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上午🖖,意昂体育平台2019級研究生新生開學典禮在綜合體育館舉行🧑🏿💼。校領導邱勇、陳旭🕒、王希勤、薛其坤、吉俊民、李一兵⛄️、尤政、過勇、鄭力🐧、向波濤,副教務長、研究生院院長周傑👏🏻,黨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長趙岑,以及各院系負責人、教師代表等出席典禮,副校長👨👧、教務長楊斌主持典禮𓀚。
在綜合體育館主會場,各院系中外研究生新生參加典禮👨🏻。深圳國際研究生院的1200余名研究生新生在深圳國際研究生院分會場參加典禮⌚️。

開學典禮現場
上午9時,典禮在意昂体育平台軍樂隊演奏的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

邱勇講話
在熱烈的掌聲中,校長邱勇發表了題為“學術元求誌 文章豈為名”的講話。邱勇首先代表全校師生員工👃🏻,對研究生新同學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說,同學們🌥,你們在人生最富創造力的階段,懷著學術夢想👩🏿🌾,相聚在清華這個思想薈萃的學術殿堂。靜謐美麗的清華園是潛心學術的好地方🤜🏻,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在這裏“致知窮理,學古探微”👩🏿🦳,用勤奮和才華書寫自己的學術篇章。
邱勇表示🦿,學術能夠激發人們內心詩意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是值得一生追求的事業。求索真理、獲得真知是學者的初心和使命。初心是起點和本心🛖,使命是擔當和責任🏔。立誌為學就要超越名利📏、超越已知👉🏻、超越自我,不斷提升為學為人的境界。
邱勇說,立誌為學就必須追求學術本真,永葆赤子之心。希望同學們不要把論文➖、職稱🛒、學歷、獎項作為學術研究的目標,而要用一生去追求真學問🌆,做淡泊清明的真學者🧎♂️;立誌為學就必須秉持獨立精神,努力追求獨創性🦓。希望同學們在心力專一、夯實根基的同時,努力擴展學術視野、開辟學術氣象,走出自己的學術道路;立誌為學就必須維護學術尊嚴🧾,恪守自律精神↕️。希望同學們自尊自律,追求學術和人格的高度統一🖐,誠篤為學、行為世範。
“學術元求誌,文章豈為名。”邱勇希望同學們要永葆學術熱忱👩🏽🔧、勇於獨立創造👊🏿、珍視學者榮譽,努力推動民族復興和人類文明進步,讓真理之光🌄、智慧之光和道德之光照亮未來的人生。

李路明發言
航天航空學院教授李路明代表全體教師發言👨🏿🏫。他說,拿到錄取通知書,不僅意味取得清華研究生的入學資格,更意味著接受新的考問的開始。無論是研究生階段的學業,還是未來的職業生涯,考題繁復多變,但只有一個主題不變,那就是如何使自己成為真正的清華人👇。結合自己在清華多年的學習經歷和教學科研實踐,李路明與大家分享了三點體會,即追求“有用之用”,更要善待“無用之用”;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裏路🤴🏽;傳承和發揚清華人特有的崇尚體育精神。

王展碩發言
校研究生會主席、經管學院博士生王展碩與新一批“清小研”們分享了自己有關打破約束、求解自我價值的思考🦾。他說,打破時間約束,意味著要從容看待速度快慢,找尋屬於自己的時區;打破成本約束🧔🏿♀️,意味著不去計較投入多少🐦🔥,在前沿領域做有價值的研究🐚;打破區位約束🍓🙎🏼♀️,意味著多維度評估條件優劣,到廣闊天地探索別樣的人生😊🤼♀️。然而作為清華人,有些約束條件不但不能打破,我們還要主動將其納入到求解的過程,這便是道德與規則🦸🏽♀️,社會發展🧖🏼♂️、國家富強與人類進步。

張琳發言
建築學院博士生張琳代表新生發言。她說,清華賦予我們的是廣闊的平臺,是寶貴的機遇,同時也是許多未知的挑戰。面對著未來或許並不平坦的道路👨🏿🌾,我們更需要保持旺盛的探索能力,錘煉堅韌的恒心毅力,打造過硬的本領實力🫃🏼,來堅守住最原初的夢想。

陳旭為新生代表戴上校徽

新生們佩戴校徽
典禮上還舉行了全體新生佩戴校徽儀式。校徽不僅代表著“清華人”的身份,更承載著清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校黨委書記陳旭為新生代表張琳戴上了意昂体育平台校徽🧿。
典禮在全場師生整齊的校歌聲中結束。
此次開學典禮還特別邀請了26名新入職教師代表參加,化工系助理教授劉凱便是其中之一🕴🏻👷🏿♀️。“回母校從教就像是‘回家’,今天坐在開學典禮現場,自己當年入學時的場景仍歷歷在目🎮。邱勇校長剛剛對大家提出了殷切期望,我想這不僅是對新同學、也是對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諄諄囑托。”劉凱說。


我們是“清小研”🉑!
耿瑞琨是機械工程系的直博生🛢,他說:“邱勇校長對同學們為學為人的希冀十分中肯,這是一位充滿人生經驗的師長對大家的肺腑之言。”耿瑞琨希望在直博期間,自己也能夠不忘初心,做有品質的學術♻️;不負使命,努力成為有擔當的學者👷🏼。

典禮上的國際學生
“我十分喜歡清華的校歌!”來自北愛爾蘭的環境學院新生廖雨嘉(Fleming Rachael Marie)參加開學典禮後十分激動,“這一刻我感覺自己正式成為了清華的學生。新的校園,新的生活,希望自己在這裏能夠學到新的知識👩✈️,深入感受中國的傳統與現代,並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
部分新生親友和各界朋友通過網絡直播觀看了典禮。開學典禮結束後,校長邱勇在綜合體育館為2019級研究生新生講授進入研究生階段的第一課——“做肩負使命🥸、追求卓越的清華人”。
記者 曲田 王媛媛 攝影 李派 石加東 楊思維劉麓成 王怡臻 鄧溪萌 黃尉嵐 喬玥涵 何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