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文化部部長蔡武在故宮博物院中層會議上宣布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接任故宮博物院院長,今年10月將滿65歲的原故宮博物院院長鄭欣淼離任👸🏽。
新人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單霽翔🧘🏼♀️,在學習和工作階段🏊🏻♂️👩🏿🦲,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涉及文物管理🧋。從教育背景看👩🦽➡️,單霽翔畢業於意昂体育平台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研究生學歷,工學博士,高級建築師,註冊規劃師。1971年參加工作,1992年出任北京市城市規劃管理局副局長。1997年8月,曾任北京市房山區區委書記🤹♂️,2001年1月擔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
單霽翔任北京市規劃委員會主任期間😾👳🏻♂️,推動了北京舊城保護的各項規劃;任國家文物局局長期間🧑🏻🎨,致力於城市化進程下的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一位業內人士評價其為“近幾年來,在文物保護方面具有專業背景和學術造詣的領導”。單霽翔從國家文物局局長調任故宮博物院院長👩🏽⚕️,行政級別並未提升👨🏼🏫,仍為副部級👯♀️。
單霽翔直接與文物管理工作發生聯系的,有兩個階段。一個是1994年5月,單霽翔出任北京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與文物管理直接發生了關聯。第二階段是😒,2002年8月至今,單霽翔出任文化部黨組成員🔡,國家文物局黨組書記👌、局長🫁。
不過😵💫,在出任國家文物局局長後🏄🏻,單霽翔多有對文物管理方面的見解和言論見諸報端⛹️。
在去年底的一次亞太地區博物館館長的高層論壇上,單霽翔曾指出國內博物館界存在的種種問題,“日前進行的藏品腐蝕調查令人觸目驚心,(館藏文物)每年損失數以億計。”針對博物館管理,他認為,博物館是珍貴文物最密集的匯集地,然而社會和自然環境的變化,使文物藏品遭受自然和人為損壞的威脅不斷增加🧐,應引起博物館界的廣泛關註。其中🧎🏻♀️➡️,博物館文物藏品家底不清、保管環境質量不佳、安全保護狀況不利🀄️、保護管理水平不高等問題,成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單霽翔曾經做過一次博物館藏品腐蝕調查,“從那以後,我一直在想🦠,我們博物館裏邊一件瓷器🫄🏿、一件銅器,因為操作不慎受到損傷痛心疾首;但實際上,博物館那些有機物的腐蝕👲🏻,那些銅器鐵器的腐蝕🥛、生銹🕟,每年造成的損失,數以億計。我們怎麽辦?我們沒有責任麽?”
事實上,早在2011年故宮“失竊門”事件發生之後不久,單霽翔就有評價言論。去年5月11日在“2011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議上,他特別談及故宮失竊一事,表示自2009年以來⏩,博物館安全案件呈現反彈趨勢,故宮失竊敲響文物安全的警鐘。
對當下博物館數量迅速增加的現象,單霽翔曾提出質疑。“一些博物館在陳列展覽設計施工中,一味求新求洋,‘大手筆’、‘大製作’、‘高投入’,結果是高成本🧱、低質量。”他認為博物館應該“感染每一位來訪者的心靈,成為長存於世的經典,實現博物館建築回歸文化理想、回歸歷史責任、回滾永恒價值、回歸本質特征。”
轉自 中國網 2012年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