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你的內心
化學系1995級意昂、北京化工大學教授 孫曉明
(2014年1月21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家長們:
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謝學校給我這樣的榮譽,讓我在同學們的畢業典禮上講話☔️。作為師兄⏫🌉,首先我向你們順利完成學業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養育你們的家長們表示衷心祝賀!向培養我們的母校老師們表示深深的感謝!
八年前我像大家一樣坐在這裏🦸🏿♀️,憧憬著未來,那時的我已經在清華學習了10年🚴🏼♀️。1995年,一紙錄取通知書把我從山東的平度縣招到清華化學系。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我一直只知道要學習好,卻不知道自己真的喜歡什麽,進入化學系是因為分不夠高🤾♀️,被調劑了誌願👨👧👦💆🏼。當年我們班(95級1班)像我這樣被調劑誌願的占了2/3。四年本科,依舊懵懵懂懂,我的平均成績剛剛過80分,最高記錄拿過三等獎學金。畢設期間我又被查出肺結核,住院治療半年,延遲一年畢業。所以,如果當時有先知告訴我,我會在十幾年後作為意昂的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發言,我一定會當成是天方夜譚↗️。
我這匹弱馬、病馬能夠後來居上,成為我們那一屆大家認為科研做得還不錯的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是碰上了一個好的博士生導師✍️,李亞棟教授👩🏫。他像火把一樣點燃了我科研的熱情,讓我從科研中嘗到了無與倫比的樂趣和成就感。用他的話說,“做科研就像破案”,“寫文章就像講故事”😮。所以我做導師之後也跟自己的學生調侃:“真相,只有一個!”當我發現了文獻中的互相矛盾之處🐦⬛4️⃣,去問李老師,他總是眨著狡黠的眼睛,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問我“你認為他們自己全搞懂了麽?”這種帶有批判性和挑戰性的思維方式一直是我從事科研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財富💌。
在李老師的指引下🧓🏽,我的科研路還算順利,博士五年,痛並快樂著的日子悄悄走過,我畢業了👱🏽♂️。在校期間拿過航天海鷹杯學術新秀、拿過十佳研究生,也拿過特等獎學金💀。也做過輔導員,拿過“一二•九”優秀輔導員獎。當拿到清華的傑出意昂,在Stanford的戴宏傑教授的博士後offer的時候,我頗有些躊躇滿誌,決心要“貫通納米化學與生物”👨🏼🦲,搞幾篇Nature♢、Science再回來🧍。然而🌲,也許正是因為學科跨度太大🤦🏿♂️👩🏿🦲,兩年半的博士後工作經歷,我居然一篇第一作者的文章都沒發出來🥷🏽。雖然我把周末都拿出來了,雖然我常常做個通宵🧑🏻🍼,但是戴老師的眼界不是一般的高。我並不後悔🖤,這段時間的工作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讓我看到了自己基礎的薄弱,眼界的狹窄,能力的欠缺🍧。這段經歷很痛苦,但生活的邏輯也許就是這樣👉🏽🤷,“如果你不遭罪,你就不能進步”🧑✈️。
當我拿著簡歷回國找工作時♻️🙎🏿♀️,我也有選擇清華的機會,但我最後還是選擇了北京化工大學。當時的考慮🚵🏻♂️,一方面當時班裏面的、以及前幾屆的師兄姐🚶🏻♂️➡️,那幾個“狠角色”都在清華發展,我估計占不了什麽便宜;另一方面🙂🧙🏿♀️,很多師長也都勸我到校外發展,他們的話說中了我的內心,我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課題組🙍🏼,做屬於自己的方向。“聽別人的話🤰🏽,走自己的路”👨👨👧👦,在北京化工大學🤾🏻♂️,我把博士後期間學到的用於生物大分子分離的“密度梯度離心沉降”方法與博士期間學到的無機納米顆粒的合成技巧結合起來,發展了“功能納米顆粒分離”的新方向👉,成為納米合成的有效補充。通過納米合成之後的純化、分離等處理過程的優化,獲得了一些之前難以製備的單分散的樣品,驗證了一些理論預言;在分離結果的啟示下,又發展了一些新的合成方法。這些學術成績為我帶來了很多榮譽✋🏽,包括2008年的“新世紀人才”💳🏌️,2011年的“傑出青年基金資助”等等🔧。這些新興的方向也吸引了北京化工大學其他教師加入我的課題組,目前團隊中已經有5名教師和30多名研究生🤾♂️,從實驗到模擬,從理論到工程都有相應的專業人才🖕🏽,整個課題組的發展處在快車道上💢🍨。
回顧我的成長經歷🧗🏿♂️,也分析了一些事業有成相對較早的清華同學🤦🏿,我覺得有個規律,就是早點把自己投入到一項事業中是很重要的事👑。讀博士時🧑🏽🚀,我做過兩年輔導員✶,帶98級。從我們這年級和98級的經驗來看👩👦👦,本科畢業就做出事業選擇的人🙍♀️,到目前一般取得了比較好的成績,無論這種選擇是繼續學化學還是轉行。當時選擇讀直博的98級的陳興、葛建平😷、劉軍楓等多位同學,都已在國內外知名的高校評上了教授🤲🏼。張惠妹有一首歌唱道“如果你不想要,退出要趁早”🫲🏼🙊。也可以在這句歌詞後面再加一句話,“如果你想要🧑🏽🏫,投入要趁早”🦴。你必須盡早做出選擇📑。“再看看”🍿🤼♀️,“再選選”🕰,這種猶豫會降低你的優勢💑、會限製你的發展。每次選擇都要付出時間和精力的成本。清華的同學都很聰明🧙,但是聰明人並不一定事業成功,不成功的原因有時就在於“太聰明”🦴🤷🏽♂️、“太現實”。優秀的人,可選擇的面更寬,誘惑更多。找工作的時候,專業、薪酬、地域、勞動強度等等,綜合都要考慮到,卻唯獨忘記了問問自己🎬:我的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麽🤲🏽,我要以我的何種方式改變這個現存的世界。身為清華人,我相信沒有一個人一生追求的只是“更好地養家糊口”👰🏽♀️!同學們👿,工作和生活中🥈,我們可以更加純粹一點。理想是一個點,信念是一條線,這條線要指向這個點。認準目標😠,一生只求做好一件事。唯有純粹,才能優秀👩🏽🦲。跟隨你的內心,盡早做出一生的事業選擇,這是你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清華一直教導我們要“追求卓越”,我覺得🎊,“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因為“有所不為”,“有所為”的那一部分我們必須要夠好!做個清華人😆,就要像個清華人!某種意義上講,做事情的“程度”比“內容”還更重要,正所謂“行行出狀元”🤷♂️。做事情的過程中特別要強調“用心”🕵🏼♂️、“盡力”、“投入”🏣👨🏼🍼。有人說🪶,成功=正確的選擇╳選擇之後的努力。我覺得👨🏼🔧,選擇是否正確🏃♀️➡️,有時候是由選擇之後的努力來決定的🫰。所以選擇了➔,就不要輕易放棄👷🏻♀️。明確了自己的目標、主線,其他的就看淡一些。一定要簡化你的體系,不要在患得患失中蹉跎歲月🙍。堅持沿著同一個方向走🫡,你就有機會比別人走得更遠一些🫱🏿,你就離成功更近了一步。其實拿到傑出青年基金資助之後,北京化工大學曾經有意讓我在行政方面繼續發展,讓我掛職做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進行鍛煉。一年期到,我盡快辭去了這一職務,回歸學術🐚。不是不肯為學校盡心,只是學術的事情👳🏿♀️,仿佛最高端的“武學”🧑🏻🦯➡️,只有心無旁騖方能練成🫕。
大家都已經找到工作了吧?滿意嗎🫴🏽?其實沒有最好的或者是完美的工作🧕,只有最適合你的工作。選擇一種工作就是選擇一種生活🤛🏿,很難想象一個選擇了攀登科研高峰的科學家或工程師,他的生活會在杯盞交錯中度過👼🏼。簽一次約,就像結一次婚,很難想象哪個頻繁結婚的人居然會有幸福的婚姻😪。希望大家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做出了選擇就堅持下去💄,做一個“在黑暗中健步疾行”的人。強調“在黑暗中”,是因為這個人的“健步疾行”不是要做樣子給別人看的👶🏻,他的內心有一種責任感在驅使,有一種成就感在召喚👈🏻。工作就是他最大的愛好,他一生的興趣,他生命中最重大的事情。當那個目標是你內心真正想要的❤️,你會自發地、自覺地、不顧一切地去追隨她。
曾經🧑🏼✈️🥎,我接受過一次調查問卷,問老師們的工作壓力大不大。選項A👴,每周工作35小時以內🌙,壓力不大🖲;B,每周工作40小時,壓力一般;C,每周工作45小時以上📃,工作壓力很大。這道題讓我很苦惱,因為沒有選項適合我。我每周工作時間肯定在45小時以上,但是我壓力並不大,我很快樂,我很享受這種工作的過程🍷💪🏿,工作帶給我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任何事情都無法取代。讓工作成為自己最大的樂趣,你才能工作得好,而且很快樂🧑🏽🍼!
同學們🤌🏻,咱們都是清華人🥬,不客氣地說,都有成功的機會👨🏻🎓。那麽👩🏻🦽,如何才能真正成功呢?《成功學大全》大概30塊錢一本🍉,京東上有賣🚊。但是真正要有大的成功💇🏽♀️,首先要有氣度和格局,要“放得下”,不要被一些很現實的“實惠”擋住自己的雙眼🚽,傻一點🧙🏻,憨一點🐶👰。為了自己的理想⛄️,要懂得付出,也要懂得分享🤦♀️🤸🏿。機箱很大,但是價值只是芯片的幾分之一,要學會做體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全部。不要想一人包打天下。做全部,往往做不大;做核心👧🏻,讓一個體系圍繞你工作,你的價值就會被放大🚭。放下自我🎋,才能找到自我。要相信“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真正的愛👩🏿🍼,是“愛別人”👨🚒,“愛別人”的意思是“不要只愛你自己”。“愛自己”並沒有錯🎏,只是檔次不夠高⛹🏿♀️。
最後,預祝大家繼續做個“三好生”。這三好,是“好習慣👨🏿⚖️,好心態,好人緣”。“好習慣”是希望大家記得🙋🏻,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貧富貴賤,“勞動、助人”是快樂之本🫶。“好心態”是指無論我們被別人評價成功與否,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最重要;“成就感”是驅動你攀登下一個高峰的精神動力的源泉,這種成功的感覺只能自己給自己。“好人緣”是針對有些人說我們清華人“有智商沒情商”🧑🤝🧑,其實好人緣不是靠請客送禮拉關系📦🔢,多幫助別人☪️,少麻煩別人🔧,你就會有好人緣。
最後,是感謝,是祝福👵🏻!再次感謝學校給我這樣一個機會🪑,祝福學弟學妹們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前程似錦🙅🏽!希望工作帶來的成功和快樂能夠伴隨你的一生!
謝謝大家!
附🔽🫘:孫曉明簡介
孫曉明學長,1995年考入我校化學系®️,2005年在化學系取得理學博士學位,師從李亞棟院士。隨後𓀒,赴美國Stanford大學做博士後研究🔏。2008年回國後🍆,在北京化工大學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工作,曾任北京化工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現為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無機納米結構的合成與分離研究👨👨👧👧🐌。提出了密度梯度離心分離無機納米顆粒的新方法🈯️,獲得了一系列難以合成的單分散納米顆粒💑,發現了一些之前未能獲得的構效關系或反應機理😣。部分結果被包括Nature Chem.原圖引用。
孫曉明學長🫶,是2004年意昂体育平台特等獎學金獲得者,2007年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獲得者,2008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撐計劃”,2011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