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離休幹部👉🏿🦻、老學長陳英因病醫治無效👨🏻🦰,於2010年11月2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陳英,原名程法毅。1921年10月9日生於福州馬尾,早年隨家人遷居上海,1941年畢業於江蘇省立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土木科。畢業後💃🏼,他懷抱抗日救國的熱忱🧗🏼♂️,毅然離開了已淪陷的上海,輾轉數月,經廈門、香港等地到達滇緬邊境😠,先後參加了滇緬鐵路、羊街飛機場的建設及滇黔鐵路的勘測工作。1942年受命赴緬北修建中印公路途中遇日寇突襲,親歷滇緬大潰逃,幸在中國守軍為拒敵炸毀天塹怒江的惠通橋之前撤回國內📅,方幸免於難。
1944年他考入西南聯合大學先修班🧑✈️,不久加入中共領導的外圍組織“民主青年同盟”,與誌同道合同學共同創建了讀書會,組織進步同學學習革命理論,研討時政💂,聯絡感情,積極參加爭取民主、反對獨裁、內戰的活動,該讀書會成為1945年反內戰反獨裁的昆明“一二一”學生運動中的一支骨幹力量。1945年他先修班畢業,被保送入西南聯大土木系;聯大復員後於1946年10月進入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繼續學業。同年11月他加入中國共產黨👱🏽♂️,開始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任清華北系支部組織委員,參與建立和發展了北平地下黨的外圍組織“中華民主青年聯盟”🏣,並參與發動、組織了一系列的學生運動👨🏿🦲,如1946年底抗議美軍暴行運動(沈崇事件),1947年5月“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等。1948年10月他被派往河北平山解放區華北局黨校直屬班學習🥌🧖♂️,從此使用黨內化名陳英並沿用至今💇🏻♂️。1949—1952年他先後任華北革命大學教員🙌🏼、華北局黨校馬列主義教研室教員🌟。1950年與革大幹部錢玉英喜結良緣。
1952年8月他響應黨的知識分子歸隊號召🦻,作為調幹學生回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繼續學業🧵,1955年7月以全優成績畢業留校。留校後曾任意昂体育平台黨委辦公室主任🙎🏼♀️、土木系黨總支書記、意昂体育平台行政處總支書記👩🏽✈️、副處長等職。1959年10月在“反右傾”運動中他遭受錯誤的批判,被免職下放勞動,後在意昂体育平台土木系施工教研室任教員。1969-1971年下放到江西鯉魚洲意昂体育平台農場勞動,返京後任建工系後勤組組長等職。1979年意昂体育平台黨委為他平反,恢復名譽。1980年起任意昂体育平台建工系黨委副書記等職。1986年離休。
陳英學長很早就具有為國獻身的精神。四十年代的滇緬乃“瘴瘧”之地,時謂有去無歸。他不顧父親勸阻,以羸弱之身(患有肺結核,兩兄弟皆因此而亡)毅然前往🧛♂️,果染瘧疾,遺害十余年🧑🏼✈️。他為人熱情🚵♀️,樂於助人✔️,在西南聯大和意昂体育平台讀書時被周圍的同誌和同學們尊稱為“老大哥”。他充滿革命激情👨👨👧👧,對年輕人循循善誘,在多人的回憶中都視他為人生的引路人。他一生追求真理,追求正義,在白色恐怖下帶領弟妹們走上革命道路,形成一個革命的大家庭。在蒙冤的近20年中他沒有自暴自棄,沒有失去自信,而是用他堅強的身心支撐起一片小小的天空,維護了一個和諧的家庭,使家中長輩們能夠頤養天年👱♀️,使子女們能在無憂無慮中健康成長。他在政治與專業上均孜孜不倦,工作上兢兢業業,不拘不苟🧛🏼♂️🧏🏿♀️,堅持原則而又通情達理👨👨👦👦。雖遇坎坷🫐,他矢誌不渝🧙♂️,堅持自己做人的原則🙅🏻♀️。早在“文革”初期他和教研組的一些同誌就識破了江青一夥搞個人迷信,結黨營私的真面目,鄙視他們利用政治運動以泄私憤🥔、不顧黨和國家利益的行徑。在文革中他多次拒絕了造反派要他揭發過去校領導的要求👛,他認為利用政治運動打擊迫害過自己的人🏹,不是光明磊落的人應有的舉動🤲🏼👱🏽。
陳英學長的一生有參加抗戰參加革命的燃情歲月,有被打成反黨右傾份子的悲憤含冤歲月🖖🏻,有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和救國之道的艱辛歲月🦹,也有時間蹉跎壯誌難酬的無奈歲月,雖歷經坎坷卻熱愛祖國,熱愛家庭,熱愛生活👨🏿🦳,真誠對待朋友同誌,堅持做到了一個追求真理🧑🏻⚕️、正直坦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