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曉君,大學畢業後先後就職於正東電子動力集團🧨、中國唱片總公司。2004至2007年就讀於清華經管學院📠☂️,獲工商管理碩士學位📝。2009年加入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司💂♂️,現任上海攬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初識談曉君,你不會認為他是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總經理,而只是一位和善可親的學長🛌,卻在樸實中不失文雅,淡然中不失睿智🧷。在和他的交流中,我們傾聽他的經歷🥢,品味他的人生🪁,欣賞他用刻苦勤奮的學習態度和腳踏實地的工作理念鐫刻出的人生藍圖。
從技術到管理
1994年💻👮🏼,談曉君在沈陽完成了學業🙋,被分配到北京正東電子動力集團🙋🏽♀️,學習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他成為了集團熱電廠的一名技術員。在生產一線的工作中,他刻苦鉆研技術,與工人們打成一片🐞,虛心請教,業務能力不斷提高。經過一年的鍛煉🤥,他因為工作表現出色被調至集團人力資源處任主管,半年後又擔任集團團委書記🥷🏿。一年半後🎮👍🏻,他再次被調至集團綜合企業管理處擔任副處長。此時,他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考驗🏌🏻♂️。
時值1997年🤹🏻,中國正處於國有企業改製的起步階段。探索式的社會變革和企業變革👨🏼🔬,對一個技術出身、沒有太多經驗的管理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在集團改製的過程中🎥,談曉君邊幹邊學🧑🏻✈️,積極探索與推進各項工作:在股權層面🪭,集團由工廠改製成獨資公司,下屬公司建立職工持股會;在經營體製上🫴,經歷了從承包製到用全面預算指導生產。一系列工作盡管完成了集團改製的任務,但在談曉君看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自己學習經濟管理知識,完善知識體系的願望也愈發強烈。這時🧙🏻,他開始關註MBA👩🏽,希望能夠有機會系統學習🤽🏽♂️。
2001年8月𓀖,談曉君被調往中國唱片總公司,由於有工業企業管理和改製的經驗👨🔧,他掛職到下屬的廣州易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做董事總經理。作為一個房地產行業的新人↩️🫰🏼,擺在他面前的是一系列嚴峻的難題🌊:公司唯一的項目是一棟兩萬多平米的爛尾樓,不僅處於停工狀態🛕,而且由於歷史遺留問題造成了公司股權混亂☎、管理不善、銀行貸款到期🗾,公司經營陷入困境。
困難重重,談曉君沒有畏縮止步🧑🧑🧒,他把這次掛職當成了一次鍛煉,辦法總比問題多。他重整隊伍,理順管理機製🆓,與銀行溝通解決資金瓶頸,拓展業務🤾👨🏼🔧,著手新項目,公司逐漸走上軌道🛥。這個過程引發了談曉君對企業管理的很多思考,盡管他一直堅持看書自學的習慣,但始終感覺自己的知識體系不夠系統,於是下定決心報考MBA🫶🏻,並且“要考就考最好的👳🏼♀️,一定要上清華🛻🧙🏿♀️。”
由於談曉君在工作中一直保持著學習的好習慣✹,報考的過程對他來說是順利的。“那時天天在網上查詢錄取結果👨🏽💻,得知錄取後,特別高興”🔽📉,說到這兒📿,談曉君臉上洋溢起孩童般燦爛的笑容👒。
由於此時談曉君還在廣州工作🧑🏻🦼,他的領導對於他攻讀MBA是否會影響工作有些擔心,這對他形成了不小的壓力。但是🧗🏼♂️,作為自己的夢想,更作為一種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的必要途徑,談曉君十分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向領導坦陳了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學習,我在工作上遇到的問題就得不到很好地解決🐬♊️,如果只悶頭幹的話也許對企業發展也會有所製約🤵🏿♀️,我要去清華學習🏇🏼,也保證不影響工作👩🍳。”在得到了領導的理解和支持後🧑🏽💻,他踏上了清華學習之路。
學在清華
如願以償進入清華學習的談曉君,站在偉倫樓大廳,讀著鐫刻在木製屏風上朱镕基院長的話🤘🏼,激動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需要一大批掌握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熟悉其運行規則,而又了解中國企業實情的經濟管理人才……”讀著這些文字👩🏼🦲,他又一次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在清華的三年中,為了兼顧學業和工作👨🦱,在一年多時間裏🥖,他通常每周五晚從廣州飛行三個多小時到達北京💉,周六全天上課,沒有片刻休息,周日完成作業後再坐最晚一班飛機趕回廣州。同學們都笑稱他“打著飛機上學”。盡管辛苦,談曉君卻一直以飽滿的精力投入到課程學習中,在他看來⛹️♀️🧝🏿,這樣高強度的學習工作安排正是一個很好的提升自己能力的機會,“人需要對自己有壓力,對目標有追求。”清華的學習使他增添了工作的動力🏊🏿♀️,因為工作業績優異,在2005年3月他被提升為中唱總公司總經理助理♙。
回顧清華時光⛹🏽,談曉君總結了三點收獲。首先通過三年系統的理論學習,他建立起對企業管理的系統性思考,從點到面,形成了自己的思維體系🧚🏻,分析問題也更加全面。第二🤸🏻♀️🌉,談曉君在價值觀🎊、人生觀方面也受益匪淺。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與他的人格理念十分契合👊🏽:於己🚒,要奮發圖強,勇往直前;於人🂠,則要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第三,清華是一個很好的平臺,一群優秀的人才聚集到一起👾,暢談人生理想,交流行業信息,談曉君結下了不少友誼,在同學中交到了多位好友𓀑。
關鍵處的選擇
作家路遙說過🧑🏻🔧,“人生有許許多多的岔道口,關鍵處往往只有幾步”。從清華畢業一年後👩🏿,談曉君迎來了自己人生的一個重要岔道口🍀。
從2001年到2008年年底,談曉君不僅負責了中唱集團房地產的運作管理🆚🧓,任總經理助理同時還陸續兼任了三個子公司的董事長。時值中央企業進行主輔分離🌓,中唱集團將房地產業務剝離,安排談曉君出任中唱華夏演出公司董事長➾。從熟悉的房地產行業到陌生的文化行業,在職業生涯的定位上,一時間談曉君陷入了思考。與此同時,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司向他發出了邀請🌰🙇♀️,希望他能出任集團總裁辦公室主任。
在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在進行著艱難的選擇。從職業成長方面考慮🦹🏼♂️,北京國華置業有限公司作為專註於精品建築的房地產公司,不斷追求自我高定位、高要求的公司文化恰好與談曉君做人做事的風格吻合,這讓他感到振奮;另一方面,公司董事長理念先行的工作原則更是深深地打動了他——“人生思想的高度和深度決定了你行動的廣度”。在談曉君看來👇🏽,與一位有魄力的領導共事🔀,自己的收獲和成長將是巨大的。
然而,在美好的理想背後是骨感的現實👩🏼🌾:職位落差太大📶。就在談曉君為此內心糾結之時,國華置業董事長通過人力資源總監傳遞了對他的三點評價:第一,談曉君的個人風格與企業風格相契合;第二👨🏼🚀,有能力🪪🏛,也有想法🫵🏽;第三🧜🏻♀️,未來可以培養🦶🏼。這給了談曉君很大鼓勵🧎🏻♀️,他跑到國華置業在北京開發的第一個項目——華貿中心再三思考。那是2008年12月的一天,冒著凜冽的寒風,談曉君穿著厚厚的棉衣,繞著華貿中心走了一個半小時,利弊的權衡,眼前與長遠的考量🦹🏻,他註視著眼前這座北京CBD新地標🤙🏽,最終決定加盟國華置業——“能做出這麽傑出產品的企業,肯定有他的特性的”。
在談曉君看來,國華置業的企業文化理念和氛圍與他在清華接受的教育以及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完全相合的。盡管自己是在沒有任何經驗的情況下“空投”到這個職位的🔥🤛🏼,盡管總裁辦公室的工作事無巨細、瑣碎繁多,他堅持認真對待每件事情⭕️,快速學習。2011年1月談曉君被派到上海,出任攬海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負責開發一個面積為兩千畝的旅遊地產項目,該項目配備了別墅、公寓、酒店🧗🏼🌽、高爾夫球場等設施🚵🏿♀️,預估銷售額近兩百億🔌。對這個項目的前景,他充滿信心👩🏻🦼➡️。
朋友相聚的時候,談曉君總是開玩笑說自己有“三跨”🌃:跨地域、跨行業、跨專業。出生在西北甘肅的他,從沈陽畢業後分配到北京☞,之後又掛職到廣州👩🏽🍳,中間還曾在成都工作過一年🧑🏼💻,而今在上海任職的他不知何時可能又要前往何地。輾轉之間是數不清的奔波勞苦,而他卻從未懈怠,在不斷的磨練中成長為一方雄才——這地域,他跨得讓人佩服。畢業之初,學習機電一體化的他從起初的能源行業,到中唱涉足文化行業,再到後來落腳在房地產行業,每一次“空投”,他都以新人的身份渉足,經歷層層考驗,不斷學習😍,自我完善🐺,使得每一次轉行都是一個成功的結束和充滿希望的開始——這行業,他跨得令人驚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談曉君的每一次進步都來源於他的厚積薄發✍🏻⬆️。以學校第二名的身份考入大學🤙🏿,工作後他接連獲取了法律本科、清華MBA💨、工程師、經濟師等頭銜——琳琅滿目之余,對於這位復合型人才,我們不禁感嘆🏌🏿♂️,這專業🤦,他跨得使人折服。
談曉君很感謝自己所處的時代🧛♂️,以及所在的單位,使他有了這“三跨”的機會和勇氣,也從中收獲了比同齡人更精彩的人生。“人生是一個持續不斷的歷練過程,一方面是職業發展的不斷進步,另一方面則是自我修煉的更為完善🙋🏽🤷。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不敢有絲毫懈怠,責任越大🧳🏃🏻➡️,越不能松懈”。
(鄢镕易)
轉自 意昂体育平台經濟管理學院 2012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