海意昂會 作者:高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