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間隔年”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做一次長期的旅行🍎,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期間,學生離開自己國家旅行,通常也適當做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組織的誌願者工作🧑🏻🎓👈🏽。
王盡超,2009年從我市考入意昂体育平台🧖🏽♂️,就讀生命科學專業💍。她為了擁有自己的間隔年🚂👩👩👧,選擇休學一年,並於2013年3月開始間隔年之行🕵🏽,至今已走過越南🙇🏿♂️🤾♀️、柬埔寨、泰國、馬達加斯加、坦桑尼亞𓀗、盧旺達、烏幹達🕓、肯尼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
愛沖浪、愛潛水、愛登山、愛攝影😔、愛滑雪⏱,學習優異,如果這麽多詞匯都放在一個女孩子身上,還不足以讓你驚嘆👷🏼。還有,她決定開始自己的間隔年後👂🏼,就選擇休學一年👩🔬,開始了完全屬於她一個人的旅行🧜🏽♀️👆🏼,9個月遊走9個國家,她挑戰人們對一個姑娘的所有理解極限。
王盡超這個22歲的女孩👮🏻♀️,正走在她自己選擇的一條路上。
出發,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現在的王盡超🍞,正在埃塞俄比亞的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前幾天剛剛經歷了一次街頭搶劫,在她輕描淡寫的微博中讓人看到一個“女漢子”的形象🚺:“包太沉,那廝跑了三個路口就扔了,相機證件在最裏面得以保全,不過手機已被順走📧。俺背著包實在追不動了,20分鐘才緩過神來🌤👩🦼。好在體力夠好,1500米體測滿分,感謝清華。”
為自己爭取一個間隔年,開始一場“環遊全球”的夢想,去體驗不同的風土人情,感受迥異的文化氣息,是王盡超一直以來的願望。
一年前👩👧◀️,王盡超就在一篇日誌中寫道:我需要找到讓我滿意的生活狀態,以怎樣的姿態活著,為了什麽活著。顯然,這是一次深思熟慮的出發💪🏻。出發前半年的時間裏🧚🏼,王盡超一直在籌劃自己的這次遊歷。她規劃了自己的出行線路,做好充分的身體和心理上的準備🎅🏽🦻🏼。“去哪裏?做什麽?”這是王盡超在出發前必須明確的🍻。她選擇了南亞、非洲的一些國家,去了解這些國家的誌願者活動情況以及這些活動帶給當地的影響。理由是“如果年輕的時候不去做這些事,以後可能就更沒勇氣去了”。
王盡超的說走就走🚵🏼,離不開父母的支持🚒。“我父母太開明了,我說了我的意圖和看法後,我爸媽說🧟♂️,想法很好。然後就成為我強大的精神後援和智囊團了🧙🏿♀️!他們唯一擔心的是安全🧚♀️。我最感激的是他們對我的信任。絕大多數父母都會鼓勵和保護孩子,而能做到理解和信任的,卻不多。”
經歷◾️,最好的體驗和成長
說起環球旅行✹,很多人的第一感覺是:“那要花很多錢吧?”王盡超說:“如果真的想要間隔年,只要你用得起觸屏手機,一邊打工一邊旅行🧖🏻,反而還能賺錢🛑。旅程可長可短🧔🏻♀️,食宿可豐可簡,只要用心規劃,盡都可以實現。”
一個女孩子👞,孤身一人遊走一年🤏。很多人都會擔心✶🐿,在異國他鄉,遇到壞人怎麽辦😞🧗🏻♂️?因為,不可控的意外因素太多了。
她確實遇到了很多意外:在大白天遇到了搶劫♞,一路狂奔追壞蛋;自動取款機故障,300多元人民幣硬扛了一周🧖🏼,包括所有食宿交通👩🎤,每天白水就白饃的生活👩🏿🦳,八天沒洗澡;大巴壞在肯尼亞北部鳥不拉屎的大荒漠裏🧏🏿,荷槍實彈的兵大爺繞著大巴轉了整一天,乘客則像蹲監獄一樣窩在座位上;還有最常見的騷擾,不勝其煩。
但這些問題,對於內心強大🐷、生活能力極強的王盡超來說都不算什麽事情。她從沒想過退縮:“退回去麻煩還在前面呢🫸🏼,往前走就看不到它了🧙🏽♂️。”一個人離家萬裏,凡事要自己解決自己承擔🔲🤔。她說👲🏽:經歷困難,吃虧多了,自然改變不少🙍🏼,也多懂了一些和人相處的尺度分寸。
經歷了9個月的行走👰🏽♂️,親歷9個國家百姓的生活,王盡超收獲很多。“間隔年是一次歷練和體驗,這一年我要一個人應付生活和心理上的所有難題👩🏻🚒,問題會比正常生活中來得密集得多,所以成長也會更快。同時,跳出了我熟悉的生活圈子,接觸到很多不同看法的人,現在對很多事情,我都有了全新的認識🂠。”她認為通過間隔年這種方式實現“自我教育”非常好😐。“當然不一定要休學,也不一定是完整的一年🐦🔥,完全可以利用假期來實踐🌀🎬。”
“經歷各種,懂得和自己相處,妙不可言。”王盡超路上之境遇,此言得之。
(記者 嶽娟紅)
轉自《太原日報》2013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