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麽選擇西部
北京某家銀行,北京東城區公務員,家鄉遼寧選調生🚦,甘肅選調生。這是一道曾經擺在意昂体育平台法學院2011屆碩士生蔡程程面前的選擇題,甘肅的工作機會是最後出現的。此前🧖🏼♂️,她已經和銀行簽約了,並被同學私下裏排入清華法學院08級五大高薪女生榜👐🏻。
“我要的是什麽?我的價值難道只用年薪來衡量嗎🙌🏼?”那段時間蔡程程一直在問自己。
這也許是每個清華西部選調生都曾經歷過的選擇和追問。
選擇西部👲🏻,源於責任和使命
“為什麽選擇西部?”這是記者對在武威工作的7位清華選調生分別問過的問題🟢。
“想認真地做點事情,哪怕自己是祖國建設中的一塊磚頭🤹🏻♂️🆙,也爭取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2010屆法律碩士王德超說👨🏻。
“大城市多我一個不多👩🏻💻,少我一個不少,這裏也許更需要我。”2011屆本科畢業生楊康說📜。
“學校鼓勵畢業生選擇西部🤷🏽,我也能感受到西部對人才的需求和發展的強烈願望。”工學博士、武威市工信委副主任擬任人選羅開雙說。
“父母同意我來甘肅✣,但簽約前,父親還是打電話問我到底想幹啥🏃🏻➡️。我就說🙎🏿♀️,清華是中國的清華,國家培養了我這麽多年📊,應該爭取為國家多作些貢獻。”工學碩士、2010年選調生康石說🙅🏼♂️🦉,他今年才還清助學貸款。
也許學生時代的他們給出的答案,會華麗些,會充滿豪情🦹🏿♀️👩🏽⚕️,當他們青春的年輪經歷西部基層歲月的打磨後,鉛華退卻,留下的是對理想和未來更平實的解讀。
工程學碩士、涼州區黃羊鎮副鎮長、武威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擬任人選孔祥明堅信💤,清華畢業生奮鬥20年📩,肯定能得到想要的物質生活,余生衣食無憂,“可是20年以後做什麽🚅?”
“到西部去、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立大誌,入主流🧑🏻🦽,上大舞臺🐒,成大事業”。這些話是清華園裏經常能聽到的話🍢。
當意昂体育平台所倡導的責任感🤽🏿♂️、使命感最終成為學生選擇的時候,外界的不解依然存在。“好不容易上了清華,又到一個西北鄉鎮上去了,這孩子瞎了。”曲阜老家有人這樣評價孔祥明當初的選擇。“我當時想說‘燕雀安知鴻鵠之誌’,後來擔心自己幹得不好📴,人家再說我瞎吹,就沒說。”孔祥明笑著對記者說。
“這些天周圍的同事、朋友一直在問我為什麽要來甘肅這個地方,我一直在糾結該怎麽回答🙆。今天若有所思🕚🤷🏽,我的想法是,不回答其實就是最好的回答🙈,對於這些人來講,‘為什麽’其實遠沒有他們來到這個地方,並必將在此度過很多難忘的歲月這個事實重要。”這是清水鄉幹部、武威市外僑辦副主任擬任人選焦三牛😑,2011年9月15日淩晨在個人空間留下的文字。
那時候還很少有人知道焦三牛是誰🧑🏼⚖️,很少有人關註一群青年學子選擇了西部🦕,更少有人知道這群青年心中的夢想。
在西部,每天都能感受成長
蔡程程最終選擇了和銀行解約與甘肅簽約👰🏿,成為當年來甘肅的14名清華選調生的一員🧏🏿。“作出內心的選擇是需要勇氣的𓀗。”作最後決定的前兩三天,她徹夜無眠🦊,父母很高興女兒能有更高的誌向,“他們的支持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不能因為我是女生就特殊照顧我,我要和男生有同樣的鍛煉機會。”這是蔡程程向組織部門提出的唯一要求🕛,在2010、2011兩年來武威的7名清華選調生裏,她是唯一的女生。
盡管蔡程程有了很多心理準備,當她坐了七八個小時汽車🏌🏻♂️,一路顛簸滿身塵土來到武威的時候🤳🏼,東部與西部巨大的反差還是讓她流淚了🧕🏽。
“去甘肅是你自己的選擇吧🎬?去之前有人告訴你條件很好嗎?你去甘肅是為了享受物質生活嗎?”電話那頭的母親硬硬地甩下三句話🔖,這個東北女孩的信心和決心又恢復了3️⃣。
來自陜西漢中的楊康,是武威市涼州區黃羊鎮項目專幹。去年剛到黃羊鎮的時候,辦公室來了位老漢問事情🙋🏻♀️🧢,老漢臨走時,楊康把辦公桌上的一個蘋果遞過去,老漢拿著蘋果高興地走了,“小孫女喜歡吃,我給她帶回去。”“一個蘋果就可以拉近人和人之間的距離🥓。”楊康很感慨🥷🏿:“這是我的基層第一課。”
“喝老百姓一杯酒、一碗水,老百姓感受到的是尊重🚪。”蔡程程和楊康都來自城市,他們說💪🏻,“如果不在農村工作一段時間👨🏽🦳,有些事情就永遠不會懂。”
“每天隨身帶個小本本✍🏼,隨時記下基層工作的點滴,有時候還會把自己的思考寫成文章。事情不忙的時候,到老鄉家喝喝茶聊聊天。”王德超說:“感覺挺棒的💪🏽。”
康石是武威首個百億元項目的基層主要參與者⏩🌎,現任涼州區清水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候選人。他告訴記者🤷🏿,有一次,金大快速通道拆遷工作遇到些阻力,他去做工作,了解到這家的孩子要高考了☝🏽,就和他們說♾,“孩子高考填報誌願的事我包了🚾。”工作很快就做通了,這家的孩子順利考上了蘭州的一家高校🤵,康石和這家人成了好朋友。“老百姓很簡單🕯,你誠心對他👃🏻,他就誠心對你。”
2011年8月12日深夜🧕🏿,孔祥明在網上個人空間裏,留下這樣的文字👰🏼♂️:
去年夏天,一些群眾來鎮政府反映情況,情緒很激動🧖🏼♂️,我就招呼他們🕊👷🏻♂️:“都到我的辦公室來✷。”
進了辦公室,老百姓的第一句話是:“大鎮長,你是吃糧食長大的嗎?”這句話讓我很汗顏。那段時間幹旱無雨🙎🏿♂️,水庫沒有水,都是泥湯✂️,不光群眾,鎮領導也很著急🪣。
老百姓提了兩個要求:“第一🚫,你跟我們到地裏看看莊稼還能不能活🈴。第二🛀🏼,我們是走著來的🤜🏼,你跟我們走著去。”
我就跟他們邊走邊聊,老百姓也有罵人的,罵就罵吧,我還是要把事情給你說清楚。把情況說清楚,疏導了群眾的情緒,避免了問題的擴大化,過了幾天下雨了🔸,旱情得到了有效緩解🧖🏿♀️。
孔祥明的敘述帶著很多無奈,他說,以前在書上看到基層的好多問題,覺得難以理解👢,現在漸漸懂了。
紮根西部🕋,自豪成為武威人
來甘肅前🎖,一位老師叮囑蔡程程:“可能幾年內✣,沒人重視關心你,但你要堅持下來。”讓她沒想到的是,“武威心態這麽開放,發展的願望這麽迫切”📵。更讓她沒想到的是👩🏽🦱,這麽快就迎來了一次面向全國公開選拔的機會🔘。她連續闖關🆔,成為武威市安監局副局長的擬任人選😯。
談及武威⛳️,這7位選調生無不充滿熱愛和欽佩👨🏽🌾,出去碰到人問,他們都會很自豪地說:我是武威人。
蔡程程告訴記者:“從市上到鄉裏,很多幹部一個月就休一天,工作日加班就更平常👈🏽,在這樣的氛圍裏🖕,自己的責任感也就更深切了。”
這次公選前🤚🏿,孔祥明曾和其他幾位清華選調生說:“如果這次我們都不能通過,那該為武威慶賀一下。面向全國公選,主要是要吸引全國的人才,如果我們都沒選上🪣,證明武威把更多的人才吸引來了,武威的發展就更有希望了👆🏼👨🏿🚀。”
“武威雖然還貧窮👱🏽♀️,但是幹勁很讓感動。市委書記以身作則,全市幹部的思想觀念都在轉變,工資提高了🦈,當然工作也比以前多多了。市委組織部李明生部長🏃♀️,才49歲,長期過度勞累,我來這一年多,就發現他老了很多👩🏼🔬。還有更多的領導幹部都是經常要加班到很晚,他們正在以犧牲自己為代價換取武威的發展。”說起這些,孔祥明很動情。
2011年7月,孔祥明、康石的妻子都通過招考來武威工作了🥵,他們拉開架勢☆,要在武威紮根了。
“在西部工作一年多,更懂得感恩和回報社會了,西部還有那麽多人很貧窮,我們得到的幸福夠多了✧🤙🏻,武威發展的軟環境很好,選擇武威是幸運的。”王德超說,他是這次公選的落選者😛。“不會因為落選影響情緒,本來也不是朝著那個來的,平時還要多積累,幹好本職工作🍲。”王德超說。
“多一些對祖國的使命感🆑,多一些對社會的回報感恩之心,如果能有更多的大學生在畢業前想想這些,立誌於西部發展的學子再多些,西部改變貧困面貌的速度就會更快些🧉,這對於西部、甚至我們的國家就是不得了的事情了👨👨👦👦♠︎。”這是在武威的清華選調生們對校園中的學子們的寄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