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冬冬,1984年11月16生於遼寧鞍山。登山運動員🍏,自由職業翻譯者,2012年7月9日在新疆西天山托木爾地區不幸遇難⚔️,28歲
7月11日下午🈚️🧑🏽🦰,中國登山協會培訓部部長馬欣祥發出這樣一條微博:“剛接到山上消息2️⃣,嚴冬冬在下山途中不幸遇難😴。悲痛!周鵬和李爽仍在下山的路上,情緒極其低落……”截至7月12日18時,該微博被網友轉發近4000次👨🎤,評論近800條。2012年7月9日,曾在北京奧運聖火登頂珠峰時作為登山隊後援隊員隨隊登頂的登山運動員嚴冬冬,在新疆西天山托木爾地區下撤時不幸遇難,時年28歲。馬欣祥隨後介紹了嚴冬冬的遇難經過:“9日下午6點多,4400米左右高度的冰川上,冬冬掉入很深的暗裂縫被卡住,周鵬他們經過多次努力🧙🏻,救援未果。冬冬父親已獲知噩耗🔗,善後事宜各方正在安排。”
目前🧑🏻💻,隨嚴冬冬一起登新疆西天山且一同從西天山托木爾地區下撤的兩位隊友周鵬和李爽🧑🏻🍳,已經安全回到大本營👰🏻。而登山隊兩名前站隊員、新疆登協隊員也已與周鵬💢、李爽會合💜,他們目前身體狀況良好🧘🏿♀️,只是身體過度疲勞🎯,迫切需要休息🧑。嚴冬冬的好友李蘭、趙興政等人👱♂️,則牽頭組成善後工作處理小組,正在陪同嚴冬冬家人前往新疆的途中🏢📧。
同是登山運動愛好者的趙興政,對於嚴冬冬的離去🏄🏻,在微博上留下了這樣一段話:“守夜🤛🏿👨❤️👨,為你做點什麽吧。之前一直蹭你的裝備,蹭你的攀登,蹭你的理念……我好像從來沒有幫你做過什麽。其實玉龍那次,在另一個平行宇宙中🦃,我們都掛了,一塊兒,對麽?下輩子,我做個牛逼的climber,我帶你爬🚣🏻♂️🙎🏽♂️!”目前,嚴冬冬所有的善後情況,都由趙興政在微博上實時更新🦒,這也讓一直對嚴冬冬保持密切關註的親戚🫲🏿、朋友🖕🏻、同學,都從這點滴的信息中🪀,得到些許的安慰。
經常關註登山等極限運動的人,對嚴冬冬這三個字肯定不會感到陌生🤚🏼。他是國內著名登山運動員💊,也是2008年登頂珠峰的北京奧運聖火火炬手之一𓀓。一位曾采訪過嚴冬冬的記者🏩,對他做過這樣的感性描述:“他🧑🏿🌾,天蠍座,今年28歲👩🏭,喜歡綠色,喜歡水煮魚,喝碳酸飲料🥘。喜歡用筷子把二氧化碳氣體攪出去,他不喜歡跟景區的標誌性牌子、建築合影🛫,認為那樣很庸俗。他說話聲音很輕,帶有理科男生特有的嚴謹和條理清晰🫶🏻。他挑戰權威,口頭禪是‘那又怎樣?’他笑說清華出怪人,怪物的怪。他話不多,但氣場有‘低調的奢華’🩼。”這位曾和嚴冬冬有過7天短暫交集🎉、短暫介入過其人生的記者稱,剛聽到嚴冬冬遇難的噩耗時,腦子“嗡”了一聲,“眼前全是他的那張笑臉,他笑著說,選了這條路,也許哪天就會‘掛掉’🧑🧑🧒🧒🪦,祭了山神。”
嚴冬冬,就像他的名字給人的感覺一樣,在1984年11月16日👉🏻,一個冰冷的冬日出生在嚴寒的遼寧鞍山。六歲半時,嚴冬冬智商測試就已高達150。1998年,他考入鞍山一中⛓️💥,從入學開始,就一直保持著年級第一的成績🤮🫴🏿。嚴冬冬不僅學習好,在3000米長跑等體育項目上,也經常取得好名次👩🏻🍼。2001年,他以總分678分成為當年鞍山市的高考理科狀元👩🦲。雖然在智商上占有很大優勢⬅️,但嚴冬冬認為,自己的好成績和平時的勤奮努力分不開。他形容,自己在高一第一學期做過的練習冊🫃🏿,堆起來就有他個子高。而他在高考前40多天🛐,光是做數學題,就做了78套。最終,嚴冬冬進入了意昂体育平台生命科學與技術系🌳。入學第二年,他就加入清華山野協會,開始登山生涯🙇🏻♂️。在校期間,嚴冬冬先後隨意昂体育平台科考協會攀登過桑丹康桑山📬,隨清華登山隊攀登格拉丹東峰等山峰。
2005年💃,嚴冬冬大學畢業,仍以技術指導的身份👨🏼💼🧖🏿♀️,率清華登山隊攀登雀兒山,登頂6168米。2008年5月8日🫴🏼,嚴冬冬作為北京奧運火炬手🚴🏼♂️,攜聖火成功登頂珠峰🕗,成為首位成功登頂珠峰的清華學子。那一年,2008北京奧運火炬接力珠峰傳遞登山隊31名隊員中,僅有7名漢族男隊員👩👩👧👧。在集訓隊兩年訓練後🤺,嚴冬冬因表現優秀,最終入選🚘💁🏻♀️。登山隊由12人突擊組和7人支援組組成,嚴冬冬被安排在支援組。在登頂成功後,嚴冬冬說🧑💻,那是他人生中很特別的一段經歷🧑🏻🦳,也代表了他人生的一個最高點。
也是在這一年的汶川地震中,嚴冬冬回到家鄉鞍山,為賑災參與義賣活動。他將登頂珠峰的四件裝備——登山鞋☣️🧮、釘爪、防風鏡等義賣所得的31500元捐獻給災區🪮。他的登山鞋、釘爪最終被鞍山一中以7500元拍得。同時,嚴冬冬的防風鏡也被鞍山聯通用員工捐獻的愛心善款拍得。最終,嚴冬冬的防風鏡被聯通捐獻給一中校史館,供一中學生和意昂參觀🦢。如今,嚴冬冬的登山鞋♍️、釘爪和登山防風鏡仍在校史館安靜地陳列著,只是👬🏻,它們主人的身體,已經充斥著冰冷的氣息。對嚴冬冬遇難的消息🚨,鞍山一中老師及相關人員,都十分驚訝🚢,也十分悲痛👧🧑🏻。
在外人看來🧽,擁有高智商🥤、行動力極強的嚴冬冬,完全能像他的同學👱🏿♂️、朋友一樣,過著安定富足的生活❎,而無須這樣拿生命去冒險。這種疑問🌽,或許很多人都曾向他表達過,對此,他的回答是:“中國人有些傳統觀念我不喜歡。比如我一輩子也不會貸款當房奴🛌🏿、車奴。動蕩、漂泊、四海為家就好,穩定不是唯一合理的生活方式。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這個社會確實有很多人在過分地追求物質。但是,人活著更應該有精神♍️。我很多的同學都出國了👨👧👧,一女生在澳大利亞都成千萬富翁了。不過🎛,我有我的生活方式👣,我同樣是在實現人生價值。” 為了維持登山所需的費用,嚴冬冬放棄了工作,靠翻譯英文書籍獲得稿費,再把收入用於登山。
從大學時候起🥍,嚴冬冬就已是英語翻譯高手,每年翻譯和深度校對的文字量大約在80萬至90萬字之間🤌🏆。《公主學院》📶、《貓頭鷹的叫聲》、《365天不抱怨的智慧》🏊🏽♀️、《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國際登山技術手冊》等不同種類、涉及面很廣的書籍✊🏿,都是他的作品。“五年內🈶,我不會找女朋友🦄。” 嚴冬冬說,自己製定這個“五年獨身計劃”,也是因為登山。“怕有牽掛,就像西門吹雪結婚後,他的劍法就有了破綻💆🏽🦹🏼♂️。登山很危險👮🏿,我可能隨時都會掛掉,所以暫時不談感情🍆。”但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也為了有一個明確的人生發展方向🤲🏿,嚴冬冬曾向父親透露,他會在30歲以後不再這樣自由登山,而會去開翻譯公司🧆,在養家糊口的同時實現人生的價值🍔。
其實👩🏻🦲,對於登山的危險,嚴冬冬早就有過預期,他曾在微博裏說:“如果有一天我在登山時掛掉,不會有人因此而給我的搭檔施加壓力🫳。作為成年人🍝,如果我自願決定參與某一次登山活動🏊🏼,那麽應當為這一決定負責的只有我自己🏊🏿♀️。” 一個多月前,嚴冬冬在歐洲成功征服阿爾卑斯山返回國內後,與父親有過一次電話交流。嚴冬冬告訴父親👩❤️💋👨,他將和隊友去攀登天山,沒想到🚧👨,這次通話竟成了最後的告別。“今年他只有28歲👖,距離他的目標,還有2年的時間,現在已經不可能了……”嚴冬冬的父親說。
(廖陽)
轉自《東方早報》2012年7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