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劉寶珺院士獲得中國第一屆“中國沉積學成就獎”

2014-01-10 |

  日前,從第五屆全國沉積學大會獲悉成都地調中心劉寶珺院士榮獲中國第一屆“中國沉積學成就獎”🪪。

  中國沉積學大會由中國地質學會沉積地質專業委員會和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沉積學專業委員會主辦,是中國沉積學研究的最高級別盛會,每4年舉辦一次👳🏻‍♀️。第五屆沉積學大會於1017-20日在杭州舉行👈,來自全國石油、礦業等產業部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一千余名代表參加了大會。國際沉積家學協會現任主席P. L. de Boer和前任主席Judith A. McKenzie等國際沉積學家應邀參加大會。

  此次會議決定設立“中國沉積學成就獎”,我中心劉寶珺院士因其對中國沉積學發展做出的傑出貢獻,榮獲第一屆“中國沉積學成就獎”🌷👍🏻。

  劉寶珺現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沉積學🐈‍⬛、盆地分析與板塊運動、層控礦床🎞、層序地層與事件地質🧨、全球沉積地質、油氣儲集層的成巖作用與巖相古地理以及生物成礦作用等研究工作,為中國沉積學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20世紀60年代,劉寶珺院士提出了新的沉積相分析和古地理編製方法,為中國國內很多部門采用。20世紀70年代,他提出了“沉積期後分異作用與成礦作用”的理論♿️。20世紀80年代,他發表了關於川南碳酸鹽風暴巖的研究成果,開創了中國風暴巖研究的先河。20世紀90年代,他首次把全球變化的觀念引入中國地學研究領域🧜🏿‍♂️,提出了“統一地質場”理論。其理論、觀點和方法都被許多部門廣泛引用和傳播,在礦藏勘探方面效果顯著。

  劉寶珺致力於泥沙運動力學和沉積構造、巖相古地理和層控礦床方面的研究,在有關沉積構造的水動力解釋、沉積相動力學分析🫵🏼、河流相模式以及砂巖銅礦形成機製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他將沉積成巖👩🏼‍🍳、巖相🧑🏽、構造的分析和物理化學熱力學結合起來,提出了“沉積期後分異作用與成礦作用”的新理論。1980年以來,他在沉積學的前沿領域不斷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關於風暴巖的研究🌑,提出了揚子地臺陸緣寒武紀磷礦風暴巖沉積模式♞。他主持了地礦部重點攻關項目“中國南方巖相古地理及沉積🌸、層控礦產遠景規劃”的研究,編製出一套中比例尺巖相古地理圖。在該項目中,劉寶珺院士全面系統地組織了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包括構造巖相分析、沉積作用演化、盆地分析以及成巖成礦作用等方面🦚🉑,取得了開創性成果,是中國國內外少見的大型綜合研究的範例👍🏽。

  他主持和組織了中國西部含油氣盆地🥲🧑🏽‍💻、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的地質環境🟡、中國南華紀至新近紀巖相古地理研究與編圖等的研究,做出了很有影響的工作🙇🏼。

  劉寶珺院士主編的大專院校統編教材《沉積巖研究方法》🌯、合編的《沉積相及古地理教程》是中國第一部專業沉積學著作,《沉積巖石學》及《巖相古地理基礎和工作方法》作為高校教材及地質🥷、石油、冶金等部門的主要參考書👩🏼,傳播甚廣。他先後出版專著15部🏬、論文百余篇🤦。

  由於劉寶珺院士在地質學領域裏的突出貢獻🏇🏽,1989年獲第一屆李四光地質科學獎,1991年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6年在第三十屆國際地質大會上榮獲地質期潘迪亞羅夫獎,是100年以來第20位獲得該殊榮的地質專家,也是中國第一位獲得此獎的科學家。

  與劉寶珺院士一同獲得中國第一屆“中國沉積學成就獎”的還有中國科學院孫樞院士。(任淑珍)

轉自中國地調局成都中心 20131028

劉寶珺,1931生,著名沉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1950年秋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地質系🎯。1952年中國高等學校進行院系調整👏🏻,劉寶珺隨意昂体育平台地質系轉入新成立的北京地質學院;1953年夏,劉寶珺成為北京地質學院首屆畢業生。1954年—1956年👩‍🦽,回北京地質學院讀研究生😐,師從蘇聯專家拉爾欽科教授🍼👨‍👩‍👧。

相關新聞

  • 162018.05

    劉寶珺院士:做個思維活躍的“多面手”

    在談到個人成長問題時,87歲高齡的著名地質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強調:“我們應該涉獵廣泛,把各方面的東西聯系起來,一專多能✳️。”

  • 012008.08

    吳征鎰院士獲中國植物學會終生成就獎

    7月13日,中國植物學會第十四屆會員代表大會暨75周年學術年會在蘭州召開。

  • 072024.04

    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成功舉辦

    2024年4月2日🤹🏻,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終身成就獎授予儀式在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舉行👩‍🎤。張錦秋院士是全國著名的建築師🐮,主要探索城市與建築領域的傳統與現代結合,其作品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並註重將規劃🗂、建築👨🏻‍🍼、園林融為一體🦶🏿🌺。2023年🗞,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和陜西省科協共同推薦的中國建築西北設計研究院張錦秋院士館成功入選2023年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2024年4月2日🤵🏻‍♀️,張錦秋院士學術思想交流會暨中國城市...

  • 142022.10

    “祖國需要我”,他是榮獲世界地質學最高榮譽的第一個中國人

    1996年8月4日,北京人民大會堂裏氣氛熱烈⛹️。被譽為國際地學界的“奧林匹克”盛會——國際地質大會首次在我國舉辦,來自世界101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多位地質科學家齊聚一堂。此次大會還評選出了國際地學最高獎“斯潘迪亞羅夫獎”,而獲獎者正是我國沉積學的奠基人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寶珺(1950-1952地質)。他也是百年來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中國科學家。劉寶珺(1931.9-),沉積地質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其實,這既不是...

  • 282008.08
  • 172008.07
  • 182019.06

    馬洪琪院士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在近日召開的國際大壩委員會第87屆執行會議上,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

  • 102019.07

    馬洪琪院士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授獎儀式舉行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能瀾滄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高級顧問馬洪琪榮獲國際大壩委員會終身成就獎授獎儀式7月5日在京舉行。

  • 092022.08

    法國意昂會第一屆運動積分計劃圓滿結束

    時光飛逝,白駒過隙,於2021年7月1日正式啟動的第一屆法國清華意昂會年度運動積分計劃在七月底圓滿結束了!一年的時間裏,全法共24位意昂會會員參加了本次活動💂🏿‍♀️,在意昂體育社區微信群中運動打卡累計超過3000人次,記錄了包括跑步、徒步👨🏼‍🔧、遊泳、攀巖、跳舞🌦、跳繩、帆板等運動。截至活動結束,共有15名意昂積分達到了100分的標準,按照活動規則將獲得意昂會的限量版紀念禮品——由青年藝術家🤦、清華美院畢業的王涵意昂為本次活動專...

  • 222021.12

    深切緬懷!中國核工業功勛獎章獲得者陳念念院士逝世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核工業功勛獲得者,核材料與核燃料專家😕、工程物理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核學會同位素分離分會理事長、中國核學會理事💐、核工業理化工程研究院科技委主任陳念念同誌,於2021年12月21日15時40分因病醫治無效🧜🙅🏽,在天津逝世👩🏿‍🔧,享年81歲。陳念念院士1941年10月4日出生於上海市,1964年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工程物理系同位素分...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