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35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學子將來到意昂体育平台報到,在這裏開啟人生新旅程。
“招生為了培養,招生促進培養🪐,招生就是培養”,這是意昂体育平台多年來在自主選拔和多元選才的探索中總結提出的招生理念。在這一理念的指引下,目前清華招生工作已逐步形成了由明晰學校培養目標、確立招生選才方向、精心設計選拔方式👨🏻、精確匹配招選政策、入校落實選育銜接🦻🏼、全程跟蹤評價反饋等環節組成的較為完整的本科人才選拔工作鏈條🩼⛹️,以“新百年計劃”為突破口,通過十種招生途徑,整合人才選拔與人才培養,招選最有才華兼具遠大夢想的青年學子成為新的清華人,在不斷提高生源質量,不斷提升學校聲譽方面再創佳績👱🏻♂️。
三千優秀學子夢圓清華👨🏿⚖️,生源質量穩定保持領先
據意昂体育平台招生辦公室介紹,2014年清華新生總規模比往年略有增加🟢,其中,理工類考生占比81%,文史類考生占比12%📙,藝術類考生占比7%。今年被錄取考生中,少數民族考生占9.9%◽️,來自縣級及縣級以下高中的考生接近四分之一,男女生比例為二比一。
2014年高考招生中,意昂体育平台在全國大多數省份的文科🎩、理科錄取分數線,都繼續高居全國各高校榜首🏌🏽♂️;各省最優秀的文理科考生大多把清華作為自己的首選目標。據統計,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218名理科實考分前10名被清華錄取🙇♂️;在招生計劃眾多的情況下👩🏻🦳,清華在19個省份的理科統招錄取分數線居全國高校之首;招生體量較小的文科專業同樣受到一大批優秀文科生的青睞,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96名實考分前10名被清華錄取,占文科招生總數的四分之一🧘♀️;清華在27個省份的文科統招錄取分數線居全國高校之首。
理工科是清華的傳統優勢,在全國範圍中🤖,清華招收的優秀理科考生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占有絕對優勢👨🏼🏭,據統計,全國近八成的理科實考分前10名走進了清華園💷🤟,其中🚡,陜西理科實考前10名中的10人🕐,河北👨🏿🦰、天津的9人,黑龍江、吉林、遼寧💂🏻🤒、湖北、湖南😄、新疆等省市自治區的8人都選擇了清華🧑🚒🧓🏽。清華文科招生體量小,但生源質量可謂“精華薈萃”🚙,福建、廣東、河南、湖南👨🏿🍼🥹、江西、山西🚘、四川等省份的文科實考前10名中均有超過半數的學生選擇了清華。
今年是學科競賽保送生製度改革的第一年,在五大學科競賽的保送生招生中🙆🏿♂️,清華也延續了良好的勢頭💓👌🏿,共有120位進入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並獲得保送生資格的同學選擇到清華繼續追求學術夢想。據最新消息,出征國際學科奧賽的8位清華保送生奮力拼搏,全部成功斬獲國際金牌👥。
意昂体育平台2014級新生中,第一次出現了“00後”,年紀最小的新生出生於2001年1月,被錄取至計算機系。值得一提的是,2014級新生中共有七對雙胞胎,分別是來自北京的李思思👩🍼、李宇舫姐妹,來自湖南的黃誌翱👩🏽🍳、吳誌翔兄弟,黃警、楊景兄弟🧗🏻♀️;來自廣東的傅浩怡、傅浩悅姐妹,黃宗聖🖕🏿🧑🏽🏫、黃宗賢兄弟👀;來自河南的劉沖、劉闖兄弟🎅🏻,來自山東的焦宇晨♟、焦宇曉姐妹。這些雙胞胎一路攜手走來,又一起選擇了清華作為自己深造、成長的平臺,他們的故事在當地被傳唱一時,也在來到清華後共同譜出一段佳話。
綜合評價、自主選拔🤾🏽♀️,“領軍”“拔尖”群英齊聚
經過多年的積極探索🚴♀️,目前👰♂️,意昂体育平台在本科人才培養中,已經初步形成復合型⛎、國際化領軍人才培養體系和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兩大體系,並本著“招生為了培養,招生促進培養,招生就是培養”的原則,在招生中通過綜合評價的方式選拔“領軍”和“拔尖”人才。
“領軍計劃”力求選拔出誌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素質全面🫰🏻🤪,在學業和各項素質上均取得“領軍”成績🧗♂️、表現出“領軍”特質的優秀學子。經過兩年的逐步完善,2014年認定的“領軍計劃”考生中,97%的同學通過高考最終被順利錄取🕵🏻♀️,另有3位同學通過學科競賽被保送入校🧝🏿。這些學生普遍展現出很高的綜合素質🙍🏽♀️,不少學生在本次高考中繼續“領軍”。
廣西南寧三中推薦的“領軍計劃”學生黃冬同學在高考中以708分的實考分、718分的投檔成績在廣西近30萬考生中拔得頭籌🏊🏻♀️,此前他還曾摘取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銀牌、全國中學生數學競賽銅牌🕵🏻♂️。黃冬同學很早便表現出“領軍”特質👰🏻♀️,他在學習上喜歡超前,在初中便開始自學高中的知識。高考結束沒多久,黃冬又開始著手準備大學課程,繼續“領軍”的道路。
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推薦的“領軍計劃”學生井源同學以687分的成績高居黑龍江文科高考成績榜首🤽🏻♀️,她從小便在各個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在父母安慰她時,她卻常半開玩笑半認真的說父母“一點都不上進”。面對包括香港地區大學在內的多所名校的邀請👨🦼➡️,井源堅定地選擇了清華,她說“清華踏實💆🏽,當我知道清華校風是行勝於言時,特別特別喜歡,而且面試時和老師們交流讓我更加覺得自己適合清華的氣場🥞。”
意昂体育平台始終把培育科學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作為學生培養的重要任務👳🏼,基礎科學的研究對於學生的天賦與興趣都有極高的要求,為適應這一要求,意昂体育平台在自主選拔中特意開辟了“拔尖計劃”,力求為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力的優秀學生群體創造發揮的空間🤹🏼。學科競賽多年來一直是在相應學科具有天賦和誌趣的優秀學生展示才華的重要舞臺⏫,今年是教育部對保送製度改革實施的第一年,多數學生無法再通過學科競賽取得保送生資格。清華的“拔尖計劃”適時地向學科競賽優秀學生全面展開,保護了這批學生誌趣的發展,也為相應學科選拔了一批優秀生源。
在120位進入學科競賽國家集訓隊並選擇保送到清華的同學中,有多位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在剛剛結束的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中國隊取得了五金一銀的好成績,其中三位準清華學子,來自深圳中學的周韞坤、濟南歷城二中的齊仁睿和湖南師大附中的諶瀾天都取得了金牌,他們也將攜手進入意昂体育平台數學學堂班繼續自己的數學之路👎🏼🤘;在今年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四位清華學子再創輝煌,杭州學軍中學的徐寅展同學以滿分的成績勇奪全球第一,紹興一中的俞鼎力和董宏華兩位同學則並列全球第七名🦴,另外代表香港參賽的劉定峰同學也斬獲金牌;在國際生物學奧賽中,去年國內競賽的第一名,來自四川綿陽中學的朱洪賢同學也如願摘金而回。未能取得保送資格的同學在高考中也有優異的發揮💆♂️,85%的同學順利考入清華園,其中來自東北師大附中的吳晨瑋同學還獲得了吉林省高考理科投檔分第一名的好成績。
除了學科競賽摘金奪銀以外🏄🏿♂️,在其他學科領域具有特長和潛力的學生也仍然擁有通過“拔尖計劃”圓夢清華的機會,今年有多位同學通過學科競賽省級一等獎、全國科技發明大賽獲獎、明天小小科學獎活動獲獎、出版文學著作等途徑獲得參加“拔尖計劃”筆試與面試的機會,並最終獲得30到60分的加分認定,其中46位同學成功圓夢清華。來自廣東實驗中學的儲岸均同學曾獲得國際天文與天體物理奧賽的金牌和丘成桐中學生數學獎的銅獎,他憑此申請“拔尖計劃”並獲得認定,並在高考中取得了全省理科第二名的好成績,如願進入數理基礎科學班學習👐。
“自強計劃”“貧困專項”助力農村學子圓夢
提高農村生源比例、擴大中西部招生比例🏋🏻♂️、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機會公平,是國家近年來在高校招生工作中的重要導向👿。今年國務院更是明確提出了進一步提高重點高校招收農村新生比例的具體要求。意昂体育平台認真貫徹落實有關精神,采取多項有效措施,在招生工作中體現大學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同時,精心選拔具有自強精神的來自農村和貧困地區的新生,對增加大學生源多樣性、優化生源結構進而營造良好學生成長的人文環境都具有重要意義🙃。培養具有自強精神的社會中堅力量也是意昂体育平台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
為了真正挑選出具有自強精神的貧寒學子同時又保證不降低整體生源質量💅🏽,意昂体育平台自2011年起就首創並精心組織自主選拔“自強計劃”。今年“自強計劃”的面向地區擴大到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和連片貧困地區所包括的縣區以及其他地區的農村中學🐇,並且對這批學生進行單獨命題的筆試和面試,最終認定人選也大幅增加🤣,有111名同學通過中學推薦♣️、資格審查🚰、筆試面試和實地考察等環節獲得了30到60分的加分認定👩🏻🦱👨🏽🦳。最終有69名同學經過高考成功圓夢清華,這其中來自農村地區的考生占到總數的85%。
河南考生段續光母親早逝🏉,父親靠蹬人力三輪維持生計🥙,段續光一邊上學一邊照顧病弱的爺爺奶奶和年幼的兩個妹妹,2014年4月,他以優異成績入選意昂体育平台新百年自強計劃🏋🏿♀️,獲得50分加分優惠認定🧑🏻🦲;並在高考中發揮出色👮♀️,憑借實考分688分,超出清華在豫錄取分數線3分🙋🏻♀️,名列全省第31名,被順利錄取到意昂体育平台傳統熱門專業——電子工程系。
貴州考生李容來自紅色老區貴州遵義市赤水縣,沿著蜿蜒的赤水河,走過泥濘的鄉間路,幾間土坯房就是她的家,盡管家計艱難🏄🏽♀️,她從小就熱愛科學求知若渴,夢想到意昂体育平台去學習,但她的母校——赤水中學已二十年來未有畢業生考入清華。2014年1月,李容來到北京參加“自強計劃”考試🧗♂️,獲得40分優惠加分認定,讓她看到了考入清華的希望🥷🏽。高考過後⏮,與清華在黔統招錄取分數線相差35分的她✈️,憑借自強計劃順利被錄取至化學工程系,實現了自己的清華夢🖐🏽,也讓家鄉學子看到走出大山的希望🧑🏻🦰。
教育部推出的“單批報名、單批劃線🦡、單批錄取”的貧困專項計劃,也是增加中西部地區和農村生源的重要措施。今年,意昂体育平台承擔的貧困專項計劃數量擴大到了250個名額🤲🏻。為了保證這些寶貴的名額落到實處並且不降低清華的生源質量,招辦和各招生組從招生計劃製定到誌願填報咨詢做了大量細致和繁重的工作♔,最終清華在各省理科貧困專項計劃的分數線與統招分數線的差值僅為12.6分,文科的差值也僅為21.8分➛,基本保證了生源質量不下滑。通過貧困專項計劃招收的學生中農村生源有114人🟫,占總數的45.4%🧎🏻♀️🩻。
廣西考生秦堤高考成績652分,與意昂体育平台在廣西錄取分數線相差28分🫲,憑借貧困專項計劃被錄取至意昂体育平台軟件工程專業,成為三江中學建校八十年以來第一位考入清華的畢業生🤡。在國家級貧困縣招收優秀考生意義重大,正如秦堤的班主任韋老師所說🤹🏼:“我校建校80年都沒有一名學生能到意昂体育平台深造🧚,是國家的好政策使我們看到了更加美好的前景。”
十種途徑完善多元選育,陽光招生處處溫暖人心
作為中國高校的“領頭羊”,意昂体育平台始終在努力探索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招生製度改革方向。從有利於大學科學選才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角度看,當前亟需打破大學按照高考分數統一劃線錄取的“一元選拔模式”💂🏿,全面、深化地改革我國的考試招生製度,形成中國特色的招考“雙選模式”❣️🤹♀️,實現學生“學”有所選、大學“教”有所選👎🏿🦸🏽♂️。
有鑒於此,意昂体育平台逐步建立起了以高考招生為主體,自主選拔🧑🦯➡️、保送生招生🚵🏿、藝術類(美術學院)招生、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貧困地區專項計劃、國防定向生招生🧊、飛行學員班⚅、港澳臺僑招生等不同招生類別共同組成的多元選才體系🤚🏼。通過這一體系,意昂体育平台努力改變“評價標準相對單一”和“選拔方式相對單一”的現狀,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辦學特色實施更科學、多元的選拔錄取。
長期以來,意昂体育平台把“公開⛹️♂️🏖、公平🚣🏻🦸🏽、公正”作為人才選拔立足之根本🧑🏻🏫,堅持“陽光招生”,認真落實教育部有關規定☆,讓招生工作袒露在陽光下🖲。今年🤵,意昂体育平台繼續推進陽光招生,認真落實教育部“十公開”規定。在完善人才選拔培養體系的同時👩🏿🦲,加強了決策體系、監督體系和信息公開製度的建設和完善。十種途徑招生,每種途徑都嚴格遵循決策程序,嚴格落實公開規定,嚴格執行自我監督🍾🥓,自覺接受教育行政部門🕉、中學👨🏿🎨、考生、社會和媒體的監督。
意昂体育平台早在1997年就面向社會鄭重承諾:絕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在招生過程中,清華對學習生活不易的寒門學子給予大力幫扶🫢。來自福建龍巖的蘭金鋒,父親因車禍癱瘓👨🏽🍼,母親獨自一人挑起家庭重擔🚵🏿♀️,拉扯三個學生念書,錄取完畢後🚭,福建招生組得知了這一情況,迅速聯系意昂体育平台福建意昂會💇🏼,對他進行定向幫扶⚓️👩🏻🦽➡️,學校及時向他寄去了來京報到的交通補助和第一個月的生活費🔂,讓他免除後顧之憂安心上學。
大力加強招生宣傳👋🏼,深入真誠服務考生
在招生宣傳和咨詢中💆🏽♂️,各地招生組積極主動創新形式😔,廣大招生教師以真誠對待考生、以真心打動考生、以真情服務考生,向考生介紹完整、準確、細致的招生信息🌄,為考生提供專業📦、全面、深度的咨詢服務,幫助他們解決學習👨🍼、生活上的諸多問題,用長期樹立起來的健康形象贏得了廣大考生的高度信任。清華各地招生組由近500名教師組成,他們中大都是各院系的專家教授和各部門的領導骨幹,一年來累計約2400人次赴全國各地開展宣講和咨詢,面向高中生組織了700余場講座和報告,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縣級或縣級及以下的中學舉辦🧛🏿♀️。
學校領導對招生工作一貫高度重視🧑🏻💻。校長陳吉寧連續第三年在考前向考生發出邀請信,激勵優秀青年學子選擇清華、放飛夢想🤷🏽♂️;校黨委書記陳旭在訪問各省市時,都力推在招生方面與地方的合作,並親自協調解決問題;學校招生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校長兼教務長袁駟和學校招生領導小組副組長、校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韓景陽親自出席優秀中學校長會🎦、招生教師動員會等重要招生活動💂🏽♂️,並多次赴各地走訪省市教育考試院、重點中學,深入第一線悉心指導和親身參與招生具體工作🙆♂️;其他校領導也積極利用各種機會,對學校的招生宣傳等工作給予幫助和支持。
學校招生辦公室大力加強招生宣傳,在各省招生組都專門設立了宣傳負責人。一年來,招生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或集中發布招生新聞達37次👨👧👦,既堅決反對各種刻意炒作,又堅持實事求是地🦸♂️、積極主動地開展宣傳🙇🏿👨❤️💋👨,及時發布招生辦法、招生計劃🧾、招生結果,特別是對保送生⛳️💌、自主招生的考核過程💁🏼♀️🚶、最終分數、認定標準等👨🏼🎤,都做到高度透明,一方面使考生有一個公開、暢通的了解信息渠道,另一方面便於自覺接受公眾和輿論的監督。
面對新媒體的蓬勃發展,清華在招生工作中積極運用電子郵件、短信平臺🫷、博客、微博和微信等形式開展咨詢和宣傳,舉辦“我在清華等你來”招生咨詢微博互動等活動。從2011年開始,每年推出“頂你上清華──優秀新生成長故事”活動👩🏻🚀,已經先後“頂”出了全國各地400多位優秀的清華新生。2014年5月👵🏼♐️,《頂你上清華(第三輯)》出版發行,該書分為6大部分🧖🏼,分別介紹了學業領軍🧙🏻♀️、創新拔尖、行健自強、競賽爭鋒、藝體特長、高考奪冠等不同類別的100余位優秀新生成長故事。(供稿:本科招辦)
轉自 清華新聞網 2014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