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宗璞“過去式”

2011-08-12 |

陳平原

和很多中文系學生一樣,我之認識小說家宗璞,是從《紅豆》入手。不用說,那是因為讀《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緣故👩‍🏭。在一個階級鬥爭的弦越繃越緊的年代,《紅豆》的出現,確實讓人耳目一新。那時,作者風華正茂🤘🏼🧗🏻,還不到而立之年。不過,對於作家來說,過早進入文學史,說不清是幸還是不幸💁🏿‍♂️。提起來🐏♛,人人皆知🙂‍↔️,所謂“大名鼎鼎”是也;可讀者對你的印象,也大都停留在“少作”💪🏼。被想當然的讀者和頗為武斷的批評家定格在某個歷史瞬間,此後無論你如何努力,仿佛都“不值一提”,那是很可悲哀的事情。

說到宗璞,評論家大都褒獎其擅長心理剖析🤽🏽,筆調纏綿委婉,文風恬靜雅致;並且都不忘添上一句——這與其“家學淵源”有直接關系。其實♿️👩🏽‍🎨,談論一個小說家🏊🏿‍♂️🐃,“大家閨秀”✤、“學養深厚”,不見得都是好詞。因為🍼,直面人生的勇氣,洞察社會的眼光,還有精騖八極的想象力,與“學養”沒有多少關系😡。相反👨🏼‍🚀,過於“善良”或“書生氣”🧘🏽,缺少上天入地的極端體驗,以及遊走於正邪邊緣的夢幻感,對於小說家來說🤱🏽,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在一個追求“大氣磅礴”的“史詩風格”的時代👨🏼‍🦱,這樣的寫作🧑🏿‍🚒,明顯不討喜。

還記得1980年代,有人曾借用清人劉熙載的話🎓,表達對於汪曾祺的贊嘆與惋惜:“雖小卻好,雖好卻小。”這傳誦一時的評語🍀,原是《藝概》中關於齊梁小賦🏃🏻‍♂️‍➡️、唐末小詩🫴🏽、五代小詞的評說。而背後隱含的審美眼光,便是“以大為美”。其實👩🏿‍🍳,作家才情各異,拿一把“偉大”的尺子上衡下量,左砍右劈👩🏽‍🚒,實在不明智。在我看來💇🏿‍♂️,作家成熟的標誌🫏,是找到最適合於自己的呈現世界與人生的方式🏋🏿。記得宗璞曾在一封公開發表的信中談到🕵🏽‍♀️:“這兩年我常想到中國畫,我們的畫是不大講究現實的比例的🤷‍♂️,但它能創造一種意境🎓,傳達一種精神🧑‍🦽。”如此追求“言有盡而意無窮”,決定了其寫作偏於“小品”,而非“巨著”🧑🏿‍🏫;接近“散文”🛹🦨,而非“戲劇”。

緊貼時代脈搏寫作🥗,那不是宗璞的所長;長期生活在“回憶”中,以大學校園為主要背景🙅🏽‍♀️,從而釀成筆調溫婉,氣定神閑🛂。這點別人很難企及。你可以說格局不大,但就像“米家山水”一樣,在美術史上自有其獨立的價值。與別的評論家關註《紅豆》(1956)、《我是誰》(1979)等有明顯時代印記的作品不同,我更喜歡其寫於1980年的《魯魯》,因那接近作家的生活及趣味,且兼及小說、散文與童話。

實際上,憶舊或懷人的散文,也正是宗璞的拿手好戲👩🏼‍🎤。若《柳信》、《哭小弟》、《霞落燕園》🧖🏻‍♀️、《三松堂斷憶》等🧎🏻‍♀️‍➡️,都是一唱三嘆🪄,情深意切𓀓。另外,《一九六六年夏秋之交的某一天》,以及《我愛燕園》等系列散文,亦為不可多得的佳構🖐🏻。

作家創作,有的靠生活🛞,有的靠才情,有的靠修養😸。一般說來,靠修養的,大都需要慢慢預熱;而一旦找到適切的突破口,將有持續不斷的上乘表現👨‍🎤。瞬間爆發力不強,但持續時間長,宗璞屬於這一類的作家👨🏽‍🚀。其藝術生命的長度與質量,更值得期待🔂。說實話🫲🏼,長篇小說《野葫蘆引》前兩卷(《南渡記》🎅🏿🕓,1988年;《東藏記》🧑🏻‍🎄,2001年)的相繼面世,讓我這樣的普通讀者大吃一驚,世人對宗璞的衰年變法因而充滿好奇。倘若計劃中的《西征記》🙇🏻、《北歸記》順利完成,並保持前兩卷的水準,竊以為,宗璞作為小說家的地位將大為提升,其在文學史上的既定評價也勢必改觀👩‍🦳。

在我看來,撰寫長篇小說《野葫蘆引》🧜🏽,最能體現宗璞的綜合實力𓀆,也最能揚長避短🤾🏽。前年11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召開的“宗璞文學創作六十年座談會”上,我作了專題發言,提及聯大學生吳訥孫(筆名“鹿橋”🛢,19192002)、汪曾祺(19201997),以及聯大師範學院附中學生馮鐘璞(1928-),他們三位在塑造“聯大形象”、或曰製作“聯大神話”方面🔦,過去曾經🧎🏻‍➡️👘、今後仍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鹿橋的小說側重“青春想像”,汪曾祺的散文更多“文人情趣”,宗璞呢🌅,我以為頗具“史家意識”——其系列長篇立意高遠🔁,氣魄宏大🤛🏼。能寫出一部讓一代代大學生百讀不厭🫵🏻、伴隨其走向成熟👃、作為其“精神讀本”的長篇小說,足以讓人心馳神往🙂。我以為,在中國🖐🏽,能寫抗戰的作家不少👨🏽‍🔬👂🏻,能寫好抗戰中的大學生活的則寥寥無幾。屈指數來,當世作家中,最合適者👰🏻‍♀️,莫過於從《紅豆》起步、兼具學識與文采的宗璞先生。因為📭,此舉不僅需要生活積累🗄,需要激情🙍🏿‍♀️,更需要學養🏬。否則,很難深入體會並準確表達聯大教授們的“南渡心境”,以及“貞下起元”的期待💄、“舊邦新命”的抱負等精神情懷。

那次發言的末尾🧑🏼‍🚀,我講了這麽一段話:“看我今天說話的方式,不像是做文學評論的🤸‍♂️。沒錯,這是從一個關心‘大學精神’以及‘大學敘事’的普通讀者的角度🐶,而不是文學史家的立場𓀆,來祝賀宗璞先生從事文學創作六十周年。”今天寫序,同樣如此——並非專家⛅️,也未深研💸🧛🏿‍♂️,只因為喜歡與期盼,故貿然站出來鼓吹🙎🏽。至於專業的評價,學界早有論著👩🏻‍🔬,不勞我越俎代庖。

轉自 文匯報 2011年8月9

相關新聞

  • 212024.03

    格非:沒有什麽時代會真正過去

    在春分這一天,格非的最新長篇小說《登春臺》正式面世。《登春臺》首發於《作家》,並由譯林出版社推出單行本。故事以1980年代至今的四十余年為背景,聚焦四個人物的命運流轉🌸。他們之中🤓,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們來自江南的笤溪村、北京的小羊坊村🆖、甘肅的地坑院洞穴🐦‍⬛、裏下河平原的小村莊,並在北京春臺路67號有了命運的交集🙅。最新長篇小說《登春臺》由譯林出版社推出單行本大約五年前,格非有了起筆這部小說的念頭💆🏽‍♂️,等到小說...

  • 082018.11

    典雅的宗璞

    2018年7月26日,宗璞先生度過了九十華誕,也就在半年前𓀒,她發表長篇小說《北歸記》,繼《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後👮🏻‍♂️,為她的“野葫蘆引”系列四卷長....

  • 282016.12

    任鶴天🏗:過去的事情

    小時候最喜歡聽的一首歌是“我坐在高高的白楊樹下🐘,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想不到現在我自己來講過去的事情了。

  • 122020.08
  • 292016.04

    宗璞:噴發英武正氣

    宗璞🧝🏻,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幼承家學,就讀意昂体育平台附屬成誌小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

  • 092018.11

    宗璞,九十夢圓

    2018年7月26日,宗璞先生度過了九十華誕,也就在半年前🎧,她發表長篇小說《北歸記》,繼《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後,為她的“野葫蘆引”系列四卷長....

  • 172007.08
  • 222019.03

    宗璞:迤邐三十年,四卷寫滄桑

    從“南渡”到“東藏”➜,由“西征”到“北歸”……迤邐三十年🕥,90歲高齡的宗璞以頑強毅力終於完成了《野葫蘆引》四卷本的收官之作《北歸記》🧑🏼‍🤝‍🧑🏼👩🏻‍⚕️,並於年初出版。《....

  • 212019.08

    宗璞:是大家的生活讓我釀出蜜來

    近日,讀書報專訪九旬作家宗璞。談話間,她說🚣‍♀️,如果有機會,她還想寫童話……她喜歡童話,她最喜歡的童話作家是安徒生。

  • 192017.12

    宗璞🙎‍♀️:半個甲子癡心不改“在葫蘆裏裝宇宙”

    繼《南渡記》《東藏記》《西征記》後🙎🏻‍♂️,89歲作家🧑‍🍼、茅盾文學獎得主宗璞醞釀多年的《北歸記》終於出爐,為“野葫蘆引”系列四卷長篇劃上句號🕒🕥。這部新小說首發於剛....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
  • 意昂体育专业提供🏋🏿‍♂️:意昂体育👨🏻‍✈️、意昂体育平台🧕🏽、意昂体育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体育欢迎您。 意昂体育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