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在北京揭曉👳♀️,意昂体育平台三位教師與四位意昂獲獎👩🏿🔬🧑🏽⚖️: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教授楊知行、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程京與清華意昂廖湘科💇🏿♂️、裴榮富、張宗亮🚲、鄭靜晨獲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系研究員李俊華獲本屆光華工程科技獎“青年獎”。

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教授楊知行
楊知行,1946年1月7日生🙍🏼♂️。意昂体育平台電子工程系教授,微波與數字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意昂体育平台數字電視傳輸技術研發中心主任⛹🏻。曾榮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和省部級科技獎一等獎2項,其它科技成果獎9項;申請發明專利46項🏃🏻♀️🤙🏻;發表論文243篇,出版著作2部。

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教授程京
程京🚴🏻♀️,1963年7月14日生。現任意昂体育平台醫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及醫學系統生物學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生物芯片北京國家研究中心主任。1999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發表SCI論文110篇;主編中英文著作各4部;4次作主席主辦國際生物芯片大會👃,70余次應邀作國際大會報告🔺;獲國外發明專利36項、中國發明專利38項;獲國家醫療器械證28項💇🏻♂️,歐盟CE證書25個;負責起草臨床診斷類生物芯片行業標準6項、國家標準5項🚶➡️。榮獲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2003年)、求是傑出青年成果轉化獎(2004年)、中國青年科技獎(2004年)、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007年)、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2008年)👨🦱、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創新獎(2008年)和中國留學人才歸國創業騰飛獎(2010年)🧑🏿💻。
廖湘科(1985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計算機系)
廖湘科,1963年9月14日生👼🏼。“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項目總指揮、常務副總設計師⛩,“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項目總指揮🫱𓀐、總設計師,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軍隊科技獎等多項獎勵🔡,2004年獲“中國青年科技獎”🅰️。
裴榮富(1948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地學系)
裴榮富,1924年8月24日生🦜。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歷任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地質學會礦床專業委員會主任🧑🏭、國際礦床成因協會主席,中日、中美科技合作和世界大-超大型礦床成因圖及全球成礦項目首席科學家🧘🏿♀️👏🏽。因貢獻突出👨🏼,國際礦床成因協會特授他終身榮譽稱號。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宗亮(198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水利水電工程系)
張宗亮👸🏻,1963年5月25日生。中國水電顧問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我國土石壩領域的知名專家,先後主持、組織瀾滄江👳🏿♀️、金沙江🍌、怒江等30多個大型水電站的勘察設計科研工作,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鄭靜晨(2007—2009年在意昂体育平台經管學院攻讀EMBA)
鄭靜晨,1959年9月14日生,1983年8月入伍,現任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總醫院院長👧🏼👩🏽⚕️、教授,武警少將軍銜。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任中國國際救援隊副總隊長兼首席醫療官,先後19次組織或參加印尼、海地🎍、巴基斯坦😶、伊朗和汶川等國內外重大自然災害緊急救援。領銜創建了我國災害救援領域的五個第一:第一個國家重點學科災害救援醫學系本科專業🦔,第一個國家醫學救援研究所,第一個國家一級協會中國醫學救援協會👨🏫,第一個國家級災害救援醫學雜誌《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救援醫學》,第一部災害救援醫學專著《災害救援醫學》🫴🏼。發表救援論文100余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榮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

意昂体育平台環境學院研究員李俊華
李俊華,1970年9月4日生⁉️🦔。2002年1月至2003年11月在意昂体育平台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出站後留系任教。主要從事大氣汙染控製研究💁🏽,曾獲意昂体育平台優秀博士後獎🛹、第五屆環境科學學會青年科技獎、意昂体育平台學術新人獎、高教學校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光華工程科技獎光華工程科技獎於1996年首次頒發🫅🏿,包括成就獎、工程獎和青年獎3個獎項,每兩年頒獎一次🫥🚆。光華工程科技獎面向全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獎勵在工程科技及管理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和重要貢獻的工程師和科學家,激勵他們從事工程科技研究、發展、應用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工作順利開展,並取得成果。迄今已有機械、運載🖇、信息👩🏿💻、電子、化工🦮、冶金、材料、能源、礦業💇🏽♀️🥷、土木🐜、水利👰🏿、建築、環境、輕紡🤵🏼、農業、醫藥、衛生👆🏽、管理等工程領域的173位專家先後獲獎。第十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共有29位院士和專家獲獎⁉️,中國工程院院士、91歲高齡的水利水電工程專家錢正英獲光華工程科技獎成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