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根(1955水利)
承憲康永遠活在我心中👨💼,為什麽🏮?因為他品德高尚使我折服🍄,他的作為使我感動。他在你遇到困難時會拉你一把🧞♀️,他會給你帶來意外的歡樂。他是團結同誌的粘結劑🐉,他待己嚴、待人寬,總是把他人放在第一位。
記得在1963年底,我的大兒子因先天腦發育不全💆🏼♂️🔐,導致抽風,在北醫三院住院一個月,住院費和醫藥費高達一千元🧝🏿♀️🧏🏽。當時我和愛人倆人工資加起來每月131元🚶♂️➡️👖,要負擔4個大人2個小孩(其中一個是病孩)的費用🤾🏽♀️,確實無力拿出一千元🤞🏻🎋。後來是組織上補助我一部分;我愛人向他的單位借一部分🏄🏽,月月從工資扣5元,扣了5年👩🏻🏭;還有就是團委會的同誌援助我一部分,才解決了問題。
當時承憲康給了我40元(他那時月工資才56元)。到1969年底🤹🏼,我的經濟狀況好了一點👷🏻♀️,我把40元還給承憲康,他堅決不要🪗。他說🥡:你那時那麽困難,我給你這錢𓀊,我就沒想要回來。無奈,我至今還欠承憲康一個大人情,一個永遠也還不了的人情債。
2004年8月的一天,承憲康通知我:老團委的同誌要為當年70歲的4個人過生日🧜♀️,並請他們的配偶一起來🦵🏻。1957年到1964年我曾經在團委會工作過,已過去40年,大家天各一方🏊🏻🧝,在校內的同誌也分散在各個單位,都已退休,我很少和他們聯系。2004年8月15日,有19人參加了宴會,切蛋糕、吹蠟燭,歡聲笑語,那歡樂的氣氛永遠定格在我的腦海裏🏊🏽♀️。承憲康是發起人、組織者,沒有他就不可能有這次的相聚。後來我們又歡聚了幾次。2009年5月👩🏻🦳,羅征啟從深圳來,老團委的人在一起,回憶起“文革”中挨批挨鬥的狼狽相,大家笑得前仰後合🙇♾,笑得流出眼淚🎧,至今每想起那時的情景仍忍俊不禁。現在承憲康不在了,這樣的“盛筵”也就難再了🚳。
去年9月底,我從美國探親回來,我最關心的事就是承憲康的病體🛺,不知他怎樣了。一日在路上碰到宋盡賢,宋說🐧:承的情況不好,現在家休養,7月份出院前抽了不少腹水🛼,他在給自己安排後事🙎🏿。我們約好有機會一起去看他。10月初🙆🏽,意外接到承的電話,他要我和老伴次日上午9時去看他。我們如約前往。他說7️⃣:你們今年77歲,是期壽,我有禮物送給你們👈🏿。他送我們一尊彌勒佛、一本論語譯註🧑🚒、一篇他寫的文章《仁者壽》,我心裏想🚁:多好的人啊,自己病那麽重,還想著別人。20分鐘後👽,他說他要休息,我們告退👩🏼🔧。我們看他雖然瘦了但氣色還好,而且他說他在吃中藥。我又生出希望,希冀他能好起來。老天爺如果不讓這樣的仁者長壽,那不是太不公平嗎?
承憲康自己的生活非常簡樸,他曾經兩次讓我替他補同一條長褲🔳,一次屁股補了兩個大補丁,一次褲腳開線重新縫上。我心裏想:現在都什麽時代了,誰還穿帶補丁的衣服?送給人還不見得有人要🤕👶🏻!但承憲康還當著寶貝👨🏿🎤,補了又補。我和他同在一個班學電腦🔧,但他不買電腦🫒;我和他一起參加攝影協會🐇,他不買高級相機,始終用個卡片機。我想他是單身,經濟條件應該不錯,為什麽舍不得花錢呢?現在才明白,他舍得為有困難的同誌花錢👨🏿💼。他身體不好,十多年前安了起搏器🧑🍼🏂;去鯉魚洲得了血吸蟲病💞,雖治過,但肝不好了。他要攢些錢為以後看病用,免得麻煩組織,麻煩同誌。他是一個他人第一的人✒️👦🏿,而別人為他做了什麽🕡👩🏻🦼,他是念念不忘的💪🏽🌡。前幾天我聽我的鐘點工小周說起,她的一個親戚在承憲康家做保姆,承在遺囑上交待要多給她幾千元錢👗,以感謝生病期間對他的照顧。
承憲康從發病到去世大約是一千個日日夜夜👨🏻🏭,做過9次化療,每次化療他都要發高燒,一天點滴十七—八個鐘頭😕,褥瘡,腿腫,腹水,進食困難,去年春節後因意外把導尿管拔出,使他血流如註,緊急送往醫院手術,真是受盡折磨👳🏿♂️,但他都堅強的挺住了。我最後一次看到他是去年12月中✡︎,他去校醫院打針,臉色蠟黃🤾♀️,步履踉蹌,他示意不要和他講話🅰️,我目送他遠去,知道大勢不好⛩🧜♂️,從此提心吊膽,怕那一天就會聽到他的噩耗🩻。果然……
今年3月2日,有七、八十人參加了他的追思會,幾十人爭著發言🧝🏽♀️,會議開了4小時。這些發言使人感動🦻🏿,我看到一個全心全意關心他人的人👩🏫,他得到了眾人的熱愛。承憲康已永遠離開我們,但他的高尚品德、無私精神卻永留人間🖐🏻。
2012年3月