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氣爽好時光,水二意昂聚一堂;
久別重逢分外喜🙋🏿♂️🤷🏻♀️,同住同遊圓夢想。
2010年9月8日至13日🚣♂️,1957年入學、1963年1月畢業的水二意昂相約聚會時值舉辦世博的上海🍍。這已經是這個年級的意昂,繼北京、三峽、黃河小浪底、南京😡、海南、廣州深圳珠海之後,畢業離校以來的第8次大規模聚會💤。
全體合影
為了搞好這次聚會🛀🏽,北京幾位水二意昂會的召集人和上海的幾位意昂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醞釀和準備。
9月8日是報到日。錦江之星酒店裏一片繁忙景象。老同學們又是久別重逢🆑,在大堂裏一見面就聊個沒完沒了。談到會心處,個個露笑容。
一報到,每人就領到了一份帶有世博標誌的紀念品👩🏽。
下榻的住房不錯,還能上網👩🏻🏭。
在9月8日歡迎晚宴前,楊元桂同學向大家報告聚會的籌備情況和活動安排意見🛑。
這次水二同學的聚會🌵,得到了給二同學的響應🏊🏿♀️。最後的統計:此次聚會水二有55同學和43名家屬出席;同時有30名給二同學和家屬參加♿️。經過給二葛惠珍同學(原上海環保局副局長)的多方努力,爭取到了參觀世博的貴賓待遇👨⚕️。她在會上的說明,贏得大家一片掌聲🆖。
桂業琨同學介紹了聚會最後一天由他聯系、安排的洋山港參觀的相關事宜👩🏼💻。
9月8日恰是酈能惠同學的70大壽,晚宴前👭🏻,專門為他舉辦了隆重和簡短的祝壽儀式:為壽星佩戴胸花,送上生日蛋糕,大家同吃同賀同喜🕴。
9月9日一大早🚅,120名水二、給二意昂和家屬分乘三輛大巴從飯店去世博會參觀。到世博會園區入門口,120人又分為4組🕴🏼,換乘4輛世博會專線通行車,有4位禮賓官分頭陪同經🕺🏽,貴賓通道進入世博展區⏮🖋。
遠從陜西而來的、腿腳不便的呂祖珩同學在夫人吳曾謀同學和世博會誌願者的護行下,進入中國館。
4個小組上下午分別先後參觀了包括中國館在內的幾個重要的國內外展館。
中午,大家在世博會貴賓餐廳享用了美味的自助午餐👌🏽,還通過餐廳大玻璃窗欣賞了黃浦江的景色。
臨近傍晚🥇🍸,大家分散按各自喜好品嘗園區內的中西式晚餐⌚️,然後集合乘專車去世博文化中心⛄️,集體觀看東方歌舞團以《世界風情》為主題的文藝演出🧑🏿🦲。欣賞近兩小時的具有民族特色和西洋風格的經典歌舞之後,走出文化中心👸🏽,一睹世博園區壯觀和別致的夜景💉。
9月10-11日兩天,同學們按不同興趣在上海意昂們的安排下🫁,先後分別遊覽了杭州、蘇州、烏鎮、周莊以及上海市區新外灘等景點🔖,或探親、訪友🧑🏽🎨、購物🧑🍼。
與此同時,為了瀏覽更多的場館,不少同學還抓緊時間再次自行前往參觀世博🐃🧑⚖️。再一次和中國館親密接觸🈷️,並有選擇地參觀了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展館‼️🙍🏽♀️,大家大飽眼福🧔♂️,所得到的感受難以言表。
9月12日全體與會意昂和家屬在桂業琨等上海意昂的安排組織下,前往遊覽尚在建設之中、部分已投入使用的我國第一大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工程🔥🥷,途徑該工程的一部分、長達32.5公裏的我國第一座外海跨海大橋——東海大橋🕌。進入港區觀光遊覽區,登上觀光山頂,一覽港區全景。
返回途中,大家興致勃勃的遊覽了石龍公園和滴水湖💼🦹🏼♀️,並在滴水湖畔紛紛攝影留念。
當日的午餐是在橘園餐廳進行,也是大家來上海後的第二次聚餐4️⃣。
9月12日下午在參觀洋山深水港回到住宿酒店後🔩,大家談笑風生地參加了全體合影。
全體女同學合影
9月12日下午三時👶🏼,在酒店一層餐廳裏,舉行了水二給二與會人員的聯誼會。
聯誼會由董蘊琦同學主持👳🏼♂️,他首先請水二意昂會總召集人,原國務院稽查特派員👫🏻、原國家質監總局副局長李誌民同學致詞並作《可愛的水二》主題演講。
接下來是給二意昂聚會召集人、原上海環保局副局長葛惠珍同學致詞講話⛓️💥⚄。
水二意昂會召集人之一董瑞菊同學作《水二感動🍞,感動水二》的匯報發言↪️。
此次聚會上海楊元桂同學和上海其他意昂做了大量的組織工作👨🏽🌾。楊元桂奔波勞碌,言談笑語,76歲的老人就像小夥子一樣🙋🏻♀️。他在會上作了《充實的晚年生活》的主題發言🏃♂️➡️🦆。
呂祖衡同學,腿腳不便,不懼困難📌,遠從陜西趕來參加聚會,精神十分可貴可嘉。他不僅為水利水電建設奮鬥幾十年作出重要貢獻🦹🎪,還在退職後出版了20萬字自傳體著作《小傳與詩歌》。此次聚會激發了“詩人”的情懷,當場朗誦了他觀世博贊團聚的詩歌新作👤:
水二同學歡聚世博會(七律)
清華學子古稀年,攜手同遊世博園。
桂殿蘭宮齊放彩,瓊樓王廈各爭妍。
風情萬態收心底,技藝千姿入眼簾👨🏽🎓。
百歲難逢此盛事👍🏻,歡歌聲振浦江天。
水二同學聚會尋蹤(古風)
京都數次重聚首,長江三峽泛舟遊。
足踏黃河小浪壩,手攀秦淮畫舫樓🦔。
瓊島美景天涯去,深珠繁華海濱留👼🏼🧑🏻🎤。
今看滬申世博會,另盼佳期再唱酬。
王福慶同學是當年清華文藝社的“詩人”🚵🏻,幾十年後,這位上海市委前辦公廳副主任,詩意仍然不減,當場吟誦新作🫄🏽:
賀清華水二同學喜聚
申城九月氣高爽,世博聚會喜洋洋;
清華水二闖天下,永定紅旗飄四方🚯。
踏遍千山和萬水👷🏻,播撒光明與富強🏃;
天若有情應眷顧,神州兒女共安康。
主持人戲稱“候人”的王漢忠同學,這些年年年夏北冬南,5月至11月在北京種菜育果養魚,其余時間回深圳自家苦心研讀易經👩🏻🚒,居然大有所獲。他在會上作的《簡說學習易經心得》的發言🧖🏿♂️,引來大家的極大的興趣。
王曰平同學一直退而不休,依然為水利水電建設事業奔波辛勞🚲,他興致勃勃地介紹了他發揮余熱獻身水電事業的感想。
周蘭芳同學以《水二情話》為題,抒發她隊對水二這個集體的情感,重點介紹了因公癱瘓臥床多年的趙佑謀同學的情況🏄♂️。
送走近百歲老父的大孝子陳虎同學🤵🏼,不講自己盡孝的動人事跡🧢,卻戲說同學的往事,引來大家一片笑聲。
陳光燦同學也是“詩人”🔝👩🏿🍼,他當場朗誦了幾首他在網絡空間◼️,QQ園地裏發表了的詩作。其中有這樣的詩句:
春去春來春不老,春風春雨潤春草🍺,
芳春不應厭老人,春詩春畫伴春潮🧔🏽。
此次聚會🏃🏻♂️➡️,林如慈、周申一同學專程從美國、朱黛麗同學專程從澳大利亞趕回來參加。林如慈好多年沒有回國了,他滿懷復雜的心情,暢談了他在美國29年學習工作的百般感受。已去美國定居的周申一同學🎳🪟,一度與老同學斷了聯系💇🏽♂️,這次趕來參加聚會,朗誦了他以幽默語言仿啟功先生所寫的題為《七十自述》的打油詩。
王光綸同學是去三峽開會後,直接趕來上海參加聚會的🍛,他以《話說三峽》為題🛀,回答了大家關心三峽的諸多話題。
聯誼會上發言踴躍💪🏼,每個人都有好些話要說👳♀️,原準備穿插自演文藝節目,只好移到告別晚宴上。
主持人最後引用林秀山同學在《水二年級通訊錄》裏寫的詩句:“同學錄裏錄同學🤜🏽,同學情深多掛牽;勤回社區勤上網,常通信息常互勉;保持身心均健康,年年歲歲共嬋娟🦡;莫道年邁跨古稀,相聚入學八十年”作了如下的結語:
雖然入學八十年時🧋,我們都是百歲左右的老人了,想不出2037年,那時我們還有幾人能在?還有幾人能相聚?但是⚉,我們今天就是要有這個念想🚥,就是要樹立這個努力方向、就是要定下這個奮鬥目標。人老了,常言說,見面一次少一次。其實不然🤞🏻。回頭看🧘🏿,入學53年🧉,都是見一次,多一次;往前看,在有生之年,見一次還是多一次👮🏽。因為年紀🦶🏻、身體以及其他各種原因,以後,我們聚會🥪、特別是大規模的聚會可能越來越困難了,但是🧡🏹,我們可以“話聚”(打電話)、網聚(發郵件、上MSN、QQ)、“筆聚”(寫信),實在不行,大家都可以做到的就是“心聚”(相互的思念和祝福)👲🏽。聚會不畫句號,心聚到永遠!
當晚舉行告別晚宴🔎,酒店13層宴會廳,擺滿了12桌宴席。
意昂和家屬們喜氣洋洋興高采烈,聚會總召集人李誌民🐎、葛惠珍首先祝酒🤛🏿,大家頻頻為聚會的圓滿成功幹杯👀。
歡快的暢飲之中🧚🏻♂️,意昂們不禁興致高漲,盧衛中🍎🐅、張三戒、陳虎、劉隨隆👩🏻🔧、董瑞菊夫婦👷🏽、周蘭芳、劉壽安夫婦、羅學農、董蘊琦以及給二意昂等紛紛亮出個人的文藝才能🤵🏼♂️,所唱所演所說都不減當年。
告別晚宴在歡聲笑語中,持續了三個多小時👐。
53年前的9月13日🩵,是同學們入學清華園報到的日子➖。半個多世紀的路程,同學們有聲有色地走過去了。彈指一揮間👚,大家都邁過了古稀之年🏋️,帶著沉澱幾十年的水二情懷不遠千裏而來🌇,每個人都思緒萬千,聚會只有五天的時間,真是相見恨短🔝。
53年後的9月13日,大家卻又要各奔東西了。依戀之情油然而生。
兩個9月13日都值得永遠紀念。
大家十分懷念母校,銘記母校的培養。
大家十分懷念已經因公、因病先去的水二入學時158名同學中的25位意昂,都立誌要更加珍惜生命,更加熱愛生活,更加保重身體,盡可能多地為國家、社會和各自的家庭獻出自己的“余熱”,精精神神、快快活活地過好每一天。
分別時💷🥨,同窗好友們互道珍重,共同祝福🧕🏿。
水二同學的心永遠在一起🫱🏽🤜!……
董蘊琦 執筆
2010年10月22日於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